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9316U -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9316U
CN216959316U CN202220558586.3U CN202220558586U CN216959316U CN 216959316 U CN216959316 U CN 216959316U CN 202220558586 U CN202220558586 U CN 202220558586U CN 216959316 U CN216959316 U CN 216959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outer side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85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学军
张国明
金玲
龚静
史礼方
伍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anke Zhe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ke Zhe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ke Zhe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ke Zhe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85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9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9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9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设置;插拔端;正电极弹片,由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正电极弹片的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负电极弹片,由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负电极弹片的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二外侧面;防雷元件,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正电极弹片和所述负电极弹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与1U设备实现可拆卸地快速连接,使得模块化防雷装置整体更换方便,提高了安装维护等环节中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防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背景技术
电涌保护器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有技术中,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方式有固定式、抽拉式和插拔式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升级,且随着插入式防雷模块的应用环境不断增多,现在已经出现了高密度的电源产品。高密度的电源产品的特点是对空间要求比较高,随之而来的,对产品的尺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电涌保护产品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不利于在高密度、小空间的环境中进行电路接线、故障检查和故障维修等工作,也不便于电涌保护产品的日常维护和快速更换、快速安装。
一般的,在电源设备领域,使用U表示设备外部尺寸的高度或者厚度,是unit的缩略语。1U则是指一个基本单位。1U设备是指外部尺寸为一个基本单位的高密度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设置;插拔端;
正电极弹片,由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正电极弹片的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负电极弹片,由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负电极弹片的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二外侧面;
防雷元件,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正电极弹片和所述负电极弹片电性连接;
第一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条状的第一凸出结构;
第二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外的弹性。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一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二外侧面;或者,所述第一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一外侧面。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一外侧面包括第一台阶面,具有靠近所述插拔端的第一低面和远离所述插拔端的第一高面;所述第二外侧面包括第二台阶面,具有靠近所述插拔端的第二低面和远离所述插拔端的第二高面;其中,所述正电极弹片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低面,所述负电极弹片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低面。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壳体还包括:操作端,与所述插拔端相对设置;手柄,固定于所述操作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正电极弹片包括正电极凸面,所述正电极凸面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所述负电极弹片包括负电极凸面,所述负电极凸面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二外侧面;其中:所述正电极凸面和所述负电极凸面在受到接触挤压时,会发生弹性形变以产生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外的接触压力。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动触点;静触点;第一支路,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分开时,所述第一支路断开;当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闭合时,所述第一支路接通;传动元件,感应于所述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劣化信号,将动作传递给所述动触点,使得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闭合;指示单元;其中:所述正电极弹片、所述指示单元、所述微动开关的第一支路和所述负电极弹片串联为第一信号回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信号接头;从所述插拔端插入壳体;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当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分开时,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断开;当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闭合时,同时接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其中:所述正电极弹片、所述信号接头、所述微动开关的第二支路和所述负电极弹片串联为第二信号回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接地电极;从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
一种1U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槽,所述插槽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电源正极母线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面;电源负极母线排,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面;导向槽;其中,当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插入所述插槽中时,所述正电极弹片与所述电源正极母线排接触,所述负电极弹片与所述电源负极母线排接触;所述第一凸出筋的第一凸出结构嵌合于所述导向槽中并被所述导向槽所引导;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与所述插槽过盈配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正电极弹片对所述电源正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所述负电极弹片对所述电源负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凸出筋和手柄,使得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可以与1U设备实现可拆卸地快速连接,使得模块化防雷装置整体更换方便,提高了安装维护等环节中的便捷性。
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正电极弹片和负电极弹片,在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安装时,无需另外排线和接线,可以直接通过接触连接电路,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其中正电极凸面对电源正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负电极凸面对电源负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保证电路的接触良好。
