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1260U - 透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1260U
CN216901260U CN202122920337.2U CN202122920337U CN216901260U CN 216901260 U CN216901260 U CN 216901260U CN 202122920337 U CN202122920337 U CN 202122920337U CN 216901260 U CN216901260 U CN 216901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transparent display
driv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03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Vi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03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1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1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1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的第一表面;调光组件,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一侧;所述调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块,且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通过上述设计方式,本申请能够使透明显示装置在透明显示和非透明显示下自由切换,提高透明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Description

透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透明显示装置应运而生,透明显示装置可以同时显示显示面板上的画面以及显示面板后面的背景画面。但是,目前基于自发光的透明显示技术中,对黑色等高灰度的显示存在显示难度较大、对比度低、甚至无法显示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能够使透明显示装置在透明显示和非透明显示下自由切换,提高透明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的第一表面;调光组件,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一侧;所述调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块,且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驱动背板包括:多个第一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驱动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多个第二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正投影被划分为透明区和非透明区;其中,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透明区内。
其中,所述透明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正投影面积的50%。
其中,还包括: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背离所述液晶层一侧,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液晶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重合。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其中,还包括:透明基板,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件,填充所述间隙,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背板接触,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接触;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还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块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具有遮光性能;优选地,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绝缘块,填充所述间隙,且所述绝缘块背离驱动背板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第一电极块背离所述驱动背的一侧齐平。
其中,相邻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构成一个像素,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一个所述像素。
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一个第二电极块,所有所述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二电极块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块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在发光单元的一侧引入液晶调控形式的调光组件,通过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以使得透明显示装置可以在透明显示和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此外,针对第一透明电极层,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每个第一电极块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一方面,该设计方式可以利用第一电极块精确控制其覆盖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位置处的透明度,以实现局部精准调控;另一方面,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整个透明显示装置的厚度,有利于轻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电极层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透明显示装置1包括:驱动背板10、多个发光单元12、调光组件14。
其中,多个发光单元12间隔设置于驱动背板10的第一表面100;驱动背板10可以包括透明衬底以及位于透明衬底一侧的线路层,该透明衬底的材质可以为玻璃等刚性衬底;也可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柔性衬底。线路层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驱动电路,每个第一驱动电路中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第一驱动电路与一个发光单元 12电连接,用于驱动与其电连接的发光单元12发光。可选地,发光单元12可以为LED、Micro-LED、Mini-LED、OLED等自发光光源,且发光单元12可以发出红色光线或绿色光线或蓝色光线,以使得该透明显示装置1能够实现全彩显示。
调光组件14位于驱动背板10的第一表面100一侧;调光组件14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以及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之间的液晶层144;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块1400,且每个第一电极块1400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2。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的材质可以包括:银氧化物(例如, AgO或者Ag2O或者Ag2O3)、铝氧化物(例如,Al2O3)、钨氧化物(例如, WO2或者WO3或者W2O3)、镁氧化物(例如,MgO)、钼氧化物(例如, MoO3)、锌氧化物(例如,ZnO)、锡氧化物(例如,SnO2)、铟氧化物(例如, In2O3)、铬氧化物(例如,CrO3或者Cr2O3)、锑氧化物(例如,Sb2O3或者 Sb2O5)、钛氧化物(例如,TiO2)、镍氧化物(例如,NiO)、铜氧化物(例如, CuO或者Cu2O)、钒氧化物(例如,V2O3或者V2O5)、钴氧化物(例如, CoO)、铁氧化物(例如,Fe2O3或者Fe3O4)、铌氧化物(例如,Nb2O5)、铟锡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锡ITO)、铟锌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锌IZO)、铝掺杂锌氧化物(例如,铝掺杂氧化锌ZAO)、铝掺杂锡氧化物(例如,铝掺杂氧化锡TAO)和锑锡氧化物(例如,氧化锑锡ATO)等。液晶层144可以包括多个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可以为负型液晶或双频率液晶等。在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之间的电压的作用下,液晶分子能够产生偏转和位移,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可以使得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或环境光线能够通过液晶层144或被液晶层144遮挡,以实现透明显示和非透明显示。此外,对于第二透明电极层142而言,第二透明电极层142可以包括一个第二电极块1420,即第二透明电极层 142为一整层设计,所有第一电极块1400在第二电极块14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块1420内。此时第二透明电极层142可以一直处于某个固定电位,通过改变第一电极块1400的电压即可。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制备工艺难度,且简化线路设计。
在上述设计方式中,通过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 控制液晶层144中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以使得透明显示装置1可以在透明显示和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此外,针对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块1400,一个第一电极块1400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2;一方面,该设计方式可以利用第一电极块1400精确控制其覆盖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2位置处的透明度,以实现局部精准调控;另一方面,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整个透明显示装置1的厚度,有利于轻薄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示,一个第一电极块1400覆盖一个发光单元12。该设计方式可以实现子像素级别的精准调控,以提高显示效果;且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第一电极块1400和对应的发光单元12 采用对应的时序控制,以降低驱动芯片的计算难度;例如,当该发光单元12点亮时,对应的第一电极块1400可以为第一电压,此时调光组件 14处于高透光率状态;当该发光单元12未点亮时,对应的第一电极块 1400可以为第二电压,此时调光组件14处于低透光率状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第一电极块1400也可覆盖多个发光单元12;可选地,相邻的多个发光单元12构成一个像素,一个第一电极块1400覆盖一个像素。例如,相邻的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构成一个像素,此时第一电极块1400可以同时覆盖该一个像素,以同时控制该一个像素位置处的透光度。该设计方式可以简化工艺制备难度,且减少第一电极块1400对应的驱动电路的个数,以使得线路布局较为简单。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驱动背板10中的线路层除了包括上述提及的多个第一驱动电路外,还可包括多个第二驱动电路(图未示),且每个第二驱动电路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每个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极块1400电连接,用于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块1400 的电压,以控制第一电极块1400位置处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即本申请中由于第一电极块1400覆盖对应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2,故可将与第一电极块1400电连接的第二驱动电路与驱动发光单元12发光的第一驱动电路做在同一个线路层中,在降低制备工艺难度的同时降低透明显示装置1的厚度。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与第二驱动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同层设置,也可在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第一电极层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第一电极块1400在驱动背板10的第一表面100(图2中未示意)上的第一正投影被划分为透明区A和非透明区B;其中,图1中的发光单元12、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在第一表面100上的正投影位于非透明区B内。即本申请中将发光单元12、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集中布局,以使得透明区A和非透明区B尽可能隔离开来,透明区A的开口率可以尽可能做大,以提高驱动背板10的透光率,提高透明显示装置1的透明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区A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圆形、或星形、或六边形、或椭圆形等;非透明区B的形状也可为矩形、或圆形、或星形、或六边形、或椭圆形等。
