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6163U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6163U
CN216876163U CN202220229327.6U CN202220229327U CN216876163U CN 216876163 U CN216876163 U CN 216876163U CN 202220229327 U CN202220229327 U CN 202220229327U CN 216876163 U CN216876163 U CN 216876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inlet
surface cleaning
cleaning apparatus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93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逢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93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6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6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6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发生器和尘杯组件,气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沿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流动的抽吸气流。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和尘腔,所述尘腔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腔外侧且通过甩灰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腔连通;所述尘腔包括排灰口和进风口;其中,所述排灰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甩灰口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甩灰口处设置开关结构,方便通过外界气流来将尘腔内的脏污通过排灰口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吸尘器、洗地机、蒸汽拖把等多种表面清洁装置,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吸尘器一般包括电机和尘杯组件,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和尘腔,两者之间通过甩灰口连通到一起。电机产生的气流在旋风分离腔内产生旋流,对脏污进行分离,分离后脏污通过甩灰口进入尘腔内,尘腔可以设置有排灰口,用户可通过排灰口将脏污排出。
由于尘腔内的脏污会有附着到尘腔的内壁上,因此,单纯靠重力很难将尘腔的脏污清理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尘腔可允许外部气流流入并流出,将尘腔内的灰尘带出,提升清洁效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
气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沿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流动的抽吸气流;
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和尘腔,所述尘腔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腔外侧且通过甩灰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腔连通;所述尘腔包括排灰口和进风口;
其中,所述排灰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甩灰口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甩灰口的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在打开所述甩灰口的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或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在关闭所述甩灰口的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辅助旁通风道,所述辅助旁通风道与所述抽吸管道并联,所述辅助旁通风道和所述抽吸管道中的一个与所述旋风分离腔流体连通时,另一个与所述旋风分离腔断开。
可选地,所述辅助旁通风道和所述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抽吸管道和所述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第二进气口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同时关闭第二进气口;或所述第二开关配置成在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同时打开第二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流体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第六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甩灰口的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配置成在关闭所述甩灰口的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
可选地,还包括第七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打开所述进风口的同时关闭第二进气口和关闭甩灰口;或配置成在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关闭所述进风口的同时打开第二进气口和打开甩灰口。
可选地,还包括第五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所述尘腔的进风口的同时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配置成在关闭所述尘腔的进风口的同时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
