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5374U - 轮辋 - Google Patents

轮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5374U
CN216915374U CN202220401985.9U CN202220401985U CN216915374U CN 216915374 U CN216915374 U CN 216915374U CN 202220401985 U CN202220401985 U CN 202220401985U CN 216915374 U CN216915374 U CN 216915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transition section
rim
section
arc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19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元
张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ijiazhuang Zho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ijiazhuang Zho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ijiazhuang Zhong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l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19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5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5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5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辋,圆环形凹槽第一端的一侧自远离第二端的方向依次具有第一弧形过渡段、第二弧形过渡段、第一水平边、第三弧形过渡段、第一侧边、第四弧形过渡段、第二侧边、第五弧形过渡段以及第一外凸缘;第二端的一侧自远离第一端的方向依次具有第六弧形过渡段、第七弧形过渡段、第二水平边、第八弧形过渡段、第三侧边、第九弧形过渡段、第四侧边、第十弧形过渡段以及第二外凸缘,第一弧形过渡段、第二弧形过渡段、第三弧形过渡段、第四弧形过渡段、第五弧形过渡段、第六弧形过渡段、第七弧形过渡段、第八弧形过渡段、第九弧形过渡段和第十弧形过渡段的材料厚度均分别大于每个弧形过渡段两侧的材料厚度,提高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轮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辋。
背景技术
轮辋俗称钢圈,是在车轮周边安装和支撑车轮轮胎的部件,与轮辐组成车轮。轮辋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两种:深槽轮辋和平底轮辋。对于深槽轮辋,这种轮辋是整体的,其断面中部为一深凹槽。它有带肩的凸缘,用以安放外胎的胎圈,其肩部通常略向中间倾斜,倾斜部分的最大直径即称为轮胎胎圈与轮辋的着合直径。断面的中部制成深凹槽,以便于外胎的拆装。深槽轮辋的结构简单、刚度大、质量较小,对于小尺寸弹性较大的轮胎最适宜。
随着农用机械设备的重量逐渐增加,对轮辋的结构强度和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解决提升轮辋结构强度的方式是选用更厚材质、更高强度的钢材制造轮辋,但是会导致轮辋的自重上升、成本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轮辋重量较重、成本较高以及自身强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轮辋,所述轮辋的宽度为485mm,所述轮辋的外径为1021mm,所述轮辋的外周面的中部具有沿所述轮辋的外周面周向设置的圆环形凹槽,所述轮辋在所述圆环形凹槽处的内径为876mm,所述圆环形凹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自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具有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一外凸缘,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水平边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边和所述第一侧边通过第三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通过第四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一外凸缘通过第五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自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依次具有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水平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以及第二外凸缘,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边通过依次设置的第六弧形过渡段和第七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边和所述第三侧边通过第八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通过第九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四侧边和所述第二外凸缘通过第十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三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四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六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七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八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九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的材料厚度均分别大于每个弧形过渡段两侧的材料厚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外凸缘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一外侧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圆环形凹槽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弧形段的材料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外侧段的材料厚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外凸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二外侧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圆环形凹槽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材料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外侧段的材料厚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外凸缘和所述第二外凸缘的宽度均为14mm,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圆弧半径均为11mm。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三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四侧边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的倾斜角度均为5°。
较佳地,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三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六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八弧形过渡段的半径为10mm,所述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四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七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九弧形过渡段的半径为12.5mm,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的圆弧半径为6mm。
