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8958U -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8958U
CN216838958U CN202220404655.5U CN202220404655U CN216838958U CN 216838958 U CN216838958 U CN 216838958U CN 202220404655 U CN202220404655 U CN 202220404655U CN 216838958 U CN216838958 U CN 216838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eam body
concrete beam
bridge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46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军
周键
李春梅
王勇
田波
贺夕峰
甘信宏
古锐
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Rongzhou Jinc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Rongzhou Jinc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Rongzhou Jinc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Rongzhou Jinc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46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8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8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8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设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之间的伸缩缝处,包括滑动钢板,所述滑动钢板沿纵桥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上表面、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上表面,所述滑动钢板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的滑动槽,所述加劲肋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另一端设于所述滑动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滑动。伸缩装置的受力始终是加劲肋和滑动钢板形成的整体结构受力,刚度大、变形小,能够在人群及非机动车道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保证伸缩缝处的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桥梁或城市桥梁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范围布设的管线多,且荷载较小,常规车行道伸缩装置的构造复杂、尺寸大、构件间隙大,使得适应性较差,无法适用于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且常规车行道伸缩装置的造价高。现行《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适用于车行道,对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无相应技术规范。以往工程中,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范围,常采用一块钢板搭在伸缩缝两端,而当伸缩缝的缝宽较大时,钢板变形大,不利于通行安全,因此开发功能齐全、构造简易、造价合理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范围采用一块钢板搭在伸缩缝两端,存在无法满足缝宽较大的伸缩缝使用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设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之间的伸缩缝处,包括滑动钢板,所述滑动钢板沿纵桥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上表面、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上表面,所述滑动钢板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的滑动槽,所述加劲肋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另一端设于所述滑动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滑动。
本新型所述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之间的伸缩缝,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滑动钢板沿纵桥向的一端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上表面固定,纵桥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上表面,形成简支结构体系,在桥梁伸缩过程中,滑动钢板沿纵桥向的另一端能够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上表面滑动,适应桥梁的伸缩。同时,滑动钢板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加劲肋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能够覆盖伸缩缝沿纵桥向的宽度,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的滑动槽,在滑动钢板靠近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一端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上表面滑动时,加劲肋也能够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上对应的滑动槽内滑动,并对滑动钢板形成加强和支撑。
