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7340U -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7340U
CN216947340U CN202123268413.2U CN202123268413U CN216947340U CN 216947340 U CN216947340 U CN 216947340U CN 202123268413 U CN202123268413 U CN 202123268413U CN 216947340 U CN216947340 U CN 216947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wisting
base
heating mechanism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84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Xinhang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Xinha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Xinhang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Xinha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684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7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7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7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包括底座、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所述加捻机构,所述加捻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在实际纺织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多股纱线进行加捻时,可将多股纱线分别导入各组进料滚筒内部,并且通过进料滚筒内部的第一加热件对多股纱线进行加热,随后加热后的多股纱线通过加捻机构进行加捻,在加捻完成后通过收卷加热机构进行定型收卷,由此能够减少纱线在加捻后出现的回转现象,提升纱线的紧实度,并且使纺织出的纺织品更加不易起毛球。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程领域,纺纱与织布是两个安全不同的工艺过程,纺纱是织布的前期工艺,加捻属于纺纱的后期工艺。纺纱纤维束的一端被握持住,另一端旋转,即可形成纱线,这一过程称为加捻。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一个360°的角位移,成为一个捻回,也即俗话所说的转一圈。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捻度。
加捻影响丝束、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进而对纺织面料的性质、外观及使用价值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对于长丝纱和股线来说,加捻可形成一个不易被横向外力所破坏的紧密结构。对于纱线,加捻使纺纱纤维束之间抱合得更加紧密,提高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改善织布工艺的加工性,提高纺织品抗起毛球、抗钩丝等情况发生。
然而传统的纱线加捻装置在对纱线进行加捻时,纱线容易出现少量的回转现象,导致纱线的紧实度下降,并且使纺织出的纺织品更容易起毛球。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能够减少纱线在加捻后出现的回转现象,提升纱线的紧实度,并且使纺织出的纺织品更加不易起毛球。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包括底座、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所述加捻机构,所述加捻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包括支撑架、进料滚筒和第一加热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若干组所述进料滚筒,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滚筒内部。
进一步的,一组所述进料滚筒由两个所述进料滚筒组成,同组内的所述进料滚筒之间均通过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一组所述进料滚筒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所述进料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一所述进料滚筒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转动盘和纱线夹,所述转动盘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转动盘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盘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盘顶部设置有所述纱线夹。
进一步的,所述纱线夹由两个柔性夹片组成,两个所述柔性夹片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槽,所述夹槽上部大于所述夹槽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收卷杆和第二加热件,所述收卷杆通过安装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收卷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收卷杆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动架,所述穿孔靠近所述收卷加热机构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滚动架。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腿,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腿。
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纺织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多股纱线进行加捻时,可将多股纱线分别导入各组进料滚筒内部,并且通过进料滚筒内部的第一加热件对多股纱线进行加热,随后加热后的多股纱线通过加捻机构进行加捻,在加捻完成后通过收卷加热机构进行定型收卷,由此能够减少纱线在加捻后出现的回转现象,提升纱线的紧实度,并且使纺织出的纺织品更加不易起毛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纱线加捻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纱线加捻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纱线加捻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纱线加捻装置的实施例中纱线夹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料滚筒,2-支撑架,3-纱线夹,4-转动盘,5-齿轮,6-第二驱动件,7-底座,8-支撑腿,9-收卷加热机构,10-夹槽,11-转轴,12-滚动架,13-穿孔,901-收卷杆,902-安装架,903-第三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包括底座7、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9,所述底座7上安装有所述加捻机构,所述加捻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9与所述底座7相连接;
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包括支撑架2、进料滚筒1和第一加热件,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底座7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上安装有若干组所述进料滚筒1,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滚筒1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纺织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多股纱线进行加捻时,可将多股纱线分别导入各组进料滚筒1内部,并且通过进料滚筒1内部的第一加热件对多股纱线进行加热,随后加热后的多股纱线通过加捻机构进行加捻,在加捻完成后通过收卷加热机构9进行定型收卷。
进一步的,一组所述进料滚筒1由两个所述进料滚筒1组成,同组内的所述进料滚筒1之间均通过齿轮5相互啮合。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两个进料滚筒1相互啮合对多股纱线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一组所述进料滚筒1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所述进料滚筒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一所述进料滚筒1驱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多组进料滚筒1之间通过传动带相互传动连接,并且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进料滚筒1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加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6、转动盘4和纱线夹3,所述转动盘4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7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6与所述转动盘4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盘4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盘4顶部设置有所述纱线夹3。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当需要对多股纱线进行加捻时,可将多股纱线穿过纱线夹3并缠绕于收卷加热机构9上,随后运行第二驱动件6,使第二驱动件6通过齿轮5带动转动盘4转动,随后转动盘4带动纱线夹3对多股纱线进行加捻。
