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5098U -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5098U
CN216845098U CN202220352025.8U CN202220352025U CN216845098U CN 216845098 U CN216845098 U CN 216845098U CN 202220352025 U CN202220352025 U CN 202220352025U CN 216845098 U CN216845098 U CN 216845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urifier
housing
housing assembly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20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坤
娄维斌
栾晓婷
彭煜钧
侯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ueshe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ueshe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ueshe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ueshe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20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5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5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5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限定出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净化组件;其中,壳体包括侧壁,侧壁部分朝向容纳腔凹陷形成凹槽,凹槽沿壳体的周向延伸,凹槽对应的侧壁设有进风口,进风口沿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侧壁,以实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能够保护壳体内部的净化组件,减少净化组件受到灰尘的影响,提高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

Description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的大量消耗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的问题愈显突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使空气变得清新,需要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
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环形滤芯,设置于壳体内,外部空气自进风口进入壳体后到达环形滤芯进行过滤;以及层流风机,设置于壳体内,其中心形成有进风通道,层流风机通过流体粘性效应扰动经环形滤芯过滤后进入进风通道的空气形成层流风,层流风自出风口排出壳体。环形滤芯竖直地设置于两个层流风扇之间,壳体在其中部环绕环形滤芯一周设置进风口。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进风口的穿孔率较高,空气净化器不使用放置时,外界灰尘容易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进而影响壳体内的净化组件(相当于相关技术中的风机和滤芯),降低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以保护壳体内的净化组件,提高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净化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沿所述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侧壁,以实现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壁段,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第二壁段,位于所述第一壁段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壁段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相连接,且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所述第二壁段朝向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倾斜;其中,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壁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壁段呈弧形,且所述弧形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壁段。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于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侧壁。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一所述进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类正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多个子壳体,多个子壳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子壳体共同围合成所述容纳腔;其中,多个所述子壳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设有连接部;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拼接面板,设有连接配合部,且所述拼接面板限定出拼接空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相配合时,所述拼接面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拼接空间相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净化组件,位于容纳腔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侧壁凹陷形成凹槽,进风口设于凹槽对应的侧壁处,不仅增加了壳体的外表面的面积,能够降低进风口的穿孔率,而且,进风口不会直接裸漏在外面。这样,在保证空气净化器的进风的同时,能够避免灰尘从进风口进入容纳腔内。而且,空气净化器在不使用放置起来的时候,外界灰尘也不容易进入容纳腔内。能够保护壳体内部的净化组件,减少净化组件受到灰尘的影响,提高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沿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壳体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01、容纳腔;102、侧壁;103、凹槽;1031、第一壁段;1032、第二壁段;104、进风口;105、连接部;106、支撑部;1061、第一支撑部;1062、第二支撑部;107、出风口;20、子壳体;201、第一壳体;202、第二壳体;203、第一卡槽;204、第一凸起;205、子凹槽;30、拼接面板;301、连接配合部;302、子面板;303、第二卡槽;304、第二凸起;40、固定件;503、出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和净化组件,壳体10限定出具有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7的容纳腔101,净化组件位于容纳腔101内,净化组件包括滤芯和风机,其中,风机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04流入容纳腔101内,流经滤芯后,再从出风口107流出。滤芯对流入的气流进行净化、过滤杀菌等处理,以提高空气净化器流出的气流的洁净度。
具体地,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比如:PM(细颗粒)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壳体10包括侧壁102,侧壁102部分朝向容纳腔101凹陷形成凹槽103,凹槽103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凹槽103对应的侧壁102设有进风口104,进风口104沿侧壁102的厚度方向贯穿侧壁102,进风口104与容纳腔101相连通,以实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
