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2622U - 正反餐盘 - Google Patents

正反餐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2622U
CN216932622U CN202220533908.9U CN202220533908U CN216932622U CN 216932622 U CN216932622 U CN 216932622U CN 202220533908 U CN202220533908 U CN 202220533908U CN 216932622 U CN216932622 U CN 21693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tray
plate
negativ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339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庚
钟怡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339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正反餐盘,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包括底盘、第一盘缘与第二盘缘,其中第一盘缘与底盘的第一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盘体,第二盘缘与第二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盘体,第二盘体内的第二容槽具有多个分隔腔。第一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当使用第一盘体时,第一盘体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或第二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当使用第二盘体时,第二盘体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本申请将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结合一起做成正反餐盘,解决了单一设计餐盘使用寿命短与收纳不便的问题,同时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被设计为在使用时均可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能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方便儿童自主进食,更好的辅助儿童用餐训练。

Description

正反餐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正反餐盘。
背景技术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需要匹配不同形式的餐具来帮助儿童学习自主进食,而餐盘在作为儿童自主进食阶段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餐具,通常需要多种不同形式或不同功能的餐盘才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用餐所需。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餐盘基本都是分隔盘和不分隔浅盘,但是大多数的分隔盘与不分隔浅盘都是独立的餐具来设计的。因此,家长在消费时,为了满足儿童自主进食的成长需求,就需要购入两个产品,导致每个形式的餐具只能陪伴儿童某个阶段的学习,使用寿命短,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并且在使用结束后不同功能的餐具之间也不方便整体收纳。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现有市面上也提出有双面盘,然而只是拥有正反两用相结合的特点,并没有其他协助儿童更加方便进食的功能点来帮助儿童更迅速的学会自主进食,虽然一定程度解决了单一设计餐盘使用寿命短与收纳不便的问题,但是在辅助儿童用餐训练的最主要功能上仍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正反餐盘,能够更好的辅助儿童用餐训练。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正反餐盘,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第一盘缘,所述第一盘缘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盘体,所述第一盘缘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围成第一容槽;
第二盘缘,所述第二盘缘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盘体,所述第二盘缘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围成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上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容槽分隔成多个分隔腔;
所述第一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当使用所述第一盘体时,所述第一盘体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或
所述第二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当使用所述第二盘体时,所述第二盘体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缘的内壁面呈内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槽的内壁设有进食槽,且所述进食槽的底壁对应所述凸起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靠邻所述第一盘缘相对较高的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缘与所述第二盘缘的外壁面之间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腔的数量至少两个,且各个所述分隔腔之间的容量不全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容槽内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中间部分高度高于两侧部分的高度;
当使用第一容槽时,所述分隔件的中间部分可与支撑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缘的顶部外周缘设有翻边。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
所述第一盘缘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二盘缘的开口面积相同,且与所述盖体相适配,以使得所述盖体可盖装于所述第一盘缘的开口位置;或所述盖体可盖装于所述第二盘缘的开口位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设计的正反餐盘包括底盘、第一盘缘与第二盘缘,其中第一盘缘与底盘的第一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盘体,第二盘缘与第二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盘体,第二盘体内的第二容槽具有多个分隔腔。