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0131U - 防风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防风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0131U
CN216960131U CN202123019229.4U CN202123019229U CN216960131U CN 216960131 U CN216960131 U CN 216960131U CN 202123019229 U CN202123019229 U CN 202123019229U CN 216960131 U CN216960131 U CN 216960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channel
branch
earphone
channel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92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庆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92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0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0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0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风噪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麦克风组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传输声音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设于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外周且连通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壳体设有连通外部环境与所述主通道的若干支通道,且若干所述支通道之间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若干朝向不同的支通道实现将涌入主通道内的风的分散,减少了主通道内流经麦克风组件的风量,进而提高了耳机的防风噪性能,改善了用户使用耳机时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防风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降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风噪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耳机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用户对耳机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耳机防风噪功能,而耳机产生风噪的地方通常是在麦克风的位置。在现有技术中,耳机的麦克风通常是通过一个通道与外界连通的,在有风的环境中会产生严重的风噪,影响到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风噪耳机,其旨在通过耳机壳体上若干朝向不同的支通道来分散流经麦克风组件的风,进而提高耳机的防风噪性能,改善用户使用耳机时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风噪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麦克风组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传输声音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设于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外周且连通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壳体设有连通外部环境与所述主通道的若干支通道,且若干所述支通道之间相互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风噪耳机包括入耳部和耳柄部,所述支通道设于所述耳柄部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以及第三支通道,且所述第一支通道和所述第二支通道分别设于所述第三支通道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支通道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通道的横截面积;和/或,所述所述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以及第三支通道都具有直线走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以及第三支通道都具有与所述耳柄周缘延伸方向一致的开口方向,且所述所述第一支通道和所述第二支通道的开口大小一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的中壳;所述支通道均设置于所述后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风噪耳机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之间并与所述中壳闭合,且所述主板设有将所述主通道连通的并用于传声的通孔,所述麦克风组件则设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后壳的一侧并正对所述通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风噪耳机还包括调音组件,所述调音组件设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后壳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通过点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调音组件通过泡棉胶与所述后壳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若干朝向不同的支通道实现将涌入主通道内的风的分散,减少了主通道内流经麦克风组件的风量,进而提高了耳机的防风噪性能,改善了用户使用耳机时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防风噪耳机的立体图。
图2为防风噪耳机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支通道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风噪耳机100,其主要解决了用户使用耳机过程中,由于耳机上麦克风的通道而引起的风噪的问题,降低了用户使用耳机过程中风噪的产生,进而改善了用户使用耳机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的是,该防风噪耳机100可以是有线耳机、蓝牙耳机、TWS耳机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中,防风噪耳机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麦克风组件40,其中,壳体10设有传输声音的主通道20以及,主通道20设于麦克风组件40的外周且连通麦克风组件40,以用于将外部的声音导入麦克风组件40,壳体10还设有连通外部环境与主通道20的若干支通道30,且若干支通道30之间相互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在有风的环境下使用耳机时,若干支通道30可以起到分散风向的作用,即,风从一个方向涌入到耳机的内部后,由于主通道20与若干支通道30之间相互连通,使得风从其中一个支通道30涌入到耳机内部后,会从其他的支通道30流出耳机,极大地减少了涌入主通道20的风量,从而可以避免因进入麦克风组件40风量过大而产生风噪的现象,可以有效提高耳机防风噪性能,进而改善用户的使用感觉。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入耳部101与耳柄部102,支通道30均设于耳柄部102远离入耳部101的一端,在这里,入耳部101用于塞入人耳以给用户收听音频,支通道30均设于耳柄部102远离入耳部101的一端则可以方便耳机收集外部声音,比如收集用户的通话声音。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因支通道30的数量过多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支通道30的数量过少又会造成散风效果不佳,为此支通道30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且第一支通道301和第二支通道302分别设于第三支通道303的两侧,可在确保分散风向的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较低的生产成本。
