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9611U - 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29611U CN216929611U CN202122798042.2U CN202122798042U CN216929611U CN 216929611 U CN216929611 U CN 216929611U CN 202122798042 U CN202122798042 U CN 202122798042U CN 216929611 U CN216929611 U CN 2169296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data transmission
- switch
- port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00451536 Arabidopsis thaliana HS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45153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hsd-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充电电路包括端口模块、处理模块以及逻辑模块,处理模块,分别与端口模块以及逻辑模块电连接,端口模块至少包括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端口模块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数据传输端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充电端口用于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在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逻辑模块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第一导通模式下,数据传输端口与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数据传输端口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数据传输端口与充电端口并联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充电电路,能够降低充电过程中的阻抗,从而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大部分为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充电时一般采用磁吸式充电。而磁吸式充电中有部分端口用于数据传输,且磁吸式充电中端口引脚的阻抗较大,导致无法对可穿戴设备实现大电流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能够降低充电过程中的阻抗,从而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端口模块、处理模块以及逻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端口模块以及逻辑模块电连接,其中:
所述端口模块至少包括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所述端口模块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端口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充电端口用于接收所述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 或充电电流;
在所述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逻辑模块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下,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充电端口并联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逻辑模块包括充电芯片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充电芯片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及所述切换单元电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电连接,其中:
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指令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以使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充电端口并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述数据传输端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引脚和第二数据传输引脚;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所述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均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还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充电芯片、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电连接;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并联,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并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接地引脚连接;
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并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
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所述第一导通模式时,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并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包括六个接线端,其中,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分别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连接,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连接;
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导通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断开,以及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六接线端导通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四接线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并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并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第二数据传输引脚、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采用弹簧式探针,所述弹簧式探针采用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镀有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铜、银或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充电电路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时,所述逻辑模块处于第二导通模式,在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处理模块能够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充电芯片,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通信指令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电平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包括外部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端口模块至少包括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及通过所述充电端口接收所述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以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路,该电路包括了端口模块、处理模块以及逻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端口模块以及逻辑模块电连接,端口模块用于连接可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端口模块包括了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端口,以及用于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 或充电电流的充电端口,在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逻辑模块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第一导通模式下,数据传输端口与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数据传输端口与电池之间的通路,使得数据传输端口与充电端口并联连接,能够降低充电时端口的阻抗,进而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电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逻辑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公开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路,能够通过设置于飞行设备内部的充电电路对飞行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提高了对飞行设备的振动情况的监测的准确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电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包括可穿戴设备10和外部设备20,可穿戴设备10内部设置有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10可在外部设备20的一定范围内,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20进行连接,从而与外部设备20进行数据传输和/或接收外部设备20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来进行充电。设置于可穿戴设备10内部的充电电路,在确定自身处于充电模式时,令充电电路上的数据传输端口与充电端口并联连接,从而增大外部设备20所传输的充电电流,实现对可穿戴设备10的快速充电。
其中,可穿戴设备10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镜。
外部设备20可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终端、移动电源或者智能家居中的终端设备。
请参阅图2,图2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该充电电路包括端口模块210、处理模块220以及逻辑模块230,处理模块220分别与端口模块210以及逻辑模块230电连接,其中:
