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3379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3379U
CN216873379U CN202220621575.5U CN202220621575U CN216873379U CN 216873379 U CN216873379 U CN 216873379U CN 202220621575 U CN202220621575 U CN 202220621575U CN 216873379 U CN216873379 U CN 216873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thermal
componen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15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惠娴
李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15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3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3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3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热敏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手指温度;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热敏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手指温度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指触摸壳体,使得热敏组件能够检测到手指温度,然后电路组件就可以通过热敏组件产生电流变化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需求,操作简便,同时整个过程是采用热学的原理实现功能的控制,不会对声音信号产生影响,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听感,进而使得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的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耳机)作为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重要配件之一,可以用于输出电子设备的音频。由于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需求,如何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非常重要。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控制可以包括光学、力学和超声等方案,然而这三类方案各有其缺陷与不足:光学控制方案是基于光感传感器实现控制功能,而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户外及室内的环境光线变化会干扰光学传感器,致其对用户的真实触控及环境光变化的区分能力差,易造成误操作。力学控制方案需要用户敲击或按压相关的控制组件以实现控制功能,操作不便;若控制组件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时,控制过程中用户的耳部会受到作用力或冲击;同时敲击或按压过程中的摩擦和冲击将不可避免,其将产生与“听诊器效应”类似的固体声,影响电子设备的听感。超声方案是利用超声频段(大于20KHz)信号,对用户手势及控制行为做出检测并反应,实际使用工况下,超声信号产生的声波会与电子设备播放的声波信号叠加,增加了声音信号的失真,影响电子设备听感。
因此,目前的电子设备存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实现电子设备控制功能时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热敏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手指温度;
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热敏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手指温度控制所述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热敏组件和电路组件,热敏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电路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热敏组件电连接,其中,热敏组件用于检测手指温度,电路组件用于根据手指温度控制电子设备。这样,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指触摸壳体,使得热敏组件能够检测到手指温度,然后电路组件就可以通过热敏组件产生电流变化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需求,操作简便,同时整个过程是采用热学的原理实现功能的控制,不会对声音信号产生影响,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听感,进而使得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的效果更佳。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
2、热敏组件;21、热敏电阻;22、导热部;201、第一热敏组件;202、第二热敏组件;
3、电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中”、“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作为重要的智能通讯和音乐播放工具,用户对电子设备有多种功能的控制需求,包括开机、关机、切歌、暂停及播放和增减音量等。电子设备与用户的交互能力以及其实现控制功能的效果,成为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控制功能时效果更佳的电子设备,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子设备的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1、热敏组件2和电路组件3,热敏组件2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检测手指温度,电路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热敏组件2电连接,电路组件3用于根据手指温度控制电子设备。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耳机、音响或其他可以输出音频的设备,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将以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无线耳机,壳体1可以是耳机本体的外壳,换而言之,电路组件3可以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外壳内部,热敏组件2可以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外壳上,且热敏组件2与电路组件3之间可以电连接。在耳机实现控制功能的过程中,用户通过手指触摸耳机本体的外壳,热敏组件2可以检测到手指温度,而电路组件3可以在热敏组件2检测到手指温度的情况下产生对应的电流变化,进而可以根据电流变化进行分析,识别用户的操作手势,从而根据用户的操作手势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电子设备还可以是有线耳机,壳体1可以是指线控板的外壳,换而言之,电路组件3可以设置在线控板的外壳内部,热敏组件2可以设置在线控板的外壳上,且热敏组件2与电路组件3之间可以电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线控板的外壳来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
