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7623U -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7623U
CN216927623U CN202220522814.1U CN202220522814U CN216927623U CN 216927623 U CN216927623 U CN 216927623U CN 202220522814 U CN202220522814 U CN 202220522814U CN 216927623 U CN216927623 U CN 216927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health
sub
reading
buckl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28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碧瑜
陈美君
黄鸿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5228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7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7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7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健康追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用于病人和医院管理的智能健康追溯系统和装置,但是病人的终端信息还是多由医院的护士或医生进行单独管理,易发生日常管理错乱和无法追溯盘点的问题,包括后端管理端;与后端管理端相连的交换器和无线路由器;若干个分布于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的读写子端;若干个佩戴于病患手腕上且不可无损拆卸的健康追溯终端,所述健康追溯终端包括展开呈L形的防水式纸腕带和固定于防水式纸腕带上的柔性RFID芯片,且柔性RFID芯片与若干个读写子端相适配,并可为每个读写子端所读写和识别。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病人的智能健康追溯,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医疗信息共享等应用已经在医疗机构广泛应用,医疗行业已经跨入大数据时代,且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为了更便捷和更安全的做好医院防护和病人的健康管理,针对病人的在院信息进行追溯和管理,了解和追溯病人的健康信息、记录病人的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情况等,针对病人提供的健康追溯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医院的病人信息管理和追溯比较混乱,仅对病人的各项信息做简单登记处理,提取时多方数据集合不及时且容易出现错漏,因此现有技术出现了用于病人和医院管理的智能健康追溯系统和装置,但是病人的终端信息还是多由医院的护士或医生进行单独管理,易发生日常管理错乱和无法追溯盘点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后端管理端;
与后端管理端相连的交换器和无线路由器;
若干个分布于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的读写子端,读写子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所述无线路由器相连;
若干个佩戴于病患手腕上且不可无损拆卸的健康追溯终端,所述健康追溯终端包括展开呈L形的防水式纸腕带和固定于防水式纸腕带上的柔性RFID芯片,且所述柔性RFID芯片与若干个读写子端相适配,并可为每个读写子端所读写和识别。
可选地,所述防水式纸腕带包括:
一体成型且呈L形的芯片装载部、腕带部和扣接部;
覆盖于芯片装载部上且边缘位置粘接芯片装载部的上层带;
若干个用于连接柔性RFID芯片与上层带的粘接带;
若干个平行开设于腕带部上的扣接孔;
固定于扣接部上并用于扣接孔插接固定的止逆式扣接头。
可选地,所述上层带背离扣接部一侧开设有用于上层带自由端插入的条形穿接孔。
可选地,所述扣接部的末端可翻转覆盖于止逆式扣接头的一侧,且扣接部上开设有可固定于止逆式扣接头上的覆盖孔。
可选地,所述读写子端包括用于柔性RFID芯片识别的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柔性RFID芯片读写的读写模块,以及用于向无线路由器传输和请求在病人在院期间信息的子端无线收发模块,病人在院期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人在院期间的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情况等。
可选地,所述覆盖孔和若干个扣接孔上均固定有用于加固的注塑环体。
可选地,所述防水式纸腕带包括纸质基层及成型于纸质基层两侧的防水外膜。
可选地,所述子端无线收发模块为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病人在院期间的信息通过射频识别模块识别病人的编码,并通过无线通信的形式向后端管理端请求病人在院期间信息,以智能化的追溯病人健康情况,同时,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对于病人的每一次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等信息通过读写子端写入健康追溯终端的柔性RFID芯片内并通过读写子端内置的子端无线收发模块向后端管理端传输病人每一次的读写信息,便于医院对病人的溯源管理。
2、本实用新型健康追溯终端的防水式纸腕带配合柔性RFID芯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健康溯源成本,同时配合防水式纸腕带在佩戴于病患手腕上后不可无损拆卸,避免病人信息读写和识别错乱,便于管理;且腕带部的自由端可通过条形穿接孔插接于粘接芯片装载部的上层带之间的容置空间,无需对多余长度的腕带部剪除,增加便利性。
