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8738U -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8738U
CN216948738U CN202122800460.0U CN202122800460U CN216948738U CN 216948738 U CN216948738 U CN 216948738U CN 202122800460 U CN202122800460 U CN 202122800460U CN 216948738 U CN216948738 U CN 216948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teel
cold
roof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04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vjiechuangzhan Integrated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vjiechuangzhan Integrated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vjiechuangzhan Integrated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vjiechuangzhan Integrated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04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8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8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8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涉及轻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组,所述立柱的侧表面均装有侧支撑板,所述立柱与侧支撑板的顶端均装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立柱、侧支撑板、横梁、纵梁、限位杆、限位槽、垂梁、连接杆和屋梁,能够通过立柱和侧支撑板给横梁的装配提供便捷,并通过将限位杆插入限位槽之中,实现纵梁的装配功能,通过连接杆实现纵梁之间的连接功能,并通过垂梁和屋梁完善屋面整体框架的搭建功能,使用装配式的方式,对于各支撑模块之间进行初步固定,在确保该结构各支撑模块之间稳定性的同时,避免了进行焊接工作的复杂流程,给该结构的装配搭建工作提供了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背景技术
轻钢结构,是一种被常用于建筑工程范围内,给所实施建筑物提供稳定支撑以及骨架框定的框架机构,在冷刚结构的实际使用中,由于冷钢结构常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着装配技术性较高,并且装配过程较为繁杂的特性,往往需要由职业素养较高的技术人员进行督导以及专业设备进行起吊固定,搭建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组,所述立柱的侧表面均装有侧支撑板,所述立柱与侧支撑板的顶端均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套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纵梁,所述纵梁的两端均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垂梁,所述垂梁的底端装有连接杆,所述垂梁的顶端装有屋梁。
为了给连接杆连接各部件提供前置条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连接杆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上表面均装有连接板。
为了实现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加固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强化螺丝,所述强化螺丝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母。
为了给强化杆的强化支撑提供前置条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立柱之间装有纵向杆,所述纵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杆。
为了实现强化杆的支撑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加强杆的下表面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套设在纵向杆的上表面。
为了给强化杆之间的连接提供前置条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加强杆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加强杆的一端装有限位杆。
为了完善加强杆的强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加强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加强杆位于纵梁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立柱、侧支撑板、横梁、纵梁、限位杆、限位槽、垂梁、连接杆和屋梁,能够通过立柱和侧支撑板给横梁的装配提供便捷,并通过将限位杆插入限位槽之中,实现纵梁的装配功能,通过连接杆实现纵梁之间的连接功能,并通过垂梁和屋梁完善屋面整体框架的搭建功能,使用装配式的方式,对于各支撑模块之间进行初步固定,在确保该结构各支撑模块之间稳定性的同时,避免了进行焊接工作的复杂流程,给该结构的装配搭建工作提供了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连接板、强化螺丝、螺母、加强杆、固定孔、方槽和纵向杆,能够通过在两组连接板之间的螺孔位置打入强化螺丝,并通过螺母的转动使两组连接板之间相互贴合,进一步增强了该结构连接位置的牢靠程度,并通过固定孔和方槽完成加强杆的固定工作,给纵梁提供了强化支撑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该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的整体部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的侧视角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立柱;2、侧支撑板;3、连接板;4、横梁;5、限位槽;6、限位杆;7、纵梁;8、垂梁;9、屋梁;10、纵向杆;11、加强杆;12、固定孔;13、方槽;14、强化螺丝;15、螺母;1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包括立柱1,立柱1的数量为四组,立柱1的侧表面均装有侧支撑板2,立柱1与侧支撑板2的顶端均装有连接板3,连接板3之间套设有横梁4,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横梁4的装配工作提供便捷,并通过连接板3开设的螺孔,给横梁4的进一步固定工作提供前置条件,横梁4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横梁4的一侧设置有纵梁7,纵梁7的两端均装有限位杆6,限位杆6与限位槽5滑动连接,通过将纵梁7一端的限位杆6插入限位槽5之中,可以实现纵梁7位置的初步固定。
限位槽5的一端设置有垂梁8,垂梁8的底端装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贯穿连接杆16的上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连接杆16与限位杆6的插接工作提供前置条件,进而实现连接杆16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功能,连接杆16的两端上表面均装有连接板3,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连接杆16与各部件之间连接后的强化固定工作提供前置条件连接杆16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贯穿连接杆16的上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连接杆16与限位杆6的插接工作提供前置条件,进而实现连接杆16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功能,连接杆16的两端上表面均装有连接板3,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连接杆16与各部件之间连接后的强化固定工作提供前置条件,垂梁8的顶端装有屋梁9,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垂梁8给屋梁9提供稳定支撑,并给该结构的顶部搭建工作提供前置条件,在确保该结构各支撑模块之间稳定性的同时,避免了进行焊接工作的复杂流程,给该结构的装配搭建工作提供了便捷。
