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3812U -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3812U
CN216853812U CN202123152434.8U CN202123152434U CN216853812U CN 216853812 U CN216853812 U CN 216853812U CN 202123152434 U CN202123152434 U CN 202123152434U CN 216853812 U CN216853812 U CN 216853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panel attachment
housing
generating devic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24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猛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cheng Yi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24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3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3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3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的第一部分和未凹陷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和至少一个可更换的面板附件,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上并覆盖第一部分,面板附件包括曲表面,当面板附件容纳在收容空间中时曲表面的边缘与第二部分基本平齐。气溶胶生成器/电池和壳体组装后可形成半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电源组件,通过在不同的半成品上的第一部分上装配不同的具有装饰作用的面板附件,从而可形成具有不同外观的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电源组件,该装配过程简单。且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设置第一部分上,故可随时更换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面板附件。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电子加热的方式使其内的气溶胶基质挥发产生可抽吸的气溶胶的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外壳组件、气溶胶基质仓、电源组件和发热组件等,气溶胶基质、电源组件和发热组件等位于外壳组件内,从而可受到外壳组件的固定和保护。
随着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不断发展,从以前的简单外形结构的外壳,发展到现在各式样的外壳,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选择需求。然而,无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壳形式怎么变化,一款气溶胶生成装置只能够拥有一种样式的外壳,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壳一般为固定式结构,样式无法更换,不能满足逐渐对气溶胶生成装置要求更高的使用者。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壳为固定式结构,故生产方、品牌方和客户等难以对已经生产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外观升级。
对于一次性气溶胶生成装置,控制其成本至关重要,故需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并且简化生产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其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部分,通过第一部分与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连接,来对相同的外壳安装不同的面板附件,使不同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展现不同的外观,工艺简单,成本可控,且随时可根据需要改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和用于雾化基质材料以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器,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的第一部分和未凹陷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和
至少一个可更换的面板附件,所述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面板附件包括曲表面,当所述面板附件容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时所述曲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部分基本平齐。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壳体具有不同材质、颜色或者表面粗糙度。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表面的第二部分是透明的。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气溶胶生成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收容在所述空腔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附件包括衬底和附在所述衬底至少局部表面的装饰单元,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一部分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衬底的表面边缘处环设有凸沿,所述装饰单元嵌合在所述凸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所述装饰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凸沿的表面平齐。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单元由IML工艺制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占据所述壳体正面的至少局部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侧面,从而使与之配合的所述面板附件的截面形状大致为C形。