本新型所述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在滑动钢板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并在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的滑动槽,使得加劲肋能够配合滑动钢板一起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上滑动,形成刚度更大的滑动构造,加劲肋能够对滑动钢板的刚度进行增强,且随滑动钢板滑动时能够对滑动钢板进行支撑,使得伸缩装置的受力始终是加劲肋和滑动钢板形成的整体结构受力,刚度大、变形小,即使伸缩缝的缝宽较大,在加劲肋和滑动钢板共同组成的滑动构造也能够在人群及非机动车道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保证伸缩缝处的行车安全。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槽宽小于2cm,使得滑动槽处对滑动钢板的支撑较强,同时使得自行车、行人、电动车等能够顺畅通行。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包括两个角钢和不锈钢垫板,所述角钢包括长肢和短肢,所述长肢竖直设置,所述短肢水平设置,两个所述角钢的长肢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角钢的长肢底面通过所述不锈钢垫板连接,所述加劲肋设于两个所述角钢的长肢之间并支撑于所述不锈钢垫板上。
滑动槽的开口两侧设置短肢钢板,能够提高滑动槽的刚度,避免槽口在施工期间变形造成滑动槽两个所述角钢的长肢之间的槽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导致自行车轮胎陷入滑动槽内,过小会导致加劲肋的滑动受阻。所述不锈钢垫板能够支撑对应加劲肋,避免加劲肋直接支撑与槽底混凝土并在槽底混凝土上滑动,能够降低对加劲肋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损伤。通过两个角钢和不锈钢垫板连接形成滑动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劲肋的间距为300-500mm,防止滑动钢板出现局部变形,若超出该范围应根据实际荷载计算确定。
优选的,所述加劲肋靠近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一端设有向上的除尘斜面,加劲肋在滑动槽内滑动时,向上的除尘斜面能够将滑动槽内的积灰挤出。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上设有对应所述加劲肋的支撑槽口,所述支撑槽口底面设有钢结构,所述加劲肋一端支撑于所述钢结构上。
支撑槽口使得固定端混凝土梁体能够对加劲肋进行支撑,提高加劲肋配合滑动钢板的滑动构造承载能力更好。同时在支撑槽口底面设置钢结构,能够避免加劲肋直接支撑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的混凝土上,降低对加劲肋的损伤。
优选的,还包括排水渠道,所述排水渠道设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和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排水渠道向桥梁外侧倾斜,所述排水渠道沿横桥向设置于所有所述滑动槽的下方,所述排水渠道一侧连接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另一侧连接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所述排水渠道为止水橡胶结构件,所述排水渠道连通桥梁雨水收集系统。
采用止水橡胶结构件的排水渠道,排水渠道两侧分别连接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和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在桥梁伸缩时,排水渠道能够适应纵桥向的伸缩变化,同时所述排水渠道向桥梁外侧倾斜,还能够很好的将滑动槽内的雨水排出至桥梁雨水收集系统,保证滑动槽的正常使用状态。
优选的,所述滑动钢板包括至少两层,所述滑动钢板为整体构件,所述滑动钢板最上层为防滑压纹钢板,所述防滑压纹钢板下方为受力钢板。
滑动钢板可以采用至少两层钢板经过焊接等方式形成整体,来加强滑动钢板的刚度。最上层采用防滑压纹钢板,防滑压纹位于顶面,能够防滑,保证安全通行。受力钢板起主要支撑作用。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滑动钢板的加工具有更多的选择。
优选的,所述滑动钢板靠近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的一端设有向上的减振斜面,起减振、降噪作用,减小非机动车的跳车程度。
优选的,所述滑动钢板通过若干预埋锚栓锚固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所述预埋锚栓和所述滑动钢板连接处通过聚硫密封胶填平。
采用预埋锚栓锚固的方式,便于安装、拆卸和更换维护等。预埋锚栓顶面应当低于滑动钢板顶面,避免影响非机动车通行。且通过聚硫密封胶填平所述预埋锚栓和所述滑动钢板连接处,一是能够保护预埋锚栓不被锈蚀,二是能够提高滑动钢板的平整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新型所述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在滑动钢板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并在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的滑动槽,使得加劲肋能够配合滑动钢板一起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上滑动,形成刚度更大的滑动构造,加劲肋能够对滑动钢板的刚度进行增强,且随滑动钢板滑动时能够对滑动钢板进行支撑,使得伸缩装置的受力始终是加劲肋和滑动钢板,形成的整体结构受力,刚度大、变形小,即使伸缩缝的缝宽较大,在加劲肋和滑动钢板共同组成的滑动构造也能够在人群及非机动车道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保证伸缩缝处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滑动槽、排水渠道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加劲肋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滑动钢板和加劲肋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加劲肋的侧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滑动槽的布置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滑动钢板和加劲肋组成的几何模型示意图;
图11是滑动钢板和加劲肋组成的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图12是滑动钢板和加劲肋组成模型的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示意图;
图13是滑动钢板和加劲肋组成模型的荷载加载示意图;
图14是滑动钢板的应力示意图一;
图15是滑动钢板的应力示意图二;
图16是加劲肋的应力示意图一;
图17是加劲肋的应力示意图二。