而且,第一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以使得使用所述第一盘体时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或第二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使用所述第二盘体时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本申请将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结合一起做成正反餐盘,解决了单一设计餐盘使用寿命短与收纳不便的问题,同时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被设计为在使用时均可朝向使用者方向倾斜,能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具体地,当第一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使用第一盘体时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可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切换为使用第二盘体时,第二表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有部分食物会往儿童面前聚拢,方便儿童自主进食,可更好的辅助儿童用餐训练;或者当第二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使用第二盘体时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可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切换为使用第一盘体时,第一表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有部分食物会往儿童面前聚拢,方便儿童自主进食,可更好的辅助儿童用餐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正反餐盘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正反餐盘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正反餐盘的第一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正反餐盘的第二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中提供的正反餐盘带有盖体的立体图;
图中:1、底盘;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2、第一盘缘;21、翻边;3、第二盘缘;31、进食槽;32、分隔件;4、盖体;100、第一容槽;200、第二容槽;300、第一盘体;400、第二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正反餐盘。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正反餐盘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底盘1、第一盘缘2以及第二盘缘3。
其中,底盘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
第一盘缘2与第一表面11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盘体300,第一盘缘2的内壁面与第一表面11围成第一容槽100。第一盘体300作为常规浅盘使用,适合刚开始进行自主学习的儿童。
第二盘缘3与第二表面12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盘体400,第二盘缘3的内壁面与第二表面12围成第二容槽200,第二容槽200上设有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用于将第二容槽200分隔成多个分隔腔。第二盘体400作为分隔盘使用,适合年龄更大的儿童,食物分隔的形式可以让儿童用餐更具有仪式感,吸引儿童的用餐兴趣,并且食物分隔可以让食物分配更加合理均衡,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
就第一盘缘2的设计来说,其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此时,第二盘缘3的侧壁高度相同,当使用第一盘体300时,第一盘体300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或就第二盘缘3的设计来说,其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此时,第一盘缘2的侧壁高度相同,当使用第二盘体400时,第二盘体400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
本申请将第一盘体300与第二盘体400结合一起做成正反餐盘,解决了单一设计餐盘使用寿命短与收纳不便的问题,同时第一盘体300与第二盘体400被设计为在使用时均朝向使用者方向具有斜度,能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具体地,当第一盘缘2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使用第一盘体300时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可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切换为使用第二盘体400时,第二表面12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有部分食物会往儿童面前聚拢,更方便儿童自主进食,更好的辅助儿童用餐训练;或者当第二盘缘3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使用第二盘体400时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可更好的向儿童使用者展示食物,切换为使用第一盘体300时,第一表面11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有部分食物会往儿童面前聚拢,更方便儿童自主进食,更好的辅助儿童用餐训练。
另外,由于第一盘体300没有分隔件作为支撑,为了增强稳固性,防止第一盘体300坍塌,将第一盘体300的厚度大于第二盘体400的厚度。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反餐盘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反餐盘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5。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案:
进一步地,就第一容槽100内的设计来说,可以在第一表面11上设置凸起。凸起的设计能够使得食物分散在凸起四周,更方便进食,其中凸起可以设置在第一容槽100的中间位置或非中间位置。进一步的,由于第一盘体300与第二盘体400被设计为在使用时均朝向使用者方向具有斜度时,可将凸起靠邻第一盘缘2相对较高的侧壁设置,如此设计能够使得第一盘体300的重心上移,有效防止坍塌。
进一步地,第一盘缘2的内壁面呈内凹结构。这一设计,在舀取食物时,可实现聚拢,可顺利舀取食物,有利于激发儿童进食的兴趣。
进一步地,第二容槽200的内壁设有进食槽31,且进食槽31的底壁对应凸起设置。对应凸起位置设置进食槽31可以加强第二盘体400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坍塌。
进一步地,第一盘缘2与第二盘缘3的外壁面之间呈夹角设置。该夹角优选为钝角,且第一盘缘2与第二盘缘3的外壁面之间圆滑过渡设置,这样的设计不仅方便抓握,同时还提升了产品整体设计美感,使用体验更好。而且,圆滑过渡设置形成的连续外壁面的纵截面轮廓呈中间窄而上下两端宽的“类漏斗形”轮廓。这一设计,使得正反餐盘正反两面使用的时候,都可以让底面形成“梯形”的稳固形态,有效的防止坍塌。
进一步地,分隔腔的数量至少两个,且各个分隔腔之间的容量不全部相同。也即是无论分隔腔的数量有多少个,所有分隔腔的容量大小相同或者不同,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使用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分隔腔中容量大的分隔腔的侧壁厚度大于容量小的分隔腔的侧壁厚度。这一设计能够提高第二盘体400的稳固性,防坍塌。基于分隔腔容量大小设计,可以对第二盘缘3的壁厚设计为不等厚,第二盘缘3从对应容量大的分隔腔的侧壁部分往对应容量小的分隔腔的侧壁部分方向逐渐加厚设计,例如从3.9mm逐渐加厚至4.6mm,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分隔结构包括设于第二容槽200内的分隔件32,分隔件32的中间部分高度高于两侧部分的高度,且分隔件32可以呈弧形设置;于使用第一容槽100时,分隔件32的中间部分可与支撑台面接触。分隔件32的设计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使用第一容槽100时,分隔件32的中间部分可以与支撑台面接触,进而增加第二容槽200与支撑台面的接触面,有效防止坍塌。
