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9680U -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9680U
CN216929680U CN202220572184.9U CN202220572184U CN216929680U CN 216929680 U CN216929680 U CN 216929680U CN 202220572184 U CN202220572184 U CN 202220572184U CN 216929680 U CN216929680 U CN 21692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frequency converter
control system
conver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21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祥林
唐伟祥
韩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21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在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中,由于各路供电支路直接与直流母线相连,并且各路供电支路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所以在一路供电支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供电支路可以直接为直流母线供电,以维持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从而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为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连续供电,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提高了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多数电力系统对运行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以级联式变频器为例,通常要求自身的控制系统控制链路的用电,比如,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用电,至少支持两路供电支路以及各路供电支路相互备份快速切换的功能。
目前较常见的设计方案是通过接触器或继电器实现当一路供电支路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另一路,但是这种切换方式切换时间长达数十甚至上百mS级,切换速度慢,对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较严苛的挑战。
因此,如何提高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以提高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两路供电支路和至少一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其中:
一路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从所述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取电,其余各路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
全部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出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侧均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级联式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各电源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用户电源为: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储能模块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供电支路,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以及,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均包括:隔离电压变换模块;
或者,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
可选的,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均包括:
交流开关电源;或者
依次串联的变压器、整流桥和滤波支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所述变压器、所述整流桥、所述滤波支路和直流变换电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所述变压器、所述整流桥、所述滤波支路和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所述整流桥、所述滤波支路和所述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
可选的,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均包括: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和滤波支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滤波支路和直流变换电路。
可选的,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包括:直流开关电源,或者,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
可选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正母线相连;
或者,
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负母线相连。
可选的,在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两极之间还设置有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或者,
在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两极之间还设置有光耦的一次侧,所述光耦的二次侧正极与电源相连、二次侧负极连接于所述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可选的,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储能充放管理模块。
可选的,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变压器的铁芯拉杆相连。
可选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为非隔离式变换电路,或者,隔离式变换电路;
当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为非隔离式变换电路时,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具体为直流开关电源。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两路供电支路和至少一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其中:
各路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
全部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出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侧均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级联式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各电源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用户电源为: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储能模块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以及,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均包括开关电源。
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正母线相连;或者,
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侧负极还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负母线相连。
可选的,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储能充放管理模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具体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两路供电支路和至少一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在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中,一路供电支路的输入端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取电,其余各路供电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全部供电支路的输出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侧均连接于直流母线,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分别连接至级联式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各电源输入端。由于各路供电支路直接与直流母线相连,并且各路供电支路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所以在一路供电支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供电支路可以直接为直流母线供电,以维持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从而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为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连续供电,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提高了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7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的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提高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直流母线30、至少两路供电支路10和至少一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
在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中,一路供电支路10的输入端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其余各路供电支路10的输入端分别与不同的用户电源50的输出端相连,比如:分别从220VAC、220VDC、110VAC等用户电源取电;全部供电支路10的输出侧均与直流母线30相连;各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入侧均连接于直流母线30(图1中用粗实线以总线连接方式进行展示),各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侧分别连接至级联式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各电源输入端。
