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1311U -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1311U
CN216841311U CN202122695391.1U CN202122695391U CN216841311U CN 216841311 U CN216841311 U CN 216841311U CN 202122695391 U CN202122695391 U CN 202122695391U CN 216841311 U CN216841311 U CN 216841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shielding
door
self
shielding door
vacuum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53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胜
李宪圣
王成祥
邹俊峰
刘小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ngdong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J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Beijing Shengtai Ori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J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Beijing Shengtai Ori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J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53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1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1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1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包括温控屏蔽罩、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隔热平台、基础框架、上辐射屏蔽门、下辐射屏蔽门、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和控制模块等;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穿过轮组机构后两端分别与上、下辐射屏蔽门连接;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连接下辐射屏蔽门和牵引机构,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连接上辐射屏蔽门和牵引机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温控屏蔽罩的温度以及牵引机构中轮组的正转或者反转,实现辐射屏蔽装置的开门或者关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门自配重结构来解决真空环境下的大动力需求,采用柔性结构克服大温差热胀冷缩变形问题,能够满足5米量级大口径相机定标试验的需求。

Description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光学遥感器技术发展,高质量卫星图像和定量化遥感需求日益迫切,辐射定标是定量化遥感器技术的基础和前提,是光学遥感器研制过程及在轨运行后提升其成像性能和提高成像技术的一项关键技术。
某些发达国家的红外定标技术相对领先,其拥有大型的空间环境模拟器和红外定标装备,并实现了大口径相机的辐射定标和绝对辐射量值传递;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较晚,检测与技术落后,导致空间光学遥感试验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我国大口径红外相机的定标需求,开发大口径相机定标大面源黑体和辐射屏蔽装置是极其必要的。辐射屏蔽装置用于黑体和空间相机之间,屏蔽黑体辐射对空间相机的影响,同时用于测试空间相机本体热辐射信号。目前在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装置内进行5米大口径相机红外定标,所需的辐射屏蔽装置在国内仍然是空缺。
对于5米口径的大型辐射屏蔽装置,需要工作在真空度优于1.0×10-3Pa,热沉温度低于100K的空间环境模拟装置中,环境温度差大于200K。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所选材料和运动机构需满足空间光学清洁无油的高品质试验环境需求;2)常规的真空电机不能在空间环境下应用,要满足大约3-5吨重的辐射屏蔽门开闭,需要有足够大扭矩的真空电机驱动,且造价昂贵;3)辐射屏蔽装置的工作温度100K,热胀冷缩变形量较大,传统的丝杠丝姆机构存在卡死问题,导致辐射屏蔽门开关失效;4)5米量级口径的辐射屏蔽装置至少需要10米以上的高度和5米以上的有效行程,齿轮齿条结构容易产生振动影响总体结构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在红外相机辐射定标过程中,为了解决目前空间环境下红外定标对5米量级辐射屏蔽门对较大动力需求、大变形量、大行程打开和关闭、清洁无油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该装置采用双门自配重结构来解决真空环境下的大动力需求;采用芳纶材料的纤维绳和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配合的柔性结构克服大温差热胀冷缩变形问题,可实现无卡死现象的大行程打开和关闭;采用固体自润轮组机构保障清洁无油的基础上满足可靠安全运动需求,从而满足5米量级大口径相机定标试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包括温控屏蔽罩、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隔热平台、基础框架、上辐射屏蔽门、下辐射屏蔽门、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减振限位模块、导向轮、导向轨道、液氮管路、液氮供应模块和控制模块;
在所述基础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隔热平台,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且每个所述隔热平台上固定安装所述温控屏蔽罩和位于所述温控屏蔽罩内部的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所述温控屏蔽罩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为其内部的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提供工作所需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基础框架的同一侧,所述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穿过所述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后,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辐射屏蔽门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的连接点固定连接,所述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辐射屏蔽门和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所述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辐射屏蔽门和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