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附件构形成被从所述壳体的正面方向观察时,所述曲表面可完全落入视野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附件包括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所述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各自对应地收容在间隔形成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收容空间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之间由所述第二部分间隔开。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上还具有凹陷部,在所述第一部分上覆盖有所述面板附件时,所述面板附件上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边沿的棱边显露在所述凹陷部中,从而在所述面板附件上形成抠起部,对所述抠起部施力时,可使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附件上设有抠起部,对所述抠起部施力时,可使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上具有卡槽,所述面板附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凸,当所述面板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时所述曲表面遮盖所述卡槽及卡凸使其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组件,包括外壳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的电池,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的第一部分和未凹陷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和
至少一个可更换的面板附件,所述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面板附件包括曲表面,当所述面板附件容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时所述曲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部分基本平齐。
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气溶胶生成器/电池和壳体组装后可形成半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电源组件,通过在不同的半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部分上装配不同的具有装饰作用的面板附件,从而可形成具有不同外观的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电源组件,该装配过程简单。且由于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设置第一部分上,故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面板附件,以改变其外观,进而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使产品更加符合当下的流行风格或符合某一群体的审美标准,故使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面板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外壳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组件;
11、壳体;111、空腔;112、开口;113、充电口;114、第一部分;1141、主体部;1142、延伸部;115、第二部分;b、正面;c、侧面;116、卡槽;d、e、槽壁;117、第一定位部;118、第二定位部;119、凹陷部;
12、面板附件;121、衬底;122、装饰单元;a、凸沿;123、卡凸;f,g、卡凸面;124、弓形壁;125、第一配合部;126、第二配合部;127、抠起部;
2、气溶胶生成器;3、电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2和5,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气溶胶生成器2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包括外壳组件1,其中,外壳组件1主要包括壳体11和面板附件12。壳体11具有收容作用,可容纳气溶胶生成器的至少局部,面板附件12主要起装饰作用,其与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从而面板附件12可被能够与该壳体11匹配的其他面板附件12替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器包括雾化器、电池和支架等,雾化器用于使雾化基质材料雾化从而产生可供吸食的气溶胶,电池至少用于为雾化器产生气溶胶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雾化器和电池可固定在支架上,从而与支架一起构造成一体结构,使得气溶胶生成器可整体的装配入外壳组件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4所示,壳体11为套筒状,内部具有空腔111,通过空腔111来容纳气溶胶生成器的至少局部,壳体11上还设有开口112,气溶胶生成器通过开口112装入空腔111中。在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1的下端还设有充电口113,充电口113供充电头插入,以为电池充电。开口112可位于壳体11的上端,气溶胶生成器通过开口112装配入壳体11的空腔111中,气溶胶生成器上可以具有吸嘴,吸嘴用于含衔于嘴部,抽吸时,气溶胶通过吸嘴进入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充电口113一体地设置在壳体11上且位于壳体11的下端,开口112位于壳体的上端,开口112与充电口113相对设置,从而气溶胶生成器可沿壳体11的轴向装配入容腔111中,以此来确保壳体11的侧壁相对完整,使壳体11的侧壁上可以具有更大的面积来被面板附件12装饰,从而不仅可以展示的视觉效果更优,而且因为具有足够的空间从而可以方便面板附件12与壳体11可拆卸地配合,进而方便拆卸和更换面板附件12。如此设计,使面板附件12的装配位置(壳体11的正面和侧面)与气溶胶生成器的开口112错开,从而,面板附件12与开口112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更换面板附件12的时候,不会误打开开口112,且可以在不打开开口112的时候更换面板附件12,在打开开口112时,面板附件12的位置可以不发生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壳体11为不可拆分结构,且开口112避开壳体11的正面和侧面设置,气溶胶生成器为一体结构,其作为整体与壳体11组装,故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组装单元数量较少,结构简单,组装方式简单,在组装气溶胶生成器时,无需打开壳体11的侧壁或者拆卸壳体11侧壁上的面板附件12,只需将气溶胶生成器从开口112装配入空腔111中,即可实现气溶胶生成器与壳体11相互固定,从而有助于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面板附件12包括衬底121和附在衬底121至少局部表面的装饰单元122,装饰单元122可以由IML工艺制成,从而不仅美观,而且耐磨,其上的图案不会因长期摩擦而掉损,且生产制造简单,成本较低。