可选地,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的下游设置有后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流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发生器和尘杯组件,气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沿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流动的抽吸气流。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和尘腔,所述尘腔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腔外侧且通过甩灰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腔连通;所述尘腔包括排灰口和进风口;其中,所述排灰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甩灰口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甩灰口处设置开关结构,方便通过外界气流来将尘腔内的脏污通过排灰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清洁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排空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一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2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另一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又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清洁系统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100,清洁系统100包括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的表面清洁装置10和用于对接至少部分表面清洁装置的集尘装置30。表面清洁装置10可以是手持清洁装置、立式清洁装置或卧式清洁装置。参考图1-3,表面清洁装置10包括气流发生器和尘杯组件。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表面清洁装置为手持式清洁设备,气流发生器8用于产生沿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7流动的抽吸气流。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尘腔2设置于旋风分离腔1外侧且通过甩灰口6与旋风分离腔1连通。参考图3,图中为表面清洁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为抽吸气流流动方向。通过抽吸管道7进入旋风分离腔1的脏污,在旋风分离的作用下,大的颗粒及灰尘通过甩灰口6被甩到尘腔2内,经过滤后的气流经过气流发生器8的排气口排出装置外。气流发生器的上游设置有前过滤器4,下游设置有后过滤器5。
集尘装置30可以是可以单独放置于地面的收集装置,还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尘杯状结构,可以安装到表面清洁装置上。参考图1和2,集尘装置30为可放置到地面的基站,基站除了可以收集灰尘外,还能用于放置手持清洁设备和为清洁设备进行充电。集尘装置30包括集尘腔3,集尘腔3用于收集从尘腔2的排灰口排出的脏污。在表面清洁装置10对接至集尘装置30且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打开的情况下,气流发生器8产生的抽吸气流可将尘腔2内的至少部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
通过表面清洁装置的电机(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抽吸气流来将尘腔中的脏污转移到集尘装置的集尘腔内,既可以降低成本(省掉集尘装置中的电机),还可以降低集尘装置的整体体积。集尘腔内可以设置有旋风分离装置,还可以设置有尘袋。当然,集尘腔内还可以设置有杀菌装置:例如紫外杀菌灯、臭氧发生器等。
参考图5-19,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来说明如何通过电机产生的抽吸气流来实现将尘腔中脏污转移到集尘装置的集尘腔中。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开关结构开闭可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其中,图中的虚线为开关结构开启状态,图中的实线为开关结构的关闭状态。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图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的虚线为开关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实线为开关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尘腔2包括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其中,排灰口21、进风口22和甩灰口6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表面清洁装置10对接到集尘装置30,需要进行清空尘腔时,甩灰口6处于关闭状态,将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之间的通道切断,排灰口21、进风口22处于打开状态,以允许气流发生器8产生的气流通过进风口22进入尘腔2后,依次通过排灰口21、集尘腔3、至少部分抽吸管道7和旋风分离腔1后经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81排出。通过进风口22进入到尘腔2中的气流从排灰口21流入到集尘腔3内,以将尘腔2内的至少部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以实现尘腔的清空。在本实施例中,抽吸管道7与集尘腔3流体连通,这样,通过抽吸管道7产生的气流用来对尘腔2进行排空。
参考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表面清洁装置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甩灰口6的第一开关结构61,第一开关结构61配置成在打开甩灰口6的同时关闭进风口22,或第一开关结构61在关闭甩灰口6的同时打开进风口22。
参考图6,图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的虚线为开关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实线为开关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风口22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81流体连通,以使气流发生器排出的气流进入尘腔2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六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可以打开甩灰口6的同时关闭进风口22、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或者第六开关结构配置成关闭甩灰口6的同时打开进风口22、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
进一步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与抽吸管道7流体连通的清洁头(图中未示出),在表面清洁装置与集尘装置对接后清洁头的抽吸口可与集尘腔3流体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结构可以是机械控制,例如,表面清洁装置对接到集尘装置后,通过接触对开关结构产生外力,来实现开关结构的开启和/或关闭;还可以是通过电控制,例如通过电机或者电磁阀等根据电信号来实现开启和/或关闭,具体的开关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同时可参考图3和4,图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的虚线为开关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实线为开关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尘腔2包括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其中,排灰口21、进风口22和甩灰口6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图中的虚线为打开状态,实线为关闭状态)。当表面清洁装置对接到集尘装置,需要进行清空尘腔时,甩灰口6处于关闭状态,将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之间的通道切断,排灰口21、进风口22处于打开状态,以允许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气流通过进风口22进入尘腔2后,依次通过排灰口21、集尘腔3和旋风分离腔1后经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81排出。通过进风口22进入到尘腔2中的气流从排灰口21流入到集尘腔3内,以将尘腔2内的至少部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以实现尘腔的清空。
