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1377U -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1377U
CN216851377U CN202220313985.3U CN202220313985U CN216851377U CN 216851377 U CN216851377 U CN 216851377U CN 202220313985 U CN202220313985 U CN 202220313985U CN 216851377 U CN216851377 U CN 216851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nector
mobile power
power suppl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139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晶晶
胡丹枫
张军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o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139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1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1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1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机柜和移动电源;充电机柜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用于输电的连接模块;主控模块还通过连接模块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在充电机柜供电异常时导通;移动电源包括:充放电管理系统、与充放电管理系统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锂电池充放管理系统、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充放电管理系统用于在移动电源处于充电模式时储存电能、且在移动电源处于放电模式时提供电能;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相配合。实现了当充电机柜在断电状态下通过移动电源反向供电的技术,解决了主控模块在断电后无法与后台服务器继续通讯的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多元化发展,共享移动电源应运而生并逐渐兴起,一部手机几乎是人人必备,也是人人所需,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电力续航的痛点逐渐显现出来,一旦出行在外手机电量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移动支付、电子证件、防疫码等出行必备将会瘫痪给出乡在外的人带来极大不便。
共享动电源虽然能够很便利的解决手机电量补充的问题,但共享移动电源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共享移动电源是通过机柜租借并补充移动电源电量,一旦机柜出现故障或恶意破坏,如果不能及时定位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共享移动电源无法租借。
目前共享移动电源租借机柜通过移动网络上报数据给到后台服务器,实时传输移动电源与机柜当前运行状态,该数据上报由充电机柜中的主控模块实现。但是目前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中,一般只能利用市电直接为主控模块供电,但是当充电机柜出现故障,相应的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则主控模块处于断电状态,此时主控模块将无法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联系,进而充电机柜无法上报故障信息和位置信息,需要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检修,进而比较费时费力;以及当充电机柜的插头意外松动,或是插头被恶意拔出时也会出现上述问题。
同时当充电机柜被偷盗或是丢弃后,由于设备无法连接市电电源,从而无法定位设备位置,则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当充电机柜在断电状态下通过共享移动电源反向供电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旨在解决充电机柜断电后不能与服务器通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设备,所述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机柜和移动电源;
所述充电机柜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用于输电的连接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还通过所述连接模块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放电管理系统、与所述充放电管理系统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充放电管理系统、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相配合;
所述移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模块向所述主控模块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机柜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输电模块,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入所述主控模块中;
所述输电模块还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移动电源输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电模块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电模块还包括:交直流转化模块,所述交直流转化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继电器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机柜还包括:用于连接交直流转化模块与第一连接器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还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机柜供电异常时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中的MOS管的栅极通过三极管Q2接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一管脚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被配置为仅在所述充电机柜供电正常时通过第一管脚输出高电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电路为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通过MOS管Q3接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被配置为仅在所述充电机柜供电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二管脚输出高电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相比于现有的设备,在充电机柜中增加设置连接模块,第一连接器还通过连接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不仅可以由外部电源供电,还可以由移动电源进行供电;当外部电源无法正常供电时,主控模块还可以由移动电源反向供电,从而继续正常运行;
