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8199U -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8199U
CN216958199U CN202123234322.7U CN202123234322U CN216958199U CN 216958199 U CN216958199 U CN 216958199U CN 202123234322 U CN202123234322 U CN 202123234322U CN 216958199 U CN216958199 U CN 216958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exhaust
liquid circulation
port
circ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43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安
李京京
郑勇
方逸群
黄悦宁
叶志峰
张定
周强
熊辉
黄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filed Critical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43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8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8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8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该液体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循环回路,该液体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泵送装置(1)和排气装置(2),该排气装置(2)具有内部空腔以及分别连通该内部空腔的加液口(21)和排气口(22),以能够通过所述加液口(21)向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循环液体,并使得在该液体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的所述循环液体中的气体在流过所述排气装置(2)时从所述排气口(22)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循环系统中,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气体(空气)在流过排气装置时从其排气口排出,而不会与来自如膨胀水箱的液体产生冲突,从而能够避免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气体对液体加注的影响,顺畅地完成注液。

Description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循环系统。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液体循环系统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正在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为此,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等新能源动力在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伴随着新的动力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传统技术中未曾面临的新的技术问题和挑战。
例如,为了保障续航里程等用户体验,电动汽车通常需要装备数量较多的动力电池,而这些动力电池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工作。为了使动力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工作,以发挥其最大效能,电动汽车需要配备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用于通过与动力电池热交换而带走热量。
由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管路繁多,在管路中存在空气,这在加注防冻液时需要被排出至外部空间。由此,存在于管路中的空气会对加注防冻液形成阻碍,导致难以加满,需要慢慢等待空气排出,耗时耗力,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通常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设置有膨胀水箱,但其设置位置较高,加剧了排气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循环回路,该液体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泵送装置和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具有内部空腔以及分别连通该内部空腔的加液口和排气口,以能够通过所述加液口向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循环液体,并使得在该液体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的所述循环液体中的气体在流过所述排气装置时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可选地,所述加液口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排气口的通流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具有用于将所述内部空腔连通至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的回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排气口设置于高于该回液口和出液口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加液口和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排气装置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回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液口的位置。
可选地,该液体循环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该膨胀水箱通过分别连接至所述加液口和排气口的加液管路和排气管路连通所述排气装置,以能够通过向该膨胀水箱向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所述循环液体,并使得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过该膨胀水箱排出至外部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位于低于所述膨胀水箱的位置。
可选地,该液体循环系统为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所述液体循环回路流经动力电池以能够使得所述循环液体与该动力电池换热。
可选地,所述排气装置集成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箱内部并设有具有所述排气口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穿过所述电池箱延伸。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的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气体(空气)在流过排气装置时从其排气口排出,而不会与来自如膨胀水箱的液体产生冲突,从而能够避免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气体对液体加注的影响,顺畅地完成注液。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循环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液体循环系统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内”、“外”通常是指相对结构或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基于例如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提出液体加注和排气困难的技术问题,并在随后针对此技术问题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循环系统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循环系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循环输送液体的应用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此处首先简要分析传统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存在液体加注和排气困难的技术问题的原因。在加注时,防冻液被加注至膨胀水箱,并经过加液管路流动至液体循环回路,依次通过泵送装置(水泵)和各个动力电池进行循环流动。在此过程中,管路中存在的大量的空气仅能通过连接至三通接头的排气管路排至膨胀水箱(进而排出至外部空间),这导致管路中的空气与经过膨胀水箱加注的防冻液产生冲突,由此难以顺畅地完成防冻液加注。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循环系统,可用作例如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其包括液体循环回路,用于例如为防冻液的循环液体在其中循环流动。重要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除了用于泵送循环液体的泵送装置1外,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循环系统的液体循环回路中还设置有排气装置2,该排气装置2具有内部空腔以及与该内部空腔连通的加液口21和排气口22。由此,可以通过加液口21向该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及其所在的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循环液体,该循环液体可以在泵送装置1的作用下在液体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来自随后所述的膨胀水箱3的防冻液首先进入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然后依次经过泵送装置1、电池热管理系统5和动力电池4等,进而循环流回该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此时,管路中的空气随循环液体一同进入该内部空腔,其中,循环液体在该内部空腔内沉降于腔体底部,而混合的空气则位于液面上方,由此,随着进入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液体量增加,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气体(空气)在流过该排气装置2时从排气口22排出,而不会与如来自膨胀水箱3的液体产生冲突,能够顺畅地完成注液。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循环系统通过增设排气装置2,可以有效排出液体循环回路中的空气,解决了相对封闭的液体循环回路排气困难的问题。其中,排气装置2可以形成为多种适当的结构形式,只要其能够在循环液体经过其内部空腔时气体从排气口22排出的路径相对独立于循环液体从加液口21加注的路径即可。其中,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为使得加液口21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排气口22的通流截面积,由此,循环液体可以顺畅地从加液口21注入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内,且避免该内部空腔内的气体在从排气口22排出时携带过多的液体成分,有利于改善气体从循环液体中分离。