如图7所示,同时可参考图3和4,为了使在清空尘腔的气流不经过抽吸管道(参考图3或4),表面清洁装置除了包括气流发生器8和尘杯组件外,还包括辅助旁通风道71,辅助旁通风道71与抽吸管道7并联,辅助旁通管道71在表面清洁装置10对接至集尘装置30后连通旋风分离腔1和集尘腔3。具体地,当表面清洁装置10对接至集尘装置30,且需要清理尘腔时,辅助旁通管道71连通旋风分离腔1和集尘腔3,气流发生器8产生的气流至少部分通过辅助旁通管道71,使集尘腔3产生负压,以使气流通过进风口22进入尘腔2后通过排灰口21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此时,抽吸管道7(参考图3)可以关闭,也可以不关闭。辅助旁通风道的第一进气口11包括开关结构,该进气口在对接到清洁装置后被打开,在离开清洁装置后被关闭。
继续参考图7,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洁效率,辅助旁通风道71和抽吸管道中的一个与旋风分离腔1流体连通时,另一个与旋风分离腔1断开。辅助旁通风道71和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口72。抽吸管道和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1。第一进气口72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第二进气口11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也即是,表面清洁装置对接至集尘装置后,需要进行清空尘腔时,第一进气口72打开,第二进气口11关闭,尘腔2的进气口22和排灰口21均打开,甩灰口6关闭,气流发生器8产生的气流通过辅助旁通风道71对集尘腔3产生负压,以实现清空尘腔。
继续参考图7,进一步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第二开关结构,第二开关结构配置成在打开第一进气口72的同时关闭第二进气口11;或第二开关配置成在关闭第一进气口72的同时打开第二进气口11。
参考图8,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风口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流体连通。这样,气体发生器排出的气流可以直接进入到尘腔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六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甩灰口6的同时关闭进风口22、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或配置成在关闭甩灰口的同时打开尘腔的进风口22、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清洁系统还包括第七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第一进气口72和打开进风口22的同时关闭第二进气口11和关闭甩灰口6;或配置成在关闭第一进气口72和关闭进风口22的同时打开第二进气口11和打开甩灰口6。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清洁系统还包括第五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尘腔的进风口22的同时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或配置成在关闭尘腔的进风口22的同时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的下游设置有后过滤器,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结构可以是机械控制,例如,表面清洁装置对接到集尘装置后,通过接触对开关结构产生外力,来实现开关结构的开启和/或关闭;还可以是通过电控制,例如通过电机或者电磁阀等根据电信号来实现开启和/或关闭,具体的开关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如图9-10,图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的虚线为开关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实线为开关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尘腔2包括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其中,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主旁通风道73,主旁通风道73与旋风分离腔1并联,且主旁通风道73和旋风分离腔1中的一个与气流发生器的进气口流体连通后,另一个与气流发生器的进气口断开。当表面清洁装置对接到集尘装置,需要进行排灰时,为了使抽吸气流能够清空尘腔,需要主旁通风道73连通气流发生器的进气口和集尘腔3,以使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气流通过主旁通风道73在集尘腔3产生负压,使尘腔2中的脏污通过排灰口21转移到集尘腔3中。具体地,将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之间的通道切断,即关闭甩灰口6,排灰口21、进风口22处于打开状态,以允许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气流通过进风口22进入尘腔2,通过进风口22进入到尘腔2中的气流从排灰口21流入到集尘腔3内,以将尘腔2内的至少部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以实现尘腔2的清空。
参考图9,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主旁通风道73设置有主进气口74,旋风分离腔1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1,主进气口74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气流发生器8的吸口与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三进风口75,气流发生器8的吸口与主旁通风道73之间设置有第四进风口76。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关结构(虚线为打开状态,实线为关闭状态),第三开关结构在配置成在打开第三进风口75时关闭第四进风口76,或配置成在打开所示第四进风口时关闭第三进风口。
参考图12-14,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尘腔的进风口22在打开状态时与旋风分离腔1流体连通,从尘腔2的进风口22进入的气流依次流经旋风分离腔1、甩灰口6和尘腔2后通过排灰口21流出。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气流发生器上游的前过滤器4,从尘腔的进风口22进入的气流依次流经前过滤器4、旋风分离腔1、甩灰口6和尘腔2后通过排灰口21流出。