端口模块210包括数据传输端口211以及充电端口212,端口模块210 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其中,数据传输端口211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充电端口212用于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在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逻辑模块230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第一导通模式下,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30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数据传输端口211 与充电端口212并联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中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充电电路通过充电线所连接的外部设备,可以为独立于可穿戴设备的外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智能音箱等,外部设备还可以为独立于可穿戴设备的外部电源如通电的电源插座或者移动电源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充电电路中的端口模块210,包括数据传输端口211和充电端口212,因此对应地,外部设备中应当至少包含两个端口或者一个端口中至少包含有两个端子,来分别通过充电线与端口模块210中的数据传输端口211和充电端口212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逻辑模块230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逻辑模块230处于该第一导通模式下的时候,数据传输端口 211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充电端口212实现并联连接。其中,在充电电路中,端口模块210的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以及处理模块220之间均设置有通路,充电端口212与电池之间也设置有通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充电电路是否处于充电模式,可由处理模块 220来进行确定,具体在充电电路所在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连接后,处理模块220对充电电路所处的模式进行确定,可以通过检测外部设备通过端口模块210对充电电路传输的数据、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情况,来确定充电电路所处的模式。其中,充电电路所处的模式除了充电模式外至少还可以包括数据传输模式。充电模式为充电电路仅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来进行充电的模式,数据传输模式为充电电路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数据,或充电电路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数据以及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来同步进行可穿戴设备的充电以及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20在确定了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的时候,可将充电指令传输至逻辑模块230中,其中,充电指令用于指示逻辑模块230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充电指令可由处理模块自动生成,也可由用户输入后得到。例如,处理模块220确定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下的时候,将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的提示在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用户可通过点击等操作将输入指令输入到可穿戴设备中,以使处理模块220得到充电指令后进行传输。因此,逻辑模块230可在接收到充电指令后,依据充电指令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以使得在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逻辑模块230处于第一导通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20可以为处理器,处理模块220中至少可以包括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单元如USB单元以及将指令传输到充电电路其他模块中的传输单元如通用输入输出单元(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采用处理器作为处理模块,能够提高确定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20可以通过检测充电端口212接收到的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将检测到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与设置的充电电压阈值和/或充电电流阈值相比较,若检测到的充电电压和/ 或充电电流大于对应阈值则确定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若检测到的值小于等于对应阈值则确定充电电路处于数据传输模式。举例说明,处理模块220 对充电端口212接收到的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进行检测,检测到充电电压为5V,此时设置的充电电压阈值为4V,那么可以确定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通过检测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并与对应阈值相比较,能够快速地对充电电路所处模式进行判断,缩短可穿戴设备进行快速充电过程中的响应时间。
采用上述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端口模块用于连接可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端口模块包括了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端口,以及用于接收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充电端口,在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逻辑模块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第一导通模式下,数据传输端口与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数据传输端口与电池之间的通路,使得数据传输端口与充电端口并联连接。可见,通过将数据传输端口与充电端口进行并联连接,能够在不增加可穿戴设备端口pin脚的前提下,降低充电时端口的阻抗,进而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提高充电效率,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充电。并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让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设置更为灵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模块230包括充电芯片310以及切换单元320,请参阅图3,图3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逻辑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充电芯片310分别与处理模块220及切换单元320电连接,切换单元310分别与处理模块220、数据传输端口211以及充电端口212电连接,其中:
充电芯片310,用于根据处理模块220发送的充电指令向切换单元320 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切换单元320,用于依据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以使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充电端口212并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单元320可以为包含有逻辑控制的芯片或者电路,充电芯片310可以与切换单元320中用于接收电平信号的引脚或者端口相连接,例如切换单元320为芯片时,充电芯片310可以与切换单元320中用于接收逻辑电平信号的引脚相连接;切换单元320为电路时,充电芯片 310可以与切换单元320中用于接收逻辑电平信号的端口相连接。
充电芯片310在接收到处理模块220传输的充电指令后,依据该充电指令生成第一电平信号,并将该第一电平信息传输至切换单元320中,其中,第一电平信号为控制切换单元320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的一个电平信号或者由多个电平信号组成的集合,第一导通模式为充电电路中数据传输端口211 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且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的模式。另外,充电芯片310在依据充电指令生成第一电平信号之外,还可以对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进行转换,以使转换后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能对可穿戴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在充电电路中设置一个切换单元,令切换单元依据可穿戴设备中固有的充电芯片所传输的电平信号来进行逻辑控制,能够在实现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快速充电的同时,简化可穿戴设备中充电电路的结构。
请参阅图4,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公开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单元310包括开关单元410,数据传输端口211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和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充电端口212包括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均与开关单元410电连接;开关单元410还分别与处理模块220、充电芯片310、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电连接;
开关单元410,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以使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 与接地引脚450并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单元中310可包括开关单元410。端口模块 210中的数据传输端口211,至少可包含有两个引脚,分别为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和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相应的,充电端口212也至少可包含有两个引脚,分别为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其中,开关单元 410可依据充电芯片310所输出的第一电平信号来对将自身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也就是使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并联。可见,开关单元410可具有多个端。因此,在充电电路中,数据传输端口211中的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还有充电端口212中的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分别与开关单元410中的一个端电连接,且所连接的各端均不相同,令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之间存在通路,以及令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存在通路,但并非存在的各个通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由于充电端口212需要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输入,因此充电端口212的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均与充电芯片310电连接。其中,端口模块210中的数据传输端口211和充电端口212的引脚,也就是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
