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1977U -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1977U
CN216841977U CN202022443005.5U CN202022443005U CN216841977U CN 216841977 U CN216841977 U CN 216841977U CN 202022443005 U CN202022443005 U CN 202022443005U CN 216841977 U CN216841977 U CN 216841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cooling
water pump
egr cooler
circ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30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良
吕林
庞进军
苏超
邵嵩
王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30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1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1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1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水泵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换热机构与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整车散热器的出口与水泵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中,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冷却液分别进入EGR冷却器和换热机构中进行换热,冷却液在进入EGR冷却器之前没有热量累积,因而温度较低。冷却液与尾气换热时有更好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车辆,并具有上述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EGR(Exhaust Gas Recycle废气再循环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尾气中的NOX,因而被应用于发动机上。
EGR虽然可以降低尾气中NOX的含量,但是却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和整车的热负荷。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经过机油冷却器、发动机以及EGR冷却器等部件,最终由整车散热器进行散热。冷却液在换热过程中温度不断提高,当其与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换热时,热量梯度较小,影响换热效果,容易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而且冷却液与发动机换热后再与EGR冷却器换热,造成汽车散热负荷过高。
因此,如何提高冷却循环系统的冷却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其将EGR 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冷却液直接进入EGR冷却器中,提高了EGR 冷却器的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所述水泵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与所述换热机构并联。
优选地,还包括总回水管,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总回水管相连,所述总回水管与节温器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小循环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大循环出口与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机油冷却器和发动机,所述机油冷却器与所述发动机并联设置。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缸盖,二者内部的冷却管路串联设置,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所述发动机缸盖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总回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EGR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液管路相连,二者之间设有流量阀,所述EGR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水泵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换热机构与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整车散热器的出口与水泵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
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中,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冷却液分别进入EGR冷却器和换热机构中进行换热,冷却液在进入EGR冷却器之前没有热量累积,因而温度较低。冷却液与尾气换热时有更好的换热效果。
另外,换热机构包括并联设置的发动机和机油冷却器,换热机构与整车散热器串联,二者又与EGR冷却器并联。冷却液经过水泵加压后直接流入发动机缸体中进行换热,此时温度差较大,换热效果较好,能够避免发动机超温。同时流经EGR冷却器的冷却液不直接由整车散热器进行散热,降低了整车散热器的散热负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车辆,并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
水泵1、机油冷却器2、发动机缸体3、发动机缸盖4、EGR冷却器5、整车散热器6、总回水管7、节温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水泵1、整车散热器6、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冷却液在冷却循环系统中流动,与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进行换热,达到降低发动机、机油以及尾气温度的目的。具体的,水泵1对冷却液加压后将其输送入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中,换热机构包括机油冷却器2 和发动机缸体3、发动机缸盖4,冷却液与机油、发动机缸体3、发动机缸盖4以及尾气换热,使四者温度降低,同时冷却液温度升高。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在整车散热器6中散热,成为低温冷却液后回到水泵 1中完成冷却循环。
可选的,换热机构的入口与水泵的出口管路相连,EGR冷却器的入口和发动机缸体3的冷却液主管路相连,冷却液分别进入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中进行换热,避免了各换热设备串联设置所造成的热量累积。
可选的,为提高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机油冷却器2与发动机并联设置。冷却液经水泵1加压后分别进入机油冷却器2和发动机中,此时冷却液和发动机之间温差较大,冷却液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具体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3和发动机缸盖4,二者内部的冷却管路串联设置。水泵1的出口管路与发动机缸体3的冷却液入口相连,冷却液先进入发动机缸体3进行降温,随后进入发动机缸盖4,对其进行冷却。发动机缸盖4的冷却液出口与整车散热器6相连,通过整车散热器6对冷却液进行散热。
可选的,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总回水管7,总回水管7与节温器 8相连。节温器8的小循环出口与水泵1的入口相连,节温器8的大循环出口与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相连。节温器8能够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控制进入整车散热器6的冷却液流量。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冷却液由小循环出口直接回流入水泵1中,降低整车散热器6的负荷;当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节温器8全开,冷却液全部进入整车散热器6,从而使冷却液充分散热。节温器8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机油冷却器2的出口还设有与水泵1入口相连的小循环管路,小循环管路设有小循环阀。当冷却循环系统进入小循环时,机油冷却器2的冷却液直接返回水泵1。
可选的,换热机构与总回水管7相连,冷却液将发动机和机油冷却后送入整车散热器6。而EGR冷却器的入口与发动机缸体3的冷却管路相连,EGR冷却器的出口与水泵1的入口管路相连。对尾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换热后直接回流至水泵1中,冷却液从尾气中带走的热量直接参与下一次循环,从而降低了整车散热器6的负担。
进一步的,EGR冷却器5的入口与发动机缸体3之间设有流量阀,流量阀能够调节进入EGR冷却器5中的冷却液流量。
本实施例中,发动机缸盖4、机油冷却器2以及EGR均并联设置,能够避免冷却液连续吸热造成的热量累积,进而降低了整车散热器6 的负担。同时,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与发动机缸体3和发动机缸盖4换热,能够提高冷却效果,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冷却循环系统;车辆其他部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1)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6),所述水泵(1)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相连,所述整车散热器(6)的出口与所述水泵(1)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5),所述EGR冷却器(5)与所述换热机构并联,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机油冷却器(2)和发动机,所述机油冷却器(2)与所述发动机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回水管(7),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总回水管(7)相连,所述总回水管(7)与节温器(8)相连,所述节温器(8)的小循环出口与所述水泵(1)的入口相连,所述节温器(8)的大循环出口与所述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3)和发动机缸盖(4),二者内部的冷却管路串联设置,所述发动机缸体(3)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水泵(1)的出口相连,所述发动机缸盖(4)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总回水管(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冷却器(5)的入口与发动机缸体(3)的冷却液管路相连,二者之间设有流量阀,所述EGR冷却器(5)的出口与所述水泵(1)的入口相连。
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02022443005.5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Active CN216841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3005.5U CN216841977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3005.5U CN216841977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1977U true CN21684197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3005.5U Active CN216841977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1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20709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7461255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3352752A (zh) 具有分流冷却功能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CN209336525U (zh) 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7605587B (zh) 冷却系统及冷却系统调节方法
CN215761905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6841977U (zh)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108317018B (zh) 气缸盖冷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缸盖冷却系统
CN106894878B (zh) 一种mtu柴油机冷却循环系统及方法
CN217206645U (zh) 一种水冷中冷和变速器冷却耦合系统及车辆
CN112177810A (zh)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02176398U (zh) 船用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CN112428766B (zh) 混合动力车热量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5240101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7829982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管理系统
CN215444214U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022141A (zh) 增程式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车辆
CN215595718U (zh) 应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12642889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汽车
CN215293533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冷却系统
CN21447755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结构
CN113638814A (zh) 一种内燃机缸套的水温调节装置
CN210217889U (zh) 高低温共用溢水罐的冷却循环系统及车辆
CN205805684U (zh) 一种汽车催化器热管理系统
CN220267816U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布置结构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