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4154U -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4154U
CN216864154U CN202220066937.9U CN202220066937U CN216864154U CN 216864154 U CN216864154 U CN 216864154U CN 202220066937 U CN202220066937 U CN 202220066937U CN 216864154 U CN216864154 U CN 216864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kettle body
kettle
aeration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69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藏红雨
曹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 Zhou Bai Nade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Jitai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Jitai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Jitai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69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4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4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4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对釜体内部加热,釜体底部设置有输出管,输出管底部连接有综合管,综合管的右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曝气泵,曝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釜体上部的循环管,釜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过滤网筒。通过设置采用加热组件使其内部菌群发酵液保持25℃,通过设置通气管和出气管,使内部气流保持畅通,通过设置输送泵,使发酵完成的菌种液可以直接排出,输送至下一工序使用,通过对曝气泵的电源控制和对加热组件水温的控制,可以智能化保持恒温和早晚自动曝气,大幅增加曝气效率,缩短单次曝气时间,为菌群的发酵繁殖提供优良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态化发酵过程中,主要步骤如下:
1、将桔梗(畜禽粪便)收集并粉碎至长度为2公分以内;
2、堆至2至2.5米高,洒上菌种和水分(水分在50%),每0.5米喷水和菌各一次,(也可菌与水混合喷洒,比例根据秸杆湿度为50%左右制定)盖上凡布;
3、一至二周后,根据料堆温度(≥50℃)时,揭开凡布;
4、2个月以上后,可就近作为有机质补充至农田,或运至工厂,作为有机源制成相关产品。
5、蛋白质含量高的秸杆,可作青贮销售。
上述方案中,菌种的培养方案如下:500份水加入50份红糖,溶解搅匀后加入9份母菌,再加入500公斤水(以上为质量份数)。放入瀑气机泵,经瀑气后回流至培稙功能菌种容器,容器装液量不得大于容器容积的80%。每日早晚启动瀑气系统各一次,每次1小时。培养功能菌群温度25℃,培养周期45天,培养环境为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现有的培养釜在针对菌群培育过程中不便于对过滤网筒内部的过滤物进行排出,以及菌液与空气交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对釜体内部加热,釜体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输出管的底部连接有综合管,综合管的右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曝气泵,曝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釜体上部的循环管,釜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过滤网筒,过滤网筒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滤孔,固定板的两端表面螺纹连接有竖直螺杆,所述竖直螺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外套管,外套管与过滤网筒适配,且过滤网筒表面的滤孔仅分布在其表面的中上部,釜体的内壁开设有下料槽,且下料槽位于活动板的下方,釜体的表面设置有排废出管和排废入管,排废出管位于固定板的上表面,排废入管位于固定板的下方,竖直螺杆的顶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裹在釜体底部表面的加热腔,加热腔的侧面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釜体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有换气风机,釜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并配备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排废入管和排废出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综合管的左端连接有排污泵,并配备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综合管的右端连接有输送泵,并配备有控制阀门,输送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菌种培养釜,通过设置曝气泵可以将发酵菌群溶液通过循环管输送至固定板的上方,通过过滤网筒表面的滤孔,对其内部杂质进行过滤,并增加菌液空气接触面积,增加与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增强菌液通过调节活动板的高度,外套管套设在过滤网筒的底部,通过排废入管注入清洗水,即可由下向上将清洗水注入到过滤网筒的内部,从而对其内部的过滤物冲洗,并通过排废出管排出,从而具有便于清理过滤物的效果。
2.该智能菌种培养釜,通过设置采用加热组件使其内部菌群发酵液保持25℃,通过设置通气管和出气管,使内部气流保持畅通,通过设置输送泵,使发酵完成的菌种液可以直接排出,输送至下一工序使用,通过对曝气泵的电源控制和对加热组件水温的控制,可以智能化保持恒温和早晚自动曝气,为菌群的发酵繁殖提供优良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管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输出管、3综合管、4曝气泵、5循环管、6固定板、7过滤网筒、8竖直螺杆、9活动板、10外套管、11下料槽、12排废出管、13排废入管、14加热腔、15进水管、16出水管、17通气管、18出气管、19排污泵、20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包括釜体1,釜体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对釜体1内部加热,加热组件包括包裹在釜体1底部表面的加热腔14,加热腔14的侧面设置有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釜体1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
釜体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通气管17,通气管17连接有换气风机,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8,并配备有控制阀。