移动电源通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模块向主控模块供电,使得主控模块在断电后还可以继续运行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充电设备已经故障的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最终实现了当充电机柜在断电状态下通过移动电源反向供电的技术,解决了主控模块在断电后无法与后台服务器继续通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系统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充电机柜、11主控模块、111第二微处理器、112通信模块、12第一连接器、13连接模块、131继电器电路、14输电模块、141交直流转化模块、142降压电路、15开关电路、20移动电源、21第一微处理器、22第二连接器、23充放电管理系统、30外部电源、40后台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机柜10和移动电源20,充电机柜10包括:主控模块11、与主控模块11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2以及用于输电的连接模块13;
主控模块11还通过连接模块13与第一连接器12电连接;
移动电源20包括:充放电管理系统23、与充放电管理系统23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21、以及分别与充放电管理系统23、第一微处理器21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22;
第二连接器22与第一连接器12相配合;
所述移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模块向所述主控模块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1是充电机柜10的主控单元,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充电机柜10的运行,以及与远程服务器通信;
第一连接器12是指充电机柜10与移动电源串口通信及给移动电源充电的接口;
连接模块13用于连接主控模块11和第一连接器12,使得主控模块11与第一连接器12之间实现电路导通,其中连接模块13可采用继电器、场效应管等;
充放电管理系统23用于存储电能、且可向外供应电能,并包含相应的保护电路;
第一微处理器21是移动电源的控制核心,用于控制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状态;
第二连接器22是指移动电源端连接器,是移动电源与机柜通讯接口,同时也是机柜给移动电源充电接口以及其他信号交互。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充电机柜10中的主控模块11和第一连接器12均属于现有技术,第一连接器12和移动电源中的第二连接器22配合使用,两个连接器接触时导通,从而实现电流与信号的传输;该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改进点为:在主控模块11与第一连接器12之间增加设置连接模块13,使得第一连接器12通过连接模块13与主控模块11连接,从而移动电源2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22以及连接模块13向主控模块11供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1不仅可以由外部电源供电,还可以由移动电源进行供电;当外部电源无法正常供电时,主控模块11还可以由移动电源反向供电,从而继续正常运行。
在其他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充放电管理系统23用于在移动电源20处于充电模式时储存电能、且在移动电源20处于放电模式时提供电能,连接模块13被配置为在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时导通,移动电源20在连接模块13导通时,通过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22以及连接模块13向主控模块11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充电设备主要由充电机柜10和移动电源20构成,其中充电机柜10中包含主控模块11和第一连接器12以及连接模块13,移动电源20中包含充放电管理系统23和第一微处理器21以及第二连接器22,第一微处理器21优选的采用MCU微处理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处理器。
其中,主控模块11用于将充电机柜10与移动电源20的运行数据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达到通信与定位功能,一般的充放电管理系统23可采用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充放电管理系统23中包含有相应的保护电路。
具体的,连接器12、22是指充电机柜10与移动电源20串口通信及给移动电源20充电的接口,移动电源20安装在充电机柜10时,第一连接器12是充电机柜10与移动电源20串口通信及给移动电源20充电的接口,第二连接器22是移动电源端连接器,是移动电源20与充电机柜10通讯接口,同时也是充电机柜10给移动电源20充电的接口以及其他信号交互的接口,第一连接器12和第二连接器22接触,以实现串口通信和电流导通。
充电机柜10在正常使用时,其内部的主控模块11由外部电源30供电,外部电源30主要为220V的市电,通过充电机柜10上的插头外接插座,从而为充电机柜10供电;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是指无法通过外部的市电为主控模块11供电,使得主控模块11处于断电的状态。
具体的造成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的原因有:充电机柜10内部的用于连接插头与主控模块11的线路损坏,导致市电无法进入主控模块11中;或是充电机柜10上的插头与外部插座之间产生松动,导致两者之间接触不良;又或是充电机柜10上的插头被恶意拔出插座,其中便存在着充电机柜10被盗窃或是丢弃的情况。
面对上述的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情况,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中的主控模块11则处于断电状态,进而主控模块11则无法向后台服务器发送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位置信息,进而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发现以及识别充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类型,以及管理人员会丢失充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当充电设备遭遇盗窃和丢弃后,将无法定位充电设备,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充电机柜10中增设连接模块13,第一连接器12还通过连接模块13与主控模块11连接,在充电设备正常供电时,连接模块13处于断开状态,且连接模块13被配置为在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时导通,因此当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的时候,移动电源20与主控模块11处于电路连通状态,因此移动电源20可通过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22以及连接模块13向主控模块11供电,使得主控模块11还可以继续运行,其通过查询相应数据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充电设备的异常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最终实现了当充电机柜10在断电状态下通过移动电源20反向供电,解决了主控模块11在断电后无法与后台服务器继续通讯的问题。
