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5801U -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5801U
CN216905801U CN202220561324.2U CN202220561324U CN216905801U CN 216905801 U CN216905801 U CN 216905801U CN 202220561324 U CN202220561324 U CN 202220561324U CN 216905801 U CN216905801 U CN 216905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frame
heat storage
shel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13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亚飞
陈文刚
宰洪涛
王新瑞
张轲
朱剑飞
刘贺龙
杨世宁
张玉娟
陈磊
姚泽龙
许泳涛
孙锦涛
赵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13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5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5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5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其中散热组件用于对设有通风孔的壳体内部进行散热;第一储热框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顶部相连接,第二储热框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底部相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储热框的内壁顶部相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的底部贯穿第一储热框的底部后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储热框的内壁底部相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的顶部贯穿第二储热框的顶部后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气囊;具有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内部的热量不易堆积,增加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适用于微网控制装置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网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微网控制是指采用一个中央控制器来统一协调管理本地各个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实现微电网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最普遍使用的是三层控制结构,通常分为配电层、微电网层和负荷及微电源层,其中,配电层主要是负责配电网的管理和经济运行的功能;微电网层主要是进行中央处理器对负荷和微电源的控制,并与配电层完成信息的通讯;负荷及微电源层主要涉及的是微电网底层元件的控制。
微网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壳体内的热量需要即时进行散热处理,否则热量堆积在壳体内会将微网控制装置上的原件损坏,影响使用效率。
为了解决热量堆积在壳体内造成原件的损坏的问题,通常在壳体内设置风扇,对微网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但是风扇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且风扇在壳体内长时间工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内部的热量不易堆积,能够有效防止壳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损坏,增加使用寿命的散热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组件,用于对设有通风孔的壳体内部进行散热,包括第一储热框和第二储热框;所述第一储热框和所述第二储热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片;所述第一储热框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热框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储热框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热框的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储热框的底部后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热框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储热框的内壁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二储热框的顶部后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侧壁内设置有一圈空腔层,所述空腔层内填充有冷却油。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靠近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均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均通过滚珠滚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半球形凹槽的半径与所述滚珠的半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通风孔内设置有一圈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外壁上涂有隔热层。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包括设有通风孔的壳体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上述的散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两个所述散热组件上的排气管对称分布于所述通风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一储热框和第二储热框的外壁上设置导热片,将壳体内部的热量传输到第一储热框和第二储热框中;热量达到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伸展形变的温度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伸展形变,推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向运动,对气囊产生一个挤压力,通过排气管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加快了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内的热量不易堆积。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散热组件结构简单、随着壳体内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来控制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够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内部的热量不易堆积,能够有效防止壳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气管的侧壁上设置空腔层,空腔层内填充有冷却油,当气囊内的气体经过排气管时,通过冷却油进行降温,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半球形凹槽,半球形凹槽通过滚珠与壳体的侧壁之间滚动连接。通过滚动连接的结构,使得散热组件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壳体的侧壁上的移动更加顺畅,加快散热组件的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半球形凹槽的半径与滚珠的半径相同,能够更好地配合,使滚珠的滚动更加顺畅,加快散热组件的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网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落入壳体的内部,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在壳体内的堆积,减小壳体的损坏,从而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气囊的外壁涂抹隔热层,能够有效地防止温度对气囊造成的损坏,能够提高气囊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将气囊内部和外部的温度相隔离,提高散热效果。
7、本实用新型在微网控制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散热组件,能够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微网控制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和堆积的热量不易堆积,能够有效防止微网控制装置上的原件由于温度过高被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个散热组件,排气管对称分布于通风孔的两侧,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微网控制装置壳体内部空气的对流,加快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图中:10为通风孔,30为防尘网,201为第一储热框,202为第二储热框,203为导热片,204为第一弹簧,205为第一竖杆,206为第一支撑板,207为第二弹簧,208为第二竖杆,209为第二支撑板,210为气囊,211为半球形凹槽,212为滚珠,2101为排气管,2102为空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用于对设有通风孔10的壳体内部进行散热,包括第一储热框201和第二储热框202;所述第一储热框201和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片203;
所述第一储热框201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储热框201内设置有第一弹簧204,所述第一弹簧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热框201的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竖杆205,所述第一竖杆205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储热框201的底部后与第一支撑板206相连接;
所述第二储热框202内设置有第二弹簧207,所述第二弹簧20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内壁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杆208,所述第二竖杆208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顶部后与第二支撑板209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20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9之间设置有气囊210;
所述气囊210上连通有排气管2101。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一储热框和第二储热框的外壁上设置导热片,将壳体内部的热量传输到第一储热框和第二储热框中;热量达到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伸展形变的温度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伸展形变,推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向运动,对气囊产生一个挤压力,通过排气管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加快了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内的热量不易堆积。
本实用新型制备的散热组件结构简单、随着壳体内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来控制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够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壳体内部的热量不易堆积,能够有效防止壳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孔10内设置有一圈防尘网30。
