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6789U -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6789U
CN216956789U CN202220159397.9U CN202220159397U CN216956789U CN 216956789 U CN216956789 U CN 216956789U CN 202220159397 U CN202220159397 U CN 202220159397U CN 216956789 U CN216956789 U CN 216956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odule
module
final cooling
cooling tower
pressur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93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伟
武宝利
张绍军
侯现仓
隗合华
郭振东
陈国超
赵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hougang Jingtang Xishan Coking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hougang Jingtang Xishan Coking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hougang Jingtang Xishan Coking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hougang Jingtang Xishan Co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93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6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6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6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笨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第一终冷塔上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一电动阀门,以及设置在第二终冷塔上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二电动阀门;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第一电动阀门均设置在第一终冷塔的第一煤气管道上;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动阀门均设置在第二终冷塔的第二煤气管道上;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第一电动阀门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均连接中央处理器,确保两座终冷塔后的温度大体一致,以确保两座终冷塔的生产顺稳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笨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粗苯作业区域中,并排设置有两座终冷塔,每座终冷塔均设有煤气入口管道和煤气出口管道,在煤气入口管道上设有取样管,用于取样化验,煤气出口管道上设有煤气出口压力检测仪表,在终冷塔塔内未安装压力表,因此,不能实时监测终冷塔塔内气体压力,影响生产顺稳;而且两座终冷塔后煤气温度相差较大,影响正常的生产工艺安全运行;同时,工作人员对两座终冷塔日常巡检工作的劳动强度较大。
因此,如何确保两座终冷塔的生产顺稳进行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粗笨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
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第一终冷塔上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一电动阀门,以及设置在第二终冷塔上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二电动阀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终冷塔的第一煤气管道上;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动阀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终冷塔的第二煤气管道上;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第一电动阀门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煤气管道的第一入口管道和第一出口管道,所述第一电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管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管道;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单元和第四压力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煤气管道的第二入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所述第二电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管道,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二出口管道。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模块和第四温度检测模块;
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管道,所述第四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管道。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和设置在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所述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蓄电池和电压采集模块;
所述蓄电池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一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远程监控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现场情况进行采集,并传递至所述远程监控模块,以供后台工作人员查看。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或者5G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触摸显示屏和身份识别装置;
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终冷塔和所述第二终冷塔的相关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判断操作者是否有操作所述触摸显示屏的权限。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为如下任意一种:
指纹识别模块、NFC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粗笨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第一终冷塔上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一电动阀门,以及设置在第二终冷塔上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其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第一电动阀门均设置在第一终冷塔的第一煤气管道上;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动阀门均设置在第二终冷塔的第二煤气管道上;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第一电动阀门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均连接中央处理器,进而能够对第一终冷塔和第二终冷塔内的压力进行监测,以及对有第一终冷塔和第二终冷塔后的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两座终冷塔后的温度大体一致,以确保两座终冷塔的生产顺稳进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粗笨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中央处理器101,设置在第一终冷塔上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第一压力检测模块103以及第一电动阀门104,以及设置在第二终冷塔上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5、第二压力检测模块106以及第二电动阀门107。
其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第一压力检测模块103以及第一电动阀门104均设置在第一终冷塔的第一煤气管道上;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5、第二压力检测模块106以及第二电动阀门107均设置在第二终冷塔的第二煤气管道上。
该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第一压力检测模块103、第一电动阀门104、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5、第二压力检测模块106以及第二电动阀门107均连接中央处理器101。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压力检测模块103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1031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032,分别设置在第一煤气管道的第一入口管道和第一出口管道。该第一电动阀门104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设置在第一出口管道;第二压力检测模块106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单元1061和第四压力检测单元1062,分别设置在第二煤气管道的第二入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该第二电动阀门107设置在第二入口管道,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5设置在第二出口管道。
该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模块117和第四温度检测模块118,其中,第三温度检测模块117设置正在第一入口管道,第四温度检测模块118设置在第二入口管道。
在实现原理中,中央处理器101通过获取第一压力检测单元1031与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032之间的压力差,确定该第一终冷塔内的第一气体压力;中央处理器101还通过获取第三压力检测单元1061与第四压力检测单元1062之间的压力差,确定该第二终冷塔内的第二气体压力。以确保第一气体压力和第二气体压力均满足预设压力范围。通过对终冷塔内的气体压力进行监控,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另外,中央处理器101通过获取第一终冷塔后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2采集到的煤气的第一温度以及第二终冷塔后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105采集到的煤气的第二温度。
该中央处理器101还通过获取第一终冷塔的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三温度检测模块117的第三温度,以及第二终冷塔的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四温度检测模块118。
其中,通过对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进行监测,确保进入两个终冷塔的温度满足预设范围。
通过对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监测,确保两个终冷塔的煤气出口的温度满足预设要求。
一方面,对于单个终冷塔来说,煤气出口的温度满足第一预设范围,比如15°至25°,另一方面,对于两个终冷塔来说,两个终冷塔的煤气出口的温度之间应相差不大。
一种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101判断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温度,若是,则控制第一终冷塔的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一电动阀门104,使得第一煤气管道内的煤气流量增大,同时,控制第二终冷塔的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二电动阀门107,使得第二煤气管道内的煤气流量减小。