图标:1-固定端混凝土梁体;2-滑动钢板;21-受力钢板;22-防滑压纹钢板;23-减振斜面;3-加劲肋;31-除尘斜面;4-滑动端混凝土梁体;5-滑动槽;51-角钢;52-不锈钢垫板;6-排水渠道;7-预埋锚栓;8-支撑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参见图1-9,设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之间的伸缩缝处,包括滑动钢板2,所述滑动钢板2沿纵桥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表面、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所述滑动钢板2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3,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3的滑动槽5,所述加劲肋3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另一端设于所述滑动槽5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5滑动。
本新型所述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如图1所示,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之间的伸缩缝,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位于同一平面上。滑动钢板2沿纵桥向的一端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表面固定,纵桥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在桥梁伸缩过程中,滑动钢板2沿纵桥向的另一端能够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滑动,适应桥梁的伸缩。同时,滑动钢板2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3,加劲肋3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能够覆盖伸缩缝沿纵桥向的宽度,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3的滑动槽5,在滑动钢板2靠近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一端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滑动时,加劲肋3也能够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上对应的滑动槽5内滑动,并对滑动钢板2形成加强和支撑。
本实施例中,滑动钢板2和加劲肋3的纵桥向的长度需要能够满足桥梁的伸缩需求。滑动钢板2和加劲肋3焊接成整体,提高伸缩装置刚度,控制滑动钢板2在人群及非机动车道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提高非机动车的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受力钢板21可采用20mm厚Q355C钢板,加劲肋3可采用16mm厚Q355C钢板,加劲肋3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在受力钢板21底部,焊脚尺寸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槽5的槽宽适宜小于2cm,使得滑动槽5处对滑动钢板2的支撑较强,同时使得自行车、行人、电动车等能够顺畅通行,即滑动槽5的槽口尺寸小,可避免非机动车的轮胎嵌入造成伤亡事故,也可避免行人崴脚。所有所述滑动槽5沿横桥向间隔分布,如图3所示,滑动槽5的数量根据加劲肋3的数量确定,滑动钢板2底部的加劲肋3的横桥向间距不能过大也不宜过小,相邻两个所述加劲肋3的间距为300-500mm,能够防止滑动钢板2出现局部变形,若超出该范围应根据实际荷载计算确定。每个滑动槽5沿纵桥向设置于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滑动槽5可以采用水泥沟槽等。加劲肋3截面可以采用矩形,也可以在滑动槽5的槽底设置一定的弧度,弧度不能过大,使得能够便于加劲肋3在滑动槽5内滑动,同时又能够较好的受滑动槽5的槽底支撑。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滑动槽5包括两个角钢51和不锈钢垫板52,所述角钢51包括长肢和短肢,所述长肢竖直设置,所述短肢水平设置,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底面通过所述不锈钢垫板52连接,所述加劲肋3设于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之间并支撑于所述不锈钢垫板52上。滑动槽5的开口两侧设置短肢钢板,短肢钢板顶面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齐平,能够提高滑动槽5的刚度,避免槽口在施工期间变形造成滑动槽5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之间的槽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导致自行车轮胎陷入滑动槽5内,过小会导致加劲肋3的滑动受阻。所述不锈钢垫板52能够支撑对应加劲肋3,避免加劲肋3直接支撑与槽底混凝土并在槽底混凝土上滑动,能够降低对加劲肋3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损伤。通过两个角钢51和不锈钢垫板52连接形成滑动槽5,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使用效果好。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设有对应所述加劲肋3的支撑槽口8,所述支撑槽口8底面设有钢结构,所述加劲肋3一端支撑于所述钢结构上。支撑槽口8使得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能够对加劲肋3进行支撑,提高加劲肋3配合滑动钢板2的滑动构造承载能力更好。同时在支撑槽口8底面设置钢结构,能够避免加劲肋3直接支撑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的混凝土上,降低对加劲肋3的损伤。本实施例中支撑槽口8可以采用图2中所示适配加劲肋3的槽口;也可以是图6中所示一个沿横桥向设置的大的直角缺口,上面设置角钢结构作为钢结构,对加劲肋3进行支撑,这种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更方便。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之间的间隙内还设有排水渠道6,所述排水渠道6向桥梁外侧倾斜,所述排水渠道6沿横桥向设置于所有所述滑动槽5的下方,所述排水渠道6一侧连接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另一侧连接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所述排水渠道6为止水橡胶结构件,所述排水渠道6连通桥梁雨水收集系统。采用本实施例中止水橡胶结构件的排水渠道6,排水渠道6两侧分别连接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在桥梁伸缩时,排水渠道6能够适应纵桥向的伸缩变化,同时所述排水渠道6向桥梁外侧倾斜,还能够很好的将滑动槽5内的雨水排出至桥梁雨水收集系统,保证滑动槽5的正常使用状态。排水渠道6采用圆弧形下凹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纵桥向的伸缩变化。