连接板3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螺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强化螺丝14,强化螺丝1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母15,通过在两组连接板3之间的螺孔位置打入强化螺丝14,并通过螺母15的转动使两组连接板3之间相互贴合,对于通过限位杆6和限位槽5进行初步连接固定的部件,进行进一步的固定,达到强化连接的效果,给施工搭建工作以及后期的住户入住增加了安全性
立柱1之间装有纵向杆10,纵向杆10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杆11,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纵向杆10,给加强杆11的搭建工作以及强化支撑功能提供前置条件,并进一步提升立柱1的整体性,加强杆11的下表面开设有方槽13,方槽13套设在纵向杆10的上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强化杆的支撑功能,并对于加强杆11的位置进行初步的限定,加强杆1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2,通过在固定孔12位置打入螺栓,即可实现加强杆11的位置固定功能。
加强杆11的一端装有限位杆6,加强杆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6,通过将限位杆6插入限位槽5之中,可以实现加强杆11与连接杆16的连接功能,进而实现两组强化杆之间的连接功能,并通过纵向杆10的上表面获取支撑点,完善加强杆11的支撑效果,加强杆11位于纵梁7的下表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加强杆11的位置进行框定,实现对于纵梁7的加强支撑效果。
工作原理:在进行该结构的搭建工作中,首先通过打桩的方式,将四组立柱1在该框架的四角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立柱1和侧支撑板2的结构对于横梁4的装配提供支撑,并通过在连接板3的螺孔位置打入螺丝完成横梁4的固定工作,通过将限位杆6插入限位槽5之中,实现纵梁7位置的初步固定,通过连接杆16实现两组纵梁7的位置固定工作,并给垂梁8提供支撑,通过垂梁8的结构给屋梁9提供支撑,进而实现该结构整体的初步固定工作,使用装配式的方式,对于各支撑模块之间进行初步固定,在确保该结构各支撑模块之间稳定性的同时,避免了进行焊接工作的复杂流程,给该结构的装配搭建工作提供了便捷,通过在两组连接板3之间的螺孔位置打入强化螺丝14,并通过螺母15的转动使两组连接板3之间相互贴合,进一步增强了该结构连接位置的牢靠程度,通过纵向杆10,给加强杆11的搭建工作以及强化支撑功能提供前置条件,并进一步提升立柱1的整体性,通过将方槽13套设在纵向杆10的上表面,给加强杆11的装配提供初步支撑,并在安装孔位置打入螺栓,实现强化杆的位置固定功能,通过将限位杆6插入限位槽5之中,实现加强杆11与连接杆16之间的连接,进而完成两组连接杆16之间的连接工作,从纵梁7的底部给纵梁7提供稳定支撑,进一步提升了该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数量为四组,所述立柱(1)的侧表面均装有侧支撑板(2),所述立柱(1)与侧支撑板(2)的顶端均装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之间套设有横梁(4),所述横梁(4)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横梁(4)的一侧设置有纵梁(7),所述纵梁(7)的两端均装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与限位槽(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5)的一端设置有垂梁(8),所述垂梁(8)的底端装有连接杆(16),所述垂梁(8)的顶端装有屋梁(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6)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贯穿连接杆(16)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上表面均装有连接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强化螺丝(14),所述强化螺丝(1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母(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之间装有纵向杆(10),所述纵向杆(10)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1)的下表面开设有方槽(13),所述方槽(13)套设在纵向杆(10)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加强杆(11)的一端装有限位杆(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加强杆(11)位于纵梁(7)的下表面。
CN202122800460.0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Active CN216948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0460.0U CN216948738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0460.0U CN216948738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8738U true CN21694873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4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0460.0U Active CN216948738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8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48738U (zh) 一种屋面建筑用冷弯薄壁轻钢结构
CN220319071U (zh) 一种吊篮的间距可调悬挂机构
CN208122242U (zh) 一种可收缩钢结构建筑高空作业平台装置
CN215803614U (zh) 一种组合型高稳定型钢桁架
CN218757958U (zh) 一种基于建筑的速装式钢结构
CN210395634U (zh) 一种房屋建筑钢架结构
CN218028229U (zh) 一种便于钢结构衔接处的加强钢结构
CN212453069U (zh) 一种钢结构管桁架连接结构
CN215802262U (zh) 建筑支撑的空间高强度钢结构
CN217353800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装的组合式角钢铁塔
CN219491286U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稳固型钢结构
CN214994605U (zh)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件
CN214615349U (zh) 一种在钢柱上搭设工作平台装置
CN219365350U (zh) 一种可移动脚手架塔
CN215007207U (zh) 一种教学用装配式楼梯教具
CN21422027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异形柱成型工装
CN212078263U (zh) 一种万向铰连接构件
CN213233795U (zh) 一种万向连接的高层模块化节点连接结构
CN218933794U (zh) 抱柱钢结构可拆分式回字型吊篮
CN220519973U (zh) 一种高强度龙门架
CN217108816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重型设备
CN209760441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斜拉支撑机构
CN214424180U (zh) 一种帐篷
CN212271542U (zh) 一种建筑施工吊装施工脚手架
CN219087935U (zh) 一种快速安装拆卸的修复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