装饰单元122上的图案可以是logo(徽标或商标),从而具有宣传、推广和扩大品牌影响等作用;装饰单元122上的图案可以是美术作品或者艺术作品,以满足用户对美的追求以及使用户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装饰单元122上的图案可以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定制的个性图案,装饰单元122上的图案还可以是其他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图案、文字等。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衬底121的表面边缘处环设有凸沿a,装饰单元122嵌合在凸沿a围合形成的区域之内且与凸沿a的内侧接触,以缩小装饰单元122与凸沿a之间的缝隙。为了增加固定的牢固性,装饰单元122与衬底121通过粘合固定。在一些示例中,装饰单元122的表面与凸沿a的表面平齐,本申请所谓的平齐,即相互邻接处的平面共面或者相互邻接处的弧面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从手感和视觉上说,邻接处无明显的阶梯落差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1的表面上具有第一部分114和第二部分115,第一部分114相对第二部分115凹陷,衬底12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部分114中,且在第一部分114上设有面板附件12时,第二部分115的边沿和与之邻接的面板附件12边沿(即凸沿a)平齐,从而在第一部分114上设有面板附件12时,面板附件12的表面与第二部分115的表面至少在其接缝附近无落差。同时,第二部分115的边沿可以隐藏面板附件114边沿的棱边,从而可以保护面板附件12边沿的棱边不受撞击和被意外的抠起,不仅可以防止面板附件12意外从壳体11上脱落,而且还能保护面板附件12,防止面板附件12因为较薄而意外翘边,进而影响外观和用户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附件12的厚度等于第一部分114相对第二部分115的凹陷深度,从而在第一部分114上设有面板附件12时,外壳组件1表面的线条流畅或表面较为光滑,故具有较好的握持手感。
请参照图1和2,壳体11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正面b和相对设置的两侧面c,第一部分114包括主体部1141和两延伸部1142,两延伸部1142自主体部1141的相对两侧沿壳体11的周向延伸,主体部1141位于壳体11的其中一正面b,且占据该正面b的至少局部,一延伸部1142位于壳体11的其中一侧面c的局部,另一延伸部1142位于壳体11的另一侧面b的局部,从而第一部分114大致为C形,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的形状尺寸相适宜,因此,从该正面b和任何一个侧面c,面板附件12均可被视力所观察,从而进一步提升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美感,以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附件12具有曲表面,为了配合第一部分114的形状,曲表面大致为C形,使得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之间具有较高的贴合度。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和4,第一部分114具有两个,且在壳体11上相对设置,每一第一部分114界定一收容空间,每一收容空间可至少容纳一面板附件12,请参照图1和4,对应两个第一部分114,两个第一部分114界定的收容空间分别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面板附件12亦可以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第一面板附件容纳在第一收容空间中,第二面板附件容纳在第二收容空间中,且至少其一面板附件12(第一面板附件或第二面板附件)可与对应的第一部分114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该面板附件12可被其他面板附件12替换。在壳体11的任一侧面c中,第二部分115呈带状或条状,即第二部分115占据较小的面积,侧面c上的第二部分115的主要作用包括隔开位于同一侧面c的两第一部分114,且提供边沿,以遮挡和隐藏位于第一部分114的面板附件12边沿的绝大多数棱边,从而既可以美化视觉效果,又使面板附件12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第一部分114中。
请参照图1和2,在壳体11的任一侧面c中,两第一部分114的总面积大于在该侧面c上的第二部分115的面积。从而无需在壳体11的侧面c上增加其他具有装饰作用的面板附件12,也可使侧面c被装饰。优选壳体11的正面b面积大于其侧面c面积,即壳体11为扁形且其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椭圆形的短轴位于两正面b之间,长轴位于两侧面c之间,经设置,从壳体11的正方向观察壳体11时,面板附件12可完全落入视野中或刚好完全落入视野中,从而从正向观察时,可以观测到面板附件12上完整的图案和/或纹路等。在另一实施例中,正面b与侧面c弧形连接,以满足从正向观察时,可以观测到面板附件12上完整的图案和/或纹路。在另一实施例中,正面b与侧面c均为平面,且正面b与侧面c之间连接夹角为钝角,以满足从正向观察时,可以观测到面板附件12上完整的图案和/或纹路。当然,本申请不排除通过其他方式以满足从正向观察时,可以观测到面板附件12上完整的图案和/或纹路。
在如图2-4所在的实施例中,面板附件12与壳体11卡扣连接,通过卡扣连接实现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可拆卸,以此来更换面板附件12。
具体的,可以参照图2和4,为了在第一部分114上设有面板附件12时,能够隐藏卡扣结构,基于面板附件12厚度有限,故可在第一部分114上设置卡槽116,卡槽116中相对设置的两槽壁d、e之间的夹角为40~50°,即卡槽116中槽壁d、e中至少一槽壁d或e为倾斜槽壁,该倾斜槽壁(槽壁e)具有导引作用。相应的,面板附件12内侧设有卡凸123,卡凸123与卡槽116的形状尺寸相适宜,以与卡槽116卡扣配合,故,卡凸123的两卡凸面f、g之间的夹角为40~50°,且其中至少一面为倾斜面(卡凸面g),以与倾斜槽壁配合,并且可被倾斜槽壁导引,从而使卡凸123沿着倾斜槽壁(槽壁e)与卡槽116卡扣连接。优选上述的夹角为45°,当上述的夹角为45°时,可以更好的改善应力集中问题,防止卡凸123断裂,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卡扣失效。优选卡槽116具有多个,靠近第一部分114的边缘设置且分布在第一部分114的相对两侧,对应的,卡凸123亦具有多个,与卡槽116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卡槽116具有4个,排布成两列,每列2个。
