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3654U -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3654U
CN216883654U CN202220428345.7U CN202220428345U CN216883654U CN 216883654 U CN216883654 U CN 216883654U CN 202220428345 U CN202220428345 U CN 202220428345U CN 216883654 U CN216883654 U CN 216883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aring
clamping
driving
penet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8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纪波
刘知新
柳永刚
刘惠东
王天铎
杨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0428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3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3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3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该穿管装置包括安装座、拖拽机构、固定机构及扩口机构,所述安装座用于承载待穿管的管件;所述拖拽机构用于从所述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待穿管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扩口机构用于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内并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且所述扩口机构形成供插管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的通道。该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提升管件的穿管效率及降低管件的损坏率。

Description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内外机的连接管主要由铜管和保温管构成,连接管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将铜管插设于保温管内。
保温管在穿管前一般螺旋呈盘状置于安装台上,在穿管过程中需要人工拖拽出一段,然后在将铜管穿设于保温管内。由于保温管质地较软,传统的穿管设备在将铜管在快速穿过保温管过程中,保温管容易错位,对保温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保温管的损坏率,同时影响保温管的穿管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穿管设备在将铜管在快速穿过保温管过程中,保温管容易错位,对保温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保温管的损坏率,同时影响保温管的穿管的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该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提升管件的穿管效率及降低管件的损坏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穿管装置,包括安装座、拖拽机构、固定机构及扩口机构,所述安装座用于承载待穿管的管件;所述拖拽机构用于从所述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待穿管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扩口机构用于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内并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且所述扩口机构形成供插管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的通道。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拽机构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件的第一夹持部,所述扩口机构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并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扩口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扩口部在朝向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拽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于所述管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以从所述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相互连接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拖拽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夹持所述管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夹持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夹持件设有夹持口,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夹持件沿靠近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夹持口夹持于所述待穿管部分并将所述待穿管部分抵持于所述安装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三夹持件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三夹持件沿所述待穿管部分的长度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安装架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持件沿靠近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口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和扩口部,所述扩口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扩口件和第二扩口件,所述扩口机构通过驱使所述第一扩口件和所述第二扩口件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并通过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扩口件和所述第二扩口件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且所述第一扩口件和所述第二扩口件通过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形成所述通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穿管装置。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穿管设备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用于沿所述插管的插入口插入所述插管内,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插管外,所述导向件通过所述导向部的导向下带动所述插管沿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插管的轴向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的最小值大于所述插管的插入口围设的面积。