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侧壁102凹陷形成凹槽103,增加了壳体10的外表面的面积。进风口104设于凹槽103对应的侧壁102处,降低了进风口104的穿孔率,而且进风口104不是直接裸露在外面。在保证空气净化器的进风的同时,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容纳腔101内,进而能够减少进入容纳腔101内的灰尘。这样设置,能够保护容纳腔101内的净化组件,减小进入容纳腔101的灰尘,特别是空气净化器不工作时,外界灰尘不会轻易进入容纳腔101内。能够减小滤芯和风机等净化组件的灰尘堆积,提高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如图3至图5所示,凹槽103对应的侧壁102包括第一壁段1031和第二壁段1032,第一壁段1031朝向容纳腔101延伸;第二壁段1032位于第一壁段1031的下方,并与第一壁段1031朝向容纳腔101的一端相连接,且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壁段1032朝向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倾斜;其中,进风口104设于第一壁段1031。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4设于第一壁段1031,便于实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
可选地,容纳腔101具有出风口107,出风口107位于容纳腔101的顶部。气流经过侧壁102的进风口104流入容纳腔101后,在风机的驱动下,从上方的出风口107流出。
第一壁段1031位于第二壁段1032的上方。也就是说,气流进入凹槽103内后,沿着第二壁段1032向上流动,经过第一壁段1031的进风口104流入容纳腔101内。这样设置,由于出风口107位于容纳腔101的顶部,进风口104设于第一壁段1031,使得气流进入进风口104时,就具有向上走的趋势,从而便于气流在容纳腔101内流动,减小气流的流动损失。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段1031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朝向容纳腔101内延伸。这样设置,使得进风口104流入的气流均垂直向上流动,减小了空气流动的阻力,加快了空气净化器内气流的流动速度。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壁段1031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朝向容纳腔101内倾斜。这样设置,增加了第一壁段1031的面积,进而能够增加进风口104的进风面积。而且经进风口104流入的气流除了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还具有水平方向流动的趋势,进而使得气流能够更多地流经滤芯,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壁段103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壁段1032的倾斜程度。由于气流在凹槽103内由从下而上的方向流动,第二壁段1032对于气流主要起到引导作用。第一壁段103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壁段1032的倾斜程度,使得第二壁段1032能够引导更多的气流流入进风口104内。而且凹槽103的深度无需太深,凹槽103的开口也不需要太宽,这样凹槽103既不会过多占用容纳腔101内的空间,也不会过多占用凹槽103外的侧壁102的空间。能够保证空气净化器的正常使用,也保证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壁段1031的倾斜程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壁段1032的倾斜程度。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进风口104的进风面积。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壁段1032呈弧形,且弧形的开口朝向第一壁段1031。
本实施例中,第二壁段1032呈弧形,能够对流经第二壁段1032的气流引导,以便于气流更顺畅地流入进风口104处。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风口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口104沿壳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于凹槽103对应的侧壁102。
本实施例中,多个进风口104依次间隔设于凹槽103对应的侧壁102,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面积。使得空气净化器能够实现大风量环绕进风。同时多个进风口104间隔设置,能够增加进风口104的强度。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风口104的数量为一个,一进风口104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4的数量为一个,能够增加进风口104的进风面积。
可选地,如图9所示,壳体10的横截面呈类正多边形。
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横截面呈类正多边形,相比于常见的矩形结构的空气净化器,本实施例的壳体10减小了外尺寸,便于空气净化器的搬运和安装。相比于圆形的空气净化器,壳体10的外表面积进一步增加,增加了进风量,能够实现空气净化器的大风量进风。而且壳体10的横截面采用类正多边形,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
如图9所示,壳体10的横截面呈类正六边形,可以理解:壳体10的横截面也可以呈其他的多边形,比如,类正五边形、类七边形或者类正八边形等,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如图8所示,壳体10包括多个子壳体20,多个子壳体20沿壳体10的周向依次设置,多个子壳体20共同围合成容纳腔101。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共同围合成容纳腔101,便于壳体10的生产和加工。
可选地,如图8所示,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件40,固定件40能够套设在多个子壳体20的外侧,以限制多个子壳体20朝向相分离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能够对多个子壳体20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子壳体20分离。而且通过固定件40套设,相比于螺钉固定子壳体20,固定件40的操作简便快捷。相比于磁吸的方式固定子壳体20,固定件40的固定更加稳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可拆卸连接,便于壳体10的安装、拆卸和维修,而且便于壳体10的运输。而且多个子壳体20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增加了子壳体20的连接固定性。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可以相抵接,通过固定件40固定,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壳体10的制作成本。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壳体20固定连接,使得壳体10的固定程度较高,保证空气净化器的稳定使用。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多个子壳体20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多个子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中一个设有第一卡槽203,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中另一个设有与第一卡槽203相适配的第一凸起204,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相连接时,第一凸起204位于第一卡槽20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通过第一凸起204和第一卡槽203连接,连接稳定,拆卸方便,便于操作,而且便于加工。
