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2274U -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2274U
CN216852274U CN202122641477.6U CN202122641477U CN216852274U CN 216852274 U CN216852274 U CN 216852274U CN 202122641477 U CN202122641477 U CN 202122641477U CN 216852274 U CN216852274 U CN 216852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opening
accommodating
charging box
bluetooth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14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久高
师瑞文
何桂晓
郭世文
曹磊
张志军
吴海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ikedi System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ikedi System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ikedi System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ikedi System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14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2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2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2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设有开口,开口的一侧边设置有凸块,凸块远离开口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合部;容置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具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放置蓝牙耳机,容置槽的槽口朝向开口设置,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端子;及上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盖的第一端与盒体转动连接,上盖的第二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接部,卡合部配合卡设在卡接部上,以使得上盖将开口密封并压紧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组件。本实用新型之耳机充电盒结构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凭借其方便性和舒适性,一经问世就得到了消费者的热情追捧,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充电盒作为一种给蓝牙耳机充电的装置,其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蓝牙耳机能够在充电盒内充电,需在将蓝牙耳机放入充电盒内后,使得充电盒上盖能够在盒体上合紧,利用上盖压合耳机,保证耳机与充电盒盒体内的充电端子紧密接触,而目前所采用的方式一般是利用磁铁吸附充电盒上盖和盒体,将充电盒上盖合紧,但这样也导致充电盒的结构变的复杂,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随之增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较少,生产成本较低的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
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合部;
容置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蓝牙耳机,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端子;及
上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二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合部配合卡设在所述卡接部上,以使得所述上盖将所述开口密封并压紧所述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为凸起部,所述卡接部为凹陷部;或者,所述卡合部为凹陷部,所述卡接部为凸起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一圆弧面,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二圆弧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面与所述凸块靠近所述上盖的侧面的交接边设置为倒圆角。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倒圆角相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避位缺口,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避位缺口内且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避位缺口侧壁的一面或所述避位缺口的侧壁设置为斜面,当所述上盖将所述开口密封并压紧所述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时,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避位缺口侧壁的一面与所述避位缺口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当所述上盖围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一角度时,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避位缺口侧壁的一面与所述避位缺口的侧壁相互挤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4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底部与所述容置件之间;所述容置件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部的一面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扣和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具有弹性,所述PCB板的一端配合卡在所述活动扣上,所述PCB板的另一端配合卡在所述固定扣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组件,包括蓝牙耳机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耳机充电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设置在盒体的凸块上的卡合部配合卡设在设置在上盖上的卡接部上,可以使得上盖将盒体的开口密封并压紧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无需额外设置磁铁,结构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之蓝牙耳机组件,将盒体的凸块上的卡合部配合卡设在设置在上盖上的卡接部上,即可使上盖关闭且压紧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不再需要单独设置磁铁,使得蓝牙耳机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更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处于打开状态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耳机充电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耳机充电盒上盖处于关闭开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耳机充电盒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耳机充电盒的盒体和上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盒体和上盖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盒体和上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耳机充电盒的PCB板和容置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PCB板和容置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耳机充电盒;10、盒体;11、容纳腔;111、避位缺口;12、开口;13、凸块;131、倒圆角;14、卡合部;141、第一圆弧面;20、容置件;21、容置槽;22、充电端子;23、活动扣;24、固定扣;30、上盖;31、第一端;32、第二端;33、卡接部;331、第二圆弧面;34、转动部;35、转轴;4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100,包括盒体10、容置件20和上盖30。