具体地,所述防尘网3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网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落入壳体的内部,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在壳体内的堆积,减小壳体的损坏,从而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簧204和所述第二弹簧207均为形状记忆弹簧,所述形状记忆弹簧由形状记忆合金制备而成。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记忆效应,能够通过温度感应实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伸缩,从而带动散热组件工作。
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常态下位压缩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在温度降低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恢复为压缩状态。
实施例一中气囊上连通有排气管,实际上,排气管的侧壁内还可以设置增强降温效果的空腔层,在下面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A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排气管2101的侧壁内设置有一圈空腔层2102,所述空腔层2102内填充有冷却油。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气管的侧壁上设置空腔层,空腔层内填充有冷却油,当气囊内的气体经过排气管时,通过冷却油进行降温,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壳体侧壁之间有摩擦力,实际上,可以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壳体侧壁之间设置滚珠以减小摩擦力,使散热的效果更好,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B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相比较,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9上靠近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均设置有半球形凹槽211,所述半球形凹槽211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均通过滚珠212滚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半球形凹槽,半球形凹槽通过滚珠与壳体的侧壁之间滚动连接。通过滚动连接的结构,使得散热组件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壳体的侧壁上的移动更加顺畅,加快散热组件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半球形凹槽211的半径与所述滚珠212的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半球形凹槽的半径与滚珠的半径相同,能够更好地配合,使滚珠的滚动更加顺畅,加快散热组件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210的外壁上涂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气囊的外壁涂抹隔热层,能够有效地防止温度对气囊造成的损坏,能够提高气囊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将气囊内部和外部的温度相隔离,提高散热效果。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包括设有通风孔10的壳体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上述的散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在微网控制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散热组件,能够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使微网控制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和堆积的热量不易堆积,能够有效防止微网控制装置上的原件由于温度过高被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两个所述散热组件上的排气管2101对称分布于所述通风孔10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个散热组件,排气管对称分布于通风孔的两侧,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微网控制装置壳体内部空气的对流,加快散热效果。
工作原理:
导热片将壳体内部的热量传输到第一储热框和第二储热框中,热量达到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伸展形变的温度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伸展形变,推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向运动,对气囊产生一个挤压力,通过排气管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当壳体内的温度下降到可以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收缩形变的温度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收缩形变,拉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离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离运动,将气囊伸展成原始状态。
壳体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发生收缩形变的温度时,散热组件不工作,能够有效节约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组件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散热组件,用于对设有通风孔(10)的壳体内部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热框(201)和第二储热框(202);所述第一储热框(201)和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片(203);
所述第一储热框(201)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储热框(201)内设置有第一弹簧(204),所述第一弹簧(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热框(201)的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竖杆(205),所述第一竖杆(205)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储热框(201)的底部后与第一支撑板(206)相连接;
所述第二储热框(202)内设置有第二弹簧(207),所述第二弹簧(20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内壁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杆(208),所述第二竖杆(208)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二储热框(202)的顶部后与第二支撑板(209)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20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9)之间设置有气囊(210);
所述气囊(210)上连通有排气管(2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101)的侧壁内设置有一圈空腔层(2102),所述空腔层(2102)内填充有冷却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9)上靠近所述壳体侧壁的一端均设置有半球形凹槽(211),所述半球形凹槽(211)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均通过滚珠(212)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凹槽(211)的半径与所述滚珠(212)的半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10)内设置有一圈防尘网(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10)的外壁上涂有隔热层。
7.一种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通风孔(10)的壳体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散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两个所述散热组件上的排气管(2101)对称分布于所述通风孔(10)的两侧。
CN202220561324.2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905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1324.2U CN21690580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1324.2U CN21690580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5801U true CN216905801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1324.2U Active CN21690580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5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97842A1 (zh) 智能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及空调系统
US10219321B2 (en) H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batteries for storing electrical energy
US11431041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3378382B (zh) 防止自身过热的储能系统及防止储能系统过热的方法
US20150221998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Preventing Self from Overheating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 from Overheating
CN216905801U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风光储直流微网控制装置
CN112435833B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散热机构
CN212659629U (zh) 一种散热电池盒
EP4030053A1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energy storage system, energy storage method, and wind turbine
CN213636180U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设备散热装置
CN214396460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装置
CN210805744U (zh)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igbt的高效散热结构
CN211404567U (zh) 一种电池箱散热装置
CN212209107U (zh) 一种新型室外用建筑变压器
CN218039437U (zh) 一种户外led显示器电源安装结构
CN218417076U (zh) 一种主动式散热的互动一体机
CN210517887U (zh) 一种用于嵌入式增减容ups的散热设备
CN213878810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机电柜
CN221043521U (zh) 机柜以及储能装置
CN219372969U (zh) 一种网络安全控制器
CN214479717U (zh) 多功能便携式快充充电器
CN217241206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散热器铝件
CN217280867U (zh) 一种效率高且结构简单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散热装置
CN214543791U (zh) 一种ups双机双回路扇热机柜
CN216212733U (zh) 一种设有缓冲防护结构的智能型有载干式调容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