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7000U -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7000U
CN216957000U CN202123058344.2U CN202123058344U CN216957000U CN 216957000 U CN216957000 U CN 216957000U CN 202123058344 U CN202123058344 U CN 202123058344U CN 216957000 U CN216957000 U CN 216957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ngerprint sensor
reflec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biometric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83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成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83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7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7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7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和数据处理单元,指纹识别模组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其中,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其中,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具有不同的波长,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是人体部位反射回的光线;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种电信号获得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从而使得本方案设计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模组在终端设备原本具有的指纹识别模块基础上进行血氧饱和度功能的增加,进而节约终端设备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大多采用超声波和光学作为信号源来识别指纹,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做屏幕指纹解锁和支付功能使用,而随着客户对手机功能集成度需求的增加以及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如何方便简单的随时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目前手机上新增了血氧和/或心率测试功能。
但大部分手机上的血氧和/或心率测试功能都是单独的模块,在本来内部空间就很拥挤的手机架构中还要再加入血氧和/或心率测试功能模块,一来会使得需要重新设计整个手机架构、从而使得手机成本较高,并且二来单独加入血氧和/或心率测试功能模块也会占用手机结构空间中的一定空间,使得手机内空间占用率高、手机内部空间变得拥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和数据处理单元,指纹识别模组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其中,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其中,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具有不同的波长,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是人体部位反射回的光线;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种电信号获得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
上述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在原本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基础上,使得指纹识别模组还可接收不同波长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进而基于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进而采用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至少两种电信号获得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从而使得本方案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同时具备指纹识别以及心率和/或血样饱和度测量功能,在此基础上,将本方案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应用在终端设备上,可使得终端设备无需单独配置独立的血氧和/或心率测试功能模块,从而节约终端设备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区域,每个接收区域接收一种反射光线,不同的接收区域接收的反射光线不同。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本方案在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开设至少两个接收区域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从而使得设计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扩展出将不同波长的光线识别为对应的至少两种电信号的功能,进而利用数据处理单元基于至少两种电信号实现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计算,从而使用设计的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即可实现指纹识别以及心率和/或血样饱和度的测量,而无需在终端设备中新增单独的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块,进而节约终端设备的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第一接收区域和第二接收区域,第一接收区域和第二接收区域分别独立或至少部分重叠。
在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中,光学指纹传感器中设计的两个接收区域分别独立,从而使得不同的光线不会形成交叉影响以实现更有效的区分识别,进而提高对应的电信号以及心率和/血样饱和度测量的精度;设计的两个接收区域至少部分重叠,使得设计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整体接收区域更小型化,从而减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体积,进而减小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和设置在光学指纹传感器周边的光电二极管;其中,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并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光学指纹传感器用于接收经过手指反射的光信号,获得指纹图像。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本方案在传统指纹识别的光学指纹传感器周边新增光电二极管,通过光电二极管来接收不同波长的至少两种光线,并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通过这样设置小型化的光电二极管完成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从而节约终端设备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的光线来自于至少两种光源。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本方案中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来自于至少两种光源,从而可控制光源是否开启来控制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测量是否开启。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种光源交替照射。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至少两种光源交替照射形成至少两种反射光线,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模组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波长的反射光线从而生成对应的电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作为至少一种光源。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种光源中的一者为显示屏,其余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至少两种光源中的一者为显示屏,从而可以降低光源为独立器件的成本以及空间占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指纹能识别模组还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至少两种光源均为发光二极管,至少两种光源设置在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两侧。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两种光源中的其中一种光源产生红色光,其余的光源产生红外光和绿色光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的一者的波长范围为650nm~670nm;其余反射光线的波长范围为515nm~535nm和890~940nm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由于血红蛋白对红色光的吸收能力最强,因此,本方案将其中一种光源设计为红色光,其余的光源产生红外光和绿色光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更加准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描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
