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8399U -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8399U
CN216918399U CN202122971832.6U CN202122971832U CN216918399U CN 216918399 U CN216918399 U CN 216918399U CN 202122971832 U CN202122971832 U CN 202122971832U CN 216918399 U CN216918399 U CN 216918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rane
mast
rod bod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18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腾
何双华
石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18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8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8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8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所述起重机桅杆包括杆体、耳板和连接件,所述耳板适于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杆体,所述耳板的一端适于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拉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将耳板与杆体转动连接的这种结构设置可实现耳板相对杆体的位置调整,即耳板可相对杆体进行转动来防止本起重机桅杆承受扭矩,避免了本起重机桅杆承受不必要的应力,防止其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而使得起重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并且本起重机桅杆可以适应更多的安装和使用环境,即可以与更多不同长度等规格的起重机副臂配合使用,以提高其适应性且保证了本起重机桅杆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起重机中,起重机的起重臂一般带有副臂,尤其是带副臂的全地面起重机,通常需要在副臂上加上桅杆来减小整体挠度并达到提升起重性能的目的,桅杆顶部的两端需连接拉板和钢丝绳以受力后起到支撑作用。目前,对于桅杆的设计,一般为一体式,即桅杆顶部与拉板和钢丝绳的连接部与桅杆杆体是固定连接,在这种结构形式下,桅杆在实际安装或使用时,倘若桅杆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或者与钢丝绳和拉板的连接位置出现偏差,钢丝绳和拉板对桅杆的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会使桅杆受到一个较大的扭矩,容易使桅杆产生较大应力甚至损坏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桅杆,包括杆体、耳板和连接件,所述耳板适于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杆体,所述耳板的一端适于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拉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插销,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折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扣设于所述杆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折板扣设于所述耳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折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第一孔,所述插销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孔内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止部和第二阻止部,所述第一阻止部和所述第二阻止部分别用于阻止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脱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均由长条板制成,且所述长条板上相对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轴承,所述杆体的顶部与所述耳板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的凸起部,所述耳板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的凹槽,或,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的凹槽,所述耳板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的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耳板包括底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端适于设置用于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滑轮,另一端适于设置用于与所述拉板连接的销轴。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匹配的第二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阻止部,所述第三阻止部用于阻止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板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起重机桅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桅杆可应用于起重机中,并安装在副臂上,通过设置杆体、耳板和连接件,耳板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钢丝绳和拉板,以实现在起重机中减小整体挠度并达到提升起重性能的目的,并通过连接件将杆体与耳板转动连接,耳板可以相对杆体进行转动,在耳板的两端连接钢丝绳和拉板并受力后,即使本起重机桅杆的安装位置出现角度偏差或者钢丝绳和拉板与耳板的连接位置出现偏差时,通过连接件将耳板与杆体转动连接的这种结构设置也可实现耳板相对杆体的位置调整,即耳板可相对杆体进行转动来防止本起重机桅杆承受扭矩,避免了本起重机桅杆承受不必要的应力,防止其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而使得起重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并且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起重机桅杆可以适应更多的安装和使用环境,即可以与更多不同长度等规格的起重机副臂配合使用,以提高其适应性且保证了本起重机桅杆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组件,包括上述的起重机桅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起重机桅杆具有的技术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起重机桅杆和/或上述的起重臂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起重机桅杆和/或上述的起重臂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重机桅杆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重机桅杆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重机桅杆的第三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面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杆体,11-第一折板,20-耳板,21-第二折板,22-底板,23-侧板,24-肋板,30-插销,40-钢丝绳,50-拉板,60-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而且,虽然在本公开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桅杆,包括杆体10、耳板20和连接件,所述耳板20适于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杆体10,所述耳板20的一端适于与钢丝绳4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拉板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桅杆可应用于起重机中,并安装在副臂60上,通过设置杆体10、耳板20和连接件,耳板20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钢丝绳40和拉板50,以实现在起重机中减小整体挠度并达到提升起重性能的目的,并通过连接件将杆体10与耳板20转动连接,耳板20可以相对杆体10进行转动,在耳板20的两端连接钢丝绳40和拉板50并受力后,即使本起重机桅杆的安装位置出现角度偏差或者钢丝绳40和拉板50与耳板20的连接位置出现偏差时,通过连接件将耳板20与杆体10转动连接的这种结构设置也可实现耳板20相对杆体10的位置调整,即耳板20可相对杆体10进行转动来防止本起重机桅杆承受扭矩,避免了本起重机桅杆承受不必要的应力,防止其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而使得起重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并且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起重机桅杆可以适应更多的安装和使用环境,即可以与更多不同长度等规格的起重机副臂60相配合使用,以提高其适应性且保证了本起重机桅杆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杆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耳板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杆体10的顶部和耳板20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且通过连接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耳板20在相对杆体10转动时二者发生干涉,转动结构更加灵活,便于使用,而且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更加便于转接件的安装,便于提高整体安装效率和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者,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进而使得耳板20相对杆体10的转动调节更加顺畅。