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4437U -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4437U
CN216864437U CN202220022354.6U CN202220022354U CN216864437U CN 216864437 U CN216864437 U CN 216864437U CN 202220022354 U CN202220022354 U CN 202220022354U CN 216864437 U CN216864437 U CN 216864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uter cladding
cladding layer
yarn
f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23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王宗乾
李长龙
乔启凡
刘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0223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4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4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4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和外包覆层,所述芯层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为单层或者多层,所述外包覆层为化纤长丝或纱线,所述外包覆层采用可变包缠密度的螺旋状包缠于芯层表面,克服了传统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和颜色明暗一致的问题,纱线轴向整体呈现一种交替式变密度特征且颜色明暗错落,整体呈现花式纱线风格;克服了传统包覆纱后期染色及色牢度耐久性较差、纱线轴向整体颜色较为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覆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覆纱一般以氨纶丝为纱芯,将其它的非弹性纤维按螺旋线圈状固定螺距包缠在纱芯表面,形成具有弹性结构的功能纱。传统的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颜色明暗一致,通过编织成织物后上色,日常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洗涤后难免造成色牢度的降低,且不可恢复。花式纱线是采用特殊工艺或特殊设备纺制的具有特殊外观和结构的纱线。花式纱线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不规则的外观和纱线结构。
因此,对其组成单元(如纤维、纱线等)进行系统研究是开发多功能服装面料发展瓶颈的必要前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和外包覆层,所述芯层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为单层或者多层,所述外包覆层为化纤长丝或纱线,所述外包覆层采用可变包缠密度的螺旋状包缠于芯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单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者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采用“X”型双包缠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固定螺距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间断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优选的,所述外包覆层为光致变色长丝,以致所得包覆纱放置在阳光下或紫外光线下,可见包覆纱颜色会瞬间发生改变。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和外包覆层,所述芯层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为单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者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克服了传统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和颜色明暗一致的问题,纱线轴向整体呈现一种交替式变密度特征,整体呈现花式纱线风格。
2、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和外包覆层,所述芯层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采用“X”型双包缠结构,有效改善成纱强力、降低成纱毛羽,稳定成纱结构。
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实现包覆纱同向纹理时成纱毛羽的一致性。
3、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和外包覆层,所述芯层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和第二外包覆层,所述第一外包覆层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按照固定螺距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间断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外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和颜色明暗一致的问题,通过第一外包覆层采用固定螺距包覆,第二外包覆层采用改变螺距包覆,纱线轴向整体呈现一种交替式变密度特征且颜色明暗错落,整体呈现花式纱线风格。
4、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所述外包覆层为光致变色长丝,以致所得包覆纱放置在阳光下或紫外光线下,可见包覆纱颜色会瞬间发生改变,克服了传统包覆纱后期染色及色牢度耐久性较差、纱线轴向整体颜色较为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原理图一;
图2是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原理图二;
图3是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原理图三;
图4是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原理图四;
其中:
1、芯层;2、外包覆层;20、第一外包覆层;21、第二外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克服了传统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和颜色明暗一致的问题,纱线轴向整体呈现一种交替式变密度特征且颜色明暗错落,整体呈现花式纱线风格;克服了传统包覆纱后期染色及色牢度耐久性较差、纱线轴向整体颜色较为单一的问题。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芯层1和外包覆层2,所述芯层1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2为单层或者多层,所述外包覆层2为化纤长丝或纱线,所述外包覆层2采用可变包缠密度的螺旋状包缠于芯层1表面。
所述外包覆层2为单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者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采用“X”型双包缠结构。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固定螺距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间断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2为光致变色长丝,以致所得包覆纱放置在阳光下或紫外光线下,可见包覆纱颜色会瞬间发生改变。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实施例1:
1、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1和外包覆层2,所述芯层1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2为单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者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克服了传统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和颜色明暗一致的问题,纱线轴向整体呈现一种交替式变密度特征,整体呈现花式纱线风格。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1和外包覆层2,所述芯层1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采用“X”型双包缠结构,有效改善成纱强力、降低成纱毛羽,稳定成纱结构。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实现包覆纱同向纹理时成纱毛羽的一致性。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包括芯层1和外包覆层2,所述芯层1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固定螺距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间断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包覆纱表面包覆密度单一和颜色明暗一致的问题,通过第一外包覆层20采用固定螺距包覆,第二外包覆层21采用改变螺距包覆,纱线轴向整体呈现一种交替式变密度特征且颜色明暗错落,整体呈现花式纱线风格。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所述外包覆层2为光致变色长丝,以致所得包覆纱放置在阳光下或紫外光线下,可见包覆纱颜色会瞬间发生改变,克服了传统包覆纱后期染色及色牢度耐久性较差、纱线轴向整体颜色较为单一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1)和外包覆层(2),所述芯层(1)为张紧态的弹力丝,所述外包覆层(2)为单层或者多层,所述外包覆层(2)为化纤长丝或纱线,所述外包覆层(2)采用可变包缠密度的螺旋状包缠于芯层(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单层,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者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采用“X”型双包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改变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双层,具体为第一外包覆层(20)和第二外包覆层(21),所述第一外包覆层(20)按照固定螺距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弹力芯层(1)表面,所述第二外包覆层(21)按照固定螺距预设时间规律周期性的间断以正螺旋或反螺旋包覆于第一外包覆层(20)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覆层(2)为光致变色长丝,以致所得包覆纱放置在阳光下或紫外光线下,可见包覆纱颜色会瞬间发生改变。
CN202220022354.6U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Active CN216864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2354.6U CN216864437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2354.6U CN216864437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4437U true CN216864437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5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2354.6U Active CN216864437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4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162A (zh) * 2022-01-06 2022-03-2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162A (zh) * 2022-01-06 2022-03-2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9323U (zh) 一种镀银长丝复合功能包覆纱
CN110528133B (zh) 一种包缠结构弹力圈圈复合纱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16864437U (zh)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CN103382618A (zh) 一种立体保暖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3431A (zh) 闪光经染色双层包覆纱及其生产方法
KR101268353B1 (ko) 자연섬유 질감을 가지는 더블 커버링 복합사
CN103451801B (zh) 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
CN207845880U (zh) 一种防割包覆纱
CN114232162A (zh) 一种可变包缠密度特征的花式包覆纱
CN111188112A (zh) 一种新型涡流纺多彩色纺纱及生产工艺
CN208486010U (zh) 一种高耐磨涤粘涡流纺纱线
CN2150221Y (zh) 锦纶帘线或涤纶帘线与棉帘线并织帘子布
CN204570164U (zh) 一种加强型纱带
CN210856491U (zh) 一种牛仔面料
CN208501185U (zh) 一种用于轻薄耐磨丝袜的锦氨包覆纱
CN215713692U (zh) 一种环保透气耐磨抗紫外色纺牛仔面料
CN219820833U (zh) 一种高强度经编弹力面料
CN212375453U (zh) 一种涡流纺荧光纱线
CN216838366U (zh) 一种基于热熔长丝的结构稳定型变包缠密度花式包覆纱
CN220099302U (zh) 一种聚酯dty亮光复合丝
CN216107410U (zh) 一种竹节雪尼尔纱
CN218615819U (zh) 一种双色经编面料
CN220057172U (zh) 一种具有高亮光泽复合纱线
CN203768559U (zh) 具有双层皮芯结构的莫代尔纤维混纺纱线
CN211171036U (zh) 一种便捷式擦拭金属混纺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