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7305U -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7305U
CN216927305U CN202220267015.4U CN202220267015U CN216927305U CN 216927305 U CN216927305 U CN 216927305U CN 202220267015 U CN202220267015 U CN 202220267015U CN 216927305 U CN216927305 U CN 216927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part
display portion
display modul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70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汉源
付琳琳
官忠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70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7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7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7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和设置于第一显示部上的第二显示部,第一显示部包括主显示部和位于主显示部外围的非显示部,第二显示部与非显示部对应设置,第一显示部至少包括液晶层,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显示部的非显示部上设置第二显示部,使显示模组的border区可以通过第二显示部进行画面显示,真正消除“黑边”,实现全面屏显示,而且本申请中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结合的结构,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较低,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液晶盒需要封边和一些边缘线路的设计,其边框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在显示区域就会看到留存下来的黑边(也称border区)。
现阶段,随着技术不断发展,LCD的border区一直在减小,但是这种窄border区的设计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比较高,而且膜片的固定方式需要重点考虑,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以改善当前液晶显示屏窄border区的设计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高进而导致成本大幅度提升的技术问题。
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显示部,包括主显示部和位于所述主显示部外围的非显示部;
第二显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上,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非显示部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部至少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非显示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内;
以及,所述主显示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不重叠。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显示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部设置,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与所述非显示部重叠设置的重叠部及连接所述重叠部的延伸部;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显示部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非显示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显示部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部背离所述非显示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面。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显示部为柔性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显示部各处的厚度相同。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主显示部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所述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平面尺寸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平面尺寸相同。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阵列排布方式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阵列排布方式相同;
以及,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阵列排布密度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阵列排布密度相同。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俯视图内,所述主显示部内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主显示部内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在第一方向上,同一行/列且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颜色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相同;
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同一列/行且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颜色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不同。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厚度。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显示部的非显示部上设置第二显示部,且所述第一显示部至少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使通过发光器件直接显示的第二显示部可以覆盖液晶显示的第一显示部的非显示部,从而使所述显示模组的border区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部进行画面显示,真正消除“黑边”,实现全面屏显示;而且,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二显示部结合的结构,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较低,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液晶显示屏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沿图2中A-A线的第一种截面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沿图2中A-A线的第二种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显示部100、主显示部110、子像素单元111、非显示部120、第一弧形面121、第二显示部200、发光单元201、重叠部210、延伸部220、第二弧形面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液晶盒需要封边和一些边缘线路的设计,其边框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在显示区就会看到留存下来的黑边(也称border区),如图1所示。现阶段,随着技术不断发展,LCD的border区一直在减小,但是这种窄border区的设计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比较高,而且膜片的固定方式需要重点考虑,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本申请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2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部10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100上的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包括主显示部110和位于所述主显示部110外围的非显示部120,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非显示部12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显示部100至少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上设置第二显示部,且所述第一显示部100至少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使通过发光器件直接显示的第二显示部可以覆盖液晶显示的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从而使所述显示模组的border区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部进行画面显示,真正消除“黑边”,实现全面屏显示。而且,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结合的结构,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较低,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即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可以包括背光源、设置于所述背光源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导光板及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背光侧的其他光学膜层(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为自发光显示模组,如Mini-LED显示模组、Micro-LED显示模组或OLED显示模组等。即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主动发光层,所述主动发光层可以为Mini-LED发光层、Micro-LED发光层或OLED发光层。
在本实施例中,依据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的形状,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制作成直显灯条。所述直显灯条正好围合在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主显示部110的外围,且所述直显灯条覆盖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沿图2中A-A线的第一种截面图,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非显示部120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内,所述主显示部110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的正投影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不重叠。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上,以对液晶显示的第一显示部100的“黑边”(border区)进行覆盖,且所述第二显示部不遮挡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主显示部110,从而使所述液晶显示模组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组搭接配合,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自发光显示模组搭接在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黑边”(border区)的制程难度远小于对窄border的液晶显示模组进行高精度组装的难度。因此,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全面屏显示,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制程难度,节省成本。