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充电机柜10正常运行时,主控模块11会通过第一连接器12向移动电源20周期性的发送查询指令,在仓的移动电源20中第一微处理器21通过第二连接器22接收该查询指令;当充电机柜10断电后,主控模块11将发送不了查询指令给在仓的移动电源20,移动电源20中的第一微处理器21在预定时间内未收到该查询指令,则移动电源20会查询自身电量,符合对外放电要求的移动电源20开启对外放电模式,进而移动电源20通过连接模块13为主控模块11供电。
而主控模块11通过查询相应数据,及时上报充电设备异常信息和位置信息给后台服务器,同时通过电话短信方式通知维护人员;当上报异常完成后,主控模块11通过串口给移动电源20发送关闭对外放电指令;同时在没有被解除异常的机柜会在相同周期内重复上报异常给服务器或维护人员,直至异常被解除。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主控模块11与第一连接器12之间共有两条连接线路,主控模块11通过其中一条发送查询指令,而另一条则是设置有连接模块13,用于实现电流传输。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充电机柜10还包括:与主控模块11电连接的输电模块14,用于将外部电源30输入主控模块11中;输电模块14还与第一连接器12电连接,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12向移动电源20输电;
具体的,输电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充电机柜10上的插头,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11和第一连接器12,正常使用时,插头插接在外部的插座上,外部的市电通过输电模块14进行传输,部分市电进入主控模块11中保证其正常运行,部分市电则进入移动电源20中实现正常的充电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输电模块14包括:降压电路142,降压电路142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1电连接。
具体的,通过设置降压电路142,外部的市电需要通过降压电路142进入主控模块11中,进而给第二微处理器111和通信模块112提供稳定的电压,降压电路142的输出电压为第二微处理器111和通信模块112的额定使用电压,从而保证了主控模块11的稳定运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输电模块14还包括:交直流转化模块141,用于将高压交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
具体的,交直流转化模块141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142的输入端电连接、且与第一连接器12连接。本实施例中,交直流转模块的输入端与充电机柜10的外部插头连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同时起到降压的作用。交直流转化模块141通过降压电路142向主控模块11输电,同时也可通过第一连接器12向移动电源20供电,从而实现移动电源20的充电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1包括:第二微处理器111和通信模块112,第二微处理器111与第一连接器12电连接,通信模块112与第二微处理器111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1主要由第二微处理器111和通信模块112构成,输电模块1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微处理器111、通信模块112连接;其中第二微处理器111起主要的控制效果,是充电机柜10的控制核心,主控模块11通过第二微处理器111发出各种信息和控制指令;第二微处理器111与第一连接器12电性连接,通过第一连接器12向移动电源20发送查询指令,以及向移动电源20发送关闭对外放电指令;同时第二微处理器111通过通信模块112向后台服务器40发送充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其中具体的,通信模块112常见的可采用4G通信模块,以及传输延迟更低的5G通信模块,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技术的通信模块,第二微处理器111优选的采用GPU微处理器,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微处理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模块13包括:继电器电路131。
具体的,继电器电路131一端与第一连接器12电连接,另一端与降压电路142的输入端连接。可选的,继电器电路131可以为电磁继电器。
在本实施例中,继电器电路131其输出端也与降压电路142连接,从而移动电源20提供的电压也需要通过降压电路142进入主控模块11中,从而使得主控模块11在任何情况下接收到的电流电压均是稳定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机柜10还包括:用于连接交直流转化模块141与第一连接器12的开关电路15,开关电路15还与第二微处理器111连接,开关电路15被配置为在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时断开。
具体的,在交直流转化模块141与第一连接器12之间还设置有开关电路15,该开关电路15受到第二微处理器111的控制,主要起到控制充电机柜给移动电源充电或是不充电的作用。当开关电路15断开时,外部市电将无法进入移动电源20内,此时相应移动电源20的充电终止;而开关电路15被配置为在充电机柜10供电异常时断开,此时移动电源20对外放电路径只能通过闭合的继电器输出电压给到降压电路142,进而使得在移动电源20向充电机柜10反向充电时,外部市电无法通过开关电路15进入移动电源20内,从而可避免充电干涉。同时在移动电源20充电完成时,开关电路15受控制断开停止充电。可选的,开关电路15可以为场效应管。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该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机柜和移动电源两部分,充电机柜具体包含:第一连接器12,开关电路15,第二微处理器111,继电器电路131,交直流转化模块141,降压电路142,通信模块112;共享移动电源具体包含:第二连接器22,第一微处理器21,充放电管理系统23,其中第一微处理器21为MCU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111为GPU微处理器,通信模块112采用4G通信模块。
电充放电管理系统23为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该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23在移动电源处于充电状态时储存电能,在放电状态时为外部电子产品提供电源,并包含相应的保护电路;与第二连接器22双向通信连接、同时与微处理器MCU双向通信连接。
第二连接器22是指移动电源端连接器,是移动电源与机柜通讯接口,同时也是机柜给移动电源充电接口以及其他信号交互。
微处理器MCU是指移动电源端MCU,是移动电源的控制核心,与第二连接器22双向通信连接,进而与充电机柜进行串口通讯,同时与锂电池电充放电管理系统23双向通信连接,控制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状态。