示例地,热敏组件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在壳体1上设置一个热敏组件2为例,可以通过手指对该热敏组件2的不同触摸方式实现不同功能的控制,例如用户的手指单次触摸该热敏组件2可以控制暂停及播放功能,用户的手指长时间触摸该热敏组件2可以控制开机及关机功能,用户的手指连续触摸两次该热敏组件2可以控制切换下一首功能,用户的手指连续触摸三次该热敏组件2可以控制切换上一首功能等。具体的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指触摸壳体1,使得热敏组件2能够检测到手指温度,然后电路组件3就可以通过热敏组件2产生电流变化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需求,操作简便,同时整个过程是采用热学的原理实现功能的控制,不会对声音信号产生影响,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听感,进而使得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的效果更佳。
在一些示例中,热敏组件2可以嵌设在壳体1内部,壳体1在设置了热敏组件2的对应位置处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以使热敏组件2能够更灵敏的检测到手指的温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控制功能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的至少部分露出于壳体1上。
示例地,如图1所示,热敏组件2可以嵌设在壳体1上,热敏组件2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壳体1的内部,与电路组件3电连接,热敏组件2还有部分可以露出于壳体1外部,露出的部分可以用于与用户的手指直接接触。换而言之,用户的手指可以直接触摸热敏组件2露出的部分,这样,热敏组件2可以直接更灵敏的感知到手指温度,从而电路组件3能够更灵敏、更准确地识别到用户的操作手势,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控制功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可以包括热敏电阻21,嵌设于壳体1上,且与电路组件3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可以是热敏电阻21,换而言之,可以直接将热敏电阻21嵌设在壳体1上,并在保证电子设备的密封性的基础上,热敏电阻21可以露出部分于壳体1外,以使用户可以直接触摸该热敏电阻21。
根据热敏电阻21的特性可知,热敏电阻21的电阻值随用户手指与热敏电阻21的接触状态而改变,即可以将温度变化映射为电阻变化。热敏电阻21可以与电路组件3电连接,此时热敏电阻21检测到手指温度后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电路组件3可以根据热敏电阻21的电阻值变化产生电流变化,并基于该电流变化进行分析,识别出用户的操作手势,从而根据用户的操作手势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热敏电阻21可以选择随温度变化电阻值产生明显变化的材料,例如各种导电聚合物,热敏电阻21的电阻值可以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也可以随温度增加而减小,能够随温度产生电阻值变化即可,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热敏电阻21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在用户手指触摸热敏电阻21时随手指温度产生电阻值变化,随后电路组件3可以基于电阻值变化产生电流变化,进而精准地识别出用户的操作手势,发出正确的控制指令实现控制功能,能够提高控制功能的精确度,同时简化了控制操作的方式,用户通过手指触摸即可实现控制功能,减少了敲击或按压产生的外力和固体音,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振声信号来影响电子设备的听感,使得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的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还可以包括导热部22,嵌设于壳体1上,导热部22与热敏电阻21连接,且导热部22的第一表面露出于壳体1上,第一表面为导热部22背离热敏电阻21的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可以包括热敏电阻21和导热部22,导热部22可以与热敏电阻21连接,其中导热部22与热敏电阻21相背离的表面可以为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可以露出于壳体1上,用于与用户的手指发生接触。
导热部22可以采用热的良导体制成,例如可以选择各类金属作为导热部22,其中导热部22的尺寸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保证用户手指接触与用户手指不接触时,导热部22的温度发生变化即可,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热敏电阻21可以检测到导热部22传递的手指温度和壳体1传递的环境温度,在电子设备处于正常使用过程,即电子设备不需要实现控制功能时,热敏电阻21可以检测到环境温度,但此时温度不发生明显变化,因此热敏电阻21不产生电阻值的变化。而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用户的手指触摸导热部22,此时导热部22可以将手指温度传递至热敏电阻21,热敏电阻21检测到的温度发生变化,以使热敏电阻21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电阻值变化,进而电路组件3可以根据电阻值变化识别用户的操作手势,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
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功能的灵敏度,在一些示例中,导热部22和热敏电阻21可以通过导热性良好的胶水进行连接,或者,若使用导热性一般的胶水进行连接,可以在保证胶接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小胶水厚度。这样,可以保证热敏电阻21能够更灵敏的检测到导热部22传递的手指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功能的灵敏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控制功能的准确性,可以避免导热部22和热敏电阻21与电子设备内部的其他部件接触,尤其可以避免导热部22和热敏电阻21与电子设备内部热的良导体部件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导热部22的第一表面露出于壳体1上,露出部分用于与用户的手指接触,可以更好的隔离外部环境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从而能够保护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简化控制方式、提高控制功能的准确度,第一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纹理。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时,可能不会在看见热敏组件2的位置后再进行操作,例如电子设备为无线耳机时,热敏组件2往往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外壳上,而用户通常是在耳机被佩戴于耳内时需要实现控制功能,此时用户往往是基于触觉实现控制功能。
基于此,可以在第一表面设置纹理,纹理可以起到触觉反馈作用,用户可以根据该纹理判断热敏组件2的位置,从而更准确地控制不同的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表面的纹理可以进一步设计为盲文纹理,为失明的用户提供便利。
在另一些示例中,基于热敏电阻21从壳体1上露出的情况,也可以直接在热敏电阻21露出的部分设置纹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为电子设备本体的外壳,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第一壳体部11与第二壳体部12连接,且在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第二壳体部12远离耳部,热敏组件2嵌设在第二壳体部12上。
如图2所示,壳体1可以为电子设备本体的外壳,且外壳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第一壳体部11靠近耳部,第二壳体部12远离耳部,热敏组件2可以嵌设在第二壳体部12上,这样,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手指触摸远离耳部的第二壳体部12以实现控制功能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组件3为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1与第二壳体部12的连接处。