若否,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二温度时,控制第一终冷塔的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一电动阀门104,使得第一煤气管道内的煤气流量减小,同时,控制第二终冷塔的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二电动阀门107,使得第二煤气管道内的煤气流量增大。
在第一温度等于第二温度时,则不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两座终冷塔的工作状态相互协作调整,以降低两座终冷塔后煤气温度的温度差,确保生产工艺安全运行。
另一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101判断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是,则控制第一终冷塔的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一电动阀门104,以及第二终冷塔的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二电动阀门107,使得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协作调整。
若否,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无需控制。
该自动监控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108和设置在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109,该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108和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109均连接中央处理器101。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108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的取样口处,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109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的取样口处,由于取样口需要经常进行采样作业,因此需要经常打开和关闭,存在泄漏风险,利用该煤气泄漏监测模块监测取样口,在取样口发生煤气泄漏时,将该泄漏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01。
该系统还包括:远程监控模块110,中央处理器101通过通信模块111连接远程监控模块110。上述煤气泄漏信号还可以经通信模块111发送至中央处理器101,使得后台工作人员及时获知该信息。当然,该系统还包括:连接中央处理器101的声光报警器,使得中央处理器101在监测到煤气泄漏信息时进行声光报警,以提示现场工作人员。
该系统还包括:蓄电池112和电压采集模块113,该蓄电池112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101,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电压采集模块113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101,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该电压采集模块113用于对外部电源是否断电进行判断,在突然断电时,生成断电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01,并经通信模块111发送给远程监控模块110,以便后台工作人员及时获知。当然,在该过程中,供电方式切换到蓄电池供电方式,即通过蓄电池112为中央处理器101供电,以确保该自动监控系统不断电。
该系统还包括:连接中央处理器101的触摸显示屏114和身份识别装置115,该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终冷塔和第二终冷塔的相关信息,该身份识别装置115用于识别判断操作这是否有操作该触摸显示屏114的权限。
其中,该身份识别装置115为如下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模块、NFC识别模块以及面部识别模块。
NFC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携带的标识用户身份的IC卡。面部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面部图像,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
该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16,具体可以是360度球形摄像头,能够在两座终冷塔的现场的情况进行视频监控,通过该中央处理器101发送至远程监控模块110,以便后台工作人员查看。
上述在将视频信息或者其他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模块110时,所采用的通信模块具体可以时4G通信模块,或者5G通信模块,在此并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粗笨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第一终冷塔上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一电动阀门,以及设置在第二终冷塔上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其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第一电动阀门均设置在第一终冷塔的第一煤气管道上;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动阀门均设置在第二终冷塔的第二煤气管道上;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第一电动阀门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均连接中央处理器,进而能够对第一终冷塔和第二终冷塔内的压力进行监测,以及对有第一终冷塔和第二终冷塔后的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两座终冷塔后的温度大体一致,以确保两座终冷塔的生产顺稳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些示例”或“实际应用”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第一终冷塔上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一电动阀门,以及设置在第二终冷塔上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第二电动阀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终冷塔的第一煤气管道上;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动阀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终冷塔的第二煤气管道上;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第一电动阀门以及第二电动阀门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和第二压力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煤气管道的第一入口管道和第一出口管道,所述第一电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管道,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管道;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单元和第四压力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煤气管道的第二入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所述第二电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管道,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第二出口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模块和第四温度检测模块;
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管道,所述第四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管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入口管道上的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和设置在第二入口管道上的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所述第一煤气泄漏监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煤气泄漏监测模块均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蓄电池和电压采集模块;
所述蓄电池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一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远程监控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现场情况进行采集,并传递至所述远程监控模块,以供后台工作人员查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或者5G通信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触摸显示屏和身份识别装置;
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终冷塔和所述第二终冷塔的相关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判断操作者是否有操作所述触摸显示屏的权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为如下任意一种:
指纹识别模块、NFC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
CN202220159397.9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Active CN216956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397.9U CN216956789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397.9U CN216956789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6789U true CN216956789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9397.9U Active CN216956789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6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8809B (zh) 一种电机温升与振动监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1289829B (zh)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US20090179763A1 (en) Detachable battery status alarm and battery detector thereof
CN103809058A (zh) 船艇供配电智能检测系统
CN208738676U (zh) 配电防护装置及配电系统
CN110738289A (zh) 电力作业标准化的多维联动综合研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18768A (zh) 电缆大分子气体检测系统
CN217483572U (zh) 冷水机组监测装置和冷水机组监测系统
CN109471036A (zh) 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池评估和预警方法
CN216956789U (zh) 一种对粗苯作业区域终冷塔的自动监控系统
CN206990228U (zh) 一种定频空调器室外机快速生产检验工装
CN110349375A (zh) 一种sf6电气设备气体泄漏报警系统
CN112782504A (zh) 一种通风冷却的环网柜故障诊断方法
CN109448496A (zh) 一种实训考核系统
CN208270990U (zh) 手术净化远程监控系统
CN208903128U (zh) 一种故障诊断装置
CN108565170A (zh) 一种智能sf6气压预警装置
CN106200727A (zh) 一种电力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CN210036801U (zh) 温湿度校验装置和包括该温湿度校验装置的加热驱潮装置
CN114006471A (zh) 变电站直流系统监测方法和系统
CN210802757U (zh) 医用气体信息化预警平台
CN113514094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监测与预警系统
CN220957975U (zh) 一种弥散式气体防泄防盗装置及系统
CN207066490U (zh) 一种室内无尘环境监测的一体机系统
CN206313532U (zh) 一种配电室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