上述设计的电子设备片,由于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描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因此,设计的电子设备上无需增加单独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块,进而节约成本并且不增加额外的空间占用率。
在第二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该生物特征测试装置设置在该显示屏的下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光线的电信号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八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九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的第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电子设备;L1-显示屏;L2-生物特征测量装置;10-指纹识别模组;20-数据处理单元;101-光学指纹传感器;1011-接收区域;N1-第一接收区域;M1-第二接收区域;H1-重叠区域;102-光电二极管;103-发光二极管;30-光源;A1-第一反射光线;A2-第二反射光线;103A-第一发光二极管;103B-第二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该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可在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如图1所示,该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组10和数据处理单元20,该指纹识别模组10与数据处理单元20电连接,该指纹识别模组10设置在显示屏L1的下方。其中,该数据处理单元20可为终端设备的CPU;该数据处理单元20还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数据处理芯片等,显示屏L1可以为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终端设备包括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还应理解,本方案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可以在具有诸如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的应用程序启动时执行血氧饱和度检测和/或在具有诸如心率检测功能的应用程序启动时执行心率检测;在该应用程序的界面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诸如在显示屏的特定部分区域进行高亮显示等方式向用户提示手指放置区域。
上述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在应用时,指纹识别模组10可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具有不同的波长,并且该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是人体部分反射回的光线,例如,如图2的示例,指纹识别模组10接收两种反射光线,即第一反射光线A1和第二反射光线A2,该第一反射光线A1和第二反射光线A2的波长不同,并且均是手指反射回的光线。其中,人体部分除了手指以外,还可以是人体其他部位,例如手掌等等。
指纹识别模组10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并将生成的至少两种电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20。依照前述示例,指纹识别模组10可根据第一反射光线A1生成第一电信号,根据第二反射光线A2生成第二电信号,并将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20。
数据处理单元20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电信号获得心率和/或血样饱和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数据处理单元20可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电信号计算吸光度比值,然后根据吸光度比值和目标映射关系得到目标血氧饱和度,从而实现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其中,该目标映射关系为吸光度比值与标定的血氧饱和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对吸光度比值的计算进行说明之前,首先说明人体对光的吸收原理进行如下说明:人体在心脏舒张期,血液部分回流至心脏,血管中的血液容量减少,血红细胞密度较低,其长轴方向平行于血流方向,导致光吸收量减少,并在舒张期峰值处,达到最小;人体在心脏收缩期,心脏将血液搏向肺部和身体各组织,血管中的血液容量增加,与此同时血红细胞的长轴方向垂直于血流方向,细胞被紧紧地挤在一起,对光的吸收量也会增加,并在心脏收缩期峰值处,血液的吸光量达到最大。
由于上述原因,当光线进入人体后,由于人体在心脏舒张期和心脏收缩期对光的吸收量不同,反射回反射光线在心脏舒张期和心脏收缩期的强度不同,从而使得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变化,如图3所示,为某一反射光线的电信号的周期性波动变化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除了人体动脉血脉冲成分在心脏收缩和舒张器件血红蛋白会产生变化以外,人体其他组织无变化,因此,人体其他组织对应的电信号不会变化。
在上述基础上,本方案首先计算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分别对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而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分别对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计算吸光度比值。
具体的,可利用如下公式对吸光度比值进行描述:
Figure BDA0003395291140000081
其中,R为吸光度比值,ACλ1为与第一波长的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的变化量,其为与第一波长的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的最大上限值与最大下限值的差值,其中,最大上限值可以是各个周期中的最大的上限值,也可以是各个周期的上限值的均值,最大下限值也可以是各个周期中的最小的下限值,也可以是各个周期的下限值的均值;DCλ1为与第一波长的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的各个周期的下限值的均值;ACλ2为与第二波长的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的变化量,其为与第二波长的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的最大上限值与最大下限值的差值,其中,最大上限值与最大下限值的定义与前述的最大上限值和最大下限值的定义一致,在这里不在赘述;DCλ2为与第二波长的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的各个周期的下限值的均值。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前述的第一波长λ1可具体为660nm,第二波长λ2可为940nm,值得注意的是,举例中的660nm和940nm仅为示例性的说明,在具体应用中,其他波长范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通过上述方式得到吸光度比值之后,即可根据吸光度比值和目标映射关系查找目标血样饱和度,进而完成血氧饱和度的计算。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前述描述到反射光线对应的电信号分别对应的数值变化呈现了人体的脉搏变化,在此基础上,数据处理单元20可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电信号拟合成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波形数据,然后根据得到的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波形数据的各个周期计算出人体的心率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根据至少两种电信号计算血样饱和度和/或心率的方式可采用任一计算方式,具体的计算方式在本申请中不进行限定。