继续参考图9,主旁通风道73设置有主进气口74,旋风分离腔1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1,主进气口74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第二进气口11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主进气口74和第二进气口11之间的一个处于打开状态时,另一个处于关闭状态。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第四开关结构,其构造成在打开主旁通管道的主进气口74时关闭旋风分离腔的第二进气口11。
参考图12,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 ,进风口22与旋风分离腔的第二进风口11为同一开口。这样,抽吸气流从第二进风口进入旋风分离腔内,然后从甩灰口进入尘腔后,从排灰口进入集尘腔,从而将尘腔中的脏污转移到集尘腔内。
参考图10、11和14,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风口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流体连通。在图10中,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过后过滤器5后进入尘腔。也即是,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81的上游设置有后过滤器5,当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关闭时,经过滤后的气体进入尘腔。在图11中,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未经过后过滤器5直接进入尘腔。也即是,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81的下游设置有后过滤器5,当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关闭时,进入尘腔的气体不经过后过滤器5进行过滤。进一步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五开关结构,配置成在打开进气口的同时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
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结构可以是机械控制,例如,表面清洁装置对接到集尘装置后,通过接触对开关结构产生外力,来实现开关结构的开启和/或关闭;还可以是通过电控制,例如通过电机或者电磁阀等根据电信号来实现开启和/或关闭,具体的开关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参考图15-17,图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的虚线为开关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实线为开关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尘腔2包括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其中,排灰口21、进风口22和甩灰口6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图中的虚线为打开状态,实线为关闭状态)。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主旁通风道73,主旁通风道73与旋风分离腔1并联,主旁通风道73设置有主进气口74,旋风分离腔1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1,主进气口74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第二进气口11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主进气口74和第二进气口11之间的一个处于打开状态时,另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当表面清洁装置10对接到集尘装置30,需要进行清空尘腔时,旋风分离腔的第二进气口11和甩灰口6关闭,主旁通风道的主进气口74打开,也即是,在主旁通管道73连通集尘腔3和气流发生器8的吸口的情况下,甩灰口6和旋风分离腔的第二进气口11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气流从进气口22处进入尘腔2,然后依次通过集尘腔3、主旁通风道73后进入气流发生器。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在气流发生器的吸口和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开关结构,也不需要在气流发生器的吸口和主旁通风道之间设置开关结构,只需要控制主进气口74,旋风分离腔的第二进气口11和甩灰口6的开闭即可实现尘腔的清空。
参考图15,清洁系统还包括第四开关结构,在打开主旁通管道的主进气口时关闭旋风分离腔的第二进气口。
参考图16和17,进风口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流体连通。在图16中,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过后过滤器5后进入尘腔。也即是,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81的上游设置有后过滤器5,当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关闭时,经过滤后的气体进入尘腔。在图17中,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未经过后过滤器5直接进入尘腔。也即是,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81的下游设置有后过滤器5,当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关闭时,进入尘腔的气体不经过后过滤器5进行过滤。进一步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五开关结构,配置成在打开进气口的同时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气流发生器的排气口)。
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结构可以是机械控制,例如,表面清洁装置对接到集尘装置后,通过接触对开关结构产生外力,来实现开关结构的开启和/或关闭;还可以是通过电控制,例如通过电机或者电磁阀等根据电信号来实现开启和/或关闭,具体的开关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五
参考图18,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的表面清洁装置10和用于对接至少部分表面清洁装置的集尘装置30。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发生器8和尘杯组件。气流发生器8用于产生沿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流动的抽吸气流。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尘腔2设置于旋风分离腔1外侧且通过甩灰口6与旋风分离腔1连通。尘腔2包括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其中,排灰口21、进风口33和甩灰口6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集尘装置包括集尘腔3。集尘腔3用于收集从尘腔的排灰口排出的脏污。其中,在表面清洁装置对接至集尘装置且排灰口和进风口打开的情况下,气流发生器排出的排出气流可将尘腔2内的至少部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在本实施例中,依靠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排出气流将尘腔中的脏污转移到集尘腔内,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成本,节省空间的作用。参考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流发生器排出的气流通过尘腔的进气口22直接吹进到尘腔中。