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为插销30,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折板11,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折板21,所述第一折板11扣设于所述杆体10的顶部,所述第二折板21扣设于所述耳板20上且与所述第一折板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插销30相匹配的第一孔,所述插销30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孔内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止部和第二阻止部,所述第一阻止部和所述第二阻止部分别用于阻止所述插销30与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插销30、第一连接部设置为第一折板11、第二连接部设置为第二折板21,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和采购,而且通过将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分别扣设于杆体10的顶部和耳板20上且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折板11和杆体10的顶部之间会留有空隙,第二折板21和耳板20之间也会留有空隙,在通过插销30与第一折板11和/或第二折板21转动连接后,耳板20相对杆体10进行转动调节时,插销30不会与杆体10和耳板20产生干涉,并且方便插销30与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的安装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和安装,并且通过在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上均开设第一孔,以实现可以分别与插销30转动连接,通过在插销3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阻止部和第二阻止部,以防止实际应用中耳板20相对杆体10转动时插销30与第一折板11和/或第二折板21脱离,即防止了耳板20与杆体10发生脱离现象,保证了本起重机桅杆的安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阻止部和第二阻止部可以为类似铆接头或螺栓头部的结构,即保证插销30的两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孔的直径即可,即可防止耳板20与杆体10发生脱离现象。
具体地,所述插销30上与两个所述第一孔转动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插销30的圆周方向且呈连续圆周开设,即所述第一孔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所述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的板的厚度,即满足了插销30可以相对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可以相对转动,同时,插销30上位于凹槽位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直径,插销30上凹槽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如此设置,可以防止在实际应用时插销30与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脱离。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均由长条板制成,且所述长条板上相对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设置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并且对称设置,进一步方便加工生产,并且通过将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设置为长条板制成,长条板上相对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设置,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的结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稳定牢固,且可以留出插销30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和拆卸。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板11和第二折板21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的结构,例如连接块、连接支架等。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轴承,所述杆体10的顶部与所述耳板20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连接件的结构还可以设置轴承,并通过轴承将杆体10的顶部和耳板20转动连接,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轴承,使得耳板20相对杆体10的转动调节更加地顺畅,转动时摩擦力更小,不会因为钢丝绳40和拉板50对耳板20产生不同角度的拉力致使杆体10承受扭矩,且作为连接件的轴承更加方便采购,结构更加稳定。
具体地,所述杆体10的顶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的凸起部,所述耳板2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的凹槽,或,所述杆体10的顶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的凹槽,所述耳板2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的凸起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了轴承的安装,即在杆体10的顶部和耳板20上可以分别设置供轴承内圈和外圈连接的凸起部和凹槽,以实现杆体10的顶部与耳板2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起部和轴承的内圈的连接,以及所述凹槽与轴承的外圈的连接可以为过盈配合连接或通过键槽结构连接,以保证耳板20可以相对杆体10顺畅地转动来调节位置,避免杆体10承受不必要的扭矩。
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耳板20包括底板2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3,两个所述侧板23设置在所述底板22上,两个所述侧板23相对的一端适于设置用于与所述钢丝绳40连接的滑轮,另一端适于设置用于与所述拉板50连接的销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耳板20设置为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3安装在底板22上的结构形式,两个侧板23之间可以留有安装空隙,在两个侧板23相对的两端可以安装用于连接钢丝绳40和拉板50的滑轮和销轴,以实现本起重机桅杆在实际应用中与起重机的副臂60和起重机主体或主臂的连接,进而实现了在起重机中减小整体挠度并达到提升起重性能的目的,而且耳板20的这种板式组合的结构便于生产加工,可减小整体结构的重量,节省了材料成本。