3、本实用新型健康追溯终端的扣接部的末端可以设有胶层,且胶层上覆盖有防护胶层的撕接层,在使用时,腕带部调整后,撕除撕接层,扣接部的末端通过胶层粘接于止逆式扣接头的一侧,起到加固和进一步防止自由拆卸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智能健康追溯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健康追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健康追溯终端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健康追溯终端10、芯片装载部101、腕带部102、扣接部103、上层带104、条形穿接孔1041、柔性RFID芯片105、粘接带106、止逆式扣接头107、覆盖孔108、扣接孔109、读写子端20、无线路由器30、交换器40、后端管理端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后端管理端50,作为医院智能健康追溯系统的承载体;
与后端管理端50相连的交换器40和无线路由器30;
若干个分布于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的读写子端20,读写子端20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所述无线路由器30相连,用于接收和请求后端管理端50内的病人数据;
若干个佩戴于病患手腕上且不可无损拆卸的健康追溯终端10,所述健康追溯终端10包括展开呈L形的防水式纸腕带和固定于防水式纸腕带上的柔性RFID芯片105,防水式纸腕带包括纸质基层及成型于纸质基层两侧的防水外膜,且所述柔性RFID芯片105与若干个读写子端20相适配,并可为每个读写子端20所读写和识别。
所述防水式纸腕带包括:一体成型且呈L形的芯片装载部101、腕带部102和扣接部103;
覆盖于芯片装载部101上且边缘位置粘接芯片装载部101的上层带104,上层带与芯片装载部101的边缘固定,其中部有不粘接的容置空间,配合上层带104背离扣接部103一侧开设有用于上层带104自由端插入的条形穿接孔1041,腕带部102与扣接部103环形扣接于病人手腕上并调节好腕带部102的扣接长度后,环形的防水式纸腕带病人无法无损的拆卸下来,避免病人信息读写和识别错乱,腕带部102的自由端可通过条形穿接孔1041插接于粘接芯片装载部101的上层带104之间的容置空间,无需对多余长度的腕带部102剪除;
若干个用于连接柔性RFID芯片105与上层带104的粘接带106;
若干个平行开设于腕带部102上的扣接孔109,可以根据病人的手腕不同佩戴至合适的长度;
固定于扣接部103上并用于扣接孔109插接固定的止逆式扣接头107;
所述扣接部103的末端可翻转覆盖于止逆式扣接头107的一侧,且扣接部103上开设有可固定于止逆式扣接头107上的覆盖孔108,在腕带部102与扣接部103环形扣接后,翻折扣接部103的末端,覆盖孔108插接入止逆式扣接头107,形成加固保护;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3,可以理解的是,扣接部103的末端可以设有胶层,且胶层上覆盖有防护胶层的撕接层,在使用时,腕带部102调整后,撕除撕接层,扣接部103的末端通过胶层粘接于止逆式扣接头107的一侧,起到加固和进一步防止自由拆卸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覆盖孔108和若干个扣接孔109上均固定有用于加固的注塑环体,防止防水式纸腕带在覆盖孔108和若干个扣接孔109位置的撕裂和变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读写子端20包括用于柔性RFID芯片105识别的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柔性RFID芯片105读写的读写模块,以及用于向无线路由器30传输和请求在病人在院期间信息的子端无线收发模块,病人在院期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人在院期间的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情况等;
子端无线收发模块为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病人在院期间的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情况等信息通过射频识别模块识别病人的编码,并通过无线通信的形式向后端管理端50请求病人在院期间信息,以智能化的追溯病人健康情况,同时,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对于病人的每一次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等信息通过读写子端20写入健康追溯终端10的柔性RFID芯片105内并通过读写子端20内置的子端无线收发模块向后端管理端50传输病人每一次的读写信息,便于医院对病人的溯源管理。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病人在院期间的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情况等信息通过射频识别模块识别病人的编码,并通过无线通信的形式向后端管理端50请求病人在院期间信息,以智能化的追溯病人健康情况,同时,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对于病人的每一次挂号、检查、诊断、用药、病例、恢复等信息通过读写子端20写入健康追溯终端10的柔性RFID芯片105内并通过读写子端20内置的子端无线收发模块向后端管理端50传输病人每一次的读写信息,便于医院对病人的溯源管理;
健康追溯终端10的防水式纸腕带配合柔性RFID芯片105可以有效的降低健康溯源成本,同时配合防水式纸腕带在佩戴于病患手腕上后不可无损拆卸,避免病人信息读写和识别错乱,便于管理;且腕带部102的自由端可通过条形穿接孔1041插接于粘接芯片装载部101的上层带104之间的容置空间,无需对多余长度的腕带部102剪除,增加便利性;
进一步的,扣接部103的末端可以设有胶层,且胶层上覆盖有防护胶层的撕接层,在使用时,腕带部102调整后,撕除撕接层,扣接部103的末端通过胶层粘接于止逆式扣接头107的一侧,起到加固和进一步防止自由拆卸的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后端管理端(50),用于;
与后端管理端(50)相连的交换器(40)和无线路由器(30);