进一步的,所述纱线夹3由两个柔性夹片组成,两个所述柔性夹片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槽10,所述夹槽10上部大于所述夹槽10下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通过夹槽10容纳纱线,并且通过上大下小的夹槽10更好的对纱线进行加捻。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9包括第三驱动件903、收卷杆901和第二加热件,所述收卷杆901通过安装架902与所述底座7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903通过传动带与所述收卷杆90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收卷杆901内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第三驱动件903通过传动带带动收卷杆901转动并对加捻后的纱线进行收卷,随后通过收卷杆901内部的第二加热件对纱线进行辅助加热,使纱线更好的定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穿孔13,所述穿孔13与所述通孔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加捻后的纱线通过穿孔13与通孔导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动架12,所述穿孔13靠近所述收卷加热机构9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滚动架12。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避免加捻后的纱线与底座7摩擦受损。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腿8,所述底座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腿8。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避免整体装置直接与地面相接触,防止纱线受污。
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9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使用者在控制整体装置时更加的便捷。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包括底座7、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9,所述底座7上安装有所述加捻机构,所述加捻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9与所述底座7相连接;
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包括支撑架2、进料滚筒1和第一加热件,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底座7上表面固定连接,并且采用焊接,所述支撑架2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若干组所述进料滚筒1,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滚筒1内部;
一组所述进料滚筒1由两个所述进料滚筒1组成,同组内的所述进料滚筒1之间均通过齿轮5相互啮合;
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一组所述进料滚筒1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所述进料滚筒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一所述进料滚筒1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采用减速电机;
所述加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6、转动盘4和纱线夹3,所述转动盘4通过转轴1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7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6与所述转动盘4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盘4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盘4顶部设置有所述纱线夹3;
所述第二驱动件6采用步进电机,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加捻圈数;
所述转动盘4外表面设置有齿槽,所述第二驱动件6通过齿轮5与所述齿槽相啮合;
所述纱线夹3由两个柔性夹片组成,两个所述柔性夹片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槽10,所述夹槽10上部大于所述夹槽10下部,所述夹槽10呈倒锥状;
所述柔性夹片采用橡胶材质,摩擦系数大,有利于更好的对纱线进行加捻;
所述收卷加热机构9包括第三驱动件903、收卷杆901和第二加热件,所述收卷杆901通过安装架902与所述底座7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903通过传动带与所述收卷杆90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收卷杆901内部;
所述第三驱动件903采用减速电机;
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均为电热丝;
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穿孔13,所述穿孔13与所述通孔相连接;
还包括滚动架12,所述穿孔13靠近所述收卷加热机构9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滚动架12;
所述滚动架12包括连接板和滚轴,所述滚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通过螺丝与所述底座7下表面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支撑腿8,所述底座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腿8,并且采用焊接;
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9电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6、所述第三驱动件903和所述第二加热件电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所述加捻机构,所述加捻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所述收卷加热机构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包括支撑架、进料滚筒和第一加热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若干组所述进料滚筒,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滚筒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进料滚筒由两个所述进料滚筒组成,同组内的所述进料滚筒之间均通过齿轮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辅助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一组所述进料滚筒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所述进料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一所述进料滚筒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转动盘和纱线夹,所述转动盘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转动盘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盘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盘顶部设置有所述纱线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夹由两个柔性夹片组成,两个所述柔性夹片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槽,所述夹槽上部大于所述夹槽下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加热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收卷杆和第二加热件,所述收卷杆通过安装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收卷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收卷杆内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动架,所述穿孔靠近所述收卷加热机构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滚动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腿,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捻机构、纱线辅助加热机构和收卷加热机构电连接。
CN202123268413.2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Active CN216947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8413.2U CN216947340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8413.2U CN216947340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7340U true CN21694734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1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8413.2U Active CN216947340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7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9664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的加捻装置
CN108584532A (zh) 一种纱线传送牵拉机构
CN101892533B (zh) 高强力低张力纺纱装置
CN211689361U (zh) 一种自动加捻纺纱装置
CN216947340U (zh) 一种新型纱线加捻装置
CN214458516U (zh) 一种带有防缠绕功能的帘子布生产用捻线机
CN21408877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线筒的涤纶有色丝加工用加捻机
CN113186676B (zh) 一种纺织生产缩水定型用送料装置
CN214458553U (zh) 一种三罗拉细支花式捻线机
CN112390083B (zh) 一种基于纺织机用防缠绕式滚筒
CN213538211U (zh) 一种涤纶丝加捻装置
CN113005578B (zh) 一种制备对位芳纶纱线的多线层梳理装置
CN211283252U (zh) 一种新型纱线加工装置
CN212533223U (zh) 一种高光泽度的涤纶短纤维生产用拉伸设备
CN220485934U (zh) 一种涤纶面料生产用倍捻机
CN210163566U (zh) 一种环锭纱生产用卷绕装置
CN112678612A (zh) 一种纺织用的纱线收卷装置
CN214830864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的加捻装置
CN217263843U (zh) 一种纱线生产用纱线缠绕收卷装置
CN21875623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换卷机构的加捻装置
CN213389038U (zh) 一种超细旦莫代尔纤维柔性加捻装置
CN210104149U (zh) 一种纱线假捻成型装置
CN219585546U (zh) 一种窗帘面料牵经装置
CN213230975U (zh) 一种涤纶工业加捻丝的快速卷绕装置
CN217971989U (zh) 一种碳纤维丝束用收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