需要说明的是,移相变压器40的原边电压可以为6kV,也可以额为10kV;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此处不对供电支路10和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具体个数进行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直流母线电压可以为28V,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侧提供的供电电压可以为24V,也可以为±15V,还可以为5V或3.3V,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各路供电支路10直接与直流母线30相连,并且各路供电支路10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所以在一路供电支路10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供电支路10可以继续为直流母线30供电,以维持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从而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为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连续供电,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提高了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一路供电支路10的输入端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所以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适用于仅提供一路用户电源50的用户现场,因此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降低对用户现场提供电源的要求。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与供电支路10相连的用户电源50可以为交流电源,也可以为直流电源,还可以为储能模块,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比如,除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供电支路10外,以两路供电支路10为例,两路供电支路10可以是:一路供电支路10从第一直流电源51取电,而另一路供电支路10从第二直流电源52取电,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一路供电支路10从第一交流电源53取电,另一路从第二交流电源54处取电,如图3所示;还可以是:一路供电支路10从第一直流电源51取电,另一路从第一交流电源53处取电,如图4所示;又可以是:一路供电支路10从第一直流电源51取电,另一路供电支路10从储能模块55取电,如图5所示;甚至可以是:一路供电支路10从第一交流电源53取电,另一路供电支路10从储能模块55取电,如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交流电源可以为110V,也可以为220V,还可以为380V;直流电源可以为110V,也可以为220V;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除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供电支路10外,其余每路供电支路10可以接入交流电源,也可以接入直流电源,所以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适用于提供不同类型用户电源50的用户现场,因此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降低对用户现场提供电源的要求。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可参见图5或图6,与储能模块相连的供电支路10,包括:储能充放电管理模块12。
其中,储能模块为储能电池,或者,由多个储能电池串并联组成的储能电池包,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储能电池可以为更安全、技术更为成熟的铅酸电池,也可以为免维护胶体铅酸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优选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工作中,储能充放电管理模块12根据预设逻辑控制储能模块的充放电,具体为:当储能充放电管理模块12检测到接入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的其他用户电源50均掉电时,控制储能模块进入放电模式,为直流母线30供电,以维持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当储能充放电管理模块12检测到储能模块电压较低时,控制储能模块停止放电,并可以通过继电器发出警报信号。
上述仅为一种储能模块的预设充放电逻辑,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以储能模块代替传统的交流UPS,从而使得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可参见图2-图4,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供电支路10,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供电支路10,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供电支路10,均包括: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用于将接入的用户电源电压变换为直流母线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的输入侧与输出侧电气隔离,所以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实现自身输出与自身接入用户电源50的电气隔离,从而通过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非隔离式的用户电源也可以安全地进行输出,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用户电源的要求。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供电支路10,包括: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均包括:
交流开关电源;或者,
依次串联的变压器、整流桥和滤波支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变压器、整流桥、滤波支路和直流变换电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变压器、整流桥、滤波支路和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滤波支路和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
上述仅为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在上述情况下的五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交流开关电源为正激式开关电源,以适应大功率工况;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优选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从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包括: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和滤波支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滤波支路和直流变换电路。
上述仅为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在上述情况下的两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与直流电源相连电的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包括:直流开关电源,或者,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直流开关电源为正激式开关电源,以适应大功率工况;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优选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仅为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在上述情况下的两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此实施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从移相变压器40取电的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可以从移相变压器40的铁芯拉杆两端取电,也可以从移相变压器40的铁芯上绕线圈取电,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从移相变压器40的铁芯上取电的具体方式为:通过在移相变压器40的铁芯上缠绕耐高温耐高压的导线来实现取电,具体缠绕匝数根据移相变压器40的匝电压确定,而移相变压器40的匝电压根据下表所示的移相变压器40容量与匝电压之间的关系确定。
Figure BDA0003549762550000091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可以为非隔离式变换电路,也可以为隔离式变换电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采用隔离式变换电路,可以将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与直流母线30电气隔离,从而形成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与接入电源之间的双重电气隔离,进而进一步提高该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的电力安全性。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或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Z的阳极相连,二极管Z的阴极与直流母线30中的正母线相连,如图图7所示(仅在图4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或者,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或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Z的阴极相连,二极管Z的阳极与直流母线30中的负母线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在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的输出侧的至少一极上设置二极管Z,可以在接入的一路用户电源50或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出现短路故障时,避免其对接入的其它路用户电源50或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造成影响,从而在接入的一路用户电源50或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出现短路故障时,可以保证由接入的其他路用户电源50维持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20的输出。