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5348U -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5348U
CN216865348U CN202220520608.7U CN202220520608U CN216865348U CN 216865348 U CN216865348 U CN 216865348U CN 202220520608 U CN202220520608 U CN 202220520608U CN 216865348 U CN216865348 U CN 216865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
water falling
end part
wat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06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ckb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ckb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ckb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ckb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06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5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5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5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厨卫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所述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上,其中,所述水槽本体包括槽底板以及从槽底板向上延伸的槽侧壁,所述槽底板具有一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一体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过渡连接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水槽结构适用于与垃圾处理器安装连接,能够达到简化结构、安装方便且密封性良好、不易发生渗漏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厨卫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水槽及水槽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由于家用食物垃圾处理器能够快捷地处理厨余垃圾,给人们带来的较佳的体验感,因此厨余垃圾处理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食物垃圾处理器在安装时,往往将不锈钢水槽的落水口与水槽槽身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如此设计,首先,将使得在不锈钢水槽底部安装落水口时,容易在安装后的落水口与水槽间存在较大缝隙,不仅安装结构复杂,而且容易藏污纳垢,也不美观;其二,由于水槽经常在厨房油腻或洗涤液浸渍的环境下工作,无论是密封胶垫或者焊接连接处容易发生腐蚀、老化,导致密封性变差而出现漏液现象;再者,由于分体式结构天然的导致了所需安装配件增多,例如密封垫圈、螺圈、螺母等,造成安装工序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以解决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安装配件较多、结构复杂、工序繁琐,并且容易出现腐蚀、老化、甚至漏液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槽,所述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上,其中:
所述水槽本体由槽底板以及从所述槽底板向上延伸的槽侧壁围合而成,所述槽底板具有至少一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的第一端部,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过渡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壁厚小于或等于所述槽侧壁和槽底板的壁厚;和/或,
所述过渡连接部为圆弧过渡部,并具有第一圆弧半径R及第一圆弧角度θ。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槽侧壁和槽底板的壁厚范围为0.5mm-3mm,作为优选地,所述槽侧壁和槽底板的壁厚为1.35mm;所述第一圆弧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弧半径的取值为8mm;所述第一圆弧角度θ的取值范围为90°-130°,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弧角度θ的取值为97°左右。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水套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之间为一体式延伸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水口的内径为80mm-100mm;所述落水套管具有第一高度H1,并且其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落水口的内径,且所述落水套管的内径与垃圾处理器的进料口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水套管还包括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从所述凸缘向下延伸的侧壁部、以不同于所述第二角度的第三角度从所述侧壁部延伸的缩颈部,其中,所述侧壁部具有一第二高度H2,其被配置为安装连接部;所述缩颈部被配置为限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部与所述缩颈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缩颈部远离所述侧壁部的一端以第四角度延伸形成有一挡圈,以使得所述落水套管的出水口内径小于所述落水套管的内径,并且所述挡圈被配置为支撑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侧壁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翻折延伸形成有一安装法兰,优选地,所述安装法兰上开设有通孔,用作水龙头安装口;和/或,