若干个分布于医院各科室及病房区的读写子端(20),读写子端(20)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所述无线路由器(30)相连;
若干个佩戴于病患手腕上且不可无损拆卸的健康追溯终端(10),所述健康追溯终端(10)包括展开呈L形的防水式纸腕带和固定于防水式纸腕带上的柔性RFID芯片(105),且所述柔性RFID芯片(105)与若干个读写子端(20)相适配,并可为每个读写子端(20)所读写和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式纸腕带包括:
一体成型且呈L形的芯片装载部(101)、腕带部(102)和扣接部(103);
覆盖于芯片装载部(101)上且边缘位置粘接芯片装载部(101)的上层带(104);
若干个用于连接柔性RFID芯片(105)与上层带(104)的粘接带(106);
若干个平行开设于腕带部(102)上的扣接孔(109);
固定于扣接部(103)上并用于扣接孔(109)插接固定的止逆式扣接头(1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104)背离扣接部(103)一侧开设有用于上层带(104)自由端插入的条形穿接孔(10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103)的末端可翻转覆盖于止逆式扣接头(107)的一侧,且扣接部(103)上开设有可固定于止逆式扣接头(107)上的覆盖孔(10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子端(20)包括用于柔性RFID芯片(105)识别的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柔性RFID芯片(105) 读写的读写模块,以及用于向无线路由器(30)传输和请求在病人在院期间信息的子端无线收发模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孔(108)和若干个扣接孔(109)上均固定有用于加固的注塑环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式纸腕带包括纸质基层及成型于纸质基层两侧的防水外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健康追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端无线收发模块为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CN202220522814.1U 2022-03-10 2022-03-10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Active CN216927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2814.1U CN216927623U (zh) 2022-03-10 2022-03-10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2814.1U CN216927623U (zh) 2022-03-10 2022-03-10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7623U true CN216927623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2814.1U Active CN216927623U (zh) 2022-03-10 2022-03-10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7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0099B2 (en) Radio frequency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10595781B2 (en) Electronic stickers with modular structures
US8074890B2 (en) Wearable data transceiver with coupled antenna
US20030058110A1 (en) Radio frequency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US20090312053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for detaching mobile terminal
CN106934444B (zh) 模块化结构电子贴片
CN216927623U (zh) 智能健康追溯装置
CN214802831U (zh) 可穿戴设备
JP6433160B2 (ja) リストバンド用のrfidタグ
US20090128300A1 (en) Wireless device with an rfid interrogator
US20210327552A1 (en) Medical wristband with increased ease of manufacturing
CN213988314U (zh) 一种基于rfid的护理手持终端
US20220040008A1 (en) Intelligent Medical Gauze Pad
JP2015230503A (ja) リストバンド用のスペーサ体
FR2791795B1 (fr) Dispositif evolutif d'identification et tracabilite du sejour d'un malade dans un etablissement de soins
CN210038799U (zh) 一种穿戴式读写器
CN214678863U (zh) 电子皮肤
JP7065100B2 (ja) 患者コンプライアンスを監視するための可搬装置
CN215117528U (zh) 一种芯片感应腕带
CN213588533U (zh) 一种智能腕带
CN215264558U (zh) 一种具有电子标签读写功能的电子床头屏
CN215182096U (zh) 一种捆绑式rfid电子标签
CN217472094U (zh) 一种医用身份识别的腕带
JP2002117382A (ja) 情報送受信装置
CN204406442U (zh) 一种预防医护人员误挂吊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