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气装置2设置为由外壳体形成的具有内部空腔的筒状,由此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在进入该内部空腔中时位于其底部。相应地,该排气装置2可以具有用于连接至液体循环回路中的回液口23和出液口24,其内部空腔中的液体可以从该出液口24向后(朝向泵送装置1)流动,而经如动力电池4后的液体可以由回液口23循环回流至内部空腔中。其中,排气口22的位置高于该回液口23和出液口24。由此,当循环液体在液体循环回路中流动经过该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时,其中的气体上升并由排气口22排出,而循环液体仅在低于该排气口22的位置从回液口23流向出液口24,有效实现气液分离。
进一步地,回液口23的位置可以高于出液口24,以便循环液体顺畅地通过该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流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气装置2上设置用于气体排出的排气口22,不仅有利于液体循环回路中气体的排出,还使得该排气装置2起到了一定的膨胀水箱的作用,在循环液体因受热膨胀时,增长的液体体积能够由排气装置2的内部空腔容纳。
另外,为了便于液体顺畅注入和气体顺畅排出,可以将加液口21和排气口22设置于排气装置2的顶部。例如,在形成为内部空腔的顶壁上,可以设置连通内部空腔的加液管和排气管等。
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循环系统也包括膨胀水箱3,其通过加液管路L1和排气管路L2旁接于液体循环回路,即,一方面,膨胀水箱3通过加液管路L1连接至排气装置2的加液口21,另一方面,该膨胀水箱3还通过排气管路L2连接至排气装置2的排气口22。由此,当需要向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液体时,可以将该液体加注至该膨胀水箱3内,进而经过加液管路L1和排气装置2的加液口21加注到液体循环回路中;同时,该液体循环回路中的气体在经过排气装置2而从其排气口22排出时,该气体可以经过排气管路L2进入膨胀水箱3,并经过如连接该膨胀水箱3的外排管路L3排出至外部空间中,如车底的位置。
在此,排气装置2可以安装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而膨胀水箱4则安装位置相对较高,这有利于降低漏水风险,使得整个系统更加高效,大大节省了生产工时。
正如前述,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循环系统可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或其他应用场景中。在用于如电动汽车的情形下,该液体循环系统的液体循环回路可设置为经过动力电池4,以能够使得其中的循环液体与动力电池4热交换而散发电池热量,保证其在适当的工作温度下工作。
其中,排气装置2可以相对动力电池4独立布置,只要其位于液体循环回路中并分离液体中的气体。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气装置2可以集成设置在动力电池4的电池箱内部,如连接于该电池箱的液冷出水管位置处。排气装置2可以具有排气管,其上形成有前述排气口22并穿过电池箱(的顶部)延伸,由此经过各个动力电池4的液体均可以分别具有排气结构,能够保障排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液体循环系统的电动汽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循环回路,该液体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泵送装置(1)和排气装置(2),该排气装置(2)具有内部空腔以及分别连通该内部空腔的加液口(21)和排气口(22),以能够通过所述加液口(21)向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循环液体,并使得在该液体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的所述循环液体中的气体在流过所述排气装置(2)时从所述排气口(2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口(21)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排气口(22)的通流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2)具有用于将所述内部空腔连通至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的回液口(23)和出液口(24),所述排气口(22)设置于高于该回液口(23)和出液口(24)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设置于所述排气装置(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口(23)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液口(24)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循环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3),该膨胀水箱(3)通过分别连接至所述加液口(21)和排气口(22)的加液管路(L1)和排气管路(L2)连通所述排气装置(2),以能够通过向该膨胀水箱(3)向所述液体循环回路中加注所述循环液体,并使得从所述排气口(22)排出的气体通过该膨胀水箱(3)排出至外部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2)位于低于所述膨胀水箱(3)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循环系统为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所述液体循环回路流经动力电池(4)以能够使得所述循环液体与该动力电池(4)换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2)集成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4)的电池箱内部并设有具有所述排气口(22)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穿过所述电池箱延伸。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循环系统。
CN202123234322.7U 2021-12-20 2021-12-20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6958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4322.7U CN216958199U (zh) 2021-12-20 2021-12-20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4322.7U CN216958199U (zh) 2021-12-20 2021-12-20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8199U true CN216958199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4322.7U Active CN216958199U (zh) 2021-12-20 2021-12-20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8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1777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堆的热处理系统
CN201747450U (zh) 一种膨胀水箱
CN107453008B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电池包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376689U (zh) 用于快充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
CN210668548U (zh) 燃料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动车
CN110299581A (zh) 铝空气电池系统
KR20110051829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용 냉각 장치
CN108550948A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的冷/热双循环系统
CN1996641A (zh) 一种便于铅酸蓄电池温控的电池外壳
CN211295280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汽车
CN216958199U (zh) 液体循环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6341547U (zh) 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业机柜
CN203110878U (zh) 加热装置、具有该装置的暖风加热系统及混合动力车
CN111106413A (zh) 一种客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循环水路系统
CN204927447U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CN208343953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枪芯件的冷却结构
CN11530309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油浸式静音充电桩
CN102163759B (zh) 电池组
CN216659607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1578924U (zh) 一种客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循环水路系统
CN212230531U (zh) 一种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0803070B (zh) 一种以液氢为气源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方法
CN210040355U (zh) 一种高散热汽车电池
CN210838019U (zh) 一种电池包及应用其的车辆
CN202370622U (zh) 加热装置和包括该加热装置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