上述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在使用时,通过拖拽机构从所述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随后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待穿管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座,避免待穿管部分在穿管时发生移动错位,然后通过扩口机构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内并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所述扩口机构形成供插管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的通道,插管沿该通道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完成对管件进行穿管,如此,管件在穿管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穿管效率高且可以降低管件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的穿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导向件与插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穿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固定机构夹持待穿管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扩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穿管设备;20、穿管装置;100、安装座;200、拖拽机构;210、第一夹持部;212、第一夹持件;214、第二夹持件;220、第二驱动件;300、固定机构;310、第三夹持件;312、夹持口;320、安装架;400、扩口机构;410、第四驱动件;420、扩口部;422、第一扩口件;424、第二扩口件;426、通道;30、插管;40、导向件;500、导向部;50、待穿管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保温管在穿管前一般螺旋呈圆盘状置于安装台上,在穿管过程中需要人工拖拽出一段,然后在将铜管穿设于保温管内。由于保温管质地较软,传统的穿管设备在将铜管在快速穿过保温管过程中,保温管容易错位,对保温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保温管的损坏率,同时影响保温管的穿管的效率。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该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提升管件的穿管效率及降低管件的损坏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可以应用的领域包括但不局限于空调内外机的连接管的穿管中,还可以使用于其他领域中管件的穿管中。
下面以空调内外机的连接管的制作为例说明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的工作原理,其中涉及到的管件可以为保温管,涉及得到的待穿管部分为保温管的部分结构,插管可以为铜管。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穿管设备10包括穿管装置20及导向件40,穿管装置20用于将待穿管的管件(未示出)拖拽出需要穿管的待穿管部分50,并对该待穿管部分50进行固定避免待穿管部分50在穿管时发生错位,固定完毕后对待穿管部分50进行扩口撑开处理使得穿管能够伸入待穿管部分50,随后插管30在导向件40的作用下伸入待穿管部分50完成穿管。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穿管装置20包括安装座100、拖拽机构200、固定机构300及扩口机构400,安装座100用于承载待穿管的管件(未示出),拖拽机构200从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50,固定机构300用于将待穿管部分50固定于安装座100,扩口机构400用于伸入待穿管部分50内并撑开待穿管部分50,且扩口机构400形成供穿管伸入待穿管部分50的通道426。
上述穿管装置20及穿管设备10在使用时,通过拖拽机构200从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50,随后通过固定机构300将待穿管部分50固定于安装座100,避免待穿管部分50在穿管时发生移动错位,然后通过扩口机构400伸入待穿管部分50内并撑开待穿管部分50,扩口机构400形成供穿管伸入待穿管部分50的通道426,插管30沿该通道426伸入待穿管部分50完成对管件进行穿管,如此,管件在穿管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穿管效率高且可以降低管件的损坏率。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长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定,拖拽机构200可以固定管件的头部并拖拽管件拉出一端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50。
请参照图3,拖拽机构200设有用于夹持管件的第一夹持部210,扩口机构400设有用于伸入待穿管部分50并撑开待穿管部分50的扩口部420,第一夹持部210和扩口部420在朝向待穿管部分5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投影方向如图3中的L所示。如此,当拖拽机构200通过第一夹持部210夹持在待穿管部分50的外壁时,扩口部420再向外撑开待穿管部分50时,第一夹持部210可以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待穿管部分50超出预设可撑开的幅度范围。第一夹持部210从待穿管部分50的外壁抵持住待穿管部分50,扩口部420在待穿管部分50的内部对待穿管部分50施加作用力,进而在第一夹持部210和扩口部420的共同作用下对待穿管部分50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拖拽机构200包括第一夹持部210及第一驱动件(未示出),第一夹持部210用于夹持于管件的一端,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210移动以从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50,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部210带动管件移动的方向可以为图3中的M方向。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可以是气缸类等直线驱动源。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夹持部210包括相互连接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212和第二夹持件214,拖拽机构2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220,第二驱动件220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212和第二夹持件214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夹持管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夹持件212和/或第二夹持件214连接。在使用时,先通过第二驱动件220驱动第一夹持件212和第二夹持件214夹持管件,随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212或第二夹持件214或同时驱动第一夹持件212和第二驱动件220移动以带动管件移动,进而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50。
在其他实施例中,拖拽机构200还可以通过与管件卡接或者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先与管件进行固定,然后再拖拽管件移动形成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5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件220可以为伸缩件,伸缩件可以包括一个伸缩部,伸缩部可以与第一夹持件212和第二夹持件214中的一者连接,通过伸缩件带动其中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来夹持管件;或者伸缩件可以包括两个伸缩部,其中一个伸缩部与第一夹持件212连接,另一个伸缩部与第二夹持件214连接,通过两个伸缩部驱动第一夹持件212和第二夹持件214相对移动来夹持管件。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220也可以为气缸。
请参照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机构300包括第三夹持件310及第三驱动件(未示出),第三夹持件310设有夹持口312,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三夹持件310沿靠近待穿管部分50的方向移动,以通过夹持口312夹持于待穿管部分50并将所述待穿管部分50抵持于所述安装座100。第三夹持件310在使用时,通过夹持口312从上往下(图1中的F方向)移动以夹持待穿管部分50并对待穿管部分50施加向下的抵持力,使得待穿管部分50可以固定在安装座100上,此时固定机构300相当于起到对待穿管部分50进行定位的功能,进而可以避免在后续穿管过程中,在插管30的作用下待穿管部分50发生错位。
请参照图3和图5,扩口机构400包括第四驱动件410和扩口部420,扩口部4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扩口机构400通过驱使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伸入待穿管部分50,并通过第四驱动件410驱动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待穿管部分50,且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通过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形成通道426。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伸入待穿管部分50,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的端部拼合形成类似锥状结构。