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部100设置,此时,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均为刚性的平面显示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包括与所述非显示部120重叠设置的重叠部210及连接所述重叠部210的延伸部22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220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正投影不重叠。即,所述延伸部220可以向“外”延伸至超出所述非显示部120。其中,“外”可表示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所述主显示部110至所述非显示部120的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所述第二显示部不仅覆盖所述主显示部110的非显示部120,还留有余部供整个显示模组的中框(图中未示出)进行组装固定,从而确保所述非显示部120对应的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区域可以进行正常显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延伸部220超出所述非显示部120的宽度,来进一步做大“全面屏”的尺寸,实现大尺寸显示屏的“全面屏”显示。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所述显示模组沿图2中A-A线的第二种截面图,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非显示部120设置第一有弧形面,所述第二显示部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面121上。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部背离所述非显示部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面230。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黑边”(border区)上的第二显示部呈曲面进行显示,进而从视觉上实现“四面曲”的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显示部为柔性显示部,具体地,所述柔性显示部可以为柔性Mini-LED直显灯条、柔性Micro-LED直显灯条或柔性OLED直显灯条等。在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厚度,以尽可能地减小所述第二显示部带来的厚度增加,利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轻薄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显示部各处的厚度相同,以使所述第二显示部均匀显示,改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主显示部110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子像素单元111,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201,每一所述发光单元201包括一所述发光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部110的子像素单元111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发光器件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单元(R)、绿色发光单元(G)和蓝色发光单元(B)。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部110的子像素单元111也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白色子像素(W)。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发光器件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单元(R)、绿色发光单元(G)、蓝色发光单元(B)和白色发光单元(W)。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发光器件的颜色种类需与主显示部110的子像素单元111的颜色种类一致,以使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显像画面质感相同,改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部110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阵列排布方式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阵列排布方式相同,如RGBRGB、RGBRGB/GRBGRB、RRR/GGG/BBB等。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阵列排布密度可以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阵列排布密度相同,即单位面积上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器件的数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部110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平面尺寸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所述发光单元201的平面尺寸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像素分辨率相同,改善画面显示均匀性。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俯视图内,所述主显示部110内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主显示部110内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沿第二方向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异,如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所述子像素单元111排列的列/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所述子像素单元111排列的行/列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在第一方向上,同一行/列且相邻的所述主显示部110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颜色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相同。在第二方向上,同一列/行且相邻的所述主显示部110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颜色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假设在所述显示模组中,第y列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与第(y-1)列的所述发光器件相邻。那么,当第y列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颜色为红色(R)时,则第y列的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也为红色(R);第(y-1)列的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为蓝色(B),第(y+1)列的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颜色为绿色(G),第(y+1)列的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也为绿色(G)。本实施例仅以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相邻的第y列所述子像素单元111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相邻的某一列或某一行所述子像素单元111的规律与上述规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一显示部100的所述主显示部110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交界位置具有良好的像素过渡表现,使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可以对同一画面进行良好显示,有效减少画面异常或割裂等不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手表等智能显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上设置第二显示部,且所述第一显示部100至少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使通过发光器件直接显示的第二显示部可以覆盖液晶显示的第一显示部100的非显示部120,从而使所述显示模组的border区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部进行画面显示,真正消除“黑边”,实现全面屏显示;而且,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显示部10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结合的结构,对显示模组的组装精度要求较低,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部,包括主显示部和位于所述主显示部外围的非显示部;
第二显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部上,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非显示部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部至少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内;
以及,所述主显示部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部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部设置,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与所述非显示部重叠设置的重叠部及连接所述重叠部的延伸部;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显示部的正投影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显示部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部背离所述非显示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部为柔性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显示部各处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部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所述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平面尺寸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平面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阵列排布方式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阵列排布方式相同;
以及,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阵列排布密度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阵列排布密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俯视图内,所述主显示部内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主显示部内不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在第一方向上,同一行/列且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颜色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相同;
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同一列/行且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单元的颜色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颜色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厚度。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
CN202220267015.4U 2022-02-09 2022-02-09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ctive CN216927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7015.4U CN216927305U (zh) 2022-02-09 2022-02-09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7015.4U CN216927305U (zh) 2022-02-09 2022-02-09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7305U true CN216927305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7015.4U Active CN216927305U (zh) 2022-02-09 2022-02-09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7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105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 regi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18059115A1 (zh) 一种拼接屏、拼接屏驱动方法、拼接屏驱动装置及显示设备
JP5532481B2 (ja) カラー画像表示方式、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カラー画素アレイ基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38351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3110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07012103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82478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5062416A (ja) 画素構造、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230225170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23840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4503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46277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0946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649395A (zh) 像素单元、像素排列结构、发光器件、掩膜及显示装置
CN108646473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48372B (zh) 条形显示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JP20023413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009193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6927305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US7936423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045250A1 (en) Display unit, splicing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7139049B2 (en) Color filter forming region of first side entirely corresponds to color filter non-forming region of second side, and color filter non-forming region of first side entirely corresponds to color filter forming region of second side
CN114973984B (zh) 显示屏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4898668A (zh) 拼接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0929856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