所述上辐射屏蔽门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采用等重量、相同结构设计,二者通过所述导向轮与安装在所述基础框架上的导向轨道滑动配合,且所述导向轨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检测屏蔽门到位和对屏蔽门进行物理减振的减振限位模块;
所述液氮供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液氮管路为所述上辐射屏蔽门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提供降温所需的液氮;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温控屏蔽罩和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控屏蔽罩的温度以及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中轮组的正转或者反转,实现所述辐射屏蔽装置的开门或者关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辐射屏蔽门的自配重大大降低空间环境下对大动力的需求,利用小功率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即可将上、下辐射屏蔽门打开或关闭,结构简单,成本低;
(2)承重部分采用能够在超高真空及液氮环境下可靠应用的芳纶1414纤维绳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为柔性结构,因此通过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配合运动的柔性结构可以解决大温差上、下辐射屏蔽门热胀冷缩变形的问题,吸收液氮对上、下辐射屏蔽门冷却时造成的变形量,从而避免空间环境下大行程运动的刚性变形带来的卡死,同时满足光学测试所需的平稳性要求;
(3)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的轮组的正反向运动保证上、下辐射屏蔽门的开启过程受到约束,确保运行的安全和无冲击,减少振动对红外光学相机影响;
(4)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大型红外光学定标过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温控屏蔽罩,2、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3、隔热平台,4、基础框架,5、上辐射屏蔽门,6、下辐射屏蔽门,7、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8、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10、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1、真空电机减速机主动轮,10-2、外侧牵引轮组件,10-3、内侧牵引轮组件,11、减振限位模块,12、导向轮,13、导向轨道,14、液氮管路,15、液氮供应模块,16、控制模块,17、空间环境模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如图1所示,该辐射屏蔽装置包括温控屏蔽罩1、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隔热平台3、基础框架4、上辐射屏蔽门5、下辐射屏蔽门6、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减振限位模块11、导向轮12、导向轨道13、液氮管路14、液氮供应模块15和控制模块16。辐射屏蔽装置配合空间环境模拟器17实现对大口径相机的辐射定标试验,空间环境模拟器17是进行空间光学试验的基础设备,为试验过程提供真空度优于1.0×10-3Pa和温度低于100K的真空低温冷黑环境,同时可以为基础框架4提供对接和固定平台,并为液氮供应模块15和控制模块16提供穿舱密封接口。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基础框架4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隔热平台3,在基础框架4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由真空电机、真空减速机、正反向轮组等组成,用于为辐射屏蔽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提供动力。每个隔热平台3上固定安装温控屏蔽罩1和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位于温控屏蔽罩1的内部,隔热平台3起到对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的支撑和绝热保护的作用。温控屏蔽罩1在控制模块16的控制下为其内部的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提供工作所需的环境温度(例如15℃~35℃),保证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温控屏蔽罩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温控薄膜加热器组件、多层辐射屏蔽膜和不锈钢镜面防护罩,并且温控薄膜加热器组件与控制模块16连接,由控制模块16控制温控薄膜加热器组件的启动/停止以及加热时长,从而实现对温控屏蔽罩1内部的环境温度的调节。
在基础框架4的同一侧,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穿过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后,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的两端分别与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连接点固定连接,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为一组并排的绳组,可承载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自重和充入液氮重量的总和。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组为柔性结构,可以吸收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在通入液氮后热胀冷缩造成的变形量,解决了空间环境下大行程运动的刚性变形带来的卡死问题,同时满足光学测试所需的平稳性要求。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穿过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后力臂相等,运动结构仅需克服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的静摩擦力和微量配重Δg就能改变运动装调,实现上下屏蔽门的对开或关闭。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的两端分别连接下辐射屏蔽门6的连接点和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辐射屏蔽门5的连接点和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和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在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作用下形成运动闭环。