第一连接器12是指充电机柜与移动电源串口通信及给移动电源充电的接口,第一连接器12与开关电路15连接、同时与微处理器GPU双向通信连接。
开关电路15是指充电机柜输出电压给移动电源充电的开关,微处理器MCU控制开关电路15中的MOS管开关,达到给移动电源充电与不充电的作用。
微处理器GPU与第一连接器12串口连接,起到串口通讯的作用,同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15,起到给移动电源充电与不充电的作用。
交直流转化模块141采用ACDC模块,ACDC模块起到将高压市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经过开关电路15达到给移动电源充电的作用;同时与DCDC模块连接,达到给机柜系统供电的作用;
继电器电路131采用常闭继电器,起到移动电源输出电压给充电机柜供电开关的作用,当常闭继电器通电时,弹片断开,当常闭继电器不通电时,弹片闭合。
降压电路142采用DCDC模块,DCDC模块是指给微处理器GPU、4G通信模块提供稳定电压的电路,输入源由ACDC模块或移动电源提供;
4G通信模块是起到传输数据的作用,其与微处理器GPU双向通信连接,微处理器GPU将机柜与移动电源的运行数据通过4G通信模块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达到通信与定位功能。
本实施例中,设备具体的运行过程与原理为:
当充电机柜由市电正常供电,充电机柜与服务器通讯所需电源由市电提供;同时充电机柜中微处理器GPU会在特定周期内通过串口发送查询指令给在仓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中微处理器MNU收到命令后会上报相应数据,充电机柜通过4G通信模块上报运行数据及位置信息;当充电机柜断电后,机柜在特定周期内发送不了查询指令给在仓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中的微处理器MCU在特定周期内未收到机柜的查询指令,移动电源通过查询自身电量对符合对外放电的移动电源开启对外放电模式,同时移动电源中微处理器MCU通过第二连接器22输出打开开关电路15中MOS管的控制指令,移动电源给机柜中微处理器GPU和4G通信模块供电,微处理器GPU查询相应数据,通过4G通信模块上报异常给后台服务器,同时通过电话短信方式通知维护人员;当上报异常完成后,机柜通过串口给移动电源发送关闭对外放电指令;同时在没有被解除异常的机柜会在相同周期内重复上报异常给服务器或维护人员,直至异常被解除。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移动电源20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机柜10和移动电源20两部分,充电机柜10具体包含:第一连接器12、开关电路15、第二微处理器111、继电器电路131、交直流转化模块141和降压电路142;共享移动电源20具体包含:第二连接器22、第一微处理器以及充放电管理系统。
进一步具体的,第二微处理器111为GPU,继电器电路131为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通过MOS管Q3接地,GPU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且GPU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输出高低电平控制MOS管Q3导通或断开;电磁继电器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继电器类型,其内部主要设置有弹片和电磁铁,当电磁铁导电时其具有磁性,进而可对弹片产生磁性吸引力,使其产生偏移,从而使用时可控制电磁铁的导电状态,控制弹片的位置,进而控制电磁继电器导通或是断开;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的一端接入高电位,另一端通过MOS管Q3接地,而GPU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进而可通过第二管脚输出高低电平控制MOS管Q3的导通或是断开,当MOS管Q3导通时,则电磁铁中有电流经过,从而可产生磁性;
本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GPU处理器被配置为仅在充电机柜10正常时通过第二管脚输出高电平;常闭继电器指的是在初始状态下,继电器中的弹片处于闭合状态,即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当电磁铁中有电流经过产生磁性时,弹片受到吸引产生偏移,从而使得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即GPU处理器接收市电时,其通过第二管脚输出高电平,此时MOS管Q3导通使得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从而弹片被吸引产生偏移,因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常闭继电器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具体的,交直流转化模块为ACDC模块,GPU处理器通过ADC采样确定系统供电,当供电来源为PHY-5V(市电)时,GPU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输出高电平,将常闭继电器中电磁铁通电,使得继电器处于断路状态;当供电来源为SYS-5V(移动电源)时,GPU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输出低电平,将继电器维持在闭合状态;当然在GPU处理器处于断电状态下,第二管脚必定输出低电平,即充电机柜10断电后,常闭继电器立刻由断开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PHY-5V与SYS-5V通过二极管D4、D5隔离接入降压电路142,供电给充电机柜10中的第二微处理器111和通信模块。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5中通过MOS管实现电路连接,而开关电路15中的MOS管的栅极通过三极管Q2接地,GPU处理器通过第一管脚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GPU处理器被配置为仅在充电机柜10供电正常时通过第一管脚输出高电平;具体的当第一管脚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则MOS管的栅极被拉低,从而MOS管导通进而开关电路15处于导通状态,而在GPU处理器断电或是接收的不是市电时,其通过第一管脚输出低电平,进而三极管Q2不导通,进而MOS管不导通,因此该开关电路15断开,GPU处理器通过上述方式控制开关电路15的导通或是断开。
优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电源中的第一微处理器也可对开关电路15中的MOS管发出控制指令,起到控制给移动电源20充电或是不充电的作用,比如第一微处理器可在移动电源20充满电时通过第二连接器22发出断开MOS管的控制指令,也可在控制移动电源20切换至向外放电模式的同时通过第二连接器22发出打开MOS管的控制指令。
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管脚为GPU微处理器中的信号管脚GPU-CH_EN,第二管脚为GPU微处理器中的信号管脚MA-EXT,充电机柜10和移动电源20通讯都是通过连接器12、22传输信号,当充电机柜10正常接入市电,柜机通过ACDC模块将市电转化为低压5V直流电,柜机供电系统由PHY-5V市电提供,柜机只能在市电供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租借与归还,同时给需要充电的移动电源20充电;此时GPU处理器通过ADC采样确定系统供电,当供电来源为PHY-5V时,柜机GPU通过网络MA-EXT输出高电平,将常闭继电器通电,继电继电器由闭合状态变为断路状态;当供电来源为SYS-5V时,GPU处理器通过网络MA-EXT输出低电平,将继电器维持在闭合状态;GPU处理器通过GPU-CH_EN输出高电平控制三极管Q2导通,开关电路15中MOS管G极拉低被导通,5V直流电通过连接器12、22给移动电源20充电,开关电路15有且仅在移动电源20需要充电的时候才会导通通电,其他状态均不导通。