所述槽侧壁的其中一侧壁面上设置有溢流孔,用于安装溢流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槽本体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水口开设于所述水槽本体的中心或偏心位置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槽总成,该水槽总成至少包括水槽、垃圾处理器和锁紧组件,其中,所述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板上设置有一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处,用于与所述垃圾处理器相连接,并且,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的第一端部,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过渡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处理器顶部具有一进料口,所述落水套管的第一端部借助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进料口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溅罩或过滤器,所述防溅罩或过滤器嵌套于所述水槽本体的落水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水槽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的整体结构设计,有效增强了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的连接强度,同时有效保障了密封性能和耐用性,从根本上规避了发生漏液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适用于厨余垃圾处理器的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一体延伸成型,避免了分体式的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安装后出现安装缝隙,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垃圾处理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机振动而造成的接口处发生松脱、漏水等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的水槽结构大大减少了安装配件的使用,并且落水套管与锁紧组件的装配更加便捷,简化安装工序的同时使得安装效果美观大方,提升用户体验度;
(4)本实用新型的落水套管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与厨余垃圾处理器进行密封固定,同时其结构整体呈圆滑流线型,使得待粉碎厨余垃圾顺利经落水套管滑入垃圾处理器中,有效避免厨余残渣挂壁或发生堆积堵落水口塞,并且方便清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水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水槽沿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落水套管的局部截面放大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水槽一体成型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槽; 10、水槽本体;
20、落水套管; 30、安装法兰;
40、溢水孔; 11、槽侧壁;
12、槽底板; 21、第一端部;
22、第二端部; 23、圆弧过渡部;
120、落水口; 210、凸缘(凹陷部分);
211、侧壁部; 212、缩颈部;
213、挡圈;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R、第一圆弧半径;
θ、第一圆弧角度; r1、凸缘圆弧半径;
r2、过渡圆弧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出现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公开中,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端部”、“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部”、“外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说明,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前文提及,传统的厨用水槽与水槽落水口采用分体式设计,二者之间或通过紧固件机械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如此设置,一方面,水槽底部与落水口之间容易出现安装间隙或缝隙,在厨房油渍、洗涤剂等长期腐蚀下,连接处容易老化导致密封性变差而出现漏液问题,另一方面,分体式结构造成了需要增加额外的安装配件,安装工序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上,其中,所述水槽本体由槽底板以及从所述槽底板向上延伸的槽侧壁围合而成,所述槽底板具有至少一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延伸的凸缘的第一端部,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过渡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适用于厨余垃圾处理器安装的水槽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整体式结构设计,使得有效保证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和耐用性,避免发生漏液的可能,并且增强了水槽整体的强度,同时简化了安装工序。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水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水槽沿A-A线截取的水槽的截面图。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槽1,包括:水槽本体10和落水套管20,所述落水套管20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10上,其中:
所述水槽本体10可以被配置成能够在其中容纳一定体积的物质(例如水等)的容器,并且其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一般来说,所述水槽本体10的形状可以为具有开放侧的多面体(例如,六面体、圆柱体等)。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槽本体10可以是形成有开放的顶面的六面体。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水槽本体10可以由四个槽侧壁11和一个槽底板12围合而成,其中,四个槽侧壁11包括两对相对的竖向侧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槽侧壁11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5个、6个或更多个,也可以是圆柱形壁面;所述槽底板11可以是平坦的或者弯曲的(例如具有倾斜面的流线型)。可选地,所述槽侧壁11下端部与所述槽底板12之间光滑连接,例如通过过渡圆弧或具有一定曲率的弯曲曲线一体延伸成型。
参照图2,所述槽底板12形成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落水口120,用于所述水槽本体10出水、排渣或其它用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实际应用场合的需要,本公开的落水口1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落水套管20可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210的第一端部21,所述凸缘210被配置为定位部。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凸缘210可以为以相对于所述落水套管20管壁呈内凹方式延伸的环形凸起部分;根据观察角度不同,例如,从落水套管20外管壁观测时,该凸缘210也可以是形成于落水套管20管壁呈径向向内凹陷的环形凹陷部分。优选地,该凸缘210的形状可以为具有一定圆心角的圆弧,例如圆弧半径为r1=1.5的半圆形,或者具有一定曲率的弯曲曲线,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凡是能够实现方便锁紧组件的安装定位,同时保证水槽排出物能够顺利、不发生堵塞等的从落水套管20流入垃圾处理器的其它形状结构或尺寸的凸缘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落水套管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21相对的第二端部22,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端部22沿所述槽底板12的落水口120向下延伸形成,该延伸的结构使得落水套管20与水槽本体10成型为整体,既美观大方,又提高了水槽的整体强度。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水槽本体10的落水口120与所述落水套管20的第二端部22之间形成有过渡连接部23。优选地,该过渡连接部23为圆弧过渡部。本公开采用圆弧过渡的方式,易于成型,可以减少流动阻力,方便厨余垃圾或水经水槽落水口进入到落水套管中,不易发生堵塞,并且便于打理清洁。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的圆弧过渡部23的壁厚小于或等于所述槽侧壁11和槽底板12的壁厚,根据圆弧过渡部23的成型工艺的不同,其与槽侧壁11和槽底板12的壁厚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例如,当圆弧过渡部23采用拉伸工艺沿落水口一体拉伸延伸成型时,其壁厚经拉伸减薄而使得壁厚小于槽侧壁或槽底板的壁厚。优选地,所述槽侧壁11和槽底板12的壁厚范围为0.5mm-3mm,更为优选地,槽侧壁11与槽底板12的厚度为1.35mm;适当壁厚的水槽本体10可以保证水槽1的整体强度满足实际需求,同时使得利于加工成型,而且有效降低滴落物撞击水槽内壁的噪声,提升用户体验。
本公开的圆弧过渡部23具有第一圆角半径R及第一圆弧角度θ,其中,该圆弧过渡部23可以借助拉伸模具或柔性胀形通过多次拉伸或挤压变形得到。优选地,圆弧过渡部23的第一圆弧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第一圆弧角度θ的取值范围为90°-130°;更为优选地,该第一圆弧半径R为8mm,第一圆弧角度θ的取值为97°左右。本公开通过对圆弧过渡部、圆弧半径及圆弧角度的叠加考量,使得水槽本体与落水套管实现圆滑过渡连接,方便成型的同时能够保证落水套管的结构强度,提高可靠性。
考虑到固定连接垃圾处理器进料口的适配性、便利性及水槽本体的结构可靠性,本公开实施例的落水口120的内径为80mm-100mm之间的任意值。可选地,所述落水口的内径可以为80mm、85mm、90mm、95mm或100mm等。
落水套管20的第二端部22可以与所述落水口120一体式延伸成型,例如通过拉伸工艺使二者成型为一体式的整体结构,可避免出现连接间隙或焊缝等,简化成型工艺,并且改善外观品质,同时避免出现接口腐蚀、老化,影响使用寿命等。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限定的第二端部沿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包含了多种实现方案,即包含但不限于一体式拉伸成型工艺获得的一体式延伸结构,也包含了采用焊接、无缝焊接、螺接、甚至粘接等方法实现的更为广义上的延伸结构。
本公开的落水套管20具有第一高度H1,该第一高度H1能够使得落水套管具有足够的安装长度,保证落水套管20与其它管道或厨用电器(例如垃圾处理器)的接头连接强度,同时避免冗长管路影响安装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度H1优选为35mm-50mm之间,更优选地,第一高度H1的取值为45mm左右。
本实施例中,落水套管20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落水口120的内径,并且所述落水套管20的内径尺寸与垃圾处理器的进料口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落水套管20还包括位于第一端部21附近的侧壁部211和缩颈部212。
其中,所述侧壁部211被限定为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从所述凸缘210向下延伸,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角度可以为沿落水套管20的轴心线水平向内的一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可以为平行于落水套管20的轴心线竖直向下的一角度,当然,该第二角度也可以是其它倾斜角度或渐变角度等。所述侧壁部211具有第二高度H2,例如,第二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4mm-6mm,优选5mm,该侧壁部211可被配置为安装连接部,用于与锁紧组件及垃圾处理器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缩颈部212被限定为以不同于所述第二角度的第三角度从所述侧壁部211延伸,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可以为与水平径向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向下延伸的一角度,示例性地,所述第三角度可以为15°-90°之间的任意值。该缩颈部212形态上表现为侧壁部211的延伸末端的压延缩口端,该缩口端可被用作限位部。例如但不限于对容置于落料口及落料套管内的防溅罩或过滤器进行限位。