进一步的,面板附件12具有弓形壁124,卡凸123设置在弓形壁124的内侧,卡凸123中夹角为40~50°的两卡凸面f,g中,其中一卡凸面f或g大致平行于该卡凸面f或g与弓形壁124连接处的法线,这里所述的大致平行,即角度偏差在10°之内。优选该卡凸面(g)位于与之对应的另一卡凸面f的内侧,面板附件1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卡凸123,从而可以确保在第一部分114上设有面板附件12时,在弓形壁124的张力作用下,卡凸123能够紧紧抓牢卡槽116,同时既方便将面板附件12固定在第一部分114,又方便拆卸面板附件12,且不会使弓形壁124形变太大而断裂。
为了方便面板附件12组装在第一部分114中,位于侧面c的第二部分115的边沿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17,第一定位部117的设置方向与面板附件12的安装方向平行,第一部分114上设有第二定位部118,即第一定位部117与第二定位部118之间的连线与外壳组件1的轴向交叉,面板附件12上对应第一定位部117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25,对应第二定位部118设置有第二配合部126,第一定位部117用于第一配合部125配合,第二定位部118用于第二配合部126配合,在使卡槽116与卡凸123卡扣前,首先使第一配合部117被第一定位部125定位,使第二配合部126被第二定位部118定位,然后朝向第一部分114挤压面板附件12,使得卡槽116与卡凸123卡扣,在第一定位部117与第一配合部125配合、第二定位部118与第二配合部126配合的作用下,朝向第一部分114挤压面板附件12,面板附件12不会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卡槽116与卡凸123的卡扣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7具有两个,第一配合部125随之具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117和一个第二定位部118排布成三角形。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7为凹槽,第一配合部125为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条,第二定位部118为定位孔(通孔或盲孔),第二配合部126为凸柱,凸柱可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实现定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可通过磁吸相互固定。
无论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通过何种结构配合,当面板附件12收容在由第一部分114界定的收容空间中时面板附件的曲表面均可遮盖卡槽及卡凸等配合结构使其隐藏,以保证外观的完整性,美化外观。
为了方便拆卸面板附件,可以参照图1和2,面板附件12上设有抠起部127,通过在抠起部127施加抠起力,可以使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分离。为了不破坏面板附件12表面的整体性,不影响面板附件12的外观,抠起部127可设置在面板附件12边沿的棱边上。
具体的,第二部分115上沿第一部分114的边沿设有凹陷部119,在第一部分114上设有面板附件12时,面板附件12上与凹陷部119对应边沿的棱边至少部分显露,从而在面板附件12上形成抠起部127,凹陷部119可用于提供让位空间,供手指或工具伸入至与抠起部127接触,对抠起部施力时,可使面板附件12与第一部分114分离。
更为具体的,位于壳体11侧面c上的第二部分115将两第一部分114分隔开,凹陷部119设置在壳体11侧面c上的第二部分115上,且位于两第一部分114之间,两面板附件12上的抠起部127均对应同一凹陷部119设置,从而可最大限度的保证外壳组件1表面的完整性,确保握持外壳组件1的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组件,可以参照图1,包括外壳组件1和设置在外壳组件1中的电池,外壳组件1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15和收容在第一部分114界定的收容空间中的面板附件12,从而可通过更换面板附件12来更改电源组件的外观,以此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使具有相同结构特征的壳体11因具有不同的面板附件12而使外壳组件1具有不同的外观和视觉效果,也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外壳组件1上的面板附件114,以使电源组件的外观保持与时俱进,满足用户对新颖感等的追求。
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气溶胶生成器/电池和壳体组装后可形成半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电源组件,通过在不同的半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部分上装配不同的具有装饰作用的面板附件,从而可形成具有不同外观的成品气溶胶生成装置,该装配过程简单。且由于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设置第一部分上,故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面板附件,以改变其外观,进而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使产品更加符合当下的流行风格或符合某一群体的审美标准,故使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和用于雾化基质材料以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器,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的第一部分和未凹陷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和
至少一个可更换的面板附件,所述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面板附件包括曲表面,当所述面板附件容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时所述曲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部分基本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壳体具有不同材质、颜色或者表面粗糙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第二部分是透明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气溶胶生成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收容在所述空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附件包括衬底和附在所述衬底至少局部表面的装饰单元,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一部分可拆卸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表面边缘处环设有凸沿,所述装饰单元嵌合在所述凸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所述装饰