CN216963668U -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3668U
CN216963668U CN202122357663.7U CN202122357663U CN216963668U CN 216963668 U CN216963668 U CN 216963668U CN 202122357663 U CN202122357663 U CN 202122357663U CN 216963668 U CN216963668 U CN 216963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fiber bundle
pipe
rack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76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赵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Baoding Heat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Baoding Heat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Baoding Heat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Baoding Heat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76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3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3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3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在所述第一罐体内部设有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一出水管,在所述第一罐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纤维束,第一纤维束通过第一张紧机构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一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第一可旋转部件和动力源相连,动力源带动第一可旋转部件旋转进而实现第一纤维束的张紧,在第一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还包括可移动底座、若干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与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罐体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该可移动式过滤装置体积小、过滤效率高、移动便捷,适应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供热公司二次网水循环中没有过滤装置,那么经过长期运行后,普遍存在水质浊度大、固体颗粒物多的情况,使得板式换热器及用户滤网频繁出现堵塞,进而造成检修工作量及维修费用居高不下。城市热力站数量庞大(至少几百个以上),可利用空间小,常规的过滤设备如滤池、活性炭过滤、砂滤、多介质滤池等因其占地面积原因,使得其应用在热力站上难度极大。纤维束过滤器是一种结构先进、性能优良的压力式纤维过滤设备。它采用一种新型的束状软填料纤维作为滤元,其滤料直径可达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并具有比表面积大,过滤阻力小等优点,解决了粒状滤料的过滤精度受滤料粒径限制等问题。微小的滤料直径,极大的增加了滤料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增加了水中杂质颗粒与滤料的接触机会及滤料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和截污能力。常规的纤维束过滤器均采用固定式安装,其总高较大,普遍在3.5m以上。而热力站屋顶高度通常一般小于3.5m,地下热力站一般低于3.0m,地下热力站车库最低限高只有2.0m,这就使得常规的纤维束过滤器并不能适用于大多数的热力站,并且每个热力站及机组都建设一套过滤器投资成本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该可移动式过滤装置体积小、过滤效率高、移动便捷,适应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在所述第一罐体内部设有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一出水管,在所述第一罐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纤维束,第一纤维束通过第一张紧机构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一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第一可旋转部件和动力源相连,动力源带动第一可旋转部件旋转进而实现第一纤维束的张紧,在第一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还包括可移动底座、若干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与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二出水管,第一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二可旋转部件;第二出水管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对应的第二出水管上的第二纤维束,第二纤维束通过第二可旋转部件实现张紧和松弛,在第二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所述第一罐体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罐体,在所述第三罐体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与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三出水管,在所述第三罐体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对应的第三出水管上的第三纤维束,第三纤维束通过第三张紧机构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三张紧机构包括第三可旋转部件,在第三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第三出水管和第三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罐体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的第一进水口经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和总进水管相连,第三罐体的第三进水口经第三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上的第三阀门和总进水管相连;第一出水口经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一排水管相连,第一出水口经第一污水阀门和第一污水管相连,第三出水口经第三出水阀门和第三排水管相连,第三出水口经第三污水阀门和第三污水管相连;第一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均与总排水管相连,第一污水管和第三污水管均与总污水管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旁路管,所述旁路管经旁路阀门分别和总进水管、总排水管相连;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下部设有滚轮,所述第三罐体设有一至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矩阵分布在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矩阵分布在第三罐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设有三个,其和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设有四个,其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三罐