如图4所示,所述滑动钢板2通过若干预埋锚栓7锚固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预埋锚栓7可采用现有的预埋方式,采用预埋锚栓7锚固的方式,便于安装、拆卸和更换维护等。所述预埋锚栓7和所述滑动钢板2连接处通过聚硫密封胶填平,因预埋锚栓7顶面应当低于滑动钢板2顶面,避免影响非机动车通行,通过聚硫密封胶填平所述预埋锚栓7和所述滑动钢板2连接处,一是能够保护预埋锚栓7不被锈蚀,二是能够提高滑动钢板2的平整度。
滑动钢板2可以采用一个整板,直接在工厂制造。也可以采用多层加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滑动钢板2包括至少两层,所述滑动钢板2为整体构件,所述滑动钢板2最上层为防滑压纹钢板22,所述防滑压纹钢板22下方为受力钢板21,避免较厚的防滑压纹钢板22难以采购等问题。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滑动钢板2包括两层,最上层采用防滑压纹钢板22,防滑压纹位于顶面,能够防滑,保证安全通行;下层为受力钢板21,起主要支撑受力作用。顶层防滑压纹钢板22与受力钢板21牢固焊接形成整体,受力钢板21下方焊接加劲肋3,共同组成整体式滑动构造,起承受非机动车与人群荷载作用,且起纵桥向滑动,以及防滑作用。防滑压纹钢板22为现有规范结构,厚度为6mm,为采用带有防滑压纹的压纹钢板,防滑压纹钢板22与受力钢板21需四周满焊,四周焊接牢靠后,其它区域不能直接焊接,为保证防滑压纹钢板22与受力钢板21结合为整体,应在中部开小孔进行塞焊,最终必须保证防滑压纹钢板22与受力钢板21焊接为一体,不能存在脱空问题。除外,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桥面宽度较大时,本伸缩装置的滑动钢板2可以沿横桥向分块,每块宽度1.0-1.5m,以便钢结构加工、运输、安装;横向接缝设置在两道加劲肋3的中间;
如图6-7所示,所述加劲肋3靠近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一端设有向上的除尘斜面31,除尘斜面31的坡度可以为45-75°,适宜的,采用60°的除尘斜面31,加劲肋3在滑动槽5内滑动时,向上的除尘斜面31能够将滑动槽5内的积灰挤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钢板2靠近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一端设有向上的减振斜面23,减振斜面23的坡度可以采用30-60°,适宜的,采用45°的减振斜面23,并进行磨圆处理,可以减小非机动车的冲击,起到减振、降噪作用,能够较好的减小非机动车的跳车程度。
本实施例所述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在滑动钢板2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3,并在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3的滑动槽5,使得加劲肋3能够配合滑动钢板2一起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上滑动,形成刚度更大的滑动构造,加劲肋3能够对滑动钢板2的刚度进行增强,且随滑动钢板2滑动时能够对滑动钢板2进行支撑,使得伸缩装置的受力始终是加劲肋3和滑动钢板2,形成的整体结构受力,刚度大、变形小,即使伸缩缝的缝宽较大,在加劲肋3和滑动钢板2共同组成的滑动构造也能够在人群及非机动车道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保证伸缩缝处的行车安全。且滑动钢板2沿纵桥向的一端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表面固定,纵桥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形成简支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可靠,建设成本较低,加工方面,不仅具有大位移伸缩功能,而且具有防滑、降噪、排水等功能,结构稳定、便于维护,使用效果良好。除外,本实施中所有钢制构件均采用喷锌铝镀层或其它防腐蚀措施。
参见图10-17,伸缩装置的滑动钢板2及纵向的加劲肋3作为伸缩装置的关键构件,其受力情况较复杂,为能够明确滑动钢板2及纵向加劲肋3在人群及非机动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需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该构造在满载情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为了保证计算精度,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度,模型中所有单元都均采用六面体单元划分,通过增加单元数量来提高计算精度。计算模型利用Solid45单元建模,整个模型单元数共计80154个,节点数共计109760个,伸缩装置的滑动钢板2及纵向的加劲肋3组成模型的几何模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有限元模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模型中采材料参数指标为:钢材弹性模量206000MPa,容重78.5kN/m3,泊松比0.3。各构件的尺寸参数根据设计图纸设定。由于模型中未建出伸缩装置下方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与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等构造,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方滑动钢板2约束全部自由度,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上方滑动钢板2根据实际支撑面约束竖向自由度。本次计算采用的伸缩缝宽度即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之间的间隙为50cm,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伸缩缝钢板悬空区域按满布均布荷载4.2kN/m2,加载情况如图13所示。滑动钢板2和加劲肋3的应力分布分别如图14-17中所示,附图14-17的右侧的应力数据单位为Pa,且图例的变形放大倍数为1000倍。从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滑动钢板2的竖向变形值为0.13mm,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伸缩缝装置的滑动钢板2的最大Mises应力为1.30MPa,纵向加劲肋3为2.27MPa,均满足设计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设于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之间的伸缩缝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钢板(2),所述滑动钢板(2)沿纵桥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表面、另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上表面,所述滑动钢板(2)底部沿横桥向间隔设有若干沿纵桥向的加劲肋(3),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顶面设有若干适配于所述加劲肋(3)的滑动槽(5),所述