因此在开关单元410依据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后,处于第一导通模式下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之间存在通路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存在通路均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 430与接地引脚450并联。能够通过采用开关单元来进行不同通路之间的导通和断开,简化实现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所需要的充电电路的结构。
请再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410包括第一开关401及第二开关402,第一开关401及第二开关402为单刀双掷开关,第一开关401 的第一端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连接,第一开关401第二端与处理模块 220连接,第一开关401第三端与电源输入引脚440连接,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与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连接,第二开关402第二端与处理模块220 连接,第二开关402第三端与接地引脚450连接;
在开关单元410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第一开关401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连接,第一开关4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以使第一数据传输引脚 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断开;
在开关单元410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连接,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以使第二数据传输引脚 430与接地引脚450并联,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断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关单元410可以包括有两个开关,也就是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其中,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可以分别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也就是说,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可依据逻辑电平信号分别来实现各端之间的导通和断开,或者开关单元410依据逻辑电平信号来实现各端之间的导通和断开。举例说明,请再参阅图4,充电电路中的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分别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时,各开关分别有三个端,也就是开关单元410总共有六个端。对于第一开关401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可分别为D-、HSD1+和HSD2+,对于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可分别为D+、HSD1-和HSD2-。对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可分别为D-/5V+、D+/GND、5V+以及GND。第一开关401的各端和第二开关402的各端的连接情况分别为:D-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D-/5V+) 连接,HSD1+与处理模块220连接,HSD2+与电源输入引脚440(5V+)连接,D+与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D+/GND)连接,HSD1-与处理模块220 连接,HSD2-与接地引脚450(GND)连接。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开关 401和第二开关402,实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D-/5V+)与电源输入引脚440(5V+)之间的通路导通、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D-/5V+)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导通、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D+/GND)与接地引脚 450(GND)之间的通路导通或者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D+/GND)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导通等多种导通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芯片310向切换单元320中的开关单元410传输第一电平信号后,切换单元320依据第一电平信号对开关单元410进行控制,以实现第一导通模式的切换。充电芯片310可包括两个引脚,分别为S 和因此所输出的第一电平信号可以由两个电平信号组成,即电平信号 S和电平信号其中,表示电平信号OE的反值,也就是OE=1时,OE=0时,对应地,开关单元410也设置有另外两个引脚,也为S和对应接收充电芯片310传输的电平信号S和电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单元320在电平信号S=1时,可令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之间的通路导通,实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 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切换单元320在电平信号时,可令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之间的通路导通,实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并联。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那么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可分别依据第一电平信号中的电平信息,通过逻辑处理来决定对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还是第三端进行连接。请参阅表1,若切换单元32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电平信号分别为S=1,OE=0时,切换单元320可分别依据一个电平信号来对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进行控制,其中,第一电平信号中S=1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S输出高电平,OE=0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同样输出高电平。切换单元320在高电平信号S和高电平信号通过逻辑门进行处理后,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分别依据逻辑处理后的电平信号,令第一开关401的第一端和第三端相连接,也就是D-与HSD2+相连接,以及令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和第三端相连接,也就是D+和HSD2-相连接。若切换单元32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电平信号分别为S=0, OE=0时,第一电平信号中S=0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S输出低电平, OE=0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输出高电平。切换单元320在低电平信号 S和高电平信号通过逻辑门进行处理后,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 分别依据逻辑处理后的电平信号,令第一开关4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也就是D-与HSD1+相连接,以及令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也就是D+和HSD1-相连接。若切换单元32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电平信号分别为S=0,OE=1或者S=1,OE=1时,无论电平信号S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切换单元320在电平信号S和低电平信号通过逻辑门进行处理后,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分别依据逻辑处理后的电平信号,令第一开关4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和第三端均不相连,也就是D-与HSD1+和HSD2+均不相连,以及令第二开关40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和第三端均不相连,也就是D+与HSD1-和HSD2-均不相连。
表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电路,需要第一开关401导通对应的第一端与第三端,以使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同时需要第二开关402导通对应的第一端与第三端,以使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并联,这才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充电。因此,若充电电路的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导通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三端的触发条件相同,如依赖相同的逻辑门处理后的电平信号,那么可对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后统一控制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电平信号对两个开关进行统一控制。采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能够简化开关单元的结构,进而简化充电电路的结构,使得充电电路的设计更加灵活。
请再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410包括双刀双掷开关;双刀双掷开关包括六个接线端,其中,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分别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连接,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分别与处理模块220连接,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连接;