当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插入插槽中时,第一凸出筋的第一凸出结构嵌合于导向槽中并在推动过程中被导向槽所引导,使得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更方便安装。安装好之后,第二凸出结构与插槽过盈配合,将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插槽内。在1U设备中也无需增加导线和其他线排连接,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可以直接插入1U设备的插槽完成对接,提高了1U设备装配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正电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负电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接地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壳体;2、正电极弹片;2a、正电极凸面;2b、第一正电极连接端;2c、第二正电极连接端;3、负电极弹片;3a、负电极凸面;3b、第一负电极连接端;3c、第二负电极连接端;4、信号接头;4a、信号接头连接端;5、接地电极;6、手柄;7、第一凸出筋;8、第二凸出筋;8a、第二凸出结构;9、指示单元;9a、第一指示单元连接端;9b、第二指示单元连接端;10、铆压件;11、防雷元件;12、微动开关;12a、第一微动开关连接端;12b、第二微动开关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所示,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包括:
壳体1。壳体1包括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第二外侧面与第一外侧面相对设置。壳体1还包括操作端和插拔端。操作端和插拔端相对设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壳体1的插拔端。在插拔端设置有两个电极插槽,以及位于两个电极插槽中间的接地插槽和信号插槽。
正电极弹片2,由插拔端的一个电极插槽插入壳体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正电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3,正电极弹片2的一部分在靠近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第一外侧面。优选的,正电极弹片2包括正电极凸面2a,正电极凸面2a在靠近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第一外侧面。正电极弹片2还包括位于壳体1内部的第一正电极连接端2b和第二正电极连接端2c。
负电极弹片3,由插拔端的另一个电极插槽插入壳体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负电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4,负电极弹片3的一部分在靠近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第外二侧面。优选的,负电极弹片3包括负电极凸面3a,负电极凸面3a在靠近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第二外侧面。负电极弹片还包括位于壳体1内部的第一负电极连接端3c和第二负电极连接端3b。
其中,正电极凸面2a和负电极凸面3a在受到接触挤压时,会发生向内的弹性形变以产生相对于壳体1向外的接触压力,保证其在电路中接触良好,增加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接地弹片5,由插拔端的接地插槽插入壳体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接地弹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1所示,接地弹片5插入壳体1,与防雷元件11电性连接。对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起到接地作用。
防雷模组。防雷模组包括防雷元件11以及相关的电路结构,置于壳体1内部。防雷元件11与正电极弹片2和负电极弹片3电性连接。具体的,参考图1,第一正电极连接端2b与防雷元件1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负电极连接端3c与防雷元件11的第二端电性连接。
第一凸出筋7,固定于壳体1,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出结构。第一凸出结构为条状。用于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安装的时候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凸出结构平行于插拔端到操作端的方向。
第二凸出筋8,固定于壳体1,且具有第二凸出结构8a。第二凸出结构8a具有相对于壳体1向外的弹性。用于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安装后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第二凸出结构8a优选为包括多个波浪状的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出筋7固定于壳体1第一外侧面,第二凸出筋8固定于壳体1第二外侧面。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结合图1、图2和图6,可以看到第一凸出筋7和第二凸出筋8。可以理解,也可以将第一凸出筋7固定于壳体1第二外侧面,第二凸出筋8固定于壳体1第一外侧面,或者使用其他的类似固定方法,不影响第一凸出筋7和第二凸出筋8的功能。图6中也可看出,外壳1的壳体由铆压件10连接固定,将图1所示的内部结构封装固定。
优选的,第一外侧面包括第一台阶面,具有靠近插拔端的第一低面和远离插拔端的第一高面;第二外侧面包括第二台阶面,具有靠近插拔端的第二低面和远离插拔端的第二高面。其中,正电极弹片2的一部分露出于第一低面,负电极弹片3的一部分露出于第二低面。这样可以在具有正电极凸面2a和负电极凸面3a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整体结构是紧凑的,而且在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未安装时,使得正电极凸面2a和负电极凸面3a在较低位置,使其尽量少的和外界其他元件接触,避免磨损,保证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安装好之后整个电路的连接可靠性。
手柄6,固定于操作端,作为用于插入和拔出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手持件。
进一步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还包括用于指示和传输防雷模组劣化状态和故障状态的指示装置,指示装置具体包括:
微动开关12,微动开关12内部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微动开关12还包括传动元件、动触点和静触点。当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时,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断开;当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时,同时接通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当防雷模组劣化发生故障时,负电极弹片3会有所动作,传递至微动开关12的传动元件,传动元件感应于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劣化信号,将动作传递给动触点,使得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
指示单元9,指示单元9包括故障指示灯,参考图6,故障指示灯露出于操作端,当指示单元9接入电路时,如果防雷模组劣化发生故障,故障指示灯会亮起以指示防雷模组的劣化情况。
信号接头4,信号接头4包括通信模块。当信号接头4接入电路时,如果防雷模组劣化发生故障,信号接头4会通过通信模块将故障信号远程发送。
其中:正电极弹片2、指示单元9、微动开关12的第一支路和负电极弹片3串联为第一信号回路。参考图1,第二正电极连接端2c连接第一指示单元连接端9a,第二指示单元连接端9b连接第二微动开关连接端12b。
负电极弹片3、信号接头4、微动开关12的第二支路和正电极弹片2串联为第二信号回路。参考图1,信号接头连接端4a连接第一微动开关连接端12a。微动开关12还与第一负电极连接端连接。图1所示的连接点仅为参考示意图,其余电路的连接端和相应的连接线路未在图片中示出,但是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当防雷模组发生劣化状态时,负电极弹片3会触发微动开关12的传动元件,使得微动开关12中的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则第一信号回路和第二信号回路均接通,指示单元9中的故障指示灯点亮以指示故障,同时,信号接头4得到信号,并通过信号元件将故障信号远程发送。
可以理解,以上是优选的实施例。指示装置也可以仅设置有指示单元9以及第一信号回路,或者仅设置有信号接头4以及第二信号回路,也可以起到指示劣化状态故障的功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有指示单元9和信号接头4,可以在现场和远程同时监控和发现故障。
实施例1详述了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凸出筋7和手柄6,使得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可以与1U设备实现可拆卸地快速连接,使得模块化防雷装置整体更换方便,提高了安装维护等环节中的便捷性。
其中,正电极弹片2对电源正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负电极弹片3对电源负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保证电路的接触良好。
又由于设置了正电极弹片2和负电极弹片3,在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安装时,无需另外排线和接线,可以直接通过接触连接电路,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一种1U设备,用于配合实施例1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使用。1U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插槽。插槽包括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其中第二内侧面与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在第一内侧面设置有电源正极母线排,在第二内侧面设置有电源负极母线排。插槽中还设置有导向槽。