加劲肋(3)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另一端设于所述滑动槽(5)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槽(5)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5)的槽宽小于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5)包括两个角钢(51)和不锈钢垫板(52),所述角钢(51)包括长肢和短肢,所述长肢竖直设置,所述短肢水平设置,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底面通过所述不锈钢垫板(52)连接,所述加劲肋(3)设于两个所述角钢(51)的长肢之间并支撑于所述不锈钢垫板(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劲肋(3)的间距为300-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3)靠近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一端设有向上的除尘斜面(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上设有对应所述加劲肋(3)的支撑槽口(8),所述支撑槽口(8)底面设有钢结构,所述加劲肋(3)一端支撑于所述钢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渠道(6),所述排水渠道(6)设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和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排水渠道(6)向桥梁外侧倾斜,所述排水渠道(6)沿横桥向设置于所有所述滑动槽(5)的下方,所述排水渠道(6)一侧连接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另一侧连接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所述排水渠道(6)为止水橡胶结构件,所述排水渠道(6)连通桥梁雨水收集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钢板(2)包括至少两层,所述滑动钢板(2)为整体构件,所述滑动钢板(2)最上层为防滑压纹钢板(22),所述防滑压纹钢板(22)下方为受力钢板(21)。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钢板(2)靠近所述滑动端混凝土梁体(4)的一端设有向上的减振斜面(23)。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钢板(2)通过若干预埋锚栓(7)锚固于所述固定端混凝土梁体(1),所述预埋锚栓(7)和所述滑动钢板(2)连接处通过聚硫密封胶填平。
CN202220404655.5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Active CN216838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4655.5U CN216838958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4655.5U CN216838958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8958U true CN216838958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4655.5U Active CN216838958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8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5977B (zh) 一种预制拼装的防撞护栏
US8430333B2 (en) Prefabricated module for the track of a self-guided urban transport vehicle on tyres
CN104674650B (zh) 基于加劲型跨缝板的桥面无缝化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94190B (zh) 一种桥梁无缝化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US6079630A (en) Railway grade cro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104594191A (zh) 内置波纹钢板的主梁与桥台间无缝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WO2003076245A2 (en) Railway crossing structure
CN107724188A (zh) 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隔振系统
US4009827A (en) Flexible, resilient, and wear resistant railroad crossing structure
CN113463525B (zh) 一种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拼宽连接装置
CN216838958U (zh) 一种适用于桥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JP2008514840A (ja) レール溝用走行レール
CN210031493U (zh) 一种嵌入式轨道的梁端伸缩装置
CA2472402A1 (en) Boot for streetcar rails
KR102435459B1 (ko) 산악철도용 궤도의 설치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4594188A (zh) 复合式路面与桥梁相接过渡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KR102249391B1 (ko) 고무차륜 agt의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주행로 블록 시공 방법
CN210288098U (zh) 桥梁伸缩缝防尘装置及其防尘减震装置
CN204401452U (zh)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式路面与桥梁相接过渡结构
CN113073546A (zh) 高速公路工程的桥梁引道防滑安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508773B1 (ko) 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가교 상판 및 그것의 시공방법
JP3076225B2 (ja) 弾性路面敷板
CN212895705U (zh) 适用于apm系统的钢-混走行结构
KR200302138Y1 (ko) 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가교 상판
CA2065235C (en) Roadw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