较佳地,所述第一水平边和所述第二水平边的内径均为903.2mm。
较佳地,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二外凸缘的端部与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一外凸缘的端部之间的宽度为457mm。
较佳地,所述轮辋上还设有气嘴安装孔,所述气嘴安装孔设于所述轮辋的外周面靠近所述第二外凸缘的一侧。
较佳地,所述轮辋通过圆筒结构辊压成型,所述圆筒结构的初始厚度为7-12mm,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四侧边的材料厚度相较于初始厚度减小0.5-3.5mm,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三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四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六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七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八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九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的材料厚度相较于材料的初始厚度增大0.5-1.5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轮辋,通过增加各个弧形过渡段处的材料厚度,使得轮辋的各弧形过渡段的危险断面强度提高,轮辋的使用寿命能够提升。同时,通过控制轮辋的各弧形过渡段两侧的材料厚度,使每个弧形过渡段两侧的材料厚度小于各弧形过渡段的材料厚度,实现控制重量的目的,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辋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环形凹槽 100
第一侧边 101
第二侧边 102
第三侧边 103
第四侧边 104
第一弧形过渡段 111
第二弧形过渡段 112
第三弧形过渡段 113
第四弧形过渡段 114
第五弧形过渡段 115
第六弧形过渡段 116
第七弧形过渡段 117
第八弧形过渡段 118
第九弧形过渡段 119
第十弧形过渡段 120
第一外凸缘 130,第一弧形段 131,第一外侧段 132,第一连接段 133
第二外凸缘 140,第二弧形段 141,第二外侧段 142,第二连接段 143
第一水平边 150
第二水平边 1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辋,型号为DW18×38(38×DW18L),该轮辋的宽度为485±8mm,轮辋的外径为1021±2.4mm,轮辋的外周面的中部具有沿轮辋的外周面周向设置的圆环形凹槽100,圆环形凹槽100的宽度为266mm,轮辋在圆环形凹槽100处的内径为
Figure BDA0003521977430000041
圆环形凹槽1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一侧自远离第二端的方向依次具有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边150、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以及第一外凸缘130,第一端和第一水平边150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弧形过渡段111和第二弧形过渡段112连接,第一水平边150和第一侧边101通过第三弧形过渡段113连接,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通过第四弧形过渡段114连接,第二侧边102和第一外凸缘130通过第五弧形过渡段115连接。
第二端的一侧自远离第一端的方向依次具有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水平边160、第三侧边103、第四侧边104以及第二外凸缘140,第二端与第二水平边160通过依次设置的第六弧形过渡段116和第七弧形过渡段117连接,第二水平边160和第三侧边103通过第八弧形过渡段118连接,第三侧边103和第四侧边104通过第九弧形过渡段119连接,第四侧边104和第二外凸缘140通过第十弧形过渡段120连接。
第一弧形过渡段111、第二弧形过渡段112、第三弧形过渡段113、第四弧形过渡段114、第五弧形过渡段115、第六弧形过渡段116、第七弧形过渡段117、第八弧形过渡段118、第九弧形过渡段119和第十弧形过渡段120的材料厚度均分别大于每个弧形过渡段两侧的不是弧形过渡段的组件的材料厚度。在此以第三弧形过渡段113为例:如图1所示,第三弧形过渡段113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边101和第一水平边150,第一弧形过渡段111的材料厚度相对第一侧边101和第一水平边150更厚,提高轮辋在转角处结构强度的同时,使该轮辋的整体重量保持相对较低水平,以在保证轮辋整体强度的同时,实现减重、降本等目的。
第一外凸缘130包括第一连接段133、第一弧形段131和第一外侧段132,第一连接段133与第五弧形过渡段115连接且垂直于圆环形凹槽100的外周面,第一弧形段131的材料厚度大于第一连接段133和第一外侧段132的材料厚度。
第二外凸缘140包括第二连接段143、第二弧形段141和第二外侧段142,第二连接段143与第十弧形过渡段120连接且垂直于圆环形凹槽100的外周面,第二弧形段141的材料厚度大于第二连接段143和第二外侧段142的材料厚度。
第一外凸缘130和第二外凸缘140的宽度均为14±1.5mm,第一弧形段131和第二弧形段141的圆弧半径均为11mm。
第一侧边10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侧边102的倾斜角度,第三侧边103的倾斜角度大于第四侧边104的倾斜角度,第二侧边102和第四侧边104的倾斜角度均为5°。
第一弧形过渡段111、第三弧形过渡段113、第六弧形过渡段116和第八弧形过渡段118的半径为10mm,第二弧形过渡段112、第四弧形过渡段114、第七弧形过渡段117和第九弧形过渡段119的半径为12.5mm,第五弧形过渡段115和第十弧形过渡段120的圆弧半径为6mm。
第一水平边150和第二水平边160的内径均为903.2mm。
第十弧形过渡段120靠近第二外凸缘140的端部与第五弧形过渡段115靠近第一外凸缘130的端部之间的宽度为457±5mm。
轮辋上还设有气嘴安装孔,气嘴安装孔设于轮辋的外周面靠近第二外凸缘140的一侧。
轮辋通过圆筒结构辊压成型,圆筒结构的初始厚度为7-12mm,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第四侧边104的材料厚度相较于初始厚度减小0.5-3.5mm,第一弧形过渡段111、第二弧形过渡段112、第三弧形过渡段113、第四弧形过渡段114、第五弧形过渡段115、第六弧形过渡段116、第七弧形过渡段117、第八弧形过渡段118、第九弧形过渡段119和第十弧形过渡段120的材料厚度相较于材料的初始厚度增大0.5-1.5mm。通过辊压的方式减薄各侧边部分处的材料,将减薄的材料辊压至各弧形过渡段处,用于实现对弧形过渡段材料厚度增厚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轮辋通常采用合金钢材料,由于合金钢材料塑性不好,容易开裂,废品率高,因此不会采用增厚各弧形过渡段处厚度的方式对轮辋强度进行加强,轮辋各处的厚度通常都是等厚的。而我们采用的包括中碳钢内的普通钢板塑性更优,通过减薄各侧边处的材料厚度,并增厚各弧形过渡段处的材料厚度的方式,使得获得的轮辋强度更高,台架试验可达100万次,远超现有采用合金钢材料的轮辋36万次的试验标准。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辋利用圆周锻造本身以增加材料强度,通过改变锻内模尺寸,放大各弧形过渡段处的尺寸间隙,使其他位置处的材料挤压向间隙处(即弧形过渡段处)移动增厚,使得各弧形过渡段处的危险断面强度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将大大提升。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轮辋,是采用创新的六柱冷轧锻造方式一次成型的,由于一次性冷轧成型的轮辋通过对轮辋的圆周进行万吨冷轧锻造成型,因而形成刚性好、重量轻、强度高性能轮辋,在同一材料的情况下,可减重进行轻量化轮辋生产,彻底改变了传统轮辋的生产方式。