盒体10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设有开口12,用于往容纳腔11内放入其他零部件,开口12的一侧设置有凸块13,凸块13可以和开口12的一侧边一体设置,也可以设置单独的凸块13,将凸块13焊接或者粘在开口12的一侧边上或容置件20上,凸块13远离开口12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合部14。
容置件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具有容置槽21,容置槽21用于放置蓝牙耳机,容置槽21的槽口可以朝向开口12设置,容置槽21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端子22。
具体的,容置槽21的大小和形状与蓝牙耳机适配,当将蓝牙耳机放入容置槽21内并压紧蓝牙耳机后,蓝牙耳机与充电端子22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11内可以包括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组件,充电组件与充电端子22连接,充电组件设置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口,充电口可以设置在盒体10的侧壁上。
上盖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即当上盖30的第一端31为上盖30的左端时,上盖30的第二端32为其右端,上盖30的第一端31与盒体10转动连接,以使得上盖30打开或者关闭开口12,上盖30的第二端3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接部33,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卡接部33上,以使得上盖30将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保证蓝牙耳机与充电端子22紧密接触,从而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100,通过将设置在盒体10的凸块13上的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设置在上盖30上的卡接部33上,可以使得上盖30将盒体10的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无需额外设置磁铁,结构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请参考图3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14为凸起部,如凸起块等,卡接部33为凹陷部,如凹陷槽等。或者,卡合部14为凹陷部,卡接部33为凸起部。
当卡合部14为凹陷部,卡接部33为凸起部时,卡合部14与卡接部33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一圆弧面141,卡接部33与卡合部14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二圆弧面33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将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卡接部33上时,第二圆弧面331在第一圆弧面141上滑动,使得第二圆弧面331最凸出的点自动滑动至第一圆弧面141最凹陷的点处,从而使得卡合部14与卡接部33自动卡紧,确保上盖30将盒体10的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
进一步的,凸块13远离开口12的侧面与凸块13靠近上盖30的侧面的交接边设置为倒圆角131,从而可以在将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卡接部33上时,卡接部33更加方便地从凸块13靠近上盖30的侧面上滑动至凸块13远离开口12的侧面上。
更进一步的,第一圆弧面141和倒圆角131相切,从而可以在将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卡接部33上时,卡接部33更加方便地从倒圆角131处滑动至第一圆弧面141上。
请参考图5、图6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避位缺口111,上盖30的第一端31设置有转动部34,转动部34上设置有转轴35,转动部34设置在避位缺口111内且通过转轴35与盒体10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实现上盖30的第一端31与盒体10转动连接的同时,可以使得上盖30的第一端31与盒体10连接部位更加紧凑,不占用太多的盒体10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或避位缺口111的侧壁设置为斜面,当上盖30将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时,上盖30逐渐将开口12露出,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第一角度时,可以通过开口12露出的部分取放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此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得上盖30保持打开状态,不会轻易发生摇晃或倒下,无需再在上盖30和盒体10之间设置额外的阻尼件,可以节省额外的结构零件和组装成本,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节省社会资源。
更进一步的,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45°,即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时,上盖30逐渐将开口12露出,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45°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得上盖30保持打开状态,不会轻易发生摇晃或倒下。
可选的,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45°,同时小于100°,即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时,上盖30逐渐将开口12露出,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45°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得上盖30保持打开状态,不会轻易发生摇晃或倒下避免,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100°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相互挤压,上盖30无法再围绕转轴35转动,从而避免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的角度过大,导致结构损坏。
请参考图1、图5、图8和图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100还包括PCB板40,PCB板40设置在容纳腔11底部与容置件20之间。
容置件20靠近容纳腔11底部的一面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扣23和固定扣24,固定扣24具有弹性,PCB板40的一端配合卡在活动扣23上,PCB板40的另一端配合卡在固定扣24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组装时可以先将PCB板40的一端配合卡在活动扣23上,再将PCB板40的另一端配合卡在固定扣24上,安装方便,装配牢固可靠,又方便拆卸,组装极为方便,从而可以节省额外的结构零件和组装成本,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节省社会资源。
请参考图1至图9,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100,包括盒体10、容置件20、上盖30和PCB板40。
盒体10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设有开口12,容纳腔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避位缺口111,开口12的一侧设置有凸块13,凸块13远离开口12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合部14,卡合部14为凹陷部。