实施例六
参考图19,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图中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的表面清洁装置10和用于对接至少部分表面清洁装置的集尘装置30。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发生器8和尘杯组件。气流发生器8用于产生沿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流动的抽吸气流。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尘腔2设置于旋风分离腔1外侧且通过甩灰口6与旋风分离腔1连通。尘腔2包括排灰口21和进风口22,其中,排灰口21、进风口33和甩灰口6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集尘装置包括集尘腔3。集尘腔3用于收集从尘腔的排灰口排出的脏污。其中,在表面清洁装置对接至集尘装置且排灰口和进风口打开的情况下,气流发生器排出的排出气流可将尘腔2内的至少部分脏污转移至集尘腔3内。清洁系统中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主旁通风道73,主旁通风道73与旋风分离腔1并联,气流发生器8排出的出气流依次流经旋风分离腔1、甩灰口6和尘腔2后进入集尘腔3。进一步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气流发生器8上游的前过滤器4,气流发生器8排出的气流在进入旋风分离腔1之前通过前过滤器4,气流可以将吸附在前过滤器4上的至少部分灰尘清除。在排空尘腔的过程中,旋风分离腔1的第二进风口11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下面参考图1-4,同时参考图20-24,具体说明一下手持吸尘器的结构。图20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一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22为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沿另一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2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又一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0-24,同时参考图3和图4,详细介绍图中实施例所示的手持吸尘器,手持吸尘器10包括气流发生器8、能量存储单元91、手枪式手柄9和尘杯组件。手枪式手柄9用于支撑手持吸尘器。气流发生器8用于产生沿抽吸管道流动的气流。能量存储单元91,用于向气流发生器8提供能量。手柄9沿其轴线方向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其中,手柄9的上端位于手柄9的下端的上方时(如图20所示位置),气流发生器8位于手柄9的上端的上方且能量存储单元91设置于气流发生器8和手柄9的上端之间。这里所指的上方并不仅指正上方,还可以是斜上方的位置。上方还可以理解为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位置关系,并不限定单独部件在其所在水平面的位置。通过将电机设置于手柄9上方,电池设置于手柄9和电机之间,可以使主机的重量分布更加合理。尘杯组件可以是单尘杯结构,即旋风分离腔和尘腔设置在同一个旋风桶内,尘杯组件还可以是旋风分离腔和尘腔相独立的双杯结构。
参考图21和22,手柄9为用于支撑手持吸尘器的手枪式手柄9,手柄9沿其轴线方向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其中,手柄9的上端位于手柄9的下端的上方时,气流发生器8和能量存储单元91均位于手柄9的上端的上方。参考图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9的轴线Z穿过能量存储单元91和气流发生器8,至少部分气流发生器8设置于能量存储单元91的正上方。参考图2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手柄9的轴线Z穿过能量存储单元91,但是不穿过气流发生器8,也即是气流发生器8相对于手柄9的轴线向后设置。参考图24,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柄9的轴线Z既不穿过能量存储单元91,也不穿过气流发生器8,能量存储单元91均设置于手柄9的轴线的后方或者能量存储单元91设置于手柄9的轴线的前方,气流发生器8设置于手柄9的轴线的后方。
参考图3和4,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尘腔2设置于旋风分离腔1外侧且通过甩灰口6与旋风分离腔1连通。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分隔开且通过甩灰口6连通。如图中所示实施例,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均位于抽吸管道7的上方。进一步地,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沿横向于抽吸管道7轴向的方向并排设置于抽吸管道7的上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抽吸管道7的轴线X可以穿过尘杯组件,及抽吸管道7设置于尘杯组件的端部处,部分抽吸管道7延伸穿过尘杯组件的一端后与旋风分离腔1连通。
参考图3和图21,手持吸尘器还包括后过滤器5,用于过滤从气流发生器8排出的气体,后过滤器5设置于能量存储单元91的上方。其中, 沿旋风分离腔1的轴线Y方向手持吸尘器具有前端和后端,尘腔2和旋风分离腔1并排设置,气流发生器8设置于旋风分离腔1的后方,后过滤器5设置于尘腔2的后方且与气流发生器8并排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沿气流发生器8的轴向方向,后过滤器5可以设置在气流发生器8的后方,或者后过滤器5可以环绕气流发生器8设置。
参考图21,沿抽吸管道7的轴向方向X能量存储单元位于抽吸管道7的后方。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基本在同一高度。沿抽吸管道7的轴向方向X能量存储单元91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与抽吸管道7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存在交集。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抽吸管道轴线X的平面,也即是,抽吸管道7和能量存储单元91基本在同一高度。抽吸管道7在手柄9的上端的上方平面内延伸。参考图3,当旋风分离腔1的轴线Y水平放置时,气流发生器8、旋风分离腔1、尘腔2和后过滤器5基本在同一高度内。
沿手持吸尘器的宽度方向,气流发生器8和后过滤器5分别位于手柄9的轴线Z的两侧。也即是当从手柄9的上端向下端看时,气流发生器8和后过滤器5位于手柄9的两侧。手持吸尘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过滤器5的安装腔,安装腔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相对设置。
参考图2和3,尘腔2还包括进风口22,气流可从进风口22进入尘腔2后从尘腔2的排灰口排出。