另一可选地,透明区A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正投影面积的50%,例如,透明区A的面积为第一正投影面积的60%或70%等。该设计方式可以增大驱动背板10的透光率,以提高透明显示装置1的透明显示效果。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一偏光片16,位于第二透明电极142背离液晶层 144一侧,且第一偏光片16在驱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与液晶层144在驱动背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一方面,第一偏光片16可以降低光线产生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偏光片16和调光组件14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透明显示装置1在透明和非透明之间的切换效果更好,且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液晶层144的成本。例如,通过第一电极块1400 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的作用可以使得其对应位置处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经过液晶分子后的光线的振动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6的偏振轴垂直以实现非透明显示。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所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二偏光片13,第二偏光片13层叠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液晶层144之间。此时通过第一偏光片16、第二偏光片13和调光组件14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透明显示装置1在透明和非透明之间的切换效果较好。
请再次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透明基板18,层叠设置于第一偏光片16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2之间。该透明基板18的材质可以为玻璃等刚性衬底,也可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柔性衬底。该设计方式可以降低透明显示装置1的制备工艺难度;例如,在制备透明显示装置1时可以将第二透明电极层142 直接采用涂覆的方式在透明基板18上形成,第一偏光片16可以直接在透明基板18的另一表面涂覆形成或贴附形成。
此外,请继续参阅图1,相邻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具有间隙,为了更好的对液晶层144的位置进行限定,降低液晶层144中液晶分子灌封时的难度,本申请所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绝缘块11,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的间隙内可以设置有一个绝缘块11;可选地,绝缘块11背离驱动背板10一侧可以与第一电极块1400背离驱动背板 10一侧齐平。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的间隙位置处也可设置其他结构。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所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支撑件15。具体而言,相邻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具有间隙;每个间隙内可以设置有一个支撑件15,且支撑件15的一端与驱动背板10接触,支撑件15的另一端与第二透明电极层142接触。该支撑件15由绝缘物质形成,该支撑件15的引入可以降低第二透明电极层142与第一透明电极层140之间间隔不均一的情况,以提高整个透明显示装置1的平整性。
可选地,该支撑件15具有遮光性能,例如,该支撑件15包括黑色色阻。上述设计方式可以降低相邻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之间串扰的概率,以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当第一透明电极层140和液晶层144之间设置有第二偏光片13时,第二偏光片1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开口,且开口在第一表面100上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的间隙在第一表面100上的正投影重合;此时支撑件15填充开口和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的间隙,并与驱动背板1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44接触。
此外,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透明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15除了填充相邻第一电极块1400之间的间隙外,支撑件15还可进一步覆盖部分第一电极块1400背离驱动背板10一侧;且支撑件15覆盖第一电极块1400的部分在驱动背板10上的第二正投影位于非透明区B内,且该第二正投影与发光单元12之间无重合区域。该设计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发光单元12正常发光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光线串扰的概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背板;
多个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的第一表面;
调光组件,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一侧;所述调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块,且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包括:
多个第一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驱动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多个第二驱动电路,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正投影被划分为透明区和非透明区;其中,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透明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正投影面积的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背离所述液晶层一侧,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液晶层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明基板,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撑件,填充所述间隙,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背板接触,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还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块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具有遮光性能。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绝缘块,填充所述间隙,且所述绝缘块背离驱动背板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第一电极块背离所述驱动背一侧齐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构成一个像素,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块覆盖一个所述像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一个第二电极块,所有所述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二电极块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块内。
CN202122920337.2U 2021-11-25 2021-11-25 透明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901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0337.2U CN216901260U (zh) 2021-11-25 2021-11-25 透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0337.2U CN216901260U (zh) 2021-11-25 2021-11-25 透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1260U true CN216901260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0337.2U Active CN216901260U (zh) 2021-11-25 2021-11-25 透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1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5859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display screens, and mask plates
US20220028900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substrates,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US102958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003143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101913244B1 (ko) 표시 장치
CN112992985B (zh) 显示装置
CN10808975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631402B (zh) 陣列基板與顯示面板
US2020021144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8413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140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GB2594117A (en) Display device
US118679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6901260U (zh) 透明显示装置
CN11432716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102664574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24011473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3194579U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4609813B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4859610B (zh)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1090816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4311203U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CN21872847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6832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052579B (zh) 前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