可选地,第一卡槽2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槽203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中的一个,第二凸起304与第一卡槽203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可选地,在壳体10包括多个子壳体20的情况下,每一子壳体20的侧壁102均部分朝向容纳腔101凹陷形成子凹槽205,每一子凹槽205均沿其对应的子壳体20的周向延伸,每一子壳体20的子凹槽205均对应设置,以使多个子壳体20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01时,多个子凹槽205首尾连接共同形成凹槽103,且凹槽103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至少一个子凹槽205对应的子壳体20处设有进风口104,进风口104贯穿子壳体20,以实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
本实施例中,子凹槽205不仅能够增加了壳体10的外表面的面积。至少一个子凹槽205对应的子壳体20设有进风口104,降低了进风口104的穿孔率,而且进风口104不是直接裸露在外面。在保证空气净化器的进风的同时,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容纳腔101内,进而能够减少进入容纳腔101内的灰尘。在保护容纳腔101内的净化组件的同时,能够便于壳体10的拆卸和安装,也便于对容纳腔101内部的净化组件进行清洗和维修。
可选地,如图6所示,多个凹槽103将壳体10的侧壁102沿高度方向分隔为多个支撑部106。
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106和多个凹槽103依次间隔设置,不仅能够增加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量,而且保证了壳体10的强度。提高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还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
可选地,固定件4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固定件40的数量为一个时,一固定件40至少部分套设于一支撑部106的外侧;固定件40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一固定件40与一支撑部106相匹配,以使多个固定件40分别套设在多个支撑部106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的数量为一个,可以套设在一个支撑部106的外侧,也可以同时套设在多个支撑部106的外侧。减少固定件40的数量,便于固定件40的安装和拆卸。固定件40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一固定件40与一支撑部106的相匹配,也就是说,每一固定件40可以套设在一个支撑部106的外侧,多个固定件40可以分别套设在多个支撑部106的外侧。这样能够增加固定件40的固定程度,而且固定件40也不会遮挡凹槽103,也不会遮挡进风口104的进风。
可选地,多个支撑部106包括第一支撑部1061,第一支撑部1061位于多个支撑部106的最上端;固定件40套设在多个子壳体20的外侧时,固定件40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套设在位于最上端的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侧,固定件40可以从壳体10的上端直接套设或取下,便于固定件40的安装和拆卸。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40全部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侧。不仅能够固定多个子壳体20,还能够不遮挡凹槽103,不能干扰进风口104的进风。
可选地,固定件40与第一支撑部1061相匹配,以实现固定件40对多个子壳体20运动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与第一支撑部1061相匹配指的是:固定件40与第一支撑部1061的形状、尺寸等均相匹配。这样,固定件40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外侧时,固定件40与第一支撑部1061沿周向的壁面均贴合,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多个子壳体20。
比如,壳体10呈正多边形,第一支撑部1061呈类正多边形,固定件40也呈类正多边形。
可选地,多个支撑部106还包括第二支撑部1062,第二支撑部1062位于第一支撑部1061的下方;其中,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壁面凸出于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壁面,以使固定件40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侧时,固定件40的外壁面与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壁面相平齐。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壁面,固定件40会凸出于壳体10的外壁面,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壁面凸出于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壁面,使得固定件40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壁面时,固定件40的外壁面能够与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壁面相平齐,这样能够增加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而且,由于固定件40与第一支撑部1061相匹配,固定件40不能套设在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侧,这样,能够避免固定件40滑落。
应当说明的是:固定件40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壁面时,固定件40的外壁面也可以凸出与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壁面,或者第二支撑部1062的外壁面凸出于固定件40的外壁面。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40部分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061的外侧。也就是说固定件40还可以同时套设在其他的支撑部106的外侧,这样能够增加固定件40的固定强度。比如,壳体10的高度较高时,可以增加固定件40的高度,增加固定件40套设的壳体10的面积,增加固定件40的固定强度。
可选地,如图3、图4和图8所示,壳体10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设有连接部105;壳体组件还包括拼接面板30,拼接面板30设有连接配合部301,且拼接面板30限定出拼接空间;连接部105与连接配合部301相配合时,拼接面板30与壳体10相连接,容纳腔101与拼接空间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01与拼接空间相连通时,空气净化器内的容纳空间增加,进而可以放置更大尺寸的净化组件,比如,滤芯的高度增加时,可以在壳体10的上端部或下端部连接拼接面板30,以增加空气净化器内部空间的高度,进而能够放置滤芯。这样设置,不需要更换整个壳体10,节省了空气净化器的生产成本。而且使得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更加灵活。
可选地,连接部105和连接配合部301中的一个包括第二凸起304,连接部105和连接配合部301中的另一个包括与第二凸起304相适配的第二卡槽303,连接部105和连接配合部301相配合时,第二凸起304位于第二卡槽303内。
本实施例中,拼接面板30之间通过第二凸起304和第二卡槽303的方式连接,加工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便于操作。
可选地,第二凸起304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卡槽303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凸起304位于第二卡槽303内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二凸起304和第二卡槽303的连接稳定性,由于拼接面板30沿高度方向设置,下面的拼接面板30受到的重力作用较大,紧固件能够增加拼接面板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空气净化器的使用。
