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415U - 一种接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0415U
CN216850415U CN202220373624.8U CN202220373624U CN216850415U CN 216850415 U CN216850415 U CN 216850415U CN 202220373624 U CN202220373624 U CN 202220373624U CN 216850415 U CN216850415 U CN 216850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disposed
positioning
roto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36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飞淼
邹明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s Jefferi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s Jefferi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s Jefferi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s Jefferi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36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0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0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0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合机构。包括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所述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之间通过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合件一侧设置有柔性部;所述第一接合件上设置有配合口,所述第二接合件上活动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配合口之间通过限位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接合件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插接件连接。针对设备之间对接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结构,实现了设备间更好的接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接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各类工业场景中,往往涉及到设备之间的对接连接,例如在智能化场景中,会通过自动控制手段实现设备间的自动对接,但由于控制方案及设备自身结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较好的对接固定效果。
尤其是在特殊的作业场景中,例如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对接效果还涉及较大的安全风险,当设备需要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进行通电时,如果在其工作环境进行直接充电,有很大的燃爆危险,现有的对接接合机构无法适用于这些场景中。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设备之间对接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合机构,它利用自身结构,实现了设备间更好的接合效果。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接合机构,包括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所述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之间通过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合件一侧设置有柔性部;所述第一接合件上设置有配合口,所述第二接合件上活动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配合口之间通过限位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接合件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插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接合件上设置的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接合件上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端部设置有导向端,所述定位柱及导向端均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导向端呈锥状或台状。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插接件上设置的凸块,以及所述配合口上设置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沿配合口周向设置,所述环状槽上设置有定位槽口,所述环状槽和定位槽口均与所述凸块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定子,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第一磁体组,所述定子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第二磁体组,所述转子与所述插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子上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销体,所述销体与所述限位槽活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转子与第二接合件之间,以及所述端盖与转子之间均设置有轴承。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插接件与配合口之间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柔性部为波纹管。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设备之间对接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结构,实现了设备间更好的接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接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第一接合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第二接合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接合机构的侧后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接合机构,包括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所述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通过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合件101一侧设置有柔性部100;所述第一接合件101上设置有配合口110,所述第二接合件102上活动设置有插接件120,所述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通过限位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接合件102一侧设置有壳体103,所述壳体103内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插接件120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接合机构,其中的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分别设置于需要匹配接合的装置上,利用配合口110和插接件120之间的较好的匹配结合效果,以实现这些装置更好的匹配接合效果。
为保证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可以保持相互对准,并实现相互限位,本实施例在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设置有定位部。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互相接近的过程中,定位部可以起到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的定位导向作用,以保证二者在相对运动方向上保持稳定,不发生偏离或歪斜,以起到更好的接合效果。本实施例中,定位部可以为设置于相互匹配的插销和销孔,也可以为相互匹配的卡扣结构,以及其余在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相对运动方向上,可以二者间起到定位导向作用的结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部包括设置于第二接合件102上的柱体,以及设置于第一接合件101上与柱体适配的通孔,柱体与通孔配合,实现了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的导向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部100,主要用于实现第一接合件101与其中一侧的需要匹配接合的装置的连接安装。当第一接合件101逐渐靠近第二接合件102的过程中,由于柔性部100具有柔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二者相对位置的偏差,以更好地完成接合。柔性部100可以为橡胶管等柔性材质的管件,或具有一定结构,可弯折的管件,本实施例中,柔性部100优选为波纹管。