上述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在原本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基础上,使得指纹识别模组10还可接收不同波长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进而基于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进而采用数据处理单元20根据至少两种电信号获得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从而使得本方案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同时具备指纹识别以及心率和/或血样饱和度测量功能,在此基础上,将本方案设计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应用在终端设备上,可使得终端设备无需单独配置独立的血氧和/或心率测试功能模块,从而节约终端设备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前述的指纹识别模组10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101,该光学指纹传感器101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每个接收区域1011接收一种反射光线,不同的接收区域1011接收的反射光线不同。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本方案在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开设至少两个接收区域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从而使得设计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扩展出将不同波长的光线识别为对应的至少两种电信号的功能,进而利用数据处理单元基于至少两种电信号实现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计算,从而使用设计的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即可实现指纹识别以及心率和/或血样饱和度的测量,而无需在终端设备中新增单独的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块,进而节约终端设备的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接收区域1011的数量可与不同波长的反射光线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每个接收区域1011接收一种反射光线。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前述具有第一反射光线A1和第二反射光线A2的基础上,该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的数量为两个,如图5所示,两个接收区域1011可分别为第一接收区域N1以及第二接收区域M1,该第一接收区域N1接收第一反射光线A1,该第二接收区域M1接收第二反射光线A2,从而实现每个接收区域1011接收一种反射光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可以分别独立,这样可以使得设计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01可以同时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设计的两个接收区域1011也可以至少部分重叠,从而使得光学指纹传感器101可以分时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分别为第一接收区域N1以及第二接收区域M1基础上,如图5所示,该第一接收区域N1和第二接收区域M1可分别独立,即不具有重叠区域,这样,第一接收区域N1和第二区域M1互不干扰,即可同时接收第一反射光线A1和第二反射光线A2,从而使得不同的光线不会形成交叉影响以实现更有效的区分识别,进而提高对应的电信号以及心率和/血样饱和度测量的精度。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分别为第一接收区域N1以及第二接收区域M1基础上,如图6所示,该第一接收区域N1和第二接收区域M1的部分区域重叠,从而具有重叠区域H1,使得设计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整体接收区域更小型化,从而减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体积,进而减小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分别为第一接收区域N1以及第二接收区域M1基础上,如图7所示,第一接收区域N1和第二接收区域M1可完全重叠,从而更一步地减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体积,从而减小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体积,进而减小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在上述设计的接收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光线形成交叉影响,设计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01可以分时接收两种反射光线,其中,分时接收两种反射光线可以有如下方式: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方案可设计至少两种反射光线交替照射接收区域1011,从而达到分时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模组10除了前述在光学指纹传感器101上开设接收区域以外,本方案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如图8所示,本方案设计的指纹识别模组10还可以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101和光电二极管102,该光电二极管102设置在光学指纹传感器101周边。其中,该光学指纹传感器101用于接收经过手指反射的光信号,从而获得指纹图像;该光电二极管102用于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并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从而将至少两种电信号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20。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本方案在传统指纹识别的光学指纹传感器周边新增光电二极管,通过光电二极管来接收不同波长的至少两种光线,并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通过这样设置小型化的光电二极管完成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从而节约终端设备成本,并且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光电二极管102可与光学指纹传感器101一体封装,从而进一步减小指纹识别模组10的体积,进而减小终端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以指纹识别模组10为独立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01为例,如图9所示,前述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的光线可来自于至少两种光源30,这样,可通过控制至少两种光源30是否开启从而来控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的产生,进而来控制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是否开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基础上,该至少两种光源30可交替照射,从而使得不同的光线不会造成交叉影响,使得指纹识别模组10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波长的反射光线从而生成对应的电信号。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在人体接触显示屏L1并且至少两种光源30产生光线的情况下,至少两种光源30产生的光线透过显示屏L1进入人体,然后再反射透过显示屏L1形成至少两种光线。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具有部分重叠或完全独立的至少两个接收区域1011的基础上,该至少两种光源30可同时发光,同时发光后经人体反射回的光线分别射入不同的接收区域1011中,从而使得不会形成交叉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指纹识别模组10还包括发光二极管103,该发光二极管103作为至少一种光源3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少两种光源30中的一者为显示屏L1,其余的光源30为发光二极管103,如图10所示,以光源的数量为两种为例,一个光源30为显示屏L1,另一个光源30为发光二极管103。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至少两种光源30中的一者为显示屏L1,从而可以降低光源30为独立器件的成本以及空间占用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少两种光源30均为发光二极管103,该至少两种光源30均设置在光学指纹传感器101的两侧,例如,如图11所示,以光源30的数量为两种为例,第一发光二极管103A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3B设置在光学指纹传感器101的两侧,从而防止第一发光二极管103A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03B的光线造成交叉影响。