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一齿条,第一可旋转部件包括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可旋转部件包括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两侧均设有齿牙;所述第一纤维束一侧与第一出水管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二纤维束一侧与第二水管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二齿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三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三齿条,第三可旋转部件包括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条两侧均设有齿牙;所述第三纤维束一侧与第三水管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三齿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复位弹簧相连,第三齿条和第三复位弹簧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力源包括空压机和储气罐,被空压机压缩的压缩空气经管道和气缸推动第一齿条和/或第三齿条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罐体内部设置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多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并在对应的第二出水管上包裹缠绕有第二纤维束,使得在第一罐体内可以利用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多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同时对污水进行快速过滤,这就大大提高了第一罐体的过滤效率,从而使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高度可以大大降低,以此来降低第一罐体的整体高度;同理,通过在第三罐体内部设置多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与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三出水管,使得在第三罐体内可以利用多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同时对污水进行快速过滤,这就大大提高了第三罐体的过滤效率,从而使第三出水管高度可以大大降低,以此来降低第三罐体的整体高度;空压机压缩的压缩空气携带着大量动能经管道推动第一齿条和/或第三齿条运动,达到同时或分别控制第一罐体、第三罐体对应的可旋转部件旋转,进而控制对应的纤维束旋紧程度,实现污水的过滤;通过将第一齿条、第三齿条两侧均设置齿牙,使得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可以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罐体内部,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可以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三罐体内部,实现一个齿条驱动多个纤维束过滤组件旋转;第一齿条在第一复位弹簧带动下复位,第三齿条在第三复位弹簧带动下复位,使得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反向旋转松弛,利于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的冲洗;根据需过滤的污水流量控制对应的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启闭,进而调控整个可移动式过滤装置的过滤能力,适应不同流量的热力站;当第一罐体和所有第三罐体同时过滤还不能达到需过滤的污水流量时,通过开启旁路阀门,使部分总进水管的污水直接和总排水管相连,其余部分污水经第一罐体和第三罐体过滤后再流至总排水管,再适当延长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运行时间,以便适应超大流量的热力站污水过滤;由于第一罐体和第三罐体的整体高度可下降至1-2m,而每个罐体的直径基本保持不变,使得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的高度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热力站;通过将第一罐体和第三罐体整体设置在可移动底座上,使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具备移动功能,实现一台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对多个热力站的过滤,极大减少了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中的第一罐体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中的第三罐体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在可移动底座100上的第一罐体1,在第一罐体1内部设有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11、第一出水管12、多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和与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数量对应的第二出水管14;在第一罐体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5和第一出水口16,第一进水口15和待过滤的污水管路相连,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4均和第一出水口16相连,通过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4将过滤后的水由第一出水口16排出;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11包括包裹缠绕在第一出水管12上的第一纤维束,第一纤维束通过第一张紧机构20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一张紧机构20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21和第二可旋转部件22,第一可旋转部件21和动力源相连,将第一纤维束一侧与第一出水管12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一可旋转部件21旋转,这样动力源带动第一可旋转部件21旋转,进而实现第一纤维束的张紧。第一纤维束被张紧后,第一纤维束形成的滤层沿水流动方向的密度逐渐加大,相应滤层空隙直径和孔隙逐渐减小,实现了深层过滤。在第一出水管12上开有多个孔洞17,过滤后的水随即由孔洞17进入第一出水管12;同理,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包括包裹缠绕在对应的第二出水管14上的第二纤维束,第二纤维束一侧与第二出水管14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二可旋转部件22旋转实现张紧和松弛,在第二出水管14上也开有多个孔洞17,过滤后的水由孔洞17进入第二出水管14。这样由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11和多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并在对应的第二出水管14上包裹缠绕有第二纤维束,替代了以往只有一个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一个出水管的结构,使得在第一罐体1内可以利用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11和多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同时对污水进行快速过滤,这就大大提高了第一罐体1的过滤效率,从而使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4高度可以大大降低,以此来降低第一罐体1的整体高度;并且仅有一个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一个出水管时罐体内部还留有部分空隙,这就使得即使增加了几组纤维束过滤组件和出水管,罐体直径还可以达到基本保持不变的效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一个或两个固定在可移动底座100上的第三罐体3以增加本装置的过滤能力,第三罐体3至多不超过3个,避免本装置整体尺寸过大。