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3096U -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3096U
CN216903096U CN202122472483.3U CN202122472483U CN216903096U CN 216903096 U CN216903096 U CN 216903096U CN 202122472483 U CN202122472483 U CN 202122472483U CN 216903096 U CN216903096 U CN 21690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ckage module
heat dissipation
soft packag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24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辉
王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uwashik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24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包括:底板,用于支撑软包模组的底座,软包模组包括若干组电芯;盖板,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侧板,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第一侧板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一边界;第二侧板,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第二侧板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二边界;水冷板,用于软包模组的散热,水冷板将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同一侧封闭;以及散热片,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层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包模组的结构强度低、散热效果较差且无法更改热量传导路径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属于电动汽车的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软包模组也称软包电芯模组,属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软包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导致汽车动力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翅片将软包模组中的电芯产生的热量导出,由于翅片厚度较薄,无法为软包模组的整体结构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变形,影响软包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单纯的翅片散热方式由于翅片与软包模组的接触面积小,散热效果较差,且无法更改热量传导路径,散热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包模组的结构强度低、散热效果较差且无法更改热量传导路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包括:
底板,用于支撑软包模组的底座,所述软包模组包括若干组电芯;
盖板,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第一侧板,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一边界;
第二侧板,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二边界;
水冷板,用于软包模组的散热,所述水冷板将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同一侧封闭;以及,
散热片,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层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散热片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翅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具有挡板,该挡板用于电芯的固定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底板可通过该卡扣部卡扣在软包模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包括若干个第一通孔和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允许翅片穿过,以将第一侧板与散热片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可通过该第三固定孔固定在软包模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包括若干个第二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通孔被配置为允许翅片穿过,以将第二侧板与散热片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可通过该第四固定孔固定在软包模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软包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若干个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与软包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若干个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固定孔,所述盖板包括第二固定孔,所述底板可通过该第一固定孔安装在软包模组上,所述盖板可通过该第二固定孔安装在软包模组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板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用于冷却液的入口,该出水口用于冷却液的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4个,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共包括12个翅片,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共包括12个翅片。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本发明中,由于采用至少两个散热片层叠设置在由底板和盖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内,通过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支撑下,整个散热结构的强度很高,由于实现了对软包模组的分区,散热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比较均匀,不会发生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本发明通过散热片、翅片以及水冷板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大大增加了散热结构与软包模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散热片采用层叠结构,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每个散热片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若干个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的空间形成散热通道,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散热通道进行传导,经翅片和水冷板进一步降温后排出,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散热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散热结构沿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散热结构沿另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散热结构沿某一方向的正视图。
其中:1、底板101、卡扣部102、第一固定孔2、盖板201、第二固定孔3、第一侧板301、第一通孔302、第三固定孔4、第二侧板401、第二通孔402、第四固定孔5、散热片501、翅片502、挡板6、水冷板601、进水口602、出水口7、第一固定板701、第三通孔8、第二固定板801、第四通孔9、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可用于支撑软包模组的底座,该软包模组包括若干组电芯9;盖板2,位于底板1的顶部,盖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侧板3,分别与底板1和盖板2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3的顶部与盖板2连接,第一侧板3的底部与底板1连接,该第一侧板3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一边界,例如左边界;第二侧板4,分别与底板1和盖板2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侧板4的顶部与盖板2连接,第二侧板4的底部与底板1连接,该第二侧板4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二边界,例如右边界;水冷板6,用于软包模组的散热,该水冷板6将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同一侧封闭,如图1所示,水冷板6为该容纳空间的后边界;以及,散热片5,散热片5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5层叠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每个散热片5将至少两组电芯9分区。
底板1、盖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以及水冷板6共同形成了散热结构的主体结构,在上述主体结构的支撑下,整个散热结构的强度很高,同时在散热结构的内部,每个散热片5将至少两组电芯9分区,由于通过多个散热片5实现了对软包模组的分区,散热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比较均匀,因此不会发生变形的情况。
作为优选,散热片5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翅片501,参见图2,散热片5大致呈矩形的板状,翅片501分别位于散热片5的两相对侧,例如,一部分翅片501位于第一侧板3的一侧,另一部分翅片501位于第二侧板4的一侧,翅片501可用于增加散热片5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片5的一侧具有挡板502,挡板502位于水冷板6的一侧,该挡板502用于电芯9的固定和限位,挡板502也能够增加散热片5与软包模组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2所示,底板1的一侧具有卡扣部101,所述卡扣部101呈竖直方向设置,卡扣部101位于靠近水冷板6的一侧,底板1可通过该卡扣部101卡扣在软包模组上,增加底板1的固定稳定性,防止发生脱落。
第一侧板3包括若干个第一通孔301和第三固定孔302,第一通孔301被配置为允许翅片501穿过,以将第一侧板3与散热片5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可通过该第三固定孔302固定在软包模组上,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301共12个,可分为4组,每一组3个呈水平方向均匀排列,第三固定孔302有6个,分为2组,每一组3个,其中一组第三固定孔302用于通过锁紧螺丝将第一侧板3固定在盖板2上,另一组第三固定孔302用于通过锁紧螺丝将第一侧板3固定在底板1上。
