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8178U - 电源组件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源组件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8178U
CN216958178U CN202220595658.1U CN202220595658U CN216958178U CN 216958178 U CN216958178 U CN 216958178U CN 202220595658 U CN202220595658 U CN 202220595658U CN 216958178 U CN216958178 U CN 216958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ower supply
supply module
plate portion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956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956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8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8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8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源组件及终端,其中,电源组件包括电芯、第一电路板和顶封,电芯、顶封和第一电路板沿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电源组件包括极耳,极耳位于第一电路板与电芯之间,极耳贯穿顶封,极耳的第一端与电芯电连接,极耳的第二端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该电源组件中,在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的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尺寸一般远小于其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因此,电芯沿上述层叠方向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提高电源组件的容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由于极耳无需跨过第一电路板,可将减小极耳的尺寸,降低成本,也更加方便极耳的布置,提升该电源组件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电源组件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用户对电源组件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规的电源组件中,电源组件的封装设计在长度堆叠尺寸上需要较大的空间,不利于电源组件容量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及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芯、第一电路板和顶封,所述电芯、所述顶封和所述第一电路板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极耳,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极耳贯穿所述顶封,所述极耳的第一端与电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极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顶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弯折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层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极耳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绝缘双面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粘接层包括泡棉胶垫。
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连接层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层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紫外光固化胶。
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用于与外接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与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以及所述第一板部两两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相连,且构造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板部的自由端构成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相连,且构造为L型结构,所述第三板部的自由端构成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组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电源组件中,在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的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尺寸一般远小于其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因此,电芯沿上述层叠方向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提高电源组件的容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由于极耳无需跨过第一电路板,可将减小极耳的尺寸,降低成本,也更加方便极耳的布置,提升该电源组件的组装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源组件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显示组件的第二角度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示出的相关技术的电源组件的第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示出的相关技术的电源组件的第二角度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参考图5和图6所示,电源组件包括电芯1’、极耳4’、保护电路板2’、连接电路板5’和顶封结构3’,其中,保护电路板2’与电芯1’层叠设置,其层叠方向一般与保护电路板2’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相同,极耳4’与保护电路板2’沿保护电路板2’的厚度方向布置,以实现电源组件的组装。其中,在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的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保护电路板2’的上述放置方式严重影响了电芯1’的尺寸,不利于电芯1’尺寸的扩大,导致电源组件的容量较小。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源组件。该电源组件中,电芯、顶封以及第一电路板沿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的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尺寸一般远小于其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因此,电芯沿上述层叠方向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提高电源组件的容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由于极耳无需跨过第一电路板,可将减小极耳的尺寸,降低成本,也更加方便极耳的布置,提升该电源组件的组装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参考图1至图4所示,该电源组件一般为单电芯1的电源组件。该电源组件可包括电芯1、第一电路板2和顶封3,电芯1、顶封3和第一电路板2沿层叠设置,第一电路板2的厚度方向与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相同。也就是,该电源组件中,第一电路板2竖向布置,即电芯1、顶封3以及第一电路板2沿第一电路板2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以减小第一电路板2在层叠方向的占用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路板2是指对电源组件的充电和放电起到保护作用的电路板,对其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其中,电源组件包括极耳4,极耳4位于第一电路板2与电芯1之间,且极耳4贯穿顶封3,极耳4的第一端与电芯1电连接,极耳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路板2电连接。也就是,极耳4无需跨过第一电路板2,其第二端直接与第一电路板2的靠近顶封3的一侧电连接,以实现电芯1与第一电路板2的电连接。由于极耳4无需跨过第一电路板2,可以减小极耳4的尺寸,降低极耳4的成本,也更加方便极耳4的布置,提升该电源组件的组装效率。
其中,第一电路板2上可设置金属片21,极耳4的第二端通过金属片21与第一电路板2电连接,示例地,极耳4与第一电路板2可通过金属片21焊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例如,第一电路板2上可设置有镍片,极耳4的第二端通过与镍片的焊接,实现与第一电路板2之间稳定地电连接。
该电源组件中,在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的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路板2 的厚度尺寸一般远小于其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因此,电芯1沿上述层叠方向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提高电源组件的容量,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由于极耳4无需跨过第一电路板2,可将减小极耳4的尺寸,降低成本,也更加方便极耳4的布置,提升该电源组件的组装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参考图1至图4所示,该电源组件中,顶封3可包括本体31,本体31可构造为弯折角度为90°弯折结构,其中,本体31可包括沿电芯1的厚度方向弯折的连接部311,连接部311与本体31的其他部分呈90°弯折。需要说明的是,弯折角度除了可以是90°外,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其他角度,对此不作限定。
该电源组件中,第一电路板2与连接部311固定连接,通过连接部311可以提升第一电路板2与本体31的连接面积,进一步提升第一电路板2与本体31固定连接的可靠性,以确保第一电路板2的可靠安装。
其中,电源组件可包括第一连接层6,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第一连接层6位于连接部311与第一电路板2之间,连接部311与第一电路板2可通过第一连接层6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11与第一电路板2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连接层6可包括第一粘接层61,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第一粘接层61位于极耳4的第二端与连接部311之间,以实现极耳4的第二端与连接部311的固定连接,以避免极耳4松动,进一步提升极耳4与第一电路板2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粘接层61可包括绝缘双面胶,既能保证连接部311与极耳4的固定连接,又可更好地避免极耳4的漏电,提升电源组件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粘接层 61除了可以包括绝缘双面胶外,也可包括其他可实现粘接与绝缘的结构,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连接层6也可包括第二粘接层62,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第二粘接层62位于第一粘接层61与第一电路板2之间。第一电路板2通过第二粘接层62与第一粘接层61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电路板2与顶封3的固定连接,以确保第一电路板2的可靠固定。