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103A对应产生第一反射光线A1,第二发光二极管103B对应产生第二反射光线A2。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两种光源中的其中一种光源产生红光,其余的光源产生红外光和绿色光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产生红光的光源30发出的红光波长范围可为650nm~670nm,优选的,红光的波长具体可为650nm、655nm、659nm、660nm、665nm以及670nm中的任意一种;产生绿光的光源30发出的绿光波长范围可为515nm~535nm,优选的,绿光的波长具体可为515nm、520nm、525nm、530nm以及535nm中的任意一种;产生红外光的光源30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可为890~940nm,优选的,红外光的波长具体可为890nm、895nm、900nm、910nm、920nm、930nm以及940nm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设计的实施方式,由于血红蛋白对红色光的吸收能力最强,因此,本方案将其中一种光源设计为红色光,其余的光源产生红外光和绿色光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更加准确。
第二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该电子设备1包括显示屏L1以及第一实施例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描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L2,该生物特征测量装置L2设置在该显示屏L1的下方,由于该电子设备1具有生物特征测量装置L2,该生物特征测量装置L2可在实现指纹识别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测量,因此,设计的电子设备1无需增加单独的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块,进而节约成本并且不增加额外的空间占用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根据接收的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具有不同的波长,所述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均是人体部位反射回的光线;以及;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种电信号获得心率和/或血氧饱和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区域,每个接收区域接收一种反射光线,不同的接收区域接收的反射光线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第一接收区域和第二接收区域,所述第一接收区域和第二接收区域分别独立或至少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周边的光电二极管;
其中,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至少两种反射光线并生成至少两种电信号;
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用于接收经过手指反射的光信号,获得指纹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的光线来自于至少两种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光源交替照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作为至少一种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能识别模组还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
所述至少两种光源均为发光二极管,所述至少两种光源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光源中的一者为所述显示屏,其余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光源中的其中一种光源产生红色光,其余的光源产生红外光和绿色光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反射光线的一者的波长范围为650nm~670nm;其余反射光线的波长范围为515nm~535nm和890~940nm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特征测量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生物特征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
CN202123058344.2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957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344.2U CN21695700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344.2U CN21695700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7000U true CN21695700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8344.2U Active CN21695700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7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0993B2 (en) Sensor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health monitoring
US10219709B2 (en) Sensor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health monitoring
CN101827555B (zh) 诊断用传感器单元
US20170135617A1 (en) Optoelectronic modules oper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ignals indicative of reflections from an object of interest and signals indicative of a spurious reflection
CN106470599A (zh) 把测量生物信号的多个电极作为触摸传感器使用的生物信号测量装置
CN109152530A (zh) 用于非脉动血液体积测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14127A (zh) 诊断测量设备
KR10059123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건강상태 측정장치 및 그 정보관리방법
CN112469327A (zh) 测量装置
US20090326347A1 (en) Synchronous Light Detection Utilizing CMOS/CCD Sensors For Oximetry Sensing
CN109998498A (zh) 电子设备
US20130134989A1 (en) Calibration resistance emulator
CN216957000U (zh) 一种生物特征测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674739B (zh) 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KR20200050530A (ko) 혈관 건강도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170340217A1 (en) Physiological detection device
US8417310B2 (en) Digital switching in multi-site sensor
US20170172432A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ignals
CN108430317A (zh) 用于计算光学性血液动力学的血压的方法及装置
Skrvan et al. Design of a cheap pulse Oximeter for home care systems
WO2020215731A1 (zh) 一种心率传感器及采集心率的电子设备
TW201722346A (zh) 生理訊號量測裝置
CN209951236U (zh) 光学影像脉象量测系统
CN214073277U (zh) 一种高精度生命体征检测设备
WO2019099267A1 (en) Material characteristic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1, 2nd Floor, Building 4, No. 188 Rixin Road, Bin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Jih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2 Z, 17th floor, No. 1,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