在开关单元410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导通连接,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断开,以及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六接线端导通连接,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四接线端断开,以使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10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断开,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450并联,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断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关单元410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也就是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为一个开关的两部分,该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该双刀双掷开关包括有六个接线端,即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在图4中分别为D-、D+、 HSD1+、HSD1-、HSD2+和HSD2-。其中,D-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D- /5V+)连接,D+与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D+/GND)连接;HSD1+和 HSD1-均与处理模块220连接;HSD2+与电源输入引脚440(5V+)连接, HSD2-与接地引脚450(GND)连接。因此,可通过控制该双刀双掷开关,实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与电源输入引脚440并联,第一数据传输引脚 410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断开,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接地引脚 450并联,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断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芯片310向切换单元320中的开关单元410传输第一电平信号后,切换单元310依据第一电平信号对开关单元410进行控制,以实现第一导通模式的切换。若开关单元410为双刀双掷开关,那么双刀双掷开关可依据第一电平信号中的电平信息,通过逻辑处理来决定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是与第三接线端还是第五接线端导通连接,以及双刀双支开关的第二接线端是与第四接线端还是第六接线端导通连接。请参阅表 1,若切换单元32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电平信号分别为S=1,OE=0时,切换单元320可依据经过逻辑门处理后的电平信号来对双刀双掷开关进行控制,其中,第一电平信号中S=1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S输出高电平,OE=0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同样输出高电平。切换单元320在高电平信号S和高电平信号通过逻辑门进行处理后,开关单元410依据逻辑处理后的电平信号,令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五接线端导通连接,以及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六接线端导通连接,也就是D-与HSD2+相连接,以及D+和HSD2-相连接。若切换单元32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电平信号分别为S=0,OE=0时,第一电平信号中S=0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S输出低电平,OE=0即充电芯片310中的引脚输出高电平。切换单元320在低电平信号S和高电平信号通过逻辑门进行处理后,开关单元410依据逻辑处理后的电平信号,令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导通连接,以及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四接线端导通连接,也就是D-与HSD1+相连接,以及D+ 和HSD1-相连接。若切换单元32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电平信号分别为S=0,OE=1或者S=1,OE=1时,无论电平信号S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切换单元320在电平信号S和低电平信号通过逻辑门进行处理后,开关单元410依据逻辑处理后的电平信号,令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以及第五接线端均断开,以及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四接线端以及第六接线端均断开,也就是D-与HSD1+和HSD2+均不相连,以及D+与HSD1-和HSD2-均不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开关单元410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那么在充电电路处于不同模式时,开关单元410可依据如表1所示的第一电平信号来实现公共端与第一组接线端的导通,或者公共端与第二组接线端的导通,或者公共端与第一组接线端和第二组接线端均不导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关单元410在依据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第一导通模式前,第一开关401和第二开关402的导通状态均不作限制,例如,第一开关401可处于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的状态,或者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的状态,或者第一端与第二端和第三端均不导通的状态,同理,第二开关402页可处于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的状态,或者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的状态,或者第一端与第二端和第三端均不导通的状态。采用一个双刀双掷开关,能够进一步简化开关单元的结构,并且简化对开关单元的控制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引脚420、第二数据传输引脚430、电源输入引脚440以及接地引脚450,采用弹簧式探针,弹簧式探针采用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镀有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铜、银或金。弹簧式探针通过镀有铜银金等导电性较好的金属,能够进一步降低充电过程中的阻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充电电路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时,逻辑模块220处于第二导通模式,在第二导通模式下,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处理模块220能够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电路所在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连接后,处理模块220对充电电路所处的模式进行确定,可以通过检测外部设备通过端口模块210对充电电路传输的数据、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情况,来确定充电电路所处的模式。例如处理模块220将检测到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与设置的充电电压阈值和/或充电电流阈值相比较,若检测到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小于等于对应阈值,则确定充电电路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此时,处理模块220将通信指令传输至逻辑模块230。其中,通信指令可由处理模块自动生成,也可由用户输入后得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模块230在接收到处理模块220传输的通信指令后,依据该通信指令将逻辑模块230切换至第二导通模式,在逻辑模块 230处于该第二导通模式下的时候,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使得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20实现连接,进而处理模块220能够通过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其中,在第二导通模式下,不影响充电端口212与电池之间的通路的导通情况。
采用上述的充电电路,除了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快速充电的第一导通模式外,还设置有第二导通模式,能够保证可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正常通信的同时,还可实现正常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芯片310,还用于根据处理模块220发送的通信指令向切换单元320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切换单元320,还用于依据第二电平信号切换至第二导通模式,以导通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芯片310在接收到处理模块220传输的通信指令后,依据该通信指令生成第二电平信号,并将该第二电平信息传输至切换单元320中,其中,第二电平信号为控制切换单元320切换至第二导通模式的一个电平信号或者由多个电平信号组成的集合,第二导通模式为充电电路中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且数据传输端口211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的模式。另外,充电芯片310在依据通信指令生成第二电平信号之外,还可以对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 或充电电流进行转换,以使转换后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能对可穿戴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在充电电路中设置一个切换单元,令切换单元依据可穿戴设备中固有的充电芯片所传输的电平信号来进行逻辑控制,能够在可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实现正常充电的同时,简化可穿戴设备中充电电路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20还可以在检测到外部设备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的传输时,向外部设备发送通信协议如USB协议,并在预设时间内实时检测外部设备是否对该通信协议进行应答,若检测到应答,则确定充电电路处于数据传输模式;若未检测到应答,则确定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此时,可要求数据传输端口211与处理模块220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以使通信协议能够传输到外部设备中。通过应答模式确定充电电路所处的模式,更好地依据可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情况来对充电电路所处模式进行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充电电路。另外,该可穿戴设备中的充电端口与可穿戴设备中的充电芯片电连接,该充电芯片与可穿戴设备中的电池电连接。
请参阅图5,图5是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充电系统至少可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510,以及外部设备 520,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充电电池530,其中:
可穿戴设备510中的端口模块至少包括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520相连接;