比如,第三支通道303可以沿耳柄部102的中轴线设置,第一支通道301和第二支通道302则可沿耳柄部10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以方便风流在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之间进出。这里需说明的是,因为用户佩戴防风噪耳机100时,耳柄部102的两侧受风量较大,即风量容易在第一支通道301和第二支通道302之间进出,耳柄部102的底部(耳柄部102远离入耳部101的一端)受风量较小,即风量不易从第三支通道303进出,因此在进风量最大的两侧设置支通道30能够使得涌入耳机内的风大量且快速地流出耳机,再通过进风量相对较小的第三支通道303辅助散风,即可确保支通道30分散风向的作用,较大的减少经主通道20流入麦克风组件40的风量,也就达到了防风燥的目的。
更为具体的,第三支通道303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小于主通道的横截面积;和/或,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都具有直线走向,这样更方便风在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之间流通。同时,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都具有与耳柄部102周缘延伸方向一致的开口方向,且第一支通道301和第二支通道302的开口大小一致,以方便风进入第一支通道301和第二支通道302,比如,耳柄部102设置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的部位呈圆弧状,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均沿耳柄部102圆弧状边缘的径向方向设置,以减小第一支通道301、第二支通道302以及第三支通道303的风阻。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壳体10加工成型,壳体10包括前壳11、后壳12以及连接于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的中壳13,其中,中壳13的一端凸起并与前壳11固接后形成入耳部101,后壳12与中壳13背离前壳11的一侧固接后形成耳柄部102,主通道20与支通道30均设置在后壳1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风噪耳机100还包括主板50,主板50设于中壳13和后壳12之间并与中壳13闭合,且主板50设有将主通道20连通的并用于传声的通孔501,麦克风组件40则设于主板50远离后壳12的一侧并正对通孔501,以保证声音能传导至麦克风组件40。同时,为了改善声音质量,防风噪耳机100还包括调音组件60,调音组件60设于主板50和后壳12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麦克风组件40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于主板50上,以确保麦克风组件40安装于主板50上的稳固性,中壳13和后壳12通过点胶密封连接;和/或,调音组件60通过泡棉胶与后壳12密封连接,这样不仅连接稳定可靠,而且还可以提高麦克风组件40与主通道20的密封性,也就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声音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噪耳机100,其通过若干朝向不同的支通道30将涌入主通道20内的风流分散,减少经主通道20内进入麦克风组件40的风量,进而提高了耳机的防风噪性能,提高了用户使用耳机时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9)

1.一种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麦克风组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传输声音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设于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外周且连通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壳体设有连通外部环境与所述主通道的若干支通道,且若干所述支通道之间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噪耳机包括入耳部和耳柄部,所述支通道设于所述耳柄部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以及第三支通道,且所述第一支通道和所述第二支通道分别设于所述第三支通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通道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以及第三支通道都具有直线走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以及第三支通道都具有与所述耳柄周缘延伸方向一致的开口方向,且所述第一支通道和所述第二支通道的开口大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的中壳;所述支通道均设置于所述后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噪耳机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之间并与所述中壳闭合,且所述主板设有将所述主通道连通的并用于传声的通孔,所述麦克风组件则设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后壳的一侧并正对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噪耳机还包括调音组件,所述调音组件设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后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风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通过点胶密封连接;所述调音组件通过泡棉胶与所述后壳密封连接。
CN202123019229.4U 2021-12-03 2021-12-03 防风噪耳机 Active CN216960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9229.4U CN216960131U (zh) 2021-12-03 2021-12-03 防风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9229.4U CN216960131U (zh) 2021-12-03 2021-12-03 防风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0131U true CN216960131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9229.4U Active CN216960131U (zh) 2021-12-03 2021-12-03 防风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0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38088A1 (en) Headphones with frequency-based divisions
JP2014014074A (ja) 音響チューニング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CN201315663Y (zh) 耳塞机
CN216960131U (zh) 防风噪耳机
CN211720724U (zh) 一种通话降噪无线耳机
CN207753836U (zh) 耳塞式耳机和耳机套件
CN208821030U (zh) 入耳式蓝牙耳机及其组件
CN219514198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麦杆的蓝牙耳机
CN118077216A (zh) 无线蓝牙耳机的防风噪结构和方法
CN217935904U (zh) 耳机
CN213342624U (zh)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低音管装置及耳机
CN204929194U (zh) 一种喇叭音室结构
CN203761557U (zh) 一种耳塞型半入耳闭塞式耳机
WO2021098016A1 (zh) 一种耳塞式耳机及无线耳机系统
CN211791972U (zh) 具有防风噪功能的耳机
CN216960139U (zh) 耳机
CN219372560U (zh) 一种耳机模组及具有其的头戴式耳机
CN214507337U (zh) 耳机麦克风口降噪结构
TWI836445B (zh) 入耳式耳機
CN214756823U (zh) 耳机
CN216217464U (zh) 多喇叭耳机
CN215581647U (zh) 耳机
CN220043617U (zh) 一种抗风噪耳机
CN219919119U (zh) 一种耳机套
CN215897984U (zh) 开放式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