容置件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具有容置槽21,容置槽21用于放置蓝牙耳机,容置槽21的槽口朝向开口12设置,容置槽21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端子22,容置件20靠近容纳腔11底部的一面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扣23和固定扣24,固定扣24具有弹性。
上盖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上盖30的第一端31设置有转动部34,转动部34上设置有转轴35,转动部34设置在避位缺口111内且通过转轴35与盒体10转动连接,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或避位缺口111的侧壁设置为斜面。
当上盖30将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当上盖30围绕转轴35转动第一角度时,转动部34靠近避位缺口111侧壁的一面与避位缺口111的侧壁相互挤压。
上盖30的第二端3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接部33,卡接部33为凸起部,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卡接部33上,以使得上盖30将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卡合部14与卡接部33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一圆弧面141,卡接部33与卡合部14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二圆弧面331,凸块13远离开口12的侧面与凸块13靠近上盖30的侧面的交接边设置为倒圆角131。
PCB板40设置在容纳腔11底部与容置件20之间,PCB板40的一端配合卡在活动扣23上,PCB板40的另一端配合卡在固定扣24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100,通过将设置在盒体10的凸块13上的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设置在上盖30上的卡接部33上,可以使得上盖30将盒体10的开口12密封并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无需额外设置磁铁,结构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组件,包括蓝牙耳机和如第一方面的耳机充电盒,蓝牙耳机可以放置在耳机充电盒的容置槽21内。
本实用新型之蓝牙耳机组件,将盒体10的凸块13上的卡合部14配合卡设在设置在上盖30上的卡接部33上,即可使上盖30关闭且压紧容置槽21内的蓝牙耳机,不再需要单独设置磁铁,使得蓝牙耳机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所需零件和组装工序均更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面上设置有卡合部;
容置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蓝牙耳机,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端子;及
上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二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合部配合卡设在所述卡接部上,以使得所述上盖将所述开口密封并压紧所述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凸起部,所述卡接部为凹陷部;或者,所述卡合部为凹陷部,所述卡接部为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一圆弧面,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接触的侧面设置为第二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面与所述凸块靠近所述上盖的侧面的交接边设置为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倒圆角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避位缺口,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避位缺口内且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避位缺口侧壁的一面或所述避位缺口的侧壁设置为斜面,当所述上盖将所述开口密封并压紧所述容置槽内的蓝牙耳机时,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避位缺口侧壁的一面与所述避位缺口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当所述上盖围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一角度时,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避位缺口侧壁的一面与所述避位缺口的侧壁相互挤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4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底部与所述容置件之间;所述容置件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部的一面设置有相对的活动扣和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具有弹性,所述PCB板的一端配合卡在所述活动扣上,所述PCB板的另一端配合卡在所述固定扣上。
10.一种蓝牙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耳机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
CN202122641477.6U 2021-10-29 2021-10-29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Active CN216852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477.6U CN216852274U (zh) 2021-10-29 2021-10-29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477.6U CN216852274U (zh) 2021-10-29 2021-10-29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2274U true CN21685227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1477.6U Active CN216852274U (zh) 2021-10-29 2021-10-29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2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1930B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和适配该充电盒的无线耳机
US9192067B2 (en) Docking station
KR100752726B1 (ko) 배터리를 겸비한 휴대폰 케이스
KR19990082478A (ko) 배터리로 동작하는 장치, 및 배터리 유닛
CN216852274U (zh) 耳机充电盒及蓝牙耳机组件
TW201517769A (zh) 具有卡固持裝置的移動終端
JP2012003920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12702673A (zh) 电子组件
WO2018053681A1 (zh) Sim卡座及用户终端
CN209089196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耳机收纳装置
US9106082B2 (en)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a charger device
CN216215931U (zh) 耳机盒及耳机套件
CN213458109U (zh) 存储卡的组装结构
CN210518765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0245587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电池磁吸结构
CN210468871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器外壳
CN214799784U (zh) 密封外壳及人工智能音箱
CN217934510U (zh) 一种移动存储装置
CN110429948B (zh) 卡盖及电子设备
CN210078615U (zh) 除颤器
CN215835533U (zh) 耳机盒和电子组件
CN214481164U (zh) 电子组件
CN208580866U (zh) 一种电子卡卡托、电子卡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11630342U (zh) 一种蓝牙耳机用的耳机外壳
CN214412334U (zh) 无线充电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