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6157U - 汽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汽车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6157U
CN216886157U CN202220352268.1U CN202220352268U CN216886157U CN 216886157 U CN216886157 U CN 216886157U CN 202220352268 U CN202220352268 U CN 202220352268U CN 216886157 U CN216886157 U CN 216886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plate
water outlet
chassis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22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声
陈华英
陈国豪
陈珠秀
蒋金龙
杜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22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6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6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6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包括:底盘,用于安装于汽车上;壳体,安装于底盘,并形成有容纳空间,壳体一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蒸发器,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底盘上设置有排水口、引流槽和第一出水口,引流槽连通排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汽车空调还包括盖板,盖板的至少部分盖设于引流槽上。通过在蒸发器的冷凝水排出位置设置引流槽,可以引导蒸发器的冷凝水排出,进而防止冷凝水积聚对汽车空调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引流槽上设置盖板,盖板可以阻隔由进风口进入的雨水入侵空调内部,进而可以将雨水和冷凝水均排出至空调外部,防止冷凝水和雨水积聚在空调底盘造成的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汽车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已经作为汽车的必备电器,随着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汽车运输以及电驱动的汽车空调均迎来了快速发展。
与传统空调不同,汽车空调安装于汽车车顶,汽车空调在实际中需要面对汽车运行中的强振动、倾斜以及暴风、雨雪天气等运行状况,导致空调冷凝水和雨水不易排出,并积聚在空调底盘而容易进入车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以解决现有的汽车空调冷凝水和雨水不易排出,并积聚在空调底盘而容易进入车内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包括:
底盘,用于安装于汽车上;
壳体,安装于所述底盘,并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一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蒸发器能够排出冷凝水,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其中,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排水口、引流槽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引流槽连通所述排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冷凝水依次通过所述排水口、所述引流槽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排出到所述汽车空调外部;
所述汽车空调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盖设于所述引流槽上。
可选的,所述汽车空调还包括:
第一侧板,围设所述蒸发器并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所述排水口;
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盘的边缘,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
第一筋板,安装于所述底盘上,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和
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筋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底盘、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围设形成所述引流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朝向所述汽车的车尾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朝向所述汽车的车尾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筋板背离所述第二筋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筋板背离所述第一筋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筋板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引导所述引流槽内的水自所述引流孔经所述第二出水口排出;和/或
所述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引导所述引流槽内的水自所述引流孔经所述第三出水口排出。
可选的,所述盖板包括:
第一部分,盖设于所述引流槽上,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引流槽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以封闭所述引流槽和所述排水口;和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排水口朝向所述蒸发器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筋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
第三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以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盘上;和
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间隔设置,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以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盘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