在第三罐体3内部设有多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和与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数量对应的第三出水管32,在第三罐体3上设有第三进水口33和第三出水口34,第三出水管32和第三出水口34相连;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包括包裹缠绕在对应的第三出水管32上的第三纤维束,第三纤维束通过第三张紧机构40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三张紧机构40包括第三可旋转部件41,第三纤维束一侧与第三出水管32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三可旋转部件41旋转进而实现第三纤维束的张紧。通过在第三罐体3内部设置多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和与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数量对应的第三出水管32,使得在第三罐体3内可以利用多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同时对污水进行快速过滤,大大提高了第三罐体3的过滤效率,从而使第三出水管32高度可以大大降低,以此来降低第三罐体3的整体高度。在第三出水管32上开有多个孔洞17,过滤后的水随即由孔洞17进入第三出水管3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罐体1的第一进水口15经第一进水管51、第一进水管51上的第一阀门52和总进水管60相连,第三罐体3的第三进水口33经第三进水管53、第三进水管53上的第三阀门54和总进水管60相连;第一出水口16经第一出水阀门71和第一排水管72相连,第一出水口16经第一污水阀门81和第一污水管82相连,第三出水口34经第三出水阀门73和第三排水管74相连,第三出水口34经第三污水阀门83和第三污水管84相连;第一排水管72和第三出水管74均与总排水管70相连,第一污水管82和第三污水管84均与总污水管80相连。这样,针对不同的热力站流量控制对应的第一阀门52、第三阀门54、第一出水阀门71和第三出水阀门73启闭,进而调控整个可移动式过滤装置的过滤能力,适应不同流量的热力站。通过将第一罐体1和第三罐体3整体设置在可移动底座100上,使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具备移动功能,实现一台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对多个热力站的过滤,极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可以在可移动底座100下部设至滚轮101,使其具备移动功能。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对应的罐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各纤维束过滤组件需要反洗,将各纤维束过滤组件反向旋转,纤维束松弛,使纤维束的孔隙在舒张的状态下,此时即使使用待过滤的水对纤维束进行冲洗,污物也极易被冲洗下来并随对应出水口通过对应的污水阀门和污水管排放至总污水管80排除,然后又自动进入过滤程序。并且热力站内部均具备循环泵,利用循环泵与总进水管60或总排水管70相连,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本装置的过滤效率。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旁路管90,旁路管90经旁路阀门91分别和总进水管60、总排水管70相连;当第一罐体1和所有第三罐体3同时过滤还不能达到需过滤的污水流量时,通过开启旁路阀门91,使部分总进水管60的污水直接和总排水管70相连,其余部分污水经第一罐体1和第三罐体3过滤后再流至总排水管70,再适当延长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运行时间,以便适应超大流量的热力站污水过滤。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11和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矩阵分布在第一罐体1内部;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矩阵分布在第三罐体3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13设有三个,其和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11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罐体1内部;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设有四个,其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三罐体3内部,使得第一罐体1和第三罐体3的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张紧机构20还包括第一齿条23,第一可旋转部件21包括与第一齿条23啮合的第一齿轮211,第二可旋转部件22包括与第一齿条23啮合的第二齿轮221;其中第一齿条23两侧均设有齿牙24,这样第一罐体1内部的四个纤维束过滤组件通过其对应的齿轮与第一齿条23啮合,驱动第一齿条23往复运动就可以使对应的齿轮带动四个纤维束过滤组件实现同时张紧或松弛。同理,第三张紧机构40还包括第三齿条42,第三可旋转部件41包括与第三齿条42啮合的第三齿轮411,第三齿条42两侧均设有齿牙43;第三罐体3内部的四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通过其对应的第三齿轮411与第三齿条42啮合,驱动第三齿条42往复运动就可以使对应的第三齿轮411带动四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31实现同时张紧或松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23和第一复位弹簧(未示出)相连,第三齿条42和第三复位弹簧(未示出)相连。动力源包括空压机4和向空压机4提供气源的储气罐(未示出),被空压机4压缩后的压缩空气携带着大量动能经管道和气缸推动第一齿条23和/或第三齿条42运动,以使对应的纤维束过滤组件张紧;当各纤维束过滤组件需要反洗时,第一复位弹簧带动第一齿条23复位,第三复位弹簧带动第三齿条42复位,使各纤维束过滤组件反向旋转,纤维束松弛。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二次网水循环需要过滤时,将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移动到对应的热力站内,并将热力站内部的循环泵与总进水管60或总排水管70相连;当待过滤的二次网水循环流量较小时,例如仅第一罐体1和/或一个第三罐体3即可满足过滤需求,则仅开启第一罐体1和/或一个第三罐体3上对应的阀门,待过滤的水由循环泵进入总进水管60再分流至对应的第一进水管51、第三进水管53,由第一进水口15进入第一罐体1内部,第三进水口33进入第三罐体3内部;此时,被空压机4压缩后的压缩空气携带着大量动能经管道推动第一齿条23和/第三齿条42运动,以使对应的纤维束过滤组件张紧;进入第一罐体1内部的污水便通过对应的纤维束过滤组件过滤后由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4上的孔洞17经第一出水口16、第一出水阀门71排至第一排水管72;进入第三罐体3内部的污水便通过对应的纤维束过滤组件过滤后由第三出水管74上的孔洞17经第三出水口34、第三出水阀门73排至第三排水管74,最后排至第一排水管72和第三排水管74的净化水再汇流至总排水管70再重新注入二次网水循环;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对应的罐体内部压力过大时,第一复位弹簧25带动第一齿条23复位,第三复位弹簧44带动第三齿条42复位,使各纤维束过滤组件反向旋转,纤维束松弛,使纤维束的孔隙在舒张的状态下,待过滤的水对纤维束进行冲洗,污物被冲洗下来并随对应出水口通过对应的污水阀门和污水管排放至总污水管80排除,然后又自动进入过滤程序。当待过滤的二次网水循环流量较大时,则开启第一罐体1和所有第三罐体3上对应的阀门。当第一罐体1和所有第三罐体3同时过滤还不能达到需过滤的污水流量时,开启旁路阀门91,使部分总进水管60的污水直接和总排水管70相连,其余部分污水经第一罐体1和第三罐体3过滤后再流至总排水管70,再适当延长本可移动式过滤装置运行时间,以便适应超大流量的热力站污水过滤。