其中,当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插入插槽中时,正电极弹片2与电源正极母线排接触,负电极弹片3与电源负极母线排接触。在安装时,第一凸出筋7的第一凸出结构嵌合于导向槽中并在推动过程中被导向槽所引导,使得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更方便安装。安装好之后,第二凸出结构8a与插槽过盈配合,将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插槽内,起到紧固作用。
实施例2详述了配合实施例1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使用的1U设备。配合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在1U设备中也无需增加导线和其他线排连接,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可以直接插入1U设备的插槽完成对接,提高了1U设备装配的便捷性。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外侧面;
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设置;
插拔端;
正电极弹片,由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正电极弹片的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负电极弹片,由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且所述负电极弹片的一部分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二外侧面;
防雷元件,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正电极弹片和所述负电极弹片电性连接;
第一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条状的第一凸出结构;
第二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二凸出结构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外的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二外侧面;或者,所述第一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凸出筋固定于所述壳体第一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外侧面包括:
第一台阶面,具有靠近所述插拔端的第一低面和远离所述插拔端的第一高面;
所述第二外侧面包括:
第二台阶面,具有靠近所述插拔端的第二低面和远离所述插拔端的第二高面;
所述正电极弹片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低面,所述负电极弹片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二低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还包括:
操作端,与所述插拔端相对设置;
手柄,固定于所述操作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
所述正电极弹片包括:
正电极凸面,所述正电极凸面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一外侧面;
所述负电极弹片包括:
负电极凸面,所述负电极凸面在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位置露出于所述第二外侧面;
所述正电极凸面和所述负电极凸面在受到接触挤压时,会发生弹性形变以产生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外的接触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还包括:
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
动触点;
静触点;
第一支路,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分开时,所述第一支路断开;当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闭合时,所述第一支路接通;
传动元件,感应于所述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的劣化信号,所述传动元件将动作传递给所述动触点,使得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闭合;
指示单元;
其中:所述正电极弹片、所述指示单元、所述微动开关的第一支路和所述负电极弹片串联为第一信号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还包括:
信号接头;从所述插拔端插入壳体;
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
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当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分开时,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断开;当所述动触点和所述静触点闭合时,同时接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
所述正电极弹片、所述信号接头、所述微动开关的第二支路和所述负电极弹片串联为第二信号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其中还包括:
接地电极;从所述插拔端插入所述壳体,与所述防雷元件电性连接。
9.一种1U设备,其中包括:
插槽,所述插槽包括
第一内侧面;
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
电源正极母线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面;
电源负极母线排,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面;
导向槽;
当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插入所述插槽中时,所述正电极弹片与所述电源正极母线排接触,所述负电极弹片与所述电源负极母线排接触;所述第一凸出筋的第一凸出结构嵌合于所述导向槽中并被所述导向槽所引导;所述第二凸出结构与所述插槽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1U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正电极弹片对所述电源正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所述负电极弹片对所述电源负极母线排产生接触压力。
CN202220558586.3U 2022-03-15 2022-03-15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Active CN216959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8586.3U CN216959316U (zh) 2022-03-15 2022-03-15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8586.3U CN216959316U (zh) 2022-03-15 2022-03-15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9316U true CN216959316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8586.3U Active CN216959316U (zh) 2022-03-15 2022-03-15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9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9212B (zh) 高密度同轴开关插座
CN101438462B (zh) 在成排接线端子结构中的多极的过压放电器
CN102956854B (zh) 具多面向导接电力的电池,具多面向导接电力的电池座及电池组装方法
US6496364B1 (en) Upgrade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1U personal computer
CN104037526A (zh) 插头电连接器、导线及其组件
EP0928050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card assemblies
CN102243257B (zh) 一种电表箱和电表箱组
CN216959316U (zh) 插拔模块化防雷装置以及1u设备
CN210957188U (zh) 一种底座及其应用的信号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13816658U (zh) 壳体结构、连接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6214568U (zh) 一种接线结构以及电气箱体
CN202564613U (zh) 电池连接器
CN217280660U (zh) 漏电驱动极模块及漏电断路器
CN209730310U (zh) 端子组件、连接器、数据线及连接器组件
CN216355867U (zh) 快接式母线槽及数据中心配电系统
CN213070519U (zh) 便于维护的发光字
CN218976344U (zh) 浪涌保护装置
CN205388764U (zh) 光缆卡扣式电子标签
CN219321781U (zh) 一种光电适配器
CN216289129U (zh) 一种方便快速安装的连接器
CN213547091U (zh) 一种二次拆接线安全标识绝缘用具
CN217788808U (zh) 一种端子排
CN214313761U (zh) 一种带保险装置的连接器
CN213278571U (zh) 屏蔽结构及具有该屏蔽结构的插座
CN219590561U (zh) 一种光电模块、光电连接器组件及通信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