所述第一部分还设置有:
至少一个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孔对应一个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并与所述定位结构配合以实现对所述盖板的定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对应所述引流槽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为栅格结构,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汽车的尾部倾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中,通过在蒸发器的冷凝水排出位置设置引流槽,可以引导蒸发器的冷凝水排出,进而防止冷凝水积聚对汽车空调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引流槽上设置盖板,盖板可以阻隔由进风口进入的雨水入侵空调内部,进而可以将雨水和冷凝水均排出至空调外部,防止冷凝水和雨水积聚在空调底盘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和汽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和汽车空调中汽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汽车空调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汽车空调中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空调冷凝水和雨水不易排出,并积聚在空调底盘而容易进入车内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和汽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1,汽车空调1即为安装在汽车2上的空调,用于为汽车2内的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比如,对于运输卡车和客运汽车2上,由于汽车2空间较大,均需要安装电驱动的汽车空调1,也即独立的一个空调,以满足用户的温度调节需求。汽车空调1通常安装于汽车2车顶,汽车空调1在实际中需要面对汽车2运行中的强振动、倾斜以及暴风、雨雪天气等运行状况,导致空调冷凝水和雨水不易排出,并积聚在空调底盘而容易进入车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对汽车空调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和汽车空调中汽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汽车空调1可以包括底盘10、壳体20和蒸发器30。底盘10用于安装于汽车2上,可以理解的是,底盘10是汽车空调1的安装基础,比如,可以将汽车空调1内部的如蒸发器30安装于底盘10,再将底盘10安装在汽车2车顶上。底盘10的尺寸可以根据汽车空调1的整体尺寸来进行适应性设计,同时需要满足汽车空调1内部的零部件的安装需求和安装在汽车2上的安装需求。底盘10可以为长方形的片状结构,底盘10的四周可以采用圆角平滑过渡。壳体20安装于底盘10,并形成有容纳空间21,壳体20可以理解为汽车空调1的外罩,壳体20可以保护汽车空调1内部的至少部分零部件免受雨水的侵袭。壳体20的周缘与底盘10的周缘连接,以将壳体20安装于底盘10上。
示例性的,壳体20的一侧壁设置有进风口22,以便于对汽车空调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散热。此侧壁可以为汽车2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与上述侧壁相对的汽车2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壁也可以设置进风口22,以增大对汽车空调1内部的零部件散热的面积。示例性的,进风口22可以为栅格结构,也即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孔组成进风口22。为了适应汽车2前进带来的风向的变化,进风口22可以朝向汽车2的尾部倾斜。
其中,蒸发器30设置于容纳空间21内,蒸发器30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蒸发器30就是一个热交换器: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30,由于膨胀阀的雾化作用,使液态的冷媒变成雾状,雾状的冷媒在低压条件下转变为气态。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吸热,所以此时蒸发器是凉的,风通过后,就变成凉风,达到了制冷的目的。在上述过程中,蒸发器30能够排出冷凝水。蒸发器30通常靠近进风口22设置,以使得蒸发器30的热量可以通过进风口22散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面,由于蒸发器30有冷凝水排出,若不及时将冷凝水排出到汽车空调1的外部,冷凝水的积聚会造成汽车空调1内部电器件的安全隐患。第二方面,由于蒸发器30靠近进风口22设置,在雨水天气下,雨水会通过进风口22进入壳体20内,雨水积聚在壳体20内也会造成壳体20内电器件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两方面的水积聚在底盘10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空调1进行了排水与防水的设计。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和图2并参阅图3和图4,图3为图2所示的汽车空调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汽车空调中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底盘10上设置有排水口11、引流槽12和第一出水口13,引流槽12连通排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3,蒸发器30排出的冷凝水依次通过排水口11、引流槽12和第一出水口13排出到汽车空调1外部。汽车空调1还可以包括盖板40,盖板40的至少部分盖设于引流槽12上。通过在蒸发器30的冷凝水排出位置设置引流槽12,可以引导蒸发器30的冷凝水排出,进而防止冷凝水积聚对汽车空调1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引流槽12上设置盖板40,盖板40可以阻隔由进风口22进入的雨水入侵空调内部,进而可以将雨水和冷凝水均排出至空调外部,防止冷凝水和雨水积聚在空调底盘10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底盘10上引流槽12的设置是通过围设板材来完成的。示例性的,汽车空调1还可以包括第一侧板50、第二侧板60、第一筋板70和第二筋板80。第一侧板50围设蒸发器30并设置于底盘10上,比如,第一侧板50与底盘10垂直设置,第一侧板50可以连接底盘10和壳体20的顶壁。第一侧板50可以围设蒸发器30的周缘。第一侧板50上开设有排水口11,排水口11可以对应蒸发器30的冷凝水出口设置,从而可以将冷凝水从排水口11引入到引流槽12中。第二侧板60与第一侧板50相对设置于底盘10的边缘,第二侧板60可以围设底盘10的一周,第二侧板60也可以围设底盘10的一部分,这里不作限制。第二侧板60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3,从而可以将引流槽12内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13排出到汽车空调1的外部。第一出水口13可以与排水口11对应设置,第一出水口13也可以与排水口11错位设置。对应设置或者错位设置时,均可以将排水口11所处的高度设置于大于第一出水口13的高度,以便于水流排出。第一筋板70安装于底盘10上,并连接第一侧板50和第二侧板60。第二筋板80与第一筋板70相对设置底盘10上,且连接第一侧板50和第二侧板60。底盘10、第一侧板50、第二侧板60、第一筋板70和第二筋板80围设形成引流槽12。引流槽12可以将排水口11处的冷凝水引导至第一出水口13,从而将冷凝水排出至汽车空调1外部。