该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落水套管20的侧壁部211和缩颈部212之间或者至少内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并且该圆弧过渡连接的圆弧半径可以为r2=1-2,单位mm。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再参照图3,所述缩颈部212远离所述侧壁部211的一端以第四角度延伸形成有一挡圈213,该挡圈213为环形结构,并使得落水套管20的出水口内径小于所述落水套管20自身的内径,其中,所述挡圈213可被配置为支撑部。如前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落水口120及落水套管20内需配套使用但不限于例如防溅罩或过滤器等(图中未示出),为了防止防溅罩或过滤器等从落水套管的出水口掉落进入到例如垃圾处理器或排水管道内,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缩颈部及挡圈的组合结构,以提供可靠的限位、支撑,防止部件发生掉落等意外情况发生。优选地,所述挡圈的径向宽度尺寸为2mm-3mm。
为了方便将水槽1安装于厨房工作台面,本公开实施例的水槽1还包括安装法兰30,如图1所示。可选地,所述安装法兰表面上可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作龙头安装口。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安装法兰表面也可以不设置任何孔,而龙头出水口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水槽1的槽侧壁11中的任一壁面上或者工作台面上。
本公开实施例的水槽1还包括溢水孔40,如图1所示,所述溢水孔40用于安装溢流管道。该溢水孔40可被设置于水槽1的槽侧壁11的其中任一侧壁面上,例如用户正面可视的一侧壁面上,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组成水槽1的水槽本体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也即,水槽1可以是单槽盆、双槽盆或多槽盆。可选择地,当水槽是单槽盆时,所述落水套管20可以形成在该单槽盆的底板处,并且该单槽盆中可以对称或非对称式地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落水套管20;当该水槽1是双槽盆或多槽盆时,该落水套管可以仅形成在该水槽的其中一个水槽本体上,或者形成在该水槽的其中两个、多个或每个水槽本体上,并且每个水槽本体中的落水套管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进一步地,落水口120可以分布在水槽本体10的中心位置或者偏心位置处,如此,本公开的落水套管20可形成水槽本体10的中心或偏心位置处。示例性地,本公开的落水口120可以设置在水槽本体10的槽底板12的偏心位置处。例如,落水口120可开设于槽底板12的左上角附近,且该落水口120的外沿距前侧壁面和左侧壁面的取值范围为100mm-200mm之间。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合理规划落水口的开设位置,适应性地限定出垃圾处理器的安装位置,使得垃圾处理器的布局紧凑、避免浪费空间,以方便在水槽下方布局其它厨用电器或安装管路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落水口的位置也可以开设于水槽1的槽底板12的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或其他位置处,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通常,厨用水槽可以由铸铁、陶瓷、不锈钢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本公开实施例的水槽采用高耐蚀、耐磨及拉伸性能佳的不锈钢材料制成,例如304不锈钢。
更为优选地,本公开的不锈钢水槽所采用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22-24份的铁、6-6.5份的铬、2.3-3份的镍、0.05-0.08份的钼、0.01份的碳以及微量的硫、磷或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水槽按重量份计,包括23.5份的铁、6.5份的铬,2.5份的镍、0.07份的钼、0.01份的碳以及微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杂质的含量因少于或等于碳的含量。
不锈钢水槽中的铁元素是组成不锈钢材料的主要成分,其是决定不锈钢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而其中的铬元素,是不锈钢的基本成分,铬与氧结合能生成耐腐蚀的三氧化二铬,是不锈钢保持耐腐蚀性的基本元素之一。
镍元素的加入能够使不锈钢材料的抗拉强度下降,韧性提高,并且耐应力腐蚀性也能有效提高。本公开通过合理设计镍元素的含量,能够保证不锈钢水槽成型时的拉伸韧性,避免拉伸开裂等。
钼元素是不锈钢材料有效的强化剂,其的加入能够提升不锈钢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并且使不锈钢钝化膜更加稳定,改善耐腐蚀性能;此外,本公开的不锈钢水槽中可不包含锰元素,通常锰的加入能够改善不锈钢材料的高温强度,但是也会伴随腐蚀性和耐氧化性能下降。
本公开通过对不锈钢水槽的原料的设计,使得提高耐腐蚀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不锈钢水槽的拉伸成型性能,减少不良率。
下面以不锈钢板为原材料制作本公开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水槽,并且以单槽盆为例,详细介绍本公开水槽的具体成型工艺。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水槽一体成型的工艺流程图。
如图4所示,一种水槽的一体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落料步骤:
选择厚度为1.35mm不锈钢板坯料,在冲压模具上对该不锈钢板坯料进行冲压落料,获得预定尺寸规格的不锈钢水槽毛坯;可选地,该不锈钢水槽毛坯可以为一矩形轮廓毛坯或适合于成型水槽本体的其它形状轮廓的毛坯,并且长宽尺寸应保证水槽本体的成型需要;
S2、落料口位置确定步骤:
前文提及,本公开水槽的落料口可以设置在水槽的槽底板任何适宜的位置处,例如,槽底板的中心位置、偏心位置(诸如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或右下角);本公开实施例以将水槽落水口布置在槽底板的左上角处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为了避免空间浪费,优化水槽下方空间利用,本公开将落水口设置在水槽的槽底板的左上角位置处,而落水口的开孔尺寸以及具体的布局位置可以综合考量拉伸余量、落水套管、垃圾处理器的进料口尺寸、垃圾处理器的体积大小以及保证水槽的结构强度等因素确定。
S3、一次拉伸步骤:
根据上述因素确定好落水口尺寸及位置后,利用拉伸模具对步骤S1得到的水槽毛坯在步骤S2确定好的落料口位置进行一次拉伸成型,使毛坯向下拉伸出一个帽型凸顶,获得一次拉伸预制件;
其中,一次拉伸的拉拔力为550T,拉伸行程为30-35mm。
为了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保证拉伸质量,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一次退火工序,优选地,退火温度为1080℃-1100℃。
S4、二次拉伸步骤:
将步骤S3得到的一次拉伸预制件进行在拉伸模具中进行二次拉伸,获得二次拉伸预制件。
其中,二次拉伸的拉伸比为1:1.2,使得拉伸后得到的帽型凸顶的高度达到或超过后序待加工的落料套管的高度,例如二次拉伸后得到的帽型秃顶的高度为40-50mm。
同理,为了保证产品的拉伸质量,在二次拉伸后,还包括二次退火工序。其中,退火温度为1080℃-1100℃之间,保温时间为20min。
S5、冲孔翻边步骤:
将步骤S4中获得的二次拉伸预制件进行冲孔翻边。
首先,对二次拉伸预制件的帽型凸顶部位进行冲孔,其中冲孔的孔径小于该凸顶的直径;
接着,对冲孔后的帽型凸顶利用翻边模进行翻边处理,得到带有直管状落料套管得到半成品。
S6、旋压成型步骤:
该步骤中,至少包含落料套管凸缘(凹陷部分)旋压成型步骤以及落料套管缩颈部旋压成型步骤。
首先,将步骤S5中得到的带直管状落料套管的半成品通过定位夹具固定于旋压机的底座上。
其次,凸缘旋压成型步骤,主要包括:
在旋压机上安装旋压外轮,并且使得旋压外轮与上述半成品的预成型部位相接触,旋压机的主轴旋转,带动旋压外轮高速旋转,并且伴随径向进给,其中,旋压外轮的转速为300rpm-400rpm,径向进给速度为1mm/s-2mm/s。
优选地,本公开还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旋压内模,所述旋压内模形状与位置和旋压外轮相适配,随着旋压外轮的径向水平进给,旋压内模保持同步的径向进给,从而旋压形成凸缘。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旋压外轮可以为球型旋轮,外径为1.5mm。
然后,进行缩颈部成型步骤,主要包括:
在旋压机上安装缩颈轮,所述缩颈轮优选为梭形轮,旋压主轴定位使得缩颈轮与预缩颈部位相接触,旋压机主轴旋转,同时进行轴向及径向的进给,使得待成型的落料套管沿凸缘与缩颈部的过渡部开始沿第三角度缩颈变形,其中,缩紧轮的转速为200rpm,径向的进给速度为2mm/s-3mm/s,轴向进给速度为0.5mm/s-1mm/s,并且第三角度为15°-60°之间的任意值。
最后,在旋压成型步骤中,可选地,还包括挡圈的成型步骤,该步骤中主要包括:
沿落料套管内壁部布置一定位内模,采用一旋压轮对缩颈部与挡圈的过渡部沿径向旋压进给,使得挡圈成型并逐渐定位抵靠在所述定位内模底部,形成沿水平方向(即第四角度)的挡圈。
上述旋压成型步骤,能够制备得到本公开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落料套管,整个成型过程,借助旋压成型工艺,使得产品成型精度高,成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并且加工效率也有提升。
S7、水槽本体的拉伸工艺步骤:
利用拉伸模具对水槽本体进行冲压拉伸成型。在该步骤中,可以将拉伸分解为三次拉伸工序,从而能够使得不锈钢形变过程更加平稳,拉伸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仅是以示例性的说明水槽本体的成型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拉伸成型外,水槽本体的成型方法还可以借助其它成型工艺,例如液压胀形、软膜成型或者先折弯再焊接等工艺,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S8、整形步骤
该步骤为了保证最终成品品质,提高成品的外观质量,还可以对前述步骤S7中得到的水槽本体的各部位进行精整形,例如对水槽过渡圆角、落水套管的圆弧过渡部、凸缘、缩颈部以及挡圈等关键部位进行必要的整形,以提升成品的最终品质。
还需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体式水槽的成型过程中,还可以包括:例如,在整形步骤前或后,对安装法兰进行卷边的工序;或者,在对水槽本体的拉伸之前,进行安装孔、溢流孔或其它辅助孔、缝的冲切等工序。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了,在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上述成型步骤中,还可以包含其它常规的工艺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水槽的一体成型工艺,能够制备得到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一体的整体结构,整个工艺步骤简单高效、成品精度高、合格率高。
此外,本公开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槽总成,该水槽总成至少包括水槽、垃圾处理器和锁紧组件。
该水槽可以由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一体成型工艺而制备得到,并且该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处,用于与所述垃圾处理器相连接,其中,
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的第一端部,所述凸缘可被配置为定位部,用于与所述锁紧组件进行定位、安装;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过渡连接部。
所述垃圾处理器顶部具有一进料口,所述落水套管的第一端部的尺寸与该进料口的尺寸相适配,并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和密封件,所述落料套管的第一端部与垃圾处理器的进料口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并借助该紧固件进行锁止固定。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的水槽总成还包括防溅罩或过滤器,所述防溅罩或过滤器嵌套与所述水槽本体的落水口内。