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隔离电压变换模块11或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两极之间还设置有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连接于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两极之间还设置有光耦的一次侧,光耦的二次侧正极与电源相连、二次侧负极连接于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在该实施方式中,各路供电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不能从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移相变压器处取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关系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与供电支路相连的用户电源50可以为交流电源,也可以为直流电源,还可以为储能模块,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供电支路,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供电支路均包括开关电源;在实际应用中,若供电支路从直流电源取电,则供电支路包括直流开关电源,若电支路从交流电源取电,则供电支路包括交流开关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已在上述对直流开关电源和交流开关电源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与储能模块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储能充放管理模块;已在上述对储能模块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正母线相连;或者,开关电源的输出侧负极还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二极管的阳极与直流母线中的负母线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在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的至少一极上设置二极管,可以在接入的一路用户电源或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出现短路故障时,避免其对接入的其它路用户电源或隔离电压变换模块造成影响,从而在接入的一路用户电源或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出现短路故障时,可以保证由接入的其他路用户电源维持各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两路供电支路和至少一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其中:
一路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从所述级联式变频器中的移相变压器取电,其余各路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
全部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出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侧均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级联式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各电源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电源为: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储能模块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供电支路,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以及,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均包括:隔离电压变换模块;
或者,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均包括:
交流开关电源;或者
依次串联的变压器、整流桥和滤波支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所述变压器、所述整流桥、所述滤波支路和直流变换电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所述变压器、所述整流桥、所述滤波支路和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所述整流桥、所述滤波支路和所述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以及,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均包括: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和滤波支路;或者,
依次串联的整流桥、滤波支路和直流变换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的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包括:直流开关电源,或者,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正母线相连;
或者,
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负母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两极之间还设置有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或者,
在所述隔离电压变换模块或所述非隔离电压变换模块的输出侧两极之间还设置有光耦的一次侧,所述光耦的二次侧正极与电源相连、二次侧负极连接于所述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储能充放管理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相变压器取电的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变压器的铁芯拉杆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为非隔离式变换电路,或者,隔离式变换电路;
当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为非隔离式变换电路时,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具体为直流开关电源。
12.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母线、至少两路供电支路和至少一路终端电源变换电路;其中:
各路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从不同的用户电源取电;
全部所述供电支路的输出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侧均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各所述终端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级联式高压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各电源输入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电源为: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储能模块中的任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以及,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均包括开关电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侧正极还与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正母线相连;或者,
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侧负极还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母线中的负母线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的所述供电支路,包括:储能充放管理模块。
CN202220572184.9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Active CN21692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2184.9U CN216929680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2184.9U CN216929680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9680U true CN216929680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2184.9U Active CN216929680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9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3128B (zh) 一种用于ups服务器的电源系统
US20200381927A1 (en) Full direct-current boost/buck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6851318U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火电调频系统
CN107612408B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系统
CN203859583U (zh) 一种多路并联冗余的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
CN101572429B (zh) 一种ups系统
CN211089487U (zh) 一种5g基站高压直流远程供电系统
CN109950969A (zh) 一种基于光伏备用的变电站直流系统应急电源
CN105490392B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黑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583018A (zh) 一种10kV串联有源电压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5425691A (zh) 一种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CN109687463B (zh) 与配电变压整流器集成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架构
CN212435428U (zh) 不间断电源
CN112510815A (zh) 一种主动隔离式单相优质供电系统
CN216929680U (zh)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多电源供电装置
CN116316761A (zh) 一种储能柜和储能系统
CN214590630U (zh) 一种电能传输装置及发电系统
CN113315220A (zh) 一种不间断直流供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737091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和高压变频器不间断电源系统
CN215772576U (zh) 一种电池装置和供电系统
CN215009746U (zh) 一种不间断直流供电装置
CN216851308U (zh) 一种飞轮锂电混合储能系统
CN110445172A (zh) 一种双回路户用型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211018380U (zh) 高原用光伏逆变一体储能系统
CN217282277U (zh) 一种隧道专用型应急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