如图2所示,电路组件3可以是电路板,电路板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1与第二壳体部12的连接处,热敏电阻21可以直接设置在电路板上,实现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电路板检测到热敏电阻21的电阻值变化,进而识别出用户的操作手势。这样,由于电路板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设置在壳体1内可以有效节省壳体1的空间,以及可以减少布线的复杂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壳体部11与第二壳体部12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若热敏组件2或电路板发生故障时,方便检修。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示例中,电路组件3也可以包括控制部件和电导线,热敏电阻21可以通过电导线与控制部件电连接,若热敏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时,则多个热敏电阻21分别通过一根电导线与控制部件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热敏组件2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热敏组件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热敏组件2可以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即每个热敏组件2对应壳体1上的一个位置,换而言之,多个热敏组件2之间相互独立,每个热敏组件2导致的电流变化也相互独立。
用户可以触摸不同位置的热敏组件2,改变各热敏组件2的电阻值,然后电路组件3可以检测不同位置的热敏组件2的电阻值变化,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多种控制功能。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的手指单次触摸热敏组件A控制暂停及播放功能,用户的手指单次触摸热敏组件B控制开机及关机功能,用户的手指单次触摸热敏组件C控制切换下一首功能,用户的手指双次触摸热敏组件C控制切换上一首功能,用户的手指长时间触摸热敏组件D控制降低音量功能,用户的手指长时间触摸热敏组件E控制增加音量功能等。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热敏组件2还可以呈阵列分布,换而言之,多个热敏组件2可以按照固定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壳体1上,例如热敏组件A、热敏组件B和热敏组件C可以依次间隔设置在壳体1上,可以通过用户的手指依次触摸热敏组件A、热敏组件B和热敏组件C控制降低音量功能,用户的手指依次触摸热敏组件C、热敏组件B和热敏组件A控制增加音量功能等。具体的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功能的准确性,壳体1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例如各类塑料。这样,各热敏组件2之间可以减少壳体1传递的温度的干扰,从而使得各热敏组件2的温度变化相对独立,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用户的操作手势,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控制功能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热敏组件2包括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和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其中,N、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与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分别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不同控制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热敏组件2可以包括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和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其中第一热敏组件201与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设置在壳体1上的不同区域,分别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不同控制功能。
例如,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和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呈圆弧形分布在壳体1的不同区域,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可以用于控制降低音量、增加音量、开机或关机等功能,示例地,用户按照顺时针触摸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可以为增加音量,按照逆时针触摸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可以为降低音量,长时间触摸任一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可以为开机或关机。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用于控制切换下一首、切换上一首、暂停或播放等功能,示例地,用户按照顺时针触摸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为切换下一首,按照逆时针触摸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为切换上一首,长时间触摸任一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为暂停或播放。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与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进一步对电子设备的不同控制功能进行区分,以使用户在实现控制功能时更容易操作,减少了误操作的风险,进而提高了控制功能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
示例地,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可以为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的纵向方向,第二方向可以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的横向方向。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可以为“1号热敏组件”至“8号热敏组件”,其中“1号热敏组件”至“8号热敏组件”可以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用户纵向依次从上到下触摸第一热敏组件201,即沿“8号热敏组件”至“1号热敏组件”的顺序触摸第一热敏组件201时,电路组件3可以发出降低音量的控制指令;用户纵向依次从下到上触摸第一热敏组件201,即沿“1号热敏组件”至“8号热敏组件”的顺序触摸第一热敏组件201时,电路组件3可以发出增加音量的控制指令。用户触摸“1号热敏组件”时,电路组件3可以发出开启电子设备的控制指令。进一步地,电路组件3每探测到一个第一热敏组件201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可以指示电子设备发出对应的指示音,以告诉用户电子设备当前的音量。