可选地,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采用包括左轮组和右轮组的双滑轮组结构,并且左轮组和右轮组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通过调节间距使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之间的柔性连接可以达到竖直方向的匹配,使得配重两端平衡,从而提高上下运行对开的平稳性。进一步地,左轮组和右轮组均由2个以上的滑轮并排组成,从而降低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之间运动过程中前后的摆动。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的轮组内部采用自润滑固体润滑,表面为二硫化钨或二硫化钼固体润滑材料,保证了真空低温环境下运动机构无油脂等污染,满足光学测试真空环境要求,同时自润滑材料的应用保证了即使在空间低温环境下也不会发生冷焊或运动机构卡死现象的出现。
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是空间定标的重要功能部件,在使用时其内部通入液氮,整个门的温度不大于100K。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通过液氮管路14和液氮供应模块15连接通入液氮,实现低于100K低温需求。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并采用等重量、相同结构设计,在初始装调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微量配重Δg造成两扇门的重量差异,例如可以通过临时的配重模块调节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重量差异,最终实现辐射屏蔽装置的初始装调为常闭状态或常开状态。
在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向轮12,导向轮12与安装在基础框架4上的导向轨道13滑动配合,通过导向轨道13约束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上下对开过程中的行走路径,并且在导向轨道13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减振限位模块11,减振限位模块11用于检测和限制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到位及对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进行物理减振。
进一步地,上辐射屏蔽门5或者下辐射屏蔽门6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液氮冷板层、加热复温层、多层防辐射铝膜层和不锈钢镜面板固定层,并且液氮冷板层的内表面喷涂红外发射率大于0.9的专用黑漆,其中防辐射铝膜层的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为20层等;加热复温层可以采用薄膜加热器组件或者红外加热笼组件实现。
控制模块16分别与温控屏蔽罩1和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连接,用于控制温控屏蔽罩1的温度以及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中轮组的正转或者反转,实现辐射屏蔽装置的开门或者关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具体包括真空电机减速机主动轮10-1、外侧牵引轮组件10-2和内侧牵引轮组件10-3,外侧牵引轮组件10-2和内侧牵引轮组件10-3分别与真空电机减速机主动轮10-1啮合,真空电机减速机主动轮10-1推动外侧牵引轮组件10-2和内侧牵引轮组件10-3反向运动;外侧牵引轮组件10-2与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连接,内侧牵引轮组件10-3与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连接,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形成运动闭环,保证在克服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的静摩擦力后不出现自由落体运动,确保屏蔽门运行平稳。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均采用陶瓷自润滑轴承,轮组的材质均采用二硫化钨或二硫化钼自润滑材料,满足空间环境光学清洁无油的应用需求。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仅需克服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和自身摩擦力就可以驱动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上下开关,解决了空间环境下大重量屏蔽门受动力有限客观问题的制约,具有所需功率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模块16包括处理器、触控显示设备、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触控显示设备、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还与各个减振限位模块11连接。当开门按钮或者关门按钮被按下触发后,处理器输出相应的电机驱动信号至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使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正转或者反转,并实时读取减振限位模块11的信号,实现辐射屏蔽装置的完全打开或者关闭,同时处理器控制触控显示设备显示辐射屏蔽装置的开关状态,方便用户查看。
触控显示设备除了用于显示辐射屏蔽装置的开关状态之外,还用于接收输入的相对移动距离设置值,并将相对移动距离设置值送入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相对移动距离设置值计算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的旋转圈数以及旋转方向,然后处理器再根据旋转圈数和旋转方向控制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进行相应的转动,实现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定量相对运动。在此种模式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2的运动量,实现屏蔽门任意大小的打开。