其中,示例性的,第一筋板70与第一侧板50倾斜设置,倾斜方向可以朝向汽车2的车尾方向。同样的,第二筋板80也可以选择与第一侧板50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也朝向汽车2的车尾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选择将第一筋板70和第二筋板80均与第一侧板50倾斜设置,也可以选择将第一筋板70或者第二筋板80与第一侧板50倾斜设置,这里不作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在汽车2前进时,冷凝水会随着汽车2前进带有惯性,将第一筋板70和第二筋板80朝向车尾倾斜设置,可以适应水流的惯性,更便于冷凝水的排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引流槽12内的水量过多而溢出,可以在筋板上设置引流孔。示例性的,第二侧板60上还可以设置第二出水口61和第三出水口62,第二出水口61可以设置于第一筋板70背离第二筋板80的一侧,第三出水口62可以设置于第二筋板80背离第一筋板70的一侧,也即第二出水口61和第三出水口62均与第一出水口13间隔设置,且第二出水口61和第三出水口62设置于引流槽12的两侧,不与引流槽12连通。示例性的,第二侧板60可以设置多个间隔的出水口,对应引流槽12的区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出水口13,以加速水流的排出。换一个角度来说,第一出水口13可以理解为冷凝水的主出口,第二出水口61和第三出水口62可以为冷凝水的副出口,并且,第二出水口61和第三出水口62也可以作为雨水的排水口。相应的,在第一筋板70和/或第二筋板80上可以设置引流孔71,以引导引流槽12内的水自引流孔71经第二出水口61和/或第三出水口62排出,引流孔71以及第二出水口61和第三出水口62的设置,可以防止引流槽12内的水量过多而出现无法预期的溢出对汽车空调1造成的安全隐患。
上述对构成引流槽1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将对盖板40以及与盖板40连接的结构进行说明。示例性的,盖板4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1盖设于引流槽12上,且第一部分41背离引流槽12的侧面于第一侧板50抵接,以封闭引流槽12和排水口11。第一部分41可以设置于排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3的上方,也即完全覆盖引流槽12、排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3,以阻挡由进风口22进入的雨水进入引流槽12。第二部分42与第一部分41连接,第二部分42可以自排水口11朝向蒸发器30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部分42通过排水口11朝向蒸发器30伸入到第一侧板50朝向蒸发器30的一侧。第二部分42的宽度需要适应排水口11的宽度,第二部分42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由于排水口11的宽度小于引流槽12的宽度,因此,示例性的,第一部分41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部分42的面积。为了进一步防止雨水通过缝隙沿第二部分42进入到与蒸发器30相近的位置,第二部分42的长度可以较小,也即不接触或者远离蒸发器30,同时,也可以将第二部分42的高度设置于高于第一部分41的高度,也即盖板40倾斜设置,以引导雨水排出。
对于盖板40的安装,可以通过连接件来实现。示例性的,第一筋板70上可以设置第一安装孔72,第一安装孔72与引流孔71间隔,且第一安装孔72的朝向与引流孔71的朝向垂直。同样的,第二筋板80上可以设置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安装孔的设置可以参照第一安装孔72,这里不再赘述。第一部分41可以设置有间隔的第三安装孔411和第四安装孔412,第三安装孔411可以对应第一安装孔72设置,以通过连接件将盖板40连接于底盘10上。第四安装孔412可以对应第二安装孔设置,以通过连接件将盖板40连接于底盘10上,可以理解的是,盖板40的两个安装位相比与一个安装位的安装更牢靠。其中,连接件可以为螺钉,螺钉的材料可以选取具有防水防腐的材料,比如,可以对连接件表面进行镀锌铝镁涂层或达克罗表面处理技术。
其中,在安装盖板40之前,还需要对盖板40的安装进行定位,以使得盖板40的安装准确,进而可以防止盖板40连接错位造成的漏水问题。示例性的,第一筋板70和第二筋板80上均设置有定位结构73。第一部分4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413,每一定位孔413对应一个定位结构73设置,并与定位结构73配合以实现对盖板40的定位。比如,定位结构73可以为孔位,孔位与定位孔413的配合实现对盖板40安装的定位。再比如,定位结构73也可以为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与定位孔413配合实现对盖板40安装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防水和排水盖板40的目的是将冷凝水集中在引流槽12中,避免冷凝水溢出。并且,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比如暴雨天气情况下,在大风的吹动下雨水容易进入底盘10,该盖板40能避免雨水直接流入汽车空调1内部,这样可以避免汽车空调1内部积水导致机子内部发臭,同时可以避免机子内部积水产生的电器安全隐患,提高了汽车空调1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空调1中,通过在蒸发器30的冷凝水排出位置设置引流槽12,可以引导蒸发器30的冷凝水排出,进而防止冷凝水积聚对汽车空调1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引流槽12上设置盖板40,盖板40可以阻隔由进风口22进入的雨水入侵空调内部,进而可以将雨水和冷凝水均排出至空调外部,防止冷凝水和雨水积聚在空调底盘10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用于安装于汽车上;
壳体,安装于所述底盘,并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一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蒸发器能够排出冷凝水,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其中,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排水口、引流槽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引流槽连通所述排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冷凝水依次通过所述排水口、所述引流槽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排出到所述汽车空调外部;