示例地,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为“9号热敏组件”至“13号热敏组件”,其中“10号热敏组件”至“13号热敏组件”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9号热敏组件”可以设置在“11号热敏组件”与“12号热敏组件”之间,即“9号热敏组件”可以位于第二热敏组件202的中间位置。用户触摸“9号热敏组件”时,电路组件3可以发出关闭电子设备的控制指令。用户横向依次从左到右触摸第二热敏组件202,即沿“10号热敏组件”至“13号热敏组件”的顺序触摸第二热敏组件202时,电路组件3可以发出切换下一首的控制指令;用户横向依次从右到左触摸第二热敏组件202,即沿“13号热敏组件”至“10号热敏组件”的顺序触摸第二热敏组件202时,电路组件3可以发出切换上一首的控制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的控制功能与用户手指的触摸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在一些示例中,两根手指同时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依次触摸第一热敏组件201时,还可以控制音频信号的播放速度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与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沿不同的方向间隔分布在壳体1上,用户可以沿不同的方向滑动,以触摸不同的热敏组件2,从而实现控制不同的功能,能够进一步减少误操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功能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沿直线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为沿弧线延伸的方向,且直线的延长线与弧线的中心点相交,弧线沿直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可以为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的纵向沿直线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的横向沿弧线延伸的方向。其中间隔设置有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的直线的延长线与间隔设置有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的弧线的中心点相交,且弧线沿直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等距间隔设置在沿弧线延伸的方向上,此时,若M为奇数,则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热敏组件202可以位于直线的延长线与弧线的相交点上。换而言之,如图3所示,M个第二热敏组件202中位于中间位置的“9号热敏组件”可以与“1号热敏组件”至“8号热敏组件”位于同一直线延长线上。可以理解的是,N个第一热敏组件201也可以等距间隔设置在沿直线延伸的方向上。
这样,多个热敏组件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壳体空间实现有序排列分布,能够进一步减少误操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功能的准确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其他构成例如发声部件和电子设备本体的具体结构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热敏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手指温度;
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热敏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手指温度控制所述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组件的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组件包括:
热敏电阻,嵌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组件还包括:
导热部,嵌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热部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且所述导热部的第一表面露出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导热部背离所述热敏电阻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电子设备本体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连接,且在所述电子设备被佩戴于耳内时,所述第二壳体部远离耳部,所述热敏组件嵌设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为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敏组件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敏组件包括N个第一热敏组件和M个第二热敏组件,其中,N、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N个第一热敏组件与所述M个第二热敏组件分别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控制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热敏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上,所述M个第二热敏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直线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弧线延伸的方向,且所述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弧线的中心点相交,所述弧线沿所述直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CN202220621575.5U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873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1575.5U CN216873379U (zh)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1575.5U CN216873379U (zh)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3379U true CN216873379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2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1575.5U Active CN216873379U (zh) 2022-03-22 2022-03-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3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5734A1 (zh) 一种真笔迹触控笔和触控装置
US20150286311A1 (en) Passive touch pen
WO2020216278A1 (zh) 触压按键组件、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JP2017530689A (ja) 電力管理方法、電力管理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294688B (zh) 耳机装置
US9729955B2 (en) Headset control method and headset
CN216873379U (zh) 电子设备
JP2015038704A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468763Y1 (ko) 음향기기 제어 패드가 내장된 이어폰
CN201066492Y (zh) 手套式鼠标
CN207354555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116156373B (zh) 耳机
CN201820350U (zh) 一种没有按键的遥控器
CN209913088U (zh) 连接器、移动终端及音频设备
CN107395805B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
CN10903936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7541772B2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a charging apparatus and for controlling the device
KR20070013714A (ko) 전자기기의 입력장치
CN215117473U (zh) 控制结构及耳机
CN111669678A (zh) 一种真无线耳机音量调节装置及方法
KR20180080747A (ko) 핸드폰 감김형 정전용량방식 및 감압방식 액정보호필름
KR100718987B1 (ko) 전자기기의 입력장치
CN218101035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耳机
CN212137897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翻译棒一体设备
CN215932596U (zh) 触控感测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