可选地,连接部10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部105沿壳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连接配合部301的数量与连接部105相同并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多个连接部105和连接配合部301使得拼接面板30和壳体10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壳体10的稳定性。
可选地,每一拼接面板30包括多个子面板302,多个子面板302沿拼接面板30的周向依次设置,且多个子面板302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0包括多个子壳体20的情况下,每一拼接面板30也包括多个子面板302,子面板302的数量与多个子壳体20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且多个子面板302可拆卸连接。这样多个子面板302也可拆卸连接,便于运输、维修和更换。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和净化组件,净化组件包括风机和滤芯,净化组件位于容纳腔101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滤芯和风机在容纳腔10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风机位于滤芯的上方。
可选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出风格栅503,出风格栅503盖设在出风口107处。
可选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万向轮,万向轮设于壳体10的底部,能够实现空气净化器的移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10),限定出容纳腔(101),所述容纳腔(101)用于放置所述净化组件;
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侧壁(102),所述侧壁(102)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101)凹陷形成凹槽(103),所述凹槽(103)沿所述壳体(10)的周向延伸,所述凹槽(103)对应的所述侧壁(102)处设有进风口(104),所述进风口(104)沿所述侧壁(102)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侧壁(102),以实现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03)对应的所述侧壁(102)包括:
第一壁段(1031),朝向所述容纳腔(101)内延伸;
第二壁段(1032),位于所述第一壁段(1031)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壁段(1031)朝向所述容纳腔(101)的一端相连接,且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所述第二壁段(1032)朝向背离所述容纳腔(101)的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进风口(104)设于所述第一壁段(1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段(1032)呈弧形,且所述弧形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壁段(1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104)沿所述壳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于所述凹槽(103)对应的所述侧壁(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104)的数量为一个,一所述进风口(104)沿所述壳体(10)的周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0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凹槽(10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凹槽(103)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的横截面呈类正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包括多个子壳体(20),多个子壳体(20)沿所述壳体(10)的周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子壳体(20)共同围合成所述容纳腔(101);
其中,多个所述子壳体(2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设有连接部(105);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拼接面板(30),设有连接配合部(301),且所述拼接面板(30)限定出拼接空间;
所述连接部(105)与所述连接配合部(301)相配合时,所述拼接面板(30)与所述壳体(10)相连接,所述容纳腔(101)与所述拼接空间相连通。
10.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
净化组件,位于容纳腔(101)内。
CN202220352025.8U 2022-02-21 2022-02-21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16845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2025.8U CN216845098U (zh) 2022-02-21 2022-02-21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2025.8U CN216845098U (zh) 2022-02-21 2022-02-21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5098U true CN216845098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2025.8U Active CN216845098U (zh) 2022-02-21 2022-02-21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5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7490A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04739688U (zh) 空气净化器
US7632340B2 (en) Air purifier for removing particles or contaminants from air
US7585344B2 (en) Air cleaner airflow shaper
CN204611988U (zh) 包括uv发光二极管和光催化过滤器的紧凑型空气净化器
US20070180996A1 (en) Tower air cleaner with improved airflow
CN108278756A (zh) 净化模组及空调器
EP4059748B1 (en) Air purifier
CN110732230A (zh) 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净化装置
CN216845098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14370764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04739687U (zh) 空气净化器
US20220176291A1 (en) Wall-mounted air purifier
CN216845100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KR20080026466A (ko) 공기청정기
CN204730343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6845099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及空气净化器
KR20170090256A (ko) 흡기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환기장치
CN211716752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KR20180002978U (ko) 소형 공기청정기
CN210079085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12214949U (zh) 一种空气滤芯外壳以及具有该外壳的空气净化器
CN208025764U (zh) 净化模组及空调器
KR20210106659A (ko) 창틀 탈부착형 공기 청정기
CN215951743U (zh) 用于加湿净化组件的升降机构和加湿净化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