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在所述第一罐体内部设有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一出水管,在所述第一罐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第一出水管上的第一纤维束,第一纤维束通过第一张紧机构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一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第一可旋转部件和动力源相连,动力源带动第一可旋转部件旋转进而实现第一纤维束的张紧,在第一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底座、若干个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与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二出水管,第一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二可旋转部件;第二出水管和第一出水口相连,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对应的第二出水管上的第二纤维束,第二纤维束通过第二可旋转部件实现张紧和松弛,在第二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所述第一罐体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罐体,在所述第三罐体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和与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数量对应的第三出水管,在所述第三罐体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包括包裹缠绕在对应的第三出水管上的第三纤维束,第三纤维束通过第三张紧机构实现张紧和松弛;第三张紧机构包括第三可旋转部件,在第三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洞,第三出水管和第三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罐体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的第一进水口经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和总进水管相连,第三罐体的第三进水口经第三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上的第三阀门和总进水管相连;第一出水口经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一排水管相连,第一出水口经第一污水阀门和第一污水管相连,第三出水口经第三出水阀门和第三排水管相连,第三出水口经第三污水阀门和第三污水管相连;第一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均与总排水管相连,第一污水管和第三污水管均与总污水管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路管,所述旁路管经旁路阀门分别和总进水管、总排水管相连;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下部设有滚轮,所述第三罐体设有一至三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和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矩阵分布在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矩阵分布在第三罐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束过滤组件设有三个,其和第一纤维束过滤组件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三纤维束过滤组件设有四个,其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三罐体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一齿条,第一可旋转部件包括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可旋转部件包括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两侧均设有齿牙;所述第一纤维束一侧与第一出水管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二纤维束一侧与第二水管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二齿轮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三齿条,第三可旋转部件包括与第三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条两侧均设有齿牙;所述第三纤维束一侧与第三水管固定连接,另一侧随第三齿轮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复位弹簧相连,第三齿条和第三复位弹簧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移动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空压机和储气罐,被空压机压缩的压缩空气经管道和气缸推动第一齿条和/或第三齿条运动。
CN202122357663.7U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Active CN216963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7663.7U CN216963668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7663.7U CN216963668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3668U true CN216963668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7663.7U Active CN216963668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3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3470B (zh) 一种高效免反冲洗高精度过滤器
CN101890262B (zh) 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CN114920372A (zh) 一种工业废水再生系统
CN216963668U (zh) 一种可移动式过滤装置
CN205886620U (zh) 一种压力式膜组件
CN201832457U (zh) 机械扭转纤维束过滤装置
CN114797195A (zh) 一种可移动式高效率过滤装置
CN106865654A (zh) 一种环保无污染的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
CN107093483B (zh) 一种放射性核素收集装置
CN215841876U (zh) 一种根据水流量调节滤网大小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1648088A (zh) 连续复合环保过滤器
CN211357856U (zh) 一种可反冲洗的便携式管道过滤装置
CN114920373A (zh) 一种户外旅行用小型便携式净水装置
CN209468208U (zh) 智能洗车装置用净水设备
CN110075585B (zh) 一种机械过滤器
CN107190841A (zh) 一种环保的市政工程的城市雨水收集过滤设备
CN207130105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器
CN206342940U (zh) 用于草酸母液的活性纤维毡脱色装置
CN207016503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过滤系统
CN211111359U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净化系统
CN207002427U (zh) 一种分级出水净水器
CN214319508U (zh) 一种强吸附性高分子材料过滤芯
CN111871090A (zh) 一种环保型烟尘净化处理辅助设备
CN217367294U (zh) 一种高效的纤维球过滤器
CN215027370U (zh) 一种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