第二侧板4包括若干个第二通孔401和第四固定孔402,第二通孔401被配置为允许翅片501穿过,以将第二侧板4与散热片5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可通过该第四固定孔402固定在软包模组上,如图4所示,第二通孔401共12个,可分为4组,每一组3个呈水平方向均匀排列,第四固定孔402有6个,分为2组,每一组3个,其中一组第四固定孔402用于通过锁紧螺丝将第二侧板4固定在盖板2上,另一组第四固定孔402用于通过锁紧螺丝将第二侧板4固定在底板1上。
第一侧板3与软包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7包括若干个第三通孔701,该第三通孔701与第一通孔301的形状适配,第一固定板7例如可以是矩形的不锈钢板,该第三通孔701与第一通孔30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方孔,第一固定板7可用于增加第一侧板3的稳定性,保证第一侧板3与软包模组组装后不会发生松动。
第二侧板4与软包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8,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板8包括若干个第四通孔801,该第四通孔801与第二通孔401的形状适配,第二固定板8例如可以是矩形的不锈钢板,该第四通孔801与第二通孔40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方孔,第二固定板8可用于增加第二侧板4的稳定性,保证第二侧板4与软包模组组装后不会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中,底板1包括第一固定孔102,盖板2包括第二固定孔201,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孔102共6个,分为2组,每一组3个,其中一组3个第一固定孔102位于第一侧板3的这一侧,另一组3个第一固定孔102位于第二侧板4的这一侧,作为对应,第二固定孔201在盖板2上的位置,与第一固定孔102在底板1上的位置大致相容,目的是方便实现底板1和软包模组的固定,以及盖板2和软包模组的固定,具体地,底板1可通过该第一固定孔201安装在软包模组上,所述盖板2可通过该第二固定孔201安装在软包模组上,例如分别通过固定螺丝完成底板1和盖板2的固定、安装。
水冷板6包括进水口601和出水口602,该进水口601用于冷却液的入口,该出水口602用于冷却液的出口,如图2、图4所示,进水口601可以位于出水口602的下方,冷却液可以是冷水。
一具体实施例中,散热片5的数量为4个,如图2所示,每一个散热片5包括6个翅片,分为两组,每组3个;4个散热片5的一侧共包括12个翅片,4个散热片5的另一侧包括12个翅片,4个散热片5呈由上至下层叠设置在底板1和盖板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每相邻的两个散热片5之间的间距为3-15mm,本实施例中,该间距为5mm,每一个散热片5将至少两组电芯9分区,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散热片5将五组电芯9分区,软包模组被分隔成4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由5组电芯组成,上述4个相邻的两个散热片5之间的空间形成散热通道,电芯9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散热通道进行传导,经翅片501和水冷板6进一步降温后排出,热量传导路径可以按照指定方向进行,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发明中,由于采用至少两个散热片层叠设置在由底板和盖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内,通过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支撑下,整个散热结构的强度很高,由于实现了对软包模组的分区,散热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比较均匀,不会发生变形;本发明通过散热片、翅片以及水冷板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大大增加了散热结构与软包模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散热片采用层叠结构,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每个散热片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若干个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的空间形成散热通道,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散热通道进行传导,经翅片和水冷板进一步降温后排出,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可以理解为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用于支撑软包模组的底座,所述软包模组包括若干组电芯;
盖板,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第一侧板,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一边界;
第二侧板,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被配置为该容纳空间的第二边界;
水冷板,用于软包模组的散热,所述水冷板将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同一侧封闭;以及,
散热片,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层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每个散热片将至少两组电芯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翅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具有挡板,该挡板用于电芯的固定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底板可通过该卡扣部卡扣在软包模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若干个第一通孔和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允许翅片穿过,以将第一侧板与散热片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可通过该第三固定孔固定在软包模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若干个第二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通孔被配置为允许翅片穿过,以将第二侧板与散热片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可通过该第四固定孔固定在软包模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软包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若干个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形状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与软包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若干个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形状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固定孔,所述盖板包括第二固定孔,所述底板可通过该第一固定孔安装在软包模组上,所述盖板可通过该第二固定孔安装在软包模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用于冷却液的入口,该出水口用于冷却液的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4个,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共包括12个翅片,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共包括12个翅片。
CN202122472483.3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Active CN21690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2483.3U CN216903096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2483.3U CN216903096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3096U true CN216903096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5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2483.3U Active CN216903096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3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6098B1 (ko) 루버 핀 형상의 열전도 매개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KR100684766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KR101095346B1 (ko)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US7541770B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efficient cooling
KR102058688B1 (ko) 간접 냉각 방식의 배터리 모듈
US20060214633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KR101958742B1 (ko) 배터리 모듈
CN102403480A (zh) 电池模块
KR20100109872A (ko)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CN113140824B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106784496A (zh) 电池模块
CN217903226U (zh) 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US20230012679A1 (en) Battery assembly,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device
JP2016105441A (ja) 電力変換器
CN113853085A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216903096U (zh)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US8974941B2 (en) Storage device for battery modules
KR20190119844A (ko) 자동차의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215184194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16565834U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114583327A (zh) 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0403852U (zh) 一种安装于电池箱的液冷托盘
CN115398715A (zh) 具有改进的冷却性能的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210443637U (zh) 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CN210454525U (zh) 立体散热器及车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