沿手持吸尘器的宽度方向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分别位于抽吸管道7的两侧。也即是,沿手柄9的上端向下端看时,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分别位于抽吸管道7的两侧。为了保持美观,旋风分离腔1和尘腔2还可以相对于抽吸管道7对称设置。旋风分离腔1包括分离腔排灰口。尘腔2的排灰口与分离腔排灰口同时打开。抽吸管道7在手柄9的上端的上方平面内延伸。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沿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管道流动的抽吸气流;
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腔和尘腔,所述尘腔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腔外侧且通过甩灰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腔连通;所述尘腔包括排灰口和进风口;
其中,所述排灰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甩灰口均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甩灰口的第一开关结构,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在打开所述甩灰口的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或所述第一开关结构在关闭所述甩灰口的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辅助旁通风道,所述辅助旁通风道与所述抽吸管道并联,所述辅助旁通风道和所述抽吸管道中的一个与所述旋风分离腔流体连通时,另一个与所述旋风分离腔断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旁通风道和所述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抽吸管道和所述旋风分离腔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第二进气口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结构,所述第二开关结构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同时关闭所述第二进气口;或所述第二开关结构配置成在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同时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在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六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甩灰口的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配置成在关闭所述甩灰口的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七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打开所述进风口的同时关闭所述第二进气口和关闭所述甩灰口;或配置成在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关闭所述进风口的同时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打开所述甩灰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五开关结构,其配置成在打开所述尘腔的进风口的同时关闭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或配置成在关闭所述尘腔的进风口的同时打开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排气口的下游设置有后过滤器。
CN202220229327.6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16876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9327.6U CN21687616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9327.6U CN21687616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6163U true CN216876163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9327.6U Active CN21687616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61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6328A (zh) * 2022-07-11 2022-08-12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
CN115227134A (zh) * 2022-07-11 2022-10-25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6328A (zh) * 2022-07-11 2022-08-12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
CN115227134A (zh) * 2022-07-11 2022-10-25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
CN115227134B (zh) * 2022-07-11 2023-05-09 苏州简单有为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76163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EP2043494B1 (en) Handheld cleaning appliance
JP4997651B2 (ja) 手持ち型掃除用器具
KR100601897B1 (ko)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공청소기
JP2009543641A5 (zh)
WO2007104238A1 (fr) Aspirateur portatif
CN208404385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09346881U (zh) 脏污收集附属装置、地面吸嘴装置以及手持式吸尘器
CN108652518B (zh) 手持吸尘器
WO2020015250A1 (zh) 手持吸尘器
WO2008009886A1 (en) Handheld cleaning appliance
CN102245071A (zh) 真空吸尘器出气口
CN108606716B (zh) 手持吸尘器及空气处理组件
CN210124714U (zh) 清洁设备和清洁设备总成
CN217338420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115211754B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6876182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6876164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112842131B (zh) 手持吸尘器
JP2003290094A (ja) 電気掃除機用集塵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掃除機
CN208481215U (zh) 手持吸尘器
CN208573601U (zh) 充电式吸尘器
JP7030808B2 (ja) 電気掃除機
US20040143929A1 (en) Vacuum Cleaner
WO2020015251A1 (zh) 手持吸尘器及空气处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