第二接合件102一侧设置有壳体103,壳体103构成包络空间,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绝,壳体103内设置有转动部,转动部与所述插接件120连接,转动部可以为如电机等可以实现周向转动的机构或设备,即可控制插接件120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目的在于实现配合口110和插接件120之间的较好的匹配结合效果,使得二者不易分开。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用于充分利用了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的牢固连接。限位结构可以保证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的轴向限位,但同时又保证插接件120相对于配合口110周向转动时可以实现活动。进而实现的效果为,插接件120以某一方向相对配合口110实现转动后,插接件120和配合口110在周向实现相对限位,而插接件120以反方向相对配合口110实现转动后,插接件120和配合口110又可解除限位。
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可以为卡扣结构,或者凸块与滑槽配合的结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可以包括插接件120上设置的凸块,以及配合口110上设置的环状槽,凸块可以卡入环状槽内,插接件120转动时,凸块可以沿环状槽周向滑动,但在插接件120的轴向运动方向上,由于环状槽对凸块的轴向运动起到了干涉,因此实现了轴向的限位。可想到的,环状槽上还设置有与凸块匹配的缺口,以使得凸块可以通过缺口滑入环状槽。结合转动部的设置,凸块先沿缺口滑入环状槽,随后电机驱动插接件120转动,凸块随之在环状槽内转动,并与缺口错开位置,环状槽对凸块的轴向运动起到了干涉,因此实现了轴向的限位。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尤其是利用环状槽和缺口与凸块的配合,接合机构的一种工作方式为: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逐步靠近,例如波纹管等的柔性部100消除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因运动产生的位置误差,并利用定位部实现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的导向限位作用。结合上述实施例,定位部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接合件102上的柱体,以及设置于第一接合件101上与柱体适配的通孔,柱体与通孔配合,实现了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的导向限位作用。随着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的逐步靠近,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也逐步靠近,此时利用限位结构,实现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限位固定。结合上述实施例,限位结构的工作方式为:插接件120上设置的凸块,沿环状槽上的与凸块匹配的缺口,滑入配合口110上设置的环状槽内,随后如电机等的转动部控制插接件120转动,凸块随之在环状槽内转动,并与缺口错开位置,环状槽对凸块的轴向运动起到了干涉,因此实现了轴向的限位。此时,接合机构彻底完成接合。
完成接合后的接合机构,为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构成了包络空间,结合柔性部100以及壳体103的设置,进一步使得接合机构的内部实现与外部空间的隔绝。因此当本实施例的接合机构用于矿井等易爆易燃的危险环境中时,可实现设备之间的通电,即将所要通电的设备分别设置与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及相应机构适配安装,设备的通电端分别与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适配安装,利用接合机构的接合工作,实现设备间的通电。由于接合机构的内部实现了与外部空间的隔绝,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通电端不能有效接合,而存在非封闭空间,在通电时造成的爆炸风险。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接合件101上设置的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接合件102上设置的定位柱104,所述定位柱104端部设置有导向端,所述定位柱104及导向端均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
本实施例为定位部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实现接合时,定位孔与定位柱104的相互匹配,可以起到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的定位导向作用。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定位柱104沿定位孔进行活动,以保证二者在相对运动方向上保持稳定,不发生偏离或歪斜,以起到更好的接合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04端部设置有导向端,导向端可以为圆角或倒角,也可以为如圆台、圆锥等任意几何体形状为底面的台状或锥状几何体。导向端的设置使得在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相互靠近时,定位柱104更易于与定位孔实现配合,提升接合的可靠性。
此外,根据接合机构的工作方式,定位柱104与定位孔的配合,可以使得接合后的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保持相对固定,不随插接件120的转动而活动,即保证配合口110不发生活动。可想到的,可在配合口110不发生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适用的限位结构,使得限位结构可以利用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的相对转动,实现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的限位固定和分离。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套筒105,所述套筒105与所述定位柱104相匹配。本实施例中,在定位孔内设置有套筒105,利用套筒105与定位柱104进行配合,避免定位柱104与定位孔直接接触,避免定位柱104与定位孔之间的直接摩擦,有效减少摩擦损耗。且可利用套筒105的设置,可增强互换性,在发生磨损时仅需更换套筒105即可,而不必更换定位孔所在的第一接合件101,使得第一接合件101更易于维护。此外,可想到的,可通过调节套筒105的尺寸,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定位柱104,以进一步增强本实施例的接合机构的适用性。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端呈锥状或台状。本实施例中,位柱104端部的导向端可以为如圆台、圆锥等任意几何形状为底面的台状或锥状几何体。锥状或台状的导向端使得在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时,定位柱104更易于与定位孔发生配合,提升接合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集合上述实施例中套筒105的设置,使得导向端更易于与套筒实现配合,进一步增强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之间接合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插接件120上设置的凸块121,以及所述配合口110上设置的环状槽111,所述环状槽111沿配合口110周向设置,所述环状槽111上设置有定位槽口112,所述环状槽111和定位槽口112均与所述凸块121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用于实现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配合时的限位固定。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用于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利用相对转动,实现配合的场景。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包括插接件120上设置的凸块121,以及配合口110上设置的环状槽111,当插接件120逐渐靠近配合口110时,凸块121首先与定位槽口112发生配合,凸块121随着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的相对运动顺着定位槽口112滑入环状槽111内,随后,插接件120受转动部驱动转动,凸块121沿环状槽111滑动,与定位槽口112错开,由此,在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的相对运动方向,实现了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相互的限位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接合机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转动部包括设置于壳体103内的定子130,所述定子130上设置有第一磁体组,所述定子130内设置有转子131,所述转子131上设置有第二磁体组,所述转子131与所述插接件120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转动部,用于利用定子130和转子131之间磁力的相互作用,实现插接件12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壳体103实现为转子131和定子130提供密闭空间,壳体103内部设置有定子130和转子131,定子130和转子1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体组合第二磁体组,定子130或转子131上的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组均可以为电磁铁,以便于控制,或将第一磁体组或第二磁体选择为永磁体,以简化结构。