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凸沿的表面平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单元由IML工艺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占据所述壳体正面的至少局部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侧面,从而使与之配合的所述面板附件的截面形状大致为C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附件构形成被从所述壳体的正面方向观察时,所述曲表面可完全落入视野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附件包括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所述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各自对应地收容在间隔形成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收容空间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附件和第二面板附件之间由所述第二部分间隔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上还具有凹陷部,在所述第一部分上覆盖有所述面板附件时,所述面板附件上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边沿的棱边显露在所述凹陷部中,从而在所述面板附件上形成抠起部,对所述抠起部施力时,可使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附件上设有抠起部,对所述抠起部施力时,可使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附件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上具有卡槽,所述面板附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凸,当所述面板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时所述曲表面遮盖所述卡槽及卡凸使其隐藏。
16.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的电池,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的第一部分和未凹陷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和
至少一个可更换的面板附件,所述面板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面板附件包括曲表面,当所述面板附件容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时所述曲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部分基本平齐。
CN202123152434.8U 2021-12-14 2021-12-14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Active CN216853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2434.8U CN216853812U (zh) 2021-12-14 2021-12-14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2434.8U CN216853812U (zh) 2021-12-14 2021-12-14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3812U true CN216853812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7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2434.8U Active CN216853812U (zh) 2021-12-14 2021-12-14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3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24675A1 (en)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421870B2 (en) Lighted display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cover element for a hat
US7921772B2 (en) Cover for an automatically re-inked stamp
CN216853812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电源组件
CN115202058A (zh) 头戴产品
CN213642355U (zh) 一种壳体结构及消毒液制造机
CN109303358B (zh) 电子烟电池盒和电子烟
CN217116164U (zh) 一种覆盖式印刷加卡槽式隐藏磁铁的磁吸手机保护壳
JP3180750U (ja) 携帯型情報端末用ケース
CN210073937U (zh) 电池防护盖结构与手柄
CN220290186U (zh) 一种可更换装饰件的键盘
CN210841582U (zh) 电子烟
CN210205332U (zh) 便于佩戴的眼部按摩器
CN216714093U (zh) 一种可拆装拉手
CN220358828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7489041U (zh) 取暖装置
CN219556322U (zh) 一种按键可隐藏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08849831U (zh) 改进型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12929719U (zh) 一种油烟机用的氛围灯结构
CN220628290U (zh) 充电枪结构
CN218185202U (zh) 电子烟
CN217049628U (zh) 收纳盒及美容仪组件
CN21629321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汽车钥匙仿真挂件
CN220571558U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20494263U (zh) 一种雾化器保护壳和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8

Address after: 518100, 2nd Floor, Building C, Tangwei High tech Park,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ngcheng Yip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15A, phase IV, Xinghang mansion, No.2, Xinghua Road, Xingwei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