较佳地,在本实施中两个侧板23对称设置,且在两个侧板23的两端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供安装所述滑轮和所述销轴的连接孔,以便于安装滑轮和销轴,进而便于与钢丝绳40和拉板的连接安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23的外侧与底板2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肋板24,以进一步提高耳板20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耳板20的牢固可靠性,以及与钢丝绳40和拉板50连接的可靠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轴,所述底板22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匹配的第二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杆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阻止部,所述第三阻止部用于阻止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板22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连接轴,并且在底板22上开设第二孔,连接轴穿设在第二孔内,底板22可以通过第二孔绕着连接轴转动,即可以实现耳板20相对杆体10转动,而且通过连接轴的一端与杆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三阻止部,可以防止耳板20与杆体10脱离,在满足了耳板20可以相对杆体10进行转动调节位置的同时保证了使用安全性,而且结构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安装和生产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轴与杆体10的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或者是通过杆体10与连接轴一体成型来实现。
较佳地,所述连接轴焊接在所述杆体10的顶部的中心位置,保证其与耳板20转动连接后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而且所述连接轴上远离所述杆体1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阻止部为螺母,通过螺母与连接轴螺纹连接来阻止耳板20与杆体10的脱离。更为具体地,在连接轴上远离所述杆体10的一端还可以设置顶丝或者其他防止螺母向远离杆体10的方向松动的结构,以防止本起重机桅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螺母松动,进一步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件还可以为螺杆,第一阻止部或第二阻止部可以为螺母,也可实现上述连接件的作用。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组件,包括上述的起重机桅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起重臂组件中设置上述的起重机桅杆,使得本起重臂组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稳定可靠及安全。
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还包括副臂60,及用于连接上述起重机桅杆的钢丝绳40和拉板50,其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起重机桅杆的技术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起重机桅杆和/或起重臂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本起重机具有的结构特征及技术效果与上述的起重机桅杆和/或起重臂组件的结构特征及技术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为全地面起重机。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0)、耳板(20)和连接件,所述耳板(20)适于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杆体(10),所述耳板(20)的一端适于与钢丝绳(4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拉板(5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耳板(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插销(30),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折板(11),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折板(21),所述第一折板(11)扣设于所述杆体(10)的顶部,所述第二折板(21)扣设于所述耳板(20)上且与所述第一折板(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插销(30)相匹配的第一孔,所述插销(30)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孔内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止部和第二阻止部,所述第一阻止部和所述第二阻止部分别用于阻止所述插销(30)与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11)和所述第二折板(21)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均由长条板制成,且所述长条板上相对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轴承,所述杆体(10)的顶部与所述耳板(20)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0)的顶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的凸起部,所述耳板(2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的凹槽,
或,所述杆体(10)的顶部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的凹槽,所述耳板(2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的凸起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20)包括底板(2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3),两个所述侧板(23)设置在所述底板(22)上,两个所述侧板(23)相对的一端适于设置用于与所述钢丝绳(40)连接的滑轮,另一端适于设置用于与所述拉板(50)连接的销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轴,所述底板(22)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匹配的第二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杆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阻止部,所述第三阻止部用于阻止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板(22)脱离。
9.一种起重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桅杆。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桅杆,和/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臂组件。
CN202122971832.6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Active CN216918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832.6U CN21691839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832.6U CN21691839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8399U true CN216918399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0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1832.6U Active CN21691839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8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18399U (zh) 一种起重机桅杆、起重臂组件及起重机
CN107601260B (zh) 一种用于桨叶的吊装工装
CN209977001U (zh) 支臂
EP3939928B1 (en) Safety latch for a hook
CN217025033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钩吊钩装置
CN115059367A (zh) 一种挂架吊滑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260830U (zh) 转子轮盘翻转吊具及其转子轮盘固定装置
CN202704826U (zh) 一种可旋转钩头防脱钩装置
CN202492304U (zh) 铰点旋转装置、超起拉板的安装结构和全地面起重机
CN220787786U (zh) 可转动式u梁吊具
CN207774617U (zh) 一种重型箱体柱翻面夹具
CN217102600U (zh) 一种组合式的防脱槽装置
CN210034250U (zh) 扭簧及其安装结构
CN204847909U (zh) 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固定装置的连接结构
CN215293171U (zh) 一种销轴用防脱销装置及相应的销轴
CN220622344U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连接件
CN218968602U (zh) 一种专用吊具
CN213976649U (zh) 一种无吊装孔转轴起吊工装
CN102923558B (zh) 一种组合式飞机吊耳
CN219384546U (zh) 一种起重机用葫芦防坠落保护机构
CN217889434U (zh) 链条维修装置
CN2184118Y (zh) 可迅速拆卸的连接环
CN216235615U (zh) 一种起重机械防脱钩装置
CN217676508U (zh) 一种滑轮装置及起重机
CN214243454U (zh) 一种辅料淀粉包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