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磁体组和第二磁体之间磁场的相互作用,完成转子131相对于定子130的转动,进而带动与定子130相连的插接件120的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03一侧设置有端盖106,所述端盖106上设置有限位槽107,所述转子131上设置有若干销孔108,所述销孔108内设置有销体109,所述销体109与所述限位槽107活动配合。为控制转子131的旋转行程,即进一步控制插接件120的转动行程,本实施例中,在端盖106上设置有限位槽107,利用销体109在限位槽107内的滑动配合,实现对转子131的旋转行程的限位。为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接合机构的实用性,更大范围地调整转子131的转动行程,本实施例在转子131上设置有若干销孔108,销体109可选择插入不同位置的销孔108,以调整转子131转动起始位置与终点位置的调整,并最终实现插接件120转动起始点与终点的限制。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子131与第二接合件102之间,以及所述端盖106与转子131之间均设置有轴承。为保证转子131自身旋转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保证插接件120转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转子131与第二接合件102之间,以及端盖106与转子131之间均设置有轴承,轴承可使得转子131的旋转更加顺滑和稳定,进而有利于插接件120转动的顺滑和稳定。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的转动。当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利用相对转动,实现限位结构的锁定配合时,为验证插接件120是否转动到位,本实施例设置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可以为干簧管,以及与干簧管配合的磁体,一种实施方式中,干簧管可设置于插接件120或转子131等转动的结构上,在转动到位的目标位置设置磁体,当插接件120转动到位时,干簧管即可实现导通,此时即表面插接件120转动到位。此外,检测单元还可以为其余如位置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等任意可选的元件,目的在于检测插接件120是否转动到位,是否利用限位结构完成与配合口110的配合。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柔性部100为波纹管。本实施例的一种接合机构,其中的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分别设置于需要匹配接合的装置上,以实现这些装置更好的匹配接合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柔性部100,主要用于实现第一接合件101与其中一侧的需要匹配接合的装置的连接安装。当第一接合件101逐渐靠近第二接合件102的过程中,由于柔性部100具有柔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二者相对位置的偏差,以更好地完成接合。本实施例的波纹管,在补偿位置偏差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依靠自身形变实现压缩,压缩后的波纹管具有一定的承压效果,可使得第一接合件101和第二接合件102相互挤压,进而使得插接件120与配合口110之间更好地实现配合。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所述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之间通过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合件一侧设置有柔性部;
所述第一接合件上设置有配合口,所述第二接合件上活动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配合口之间通过限位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接合件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插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接合件上设置的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接合件上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端部设置有导向端,所述定位柱及导向端均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端呈锥状或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插接件上设置的凸块,以及所述配合口上设置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沿配合口周向设置,所述环状槽上设置有定位槽口,所述环状槽和定位槽口均与所述凸块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定子,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第一磁体组,所述定子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第二磁体组,所述转子与所述插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子上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销体,所述销体与所述限位槽活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与第二接合件之间,以及所述端盖与转子之间均设置有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插接件与配合口之间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接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为波纹管。
CN202220373624.8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接合机构 Active CN216850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3624.8U CN216850415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接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3624.8U CN216850415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接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0415U true CN21685041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3624.8U Active CN216850415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接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0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438A (zh) * 2022-02-23 2022-05-20 深圳中科捷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438A (zh) * 2022-02-23 2022-05-20 深圳中科捷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50415U (zh) 一种接合机构
US11104452B2 (en) Gimbal, imaging devic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6508666B1 (en) Pass-thru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1712610B (zh) 多点闩锁系统
CN217903575U (zh) 一种充电装置
US10320118B2 (en) Connector with a latching assembly
CN102801037B (zh) 一种微型圆形短路连接器插头
CN113566040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1325285U (zh) 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CN217761930U (zh) 伸缩组件及咬合机构
CN106337984B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管路连接器中组合式锁紧扣件
CN217003891U (zh) 伸缩杆组件及摄影器材
CN210576802U (zh) 一种户外电缆连接器
CN105188854B (zh) 呼吸器过滤器界面
CN109375702A (zh) 家用电器的控制面板组件
CN114520438A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9766791U (zh) 一种一体式同轴连接器
JP6712494B2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CN112886325A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连接器
CN220982087U (zh) 一种控制装置及无线电子雷管
CN219029751U (zh) 对接装置及使用该对接装置的无人机
CN217612875U (zh) 一种拼插组件
CN217691912U (zh) 插头元件及具有其的电路连接组件
CN206623985U (zh) 无人机、机臂连接结构及其转动连接组件
CN208782189U (zh) 法卡线端母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