控制模块16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复温按钮,处理器与液氮供应模块连接,处理器还与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中的加热复温层连接;当复温按钮被按下触发时,处理器发送复温控制信号至液氮供应模块15,液氮供应模块15根据复温控制信号切断向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通入液氮,同时处理器还控制加热复温层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的加热复温。
本实用新型的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空间环境模拟器17建立真空度优于1.0×10-3Pa和温度低于100K的真空低温冷黑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的辐射屏蔽装置位于空间环境模拟器17内,并与其固定连接好;
(2)控制模块16上电,进行设备自检测,系统正常后自动进入系统数据采集状态;开启舱内供电按钮,并打开控制温控屏蔽罩1的温控按钮,将温控范围设置在15℃~35℃之间;
(3)启动液氮供应模块15,液氮通过液氮管路14流入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内,使其分别温度降至低于100K;
(4)根据试验需求,通过控制模块16选择开关门模式是“直达运动”或“相对运动”;如果是“直达运动”(指辐射屏蔽装置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的情况),则通过控制模块16的开门按钮或者关闭按钮对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进行同步操作,当开关过程触碰到相应的限位减振模块10后,控制模块16的触控显示设备显示状态打开或关闭;如果是“相对运动”(指以当前位置为起点,根据相对移动距离的设置值进行定量运动的情况),则根据当前的位置通过触控显示设备设置相对移动距离的值,然后由控制模块16对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进行相对当前的位置的运动控制;
(5)在试验过程中根据需求,重复步骤(4);
(6)试验结束后,关闭液氮供应模块15;
(7)通过控制模块16上的复温按钮对上辐射屏蔽门5和下辐射屏蔽门6进行加热复温,温度范围设置在40℃~60℃;
(8)在空间环境模拟器17进行复压流程前,关闭对温控屏蔽罩1的温控,并操作舱内断电按钮关闭装置舱内供电;
(9)关闭控制模块16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由基础框架、上下辐射屏蔽门、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和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等构成,该装置通过上下辐射屏蔽门的自配重大大降低空间环境下对大动力的需求,通过调节屏蔽门的微量配置使上下辐射屏蔽门能够在小功率电机牵引机构作用下打开或关闭;通过调节轮组机构距离使得配重两端平衡;承重部分采用能够在超高真空及液氮环境下可靠应用的芳纶1414材料纤维绳牵引,通过可调轮组配合运动的柔性结构解决大温差热胀冷缩变形问题,克服液氮对屏蔽门冷却时造成的变形;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的轮组可以采用殷钢制作,内部放置固体润滑的槽道进行固体二硫化钨润滑,实现无油脂污染清洁的真空环境。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的轮组的正反向运动保证上下两扇门的开启过程受到约束,确保运行的安全和无冲击,减少振动对红外光学相机影响。通过温控屏蔽罩对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的温控,保证在真空低温环境下不会出现运动机构卡死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大型红外光学定标过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屏蔽罩(1)、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隔热平台(3)、基础框架(4)、上辐射屏蔽门(5)、下辐射屏蔽门(6)、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减振限位模块(11)、导向轮(12)、导向轨道(13)、液氮管路(14)、液氮供应模块(15)和控制模块(16);
在所述基础框架(4)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隔热平台(3),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且每个所述隔热平台(3)上固定安装所述温控屏蔽罩(1)和位于所述温控屏蔽罩(1)内部的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所述温控屏蔽罩(1)在所述控制模块(16)的控制下为其内部的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提供工作所需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基础框架(4)的同一侧,所述承重芳纶1414纤维绳(7)穿过所述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后,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的连接点固定连接,所述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和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所述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
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采用等重量、相同结构设计,二者通过所述导向轮(12)与安装在所述基础框架(4)上的导向轨道(13)滑动配合,且所述导向轨道(13)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检测屏蔽门到位和对屏蔽门进行物理减振的减振限位模块(11);
所述液氮供应模块(15)用于通过所述液氮管路(14)为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提供降温所需的液氮;
所述控制模块(16)分别与所述温控屏蔽罩(1)和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控屏蔽罩(1)的温度以及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中轮组的正转或者反转,实现所述辐射屏蔽装置的开门或者关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屏蔽罩(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温控薄膜加热器组件、多层辐射屏蔽膜和不锈钢镜面防护罩,所述温控薄膜加热器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可调距自润滑轮组机构(2)包括左轮组和右轮组,且所述左轮组和所述右轮组均由2个以上的滑轮并排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或者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液氮冷板层、加热复温层、多层防辐射铝膜层和不锈钢镜面板固定层,且所述液氮冷板层的内表面喷涂红外发射率大于0.