可选地,第四驱动件410可以气缸。第四驱动件410包括两个伸缩端,分别与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连接,进而通过两个伸缩部驱使第一扩口件422和第二扩口件424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请往回参照图2,该穿管设备10还包括导向件40,导向件40的一端用于沿插管30的插入口插入所述插管30内,导向件40的另一端设有导向部500,导向部500设置于穿管外,导向件40通过导向部500的导向下带动插管30沿通道426伸入待穿管部分50。如此,在导向件40的作用下,插管30可以更加顺畅的进入待穿管部分50。此外,将导向部500设置于插管30的插入口外,在使用时,通过导向部500代替插管30与待穿管部分50的内壁接触,避免插管30的边缘毛刺刺伤待穿管部分50的内部的保温棉。
进一步地,导向部500包括沿垂直于穿管的轴向的横截面,横截面的最小值大于穿管的插入口围设的面积。如此,确保导向部500不会掉进插管30内部。
请参照图1和图4,固定机构300还包括安装架320,第三夹持件310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三夹持件310沿待穿管部分50的长度方向间隔固设于安装架320,每个第三夹持件310均设有夹持口312,第三驱动件与安装架320连接,用于通过驱动安装架320移动以驱动第三夹持件310沿靠近待穿管部分50的方向移动。如此,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三夹持件310提升对待穿管部分50固定的稳固性。
请参照图1,为了提升穿管效率,拖拽机构200和扩口机构400均设置为至少两个,管件也设置为至少两个并布设在安装座100上,插管30对应也设置至少两个,一个拖拽机构200、一个扩口机构400和一个插管30对应一个管件。请参照图1,两个第三夹持件310形成一组,第三夹持件310设置为至少两组,所有组的第三夹持件310布设方向与管件的排布方向对应,并固设于安装架320上,一组第三夹持件310夹持一个管件的待穿管部分5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承载待穿管的管件;
拖拽机构,所述拖拽机构用于从所述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待穿管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及
扩口机构,所述扩口机构用于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内并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且所述扩口机构形成供插管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机构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件的第一夹持部,所述扩口机构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并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扩口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扩口部在朝向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于所述管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以从所述管件中拖拽出预设长度的待穿管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相互连接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拖拽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夹持所述管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夹持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夹持件设有夹持口,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夹持件沿靠近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夹持口夹持于所述待穿管部分并将所述待穿管部分抵持于所述安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三夹持件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三夹持件沿所述待穿管部分的长度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安装架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三夹持件沿靠近所述待穿管部分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和扩口部,所述扩口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扩口件和第二扩口件,所述扩口机构通过驱使所述第一扩口件和所述第二扩口件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并通过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扩口件和所述第二扩口件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所述待穿管部分,且所述第一扩口件和所述第二扩口件通过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形成所述通道。
8.一种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穿管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用于沿所述插管的插入口插入所述插管内,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插管外,所述导向件通过所述导向部的导向下带动所述插管沿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待穿管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插管的轴向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的最小值大于所述插管的插入口围设的面积。
CN202220428345.7U 2022-02-28 2022-02-28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Active CN216883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8345.7U CN216883654U (zh) 2022-02-28 2022-02-28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8345.7U CN216883654U (zh) 2022-02-28 2022-02-28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3654U true CN21688365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8345.7U Active CN216883654U (zh) 2022-02-28 2022-02-28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3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3654U (zh) 穿管装置及穿管设备
CN201624817U (zh) 一种输尿管导管导丝
CN219590116U (zh) 一种mpp导管抗弯折强度检测设备
CN214407982U (zh) 一种内窥镜蛇骨耐受性测试装置
CN208573546U (zh) 一种可调式多杆毛巾架
CN205519137U (zh) 新型薄壁波纹管翻边成型装备
CN21089226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总成
CN209491817U (zh) 一种塑料管打孔机
CN210616688U (zh) 一种克拉管定长切割设备
CN210665351U (zh) 管材柔韧性试验机
CN211136138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的管道焊接夹具
CN215598647U (zh) 一种自动化性能测试试验设备
CN213436577U (zh) 一种双向定位打点装置
CN203447553U (zh) 一种引流袋悬挂装置
CN219916663U (zh) 一种拉网展架角部结点连接结构
CN216150896U (zh) 一种用于风口叶片安装的定位装置
KR100855707B1 (ko) 리시버 드라이어 탱크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204868033U (zh) 冰箱压缩机散热风扇安装装置
CN217576210U (zh) 一种poct检测试剂盒
CN112968402B (zh) 导电波纹软管及其穿线设备和穿线方法
CN216645711U (zh) 一种管件试漏检测装置
CN218748046U (zh) 中空软管裁切装置
CN220573539U (zh) 一种多孔离心管架
CN219903326U (zh) 一种热收缩套扩张装置
CN213982672U (zh) 一种ai感知设备用可调式安装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