将传统的三台卧式冷轧滚形机变成一台立式滚形机,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速度,更重要是还将现有通过拉伸弯曲变形的工艺改成通过圆周万吨锻打挤压变形的工艺,因此可提高轮辋材料的拉伸和屈服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轮辋转鼓试验可达100多万次,台架试验寿命长,实际使用寿命大大提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的宽度为485mm,所述轮辋的外径为1021mm,所述轮辋的外周面的中部具有沿所述轮辋的外周面周向设置的圆环形凹槽,所述轮辋在所述圆环形凹槽处的内径为876mm,所述圆环形凹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自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具有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一外凸缘,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水平边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边和所述第一侧边通过第三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通过第四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一外凸缘通过第五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自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依次具有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水平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以及第二外凸缘,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边通过依次设置的第六弧形过渡段和第七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边和所述第三侧边通过第八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通过第九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四侧边和所述第二外凸缘通过第十弧形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三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四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六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七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八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九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的材料厚度均分别大于每个弧形过渡段两侧的材料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缘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一外侧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圆环形凹槽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弧形段的材料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外侧段的材料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凸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二外侧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圆环形凹槽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材料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外侧段的材料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缘和所述第二外凸缘的宽度均为14mm,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圆弧半径均为1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三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四侧边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的倾斜角度均为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三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六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八弧形过渡段的半径为10mm,所述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四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七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九弧形过渡段的半径为12.5mm,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的圆弧半径为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边和所述第二水平边的内径均为903.2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二外凸缘的端部与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一外凸缘的端部之间的宽度为457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上还设有气嘴安装孔,所述气嘴安装孔设于所述轮辋的外周面靠近所述第二外凸缘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通过圆筒结构辊压成型,所述圆筒结构的初始厚度为7-12mm,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四侧边的材料厚度相较于初始厚度减小0.5-3.5mm,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三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四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五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六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七弧形过渡段、所述第八弧形过渡段、所述第九弧形过渡段和所述第十弧形过渡段的材料厚度相较于材料的初始厚度增大0.5-1.5mm。
CN202220401985.9U 2022-02-25 2022-02-25 轮辋 Active CN216915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1985.9U CN216915374U (zh) 2022-02-25 2022-02-25 轮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1985.9U CN216915374U (zh) 2022-02-25 2022-02-25 轮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5374U true CN216915374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1985.9U Active CN216915374U (zh) 2022-02-25 2022-02-25 轮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5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081199A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CN104626884B (zh) 一种非充气安全轮胎
CN207594648U (zh) 免充气轮胎
CN216915374U (zh) 轮辋
CN216915379U (zh) 轮辋
CN216915377U (zh) 轮辋
CN216915370U (zh) 轮辋
CN216915364U (zh) 轮辋
CN216915387U (zh) 轮辋
CN216915372U (zh) 轮辋
CN216915371U (zh) 轮辋
CN216915365U (zh) 轮辋
CN216915385U (zh) 轮辋
CN216915384U (zh) 轮辋
CN216915382U (zh) 轮辋
CN216915381U (zh) 轮辋
CN217671960U (zh) 轮辋
CN216915386U (zh) 轮辋
CN216915380U (zh) 轮辋
CN216915366U (zh) 轮辋
CN216915375U (zh) 轮辋
CN216915369U (zh) 轮辋
CN217671958U (zh) 轮辋
CN216915367U (zh) 轮辋
CN217671959U (zh) 轮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