9的专用黑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复温层采用薄膜加热器组件或者红外加热笼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包括真空电机减速机主动轮(10-1)、外侧牵引轮组件(10-2)和内侧牵引轮组件(10-3),所述外侧牵引轮组件(10-2)和所述内侧牵引轮组件(10-3)分别与所述真空电机减速机主动轮(10-1)啮合,且所述外侧牵引轮组件(10-2)与所述外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8)连接,所述内侧牵引轮组件(10-3)与所述内侧牵引芳纶1414纤维绳(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均采用陶瓷自润滑轴承,轮组的材质均采用二硫化钨或二硫化钼自润滑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6)包括处理器、触控显示设备、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所述触控显示设备、所述开门按钮和所述关门按钮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还与各个所述减振限位模块(11)连接;
当所述开门按钮或者所述关门按钮被触发后,所述处理器输出相应的电机驱动信号至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使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正转或者反转,并实时读取所述减振限位模块(11)的信号,实现所述辐射屏蔽装置的完全打开或者关闭,同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触控显示设备显示所述辐射屏蔽装置的开关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用于接收输入的相对移动距离设置值,并将所述相对移动距离设置值送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相对移动距离设置值计算所述正反向真空电机牵引机构(10)的轮组的旋转圈数以及旋转方向,并根据所述旋转圈数和所述旋转方向控制轮组转动,实现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的定量相对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6)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复温按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液氮供应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中的加热复温层连接;
当所述复温按钮被触发时,所述处理器发送复温控制信号至所述液氮供应模块(15),所述液氮供应模块(15)根据所述复温控制信号切断向所述上辐射屏蔽门(5)和所述下辐射屏蔽门(6)通入液氮,同时所述处理器还控制所述加热复温层进行加热。
CN202122695391.1U 2021-11-05 2021-11-05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Active CN216841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391.1U CN216841311U (zh) 2021-11-05 2021-11-05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391.1U CN216841311U (zh) 2021-11-05 2021-11-05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1311U true CN216841311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5391.1U Active CN216841311U (zh) 2021-11-05 2021-11-05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1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2581B (zh)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轴系装配系统
CN107215488B (zh) 一种载人航天器舱外维修地面全要素模拟系统
CN216841311U (zh) 空间环境5米量级立式自配重辐射屏蔽装置
CN107215487A (zh) 一种载人航天器舱外维修地面模拟系统
CN104511733B (zh) 可大范围升降的转台装置
CN209007562U (zh) 一种变电站室内巡视机器人
CN205620221U (zh) 一种冷热冲击实验箱
CN109079823A (zh) 一种变电站室内巡视机器人
CN113266735A (zh) 一种节能型安防监控装置
CN106770386A (zh) 一种x光无损透视检测仪
GB1186689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king Aircraft
CN114486130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检测隧道内壁渗水的装置
CN107097982B (zh) 一种航天器舱外在轨操作地面试验方法
CN214823700U (zh) 一种重心可调的移动机器人
CN206321589U (zh) 一种x光无损透视检测仪
CN216107090U (zh) 一种自动化真空热处理设备的热料转运模块
CN107888136A (zh) 一种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
CN210560588U (zh) 弹簧时效用恒温油槽
CN11323691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收集的化工生产巡检设备及其操控方法
CN210916168U (zh) 一种轧辊淬火设备
CN220887602U (zh) 一种汽车配件铸造件专用淬火装置
CN207207859U (zh) 一种自行式可视化检测车
CN112533433A (zh)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安全保护结构
CN217634721U (zh) 一种基于热成像仪的位置可调性监测装置
CN116030682B (zh) 一种高速轨道交通列车车顶火灾模拟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Room 405, Building 1, 3E Industrial Park, No. 18 Chunyao Road, Caohu Stree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2

Patentee after: Suzhou Hangdong Vacu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400 1203, 12 / F, building 1, courtyard 6, Funing street,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engtai Orien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huangdao Jing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