其中,第一电路板2中靠近顶封3的一侧的侧面中的裸露部分可全部与第二粘接层62接触,以更好地实现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粘接层62的粘接连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电路板2的可靠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粘接层62的具体材料和结构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二粘接层62可包括泡棉胶垫。
电源组件也可包括第二连接层7,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第二连接层7位于连接部 311与电芯1之间,连接部311与电芯1通过第二连接层7固定连接,以避免连接部311 回弹恢复非弯折状态,更好地确保连接部311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层7 的具体材料和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二连接层7包括UV固化胶(又可称为紫外光固化胶)。
其中,顶封3可包括狗耳32,狗耳32也可包括朝向极耳4弯折的弯折部(图中未示出),以降低狗耳32在电源组件层叠方向的尺寸,以更好地提升电源组件的容量。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2所示,如果狗耳32的尺寸对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的尺寸没有影响,狗耳32也可不设置弯折部,以降低工艺难度,且可保证狗耳32的整体结构强度。
该电源组件中,可以更好地确保第一电路板2、顶封3以及电芯1之间的可靠组装,可以提升电源组件的整体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参考图1至图4所示,该电源组件可包括第二电路板5,第二电路板5用于实现电源组件与外接器件的电连接。第二电路板5 可包括柔性电路板(FPC),也可包括其他类型的电路板,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二电路板5的第一端与第一电路板2电连接,第二电路板5的第二端用于与外接器件电连接,外接器件可以是充电器件,也可以是用电器件,对此不作限定。该电源组件中,通过第二电路板5与外接器件的电连接实现电源组件的充电和/或放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源组件中,对第二电路板5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1,
参考图1至图4所示,第二电路板5可包括第一板部51、第二板部52和第三板部53。第一板部51沿与电芯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第一板部51、第二板部52以及第一板部51两两相互垂直。第一板部51与第二板部52相连,且构造为L型结构,第一板部51的自由端构成第二电路板5的第二端。第二板部52与第三板部53相连,且构造为 L型结构,第三板部53的自由端构成第二电路板5的第一端。
该示例中,两个L型结构对第二电路板5的弯折程度较小,可以更好地避免第二电路板5由于弯折而损坏,可降低工艺难度。
示例2(图中未示出该示例),
第二电路板可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第二板部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也就是,第二板部沿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垂直,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相连,且构造为L型结构,第一板部的自由端构成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第三板部与第二板部平行,第二板部与第三板部相连,且构造为U型结构,第三板部的自由端构成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位于第一电路板的远离顶封的一侧。也就是,L型结构位于第一电路板的远离顶封的一侧,从而可以避免在电芯的侧面设置第二电路板,可以降低电源组件在使用时的电芯的温度。
其中,电源组件可包括绝缘层,沿电源组件的层叠方向,绝缘层可位于第二板部与第一电路板之间,以实现第二板部与第一电路板之间绝缘,提升电源组件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层的具体材料以及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绝缘层可以包括硅胶材料制作的硅胶垫。
该示例中,当电源组件安装于手机等终端时,由于第二电路板均未位于电芯的侧面,终端的电源组件盖与第二电路板未大面积接触,可以降低终端的温度,提升终端的性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1和示例2中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可以是平整的板状结构,也可以是近似平整的板状结构。也就是说,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均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弯折或弯曲,对此不不作限定。
该电源组件中,对第二电路板5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更好地便于电源组件与外接器件的可靠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需要安装电源组件的设备。该终端可包括上述的电源组件,以提升终端中电源组件的容量,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终端的电量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芯、第一电路板和顶封,所述电芯、所述顶封和所述第一电路板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极耳,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极耳贯穿所述顶封,所述极耳的第一端与电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极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弯折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层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极耳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绝缘双面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包括泡棉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连接层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层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紫外光固化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用于与外接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与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以及所述第一板部两两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相连,且构造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板部的自由端构成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相连,且构造为L型结构,所述第三板部的自由端构成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组件。
CN202220595658.1U 2022-03-18 2022-03-18 电源组件及终端 Active CN216958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5658.1U CN216958178U (zh) 2022-03-18 2022-03-18 电源组件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5658.1U CN216958178U (zh) 2022-03-18 2022-03-18 电源组件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8178U true CN21695817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95658.1U Active CN216958178U (zh) 2022-03-18 2022-03-18 电源组件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8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149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vehicle
CN112133876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3124646U (zh) 电子设备
US20230238666A1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54962A (zh) 柔性电池和柔性显示设备
CN210379235U (zh) 电池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6054878U (zh) 电池组件和终端设备
KR101494151B1 (ko) 기계적 체결 방식에 의해 전기적으로 접속되는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216958178U (zh) 电源组件及终端
CN212011033U (zh)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CN211295240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6958238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983594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8602633U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7641490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及电池
CN216529213U (zh) 电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99156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182443U (zh) 电池模组及具有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装置
KR101475425B1 (ko) 신규한 전지팩 접속 구조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
CN114744340A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09947883U (zh) 层叠型电池
CN221043357U (zh) 电池保护板及电池组
CN218498317U (zh) 电池及移动终端
CN217544856U (zh) 电池和终端设备
CN215989021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