进一步地,第一盘缘2的顶部外周缘设有翻边21。这一设计,在第一盘体300朝向儿童时,翻边21一方面可作为握持部,方便儿童抓取或看护者拿取,使用上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在使用第二盘体400时,翻边21可增加第一盘缘2与使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防止坍塌。
另外,该翻边21的宽度可以是不等宽设计,例如可以是在对应第一盘缘2相对较低以及相对较高的侧壁位置的边段设计宽一些,其它部分设计窄一些,从而方便看护者拿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设计,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翻边21与第一盘缘2之间呈一夹角设置,且翻边21呈外扩的喇叭形状。这一设计可以使得翻边21具有防溢出功能,防止食物溢出,同时,使用第二盘体400时,具有翻边21的第一盘缘2不容易坍塌。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4;第一盘缘2的开口面积与第二盘缘3的开口面积相同,且与盖体4相适配,以使得盖体4可盖装于第一盘缘2的开口位置或盖装于第二盘缘3的开口位置。通过设计第一盘体300与第二盘体400可通用盖子,家用以及出行使用更加方便,使用也更加卫生。而且盖体4还增强支撑作用,防止坍塌。
进一步地,就盖体4设计来说,其外侧面还可以设计有吸盘结构,使得盖体4可吸附于支撑台面上,使得正反餐盘使用时能够固定在支撑台面上,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使用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底盘1、第一盘缘2以及第二盘缘3均为硅胶材料制备,当然还可以是其它食品级材料制备,具体不做限制。为了方便加工,减少组装工序,本申请设计的正反餐盘可以是一体成型,具体不做限制。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正反餐盘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第一盘缘,所述第一盘缘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盘体,所述第一盘缘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围成第一容槽;
第二盘缘,所述第二盘缘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盘体,所述第二盘缘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围成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上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容槽分隔成多个分隔腔;
所述第一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当使用所述第一盘体时,所述第一盘体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或
所述第二盘缘的相对两侧的侧壁高度不同,当使用所述第二盘体时,所述第二盘体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具有斜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缘的内壁面呈内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槽的内壁设有进食槽,且所述进食槽的底壁对应所述凸起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靠邻所述第一盘缘相对较高的侧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缘与所述第二盘缘的外壁面之间呈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腔的数量至少两个,且各个所述分隔腔之间的容量不全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容槽内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中间部分高度高于两侧部分的高度;
当使用第一容槽时,所述分隔件的中间部分可与支撑台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缘的顶部外周缘设有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正反餐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
所述第一盘缘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二盘缘的开口面积相同,且与所述盖体相适配,以使得所述盖体可盖装于所述第一盘缘的开口位置;
或所述盖体可盖装于所述第二盘缘的开口位置。
CN202220533908.9U 2022-03-11 2022-03-11 正反餐盘 Active CN21693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3908.9U CN216932622U (zh) 2022-03-11 2022-03-11 正反餐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3908.9U CN216932622U (zh) 2022-03-11 2022-03-11 正反餐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2622U true CN216932622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33908.9U Active CN216932622U (zh) 2022-03-11 2022-03-11 正反餐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2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5651B2 (en) Food serving tray assembly having disposal opening with deep serving wells
US8006369B2 (en) Making food serving tray assembly having disposal opening with deep serving wells
US20080121551A1 (en)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erving Tray With Disposal Opening
US20090090649A1 (en) Food serving tray assembly having disposal opening with deep serving wells
US7736580B2 (en) Making food serving tray assembly having disposal opening with deep serving wells
US8684218B1 (en) Multi-compartment, suction-capable vessel
US8939310B1 (en) Multi-compartment vessel
US20090092719A1 (en) Using food serving tray assembly having disposal opening with deep serving wells
CN216932622U (zh) 正反餐盘
JP5618658B2 (ja) 食材用容器
KR200488277Y1 (ko) 음식용 판형 트레이
CN2914877Y (zh) 一种快餐盘
KR101908849B1 (ko) 흡착패드를 구비한 유아용 식판
GB2038164A (en) A fold-up tray
CN214678520U (zh) 一种新型儿童餐盘
CN210748521U (zh) 双面盘
CN219438749U (zh) 餐具套装及其餐盘
CN215738222U (zh) 一种婴幼儿用的层叠式餐碗
CN218219812U (zh) 一种儿童用密胺餐具
CN217515641U (zh) 一种用于造口底盘的塑料盒
CN213882721U (zh) 一种专用于放鱼的塑料餐具
CN212186030U (zh) 一种吸盘式的杯具
CN214317670U (zh) 一种分餐器和分隔餐具
KR200496151Y1 (ko) 다수개의 다용도 보관실이 구비된 중력식 승강 뚜껑의 냅킨 케이스 구조
KR20240042908A (ko) 식기 수납용 트레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