所述汽车空调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盖设于所述引流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还包括:
第一侧板,围设所述蒸发器并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所述排水口;
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盘的边缘,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口;
第一筋板,安装于所述底盘上,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和
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筋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底盘、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围设形成所述引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朝向所述汽车的车尾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朝向所述汽车的车尾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筋板背离所述第二筋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筋板背离所述第一筋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筋板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引导所述引流槽内的水自所述引流孔经所述第二出水口排出;和/或
所述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引流孔,以引导所述引流槽内的水自所述引流孔经所述第三出水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第一部分,盖设于所述引流槽上,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引流槽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以封闭所述引流槽和所述排水口;和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排水口朝向所述蒸发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筋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
第三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以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盘上;和
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间隔设置,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以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
所述第一部分还设置有:
至少一个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孔对应一个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并与所述定位结构配合以实现对所述盖板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对应所述引流槽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栅格结构,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汽车的尾部倾斜。
CN202220352268.1U 2022-02-21 2022-02-21 汽车空调 Active CN216886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2268.1U CN216886157U (zh) 2022-02-21 2022-02-21 汽车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2268.1U CN216886157U (zh) 2022-02-21 2022-02-21 汽车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6157U true CN216886157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2268.1U Active CN216886157U (zh) 2022-02-21 2022-02-21 汽车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6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84461A1 (zh) 车载空调
CN216886157U (zh) 汽车空调
CN211822765U (zh) 天花机
CN209819729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4543246U (zh) 一种固定式功率组件集成的电气柜体
CN113784560B (zh) 一种户外储能柜
CN211551827U (zh) 一种天花机
WO2021203748A1 (zh) 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4076462B (zh) 嵌入式冰箱
CN213020204U (zh) 地暖空调一体机电控组件的固定结构
CN219243751U (zh) 一种电控盒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4103446A1 (zh) 顶置式空调器及车辆
CN217495856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充电桩散热系统
CN220379943U (zh) 壳体组件和空调设备
CN215675500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09921091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散热装置
CN216915458U (zh) 一种制冷外机及包含其的冷藏车
CN212851301U (zh) 一种电控盒及轨道车辆空调
CN212901805U (zh) 预制舱工业空调安装结构
CN220087096U (zh) 一种畜牧风机用的一体式电容保护盖
CN216114393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3649281U (zh) 一种新型空调蒸发箱
CN216868790U (zh) 空调器底盘及空调器
CN211695178U (zh) 出风网罩、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069158U (zh) 一种高散热型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