在通讯方面,充电机柜10会在特定时间内下发查询指令给到在仓移动电源20,同时移动电源20也会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当柜机市电异常断开,柜机无法在特定的时间内下发查询指令给移动电源20,若移动电源20超过三次未收到柜机的查询指令,柜机中符合对外放电的移动电源20开启对外放电,由于柜机处于断电状态,GPU微处理器无法通过MA-EXT控制继电器,Q3不能导通接地,继电器将无法产生磁力吸附弹片,因而继电器回到默认闭合状态,同时由于开关电路15中MOS管断开,移动电源20对外放电路径只能通过闭合的继电器输出电压给到降压电路142,PHY-5V与SYS-5V分别通过二极管D4、D5隔离接入降压电路142供电给GPU微处理器和4G通信模块;柜机中GPU微处理器通电后会自检柜机当前运行状态,将数据及异常上报服务器及维护人员;柜机上报完成后,下发指令给移动电源20关闭对外放电;若柜机上报的异常未解决,或未被后台取消异常上报,则柜机会以相同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重复上报异常,直至异常被解决。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设备,所述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机柜和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柜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用于输电的连接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还通过所述连接模块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放电管理系统、与所述充放电管理系统电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充放电管理系统、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相配合;
所述移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模块向所述主控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柜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输电模块,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入所述主控模块中;
所述输电模块还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移动电源输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模块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模块还包括:交直流转化模块,所述交直流转化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继电器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柜还包括:用于连接交直流转化模块与第一连接器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还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机柜供电异常时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中的MOS管的栅极通过三极管Q2接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一管脚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被配置为仅在所述充电机柜供电正常时通过第一管脚输出高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电路为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通过MOS管Q3接地,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二管脚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被配置为仅在所述充电机柜供电正常时通过所述第二管脚输出高电平。
CN202220313985.3U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Active CN216851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3985.3U CN216851377U (zh)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3985.3U CN216851377U (zh)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1377U true CN21685137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13985.3U Active CN216851377U (zh)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1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9398A (zh) 一种单火取电智能开关及其控制系统
CN111030116B (zh) 一种设备运输车智能化供配电系统
CN110120700B (zh) 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851377U (zh)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
CN208423925U (zh) 一种无线供电系统
CN105634088A (zh) 一种远程可遥控的不断电排插
CN203537054U (zh) 一种单相不间断电源的双输入切换装置
CN202374043U (zh) 环网柜智能控制装置
CN203025639U (zh) 微服务器及其供电系统
CN209070337U (zh) 矿用数据交换机远程监控装置
CN211930263U (zh) 一种适合v2h技术的新型配电箱
CN210162975U (zh) 方便扩展连接电梯停电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07845930A (zh) 基于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的智能控制插座
CN103094788A (zh) 可远程控制的智能插座
CN209344873U (zh) 一种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CN201909984U (zh) 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定时控制负载通断的装置
CN210840061U (zh) 一种基于短信的智能监控终端
CN217904095U (zh) 一种ups市电跳断报警装置
CN204465138U (zh) 一种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CN213817817U (zh) 网关供电模块
CN219041444U (zh) 一种交流充电桩的控制导引检测电路和共享充电装置
CN218400836U (zh) 一种电动车取电系统
CN220325321U (zh) 一种便携储能设备
CN220188882U (zh) 一种集控箱
CN211830339U (zh) 用于电厂的双ups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