在本实施例的水槽总成中,不仅将适用于与垃圾处理器连接的落水套管与水槽本体一体成型,而且还配套集成了垃圾处理器、防溅罩或过滤器,使得水槽总成在安装时仅需固定水槽本体和垃圾处理器,不仅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而且还简化了安装过程,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包含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上,其中,所述水槽本体由槽底板以及从所述槽底板向上延伸的槽侧壁围合而成,所述槽底板具有至少一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的第一端部,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过渡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壁厚小于或等于所述槽侧壁和槽底板的壁厚;和/或,
所述过渡连接部为圆弧过渡部,并具有第一圆弧半径R及第一圆弧角度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槽侧壁和槽底板的壁厚范围为0.5mm-3mm;和/或,所述第一圆弧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所述第一圆弧角度θ的取值范围为90°-13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套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之间为一体式延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的内径为80mm-100mm,所述落水套管具有第一高度H1,并且其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落水口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套管还包括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从所述凸缘向下延伸的侧壁部、以不同于所述第二角度的第三角度从所述侧壁部延伸的缩颈部,其中,所述侧壁部具有第二高度H2,其被配置为安装连接部,所述缩颈部被配置为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缩颈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远离所述侧壁部的一端以第四角度延伸形成有一挡圈,以使得所述落水套管的出水口内径小于所述落水套管的内径,并且所述挡圈被配置为支撑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壁的上端部沿水平向外翻折延伸形成有一安装法兰;和/或,
所述槽侧壁的其中一侧壁面上设置有溢流孔,用于安装溢流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本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开设于所述水槽本体的中心或偏心位置处。
12.一种水槽总成,包括水槽、垃圾处理器和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至少包括水槽本体和落水套管,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落水口,所述落水套管设置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处,用于与所述垃圾处理器相连接,其中,所述落水套管包括具有以第一角度向内凹陷的凸缘的第一端部,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槽底板的落水口向下延伸形成,并且所述落水口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过渡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器顶部具有一进料口,所述落水套管的第一端部借助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进料口密封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溅罩或过滤器,所述防溅罩或过滤器嵌套于所述水槽本体的落水口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水槽为权利要求2至11任一项所述的水槽。
CN202220520608.7U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Active CN216865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0608.7U CN216865348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0608.7U CN216865348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5348U true CN216865348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0608.7U Active CN216865348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5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65348U (zh) 一种水槽及水槽总成
CN110230164A (zh) 一种洗衣机
CN107859114B (zh) 一种清洗机中水槽的下水器
CN219120631U (zh) 油杯及吸油烟机
CN108420299B (zh) 一种蒸煮器具
CN210772359U (zh) 一种油烟机出风管连接结构
CN211725497U (zh) 一种便于添加原料的防冻液配比装置
CN206771450U (zh) 厨房电器
CN210478830U (zh) 空气室盖板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10747610A (zh)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CN215383190U (zh) 一种电热水瓶
CN203550360U (zh) 新型油过滤器
CN220898638U (zh) 一种集成水槽洗碗机
CN202000425U (zh) 一种提笼式下水器
CN216339878U (zh) 水槽下水器密封面盖
CN218292141U (zh) 水槽下水器
CN213640578U (zh) 一种抽水器
CN220815784U (zh) 机油加油口盖和车辆
CN219587847U (zh) 一体式热水泵
CN214363936U (zh) 一种连接件
CN205514008U (zh) 一种烹饪锅具
CN217267852U (zh) 一种水槽及清洗机
CN218186455U (zh) 一种防蒸汽泄漏结构及其蒸汽烤箱
CN214143982U (zh) 可承重的同层排水下水移位器
CN216892678U (zh) 一种沥水效果优异的手工水盆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