可穿戴设备510通过数据传输端口与外部设备520进行数据传输,以及通过充电端口接收外部设备520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以对充电电池530进行充电。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获取的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模块)执行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定位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端口模块、处理模块以及逻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端口模块以及逻辑模块电连接,其中:
所述端口模块至少包括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所述端口模块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端口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充电端口用于接收所述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在所述充电电路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逻辑模块处于第一导通模式,在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下,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充电端口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块包括充电芯片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充电芯片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及所述切换单元电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电连接,其中:
所述充电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指令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以使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充电端口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述数据传输端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引脚和第二数据传输引脚;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所述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均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还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充电芯片、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电连接;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一导通模式,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并联,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接地引脚连接;
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并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
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所述第一导通模式时,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并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包括六个接线端,其中,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分别与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引脚连接,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连接;
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第一导通模式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导通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断开,以及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六接线端导通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第四接线端断开,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电源输入引脚并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并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引脚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引脚、第二数据传输引脚、电源输入引脚以及接地引脚,采用弹簧式探针,所述弹簧式探针采用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镀有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铜、银或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电路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时,所述逻辑模块处于第二导通模式,在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电池之间的通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处理模块能够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芯片,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通信指令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电平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以导通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通路。
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
10.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外部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端口模块至少包括数据传输端口以及充电端口,用于通过充电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及通过所述充电端口接收所述外部设备传输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以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98042.2U CN216929611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98042.2U CN216929611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29611U true CN216929611U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4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98042.2U Active CN216929611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296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22195A1 (zh) * | 2022-07-25 | 2024-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快充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1-15 CN CN202122798042.2U patent/CN2169296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22195A1 (zh) * | 2022-07-25 | 2024-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快充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35476B2 (en) | Charging mode switching circuit and method | |
US9312576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apable of obtaining charging current value of charger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6655316B (zh) | 充电电路和终端设备 | |
CN101426035A (zh) | Usb连接器上的附加插脚 | |
JP2988918B1 (ja) | 電子機器の複数バッテリパックの監視システム | |
TW200424910A (en) | Interface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peripheral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ch a function | |
CN216929611U (zh) | 充电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 |
WO2021147416A1 (zh) | 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充电盒和电子系统 | |
CN109086236A (zh) | 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及其电子设备 | |
CN111277012A (zh) | 充电电路、充电芯片及电子设备 | |
CN116131372A (zh) | 充电电路及系统、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 | |
CN108920390B (zh) | 插入检测电路、插入检测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 |
US10873198B2 (en) | Charging mode switching circuit and method | |
CN214375036U (zh) | 移动装置测试系统 | |
CN110518673B (zh) | 无线耳机充电电路、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充电方法 | |
CN107706977B (zh) | 一种充电电流的检测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 |
CN105655684B (zh) | 一种兼容金属后壳和塑料后壳的nfc终端 | |
KR20210033758A (ko) | 전력 공급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US12099423B2 (en) | Method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of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onnector | |
CN112910041B (zh) | 终端设备的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及终端系统 | |
CN115708361B (zh) | 无线耳机、耳机盒及无线耳机系统 | |
CN220526325U (zh) | 一种接口检测电路及终端设备 | |
CN108141677A (zh) | 一种扬声器模组、音频补偿方法和装置 | |
CN217768948U (zh) | 穿戴式设备 | |
CN214543613U (zh) | 一种防静电电路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