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2,输出管2的底部连接有综合管3,综合管3的右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曝气泵4,曝气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釜体1上部的循环管5,釜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过滤网筒7,过滤网筒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滤孔,固定板6的两端表面螺纹连接有竖直螺杆8,竖直螺杆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9,活动板9的上表面安装有外套管10,外套管10与过滤网筒7适配,且过滤网筒7表面的滤孔仅分布在其表面的中上部,釜体1的内壁开设有下料槽11,且下料槽11位于活动板9的下方,釜体1的表面设置有排废出管12和排废入管13,排废出管12位于固定板6的上表面,排废入管13位于固定板6的下方,竖直螺杆8的顶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排废入管13和排废出管12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综合管3的左端连接有排污泵19,并配备有控制阀门,综合管的右端连接有输送泵20,并配备有控制阀门,输送泵20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釜体1,其智能化控制是配合PLC控制系统实现的,例如配合温度传感器,对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的流量控制,实现釜体1内部温度的保持,通过曝气泵4的定时启动和停止,实现智能化自动的曝气。
通过设置采用加热组件使其内部菌群发酵液保持25℃,通过设置通气管17和出气管18,使内部气流保持畅通,通过设置输送泵20,使发酵完成的菌种液可以直接排出,输送至下一工序使用,通过对曝气泵4的电源控制和对加热组件水温的控制,可以智能化保持恒温和早晚自动曝气,为菌群的发酵繁殖提供优良环境。
工作原理:使用该培养釜来对菌种进行培育繁殖时,首先500份水加入50份红糖,溶解搅匀后加入9份母菌,再加入500公斤水,以上均为质量份数,加入到釜体1内部,然后启动曝气泵4,曝气处理后利用循环管5再次输送至釜体1内部,通过过滤网筒7对内部杂质进行过滤,日常培育过程中,通过对水温的控制,使釜体1内部保持25℃,通过对曝气泵4的电源控制,配合控制器,可实现自动曝气,每日早晚气动各一次,每次一小时,培养45天后即可通过输送泵20输出,当过滤网筒7内部的过滤杂物过多时,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使竖直螺杆8作用活动板9,使活动板9上升,利用外套管10包裹住过滤网筒7,由于外套管10的内径与过滤网筒7之间的间隙很小,可以对固定板6和活动板9之间的区域形成密闭,通过排废入管13将清洁水输入到釜体1内部,即可由下向上将清洗水注入到过滤网筒7的内部,从而对其内部的过滤物冲洗,并通过排废出管12排出,从而可实现对内部过滤物的清理,当清理完毕后,伺服电机控制活动板9下移,使外套管10与过滤网筒7分离即可正常循环曝气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对釜体(1)内部加热,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2),输出管(2)的底部连接有综合管(3),综合管(3)的右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曝气泵(4),曝气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釜体(1)上部的循环管(5),釜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过滤网筒(7),过滤网筒(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滤孔,固定板(6)的两端表面螺纹连接有竖直螺杆(8),所述竖直螺杆(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9),活动板(9)的上表面安装有外套管(10),外套管(10)与过滤网筒(7)适配,且过滤网筒(7)表面的滤孔仅分布在其表面的中上部,釜体(1)的内壁开设有下料槽(11),且下料槽(11)位于活动板(9)的下方,釜体(1)的表面设置有排废出管(12)和排废入管(13),排废出管(12)位于固定板(6)的上表面,排废入管(13)位于固定板(6)的下方,竖直螺杆(8)的顶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裹在釜体(1)底部表面的加热腔(14),加热腔(14)的侧面设置有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釜体(1)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连接有换气风机,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8),并配备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入管(13)和排废出管(12)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3)的左端连接有排污泵(19),并配备有控制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3)的右端连接有输送泵(20),并配备有控制阀门,输送泵(20)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路。
CN202220066937.9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Active CN216864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6937.9U CN216864154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6937.9U CN216864154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4154U true CN216864154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5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6937.9U Active CN216864154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4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1306B (zh) 固液两阶段厌氧发酵装置及方法
CN103265154B (zh) 养殖污粪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工艺
CN108129170A (zh) 一种环保型畜禽粪便高温好氧发酵室
CN202099212U (zh) 一组常压通气发酵设备
CN110051021A (zh) 一种生物蛆蛋白标准工业化生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6236751U (zh) 一种高温好氧发酵型有机肥发酵罐
CN208395067U (zh) 一种环保零排放鸡粪发酵处理设备
CN100395326C (zh) 微生物培养系统及应用该系统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方法
CN109370885A (zh) 一种养鸡场用厌氧发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6864154U (zh) 一种智能菌种培养釜
CN219489742U (zh) 活菌式污水处理站
CN209161868U (zh) 一种链板式养殖粪便发酵设备
CN209383786U (zh) 一种养鸡场用厌氧发酵系统
CN217509692U (zh) 一种鱼菜鸭共生生态循环系统
CN207252475U (zh) 养殖废水收集装置
CN110301360A (zh) 一种带有粪便发酵功能的牛养殖圈舍
CN215327783U (zh) 一种中小型养猪场粪尿污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装置
CN102935443B (zh) 蜂窝式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
CN210711311U (zh) 一种基于畜禽粪便发酵的制暖装置
CN104642159A (zh) 便于清扫的恒温猪舍
CN114145260A (zh) 一种生态养殖循环系统
CN103272823A (zh) 气垫式有机固体废物袋体发酵系统
CN207552294U (zh) 一种微生物孵化器及净水系统
CN211268177U (zh) 一种低成本塘基淡水鱼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3842914U (zh) 有机固体废物发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845550 Jiangxi Industrial Park, Aktau County, Kizilsu Kyrgyz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Ke Zhou Bai Nade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44000 Kashgar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JITAI HI-TECH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