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6535U - 一种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6535U
CN216836535U CN202220123212.9U CN202220123212U CN216836535U CN 216836535 U CN216836535 U CN 216836535U CN 202220123212 U CN202220123212 U CN 202220123212U CN 216836535 U CN216836535 U CN 216836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motor
groove
winding devic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32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贵喜
童德智
柯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32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6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6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6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和电机,所述绕线筒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筒转动配合,所述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绕线筒转动将线或缆或绳缠绕于所述绕线筒上,省略所述电机到所述绕线筒的中间传动环节,减少机器故障和维修成本,并且所述电机内置于所述绕线筒内,减少绕线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绕线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绕线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将绕线辊固定在转轴上,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上的传动轮连接,启动驱动电机,依次经过皮带、皮带轮、转轴的传动实现绕线辊的转动,将线缠绕于绕线辊上,该绕线设备存在传动结构复杂、发生机械故障的概率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限制绕线设备的适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装置,电机内置于绕线筒内,电机与绕线筒转动配合,省略中间传动环节,减少机器故障和维修成本以及占用空间,提高绕线装置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装置, 包括绕线筒和电机,所述绕线筒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筒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外壁面与所述绕线筒的内壁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位于所述电机沿轴向的一侧,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绕线筒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导电环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环的中轴线、所述绕线筒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电机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绕线筒的其中一个端面凹设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绕线筒的另一端面凹设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预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凹槽的中轴线及所述绕线筒的中轴线重合;和/或,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槽有多个且均布于所述电机的周围;和/或;所述散热槽贯穿所述绕线筒的两个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绕线槽;和/或;所述绕线筒的两端设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绕线筒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筒转动配合,所述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绕线筒转动从而将线或缆或绳缠绕于所述绕线筒上,省略所述电机到所述绕线筒的中间传动环节,减少机器故障和维修成本,并且所述电机内置于所述绕线筒内,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绕线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绕线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绕线筒的左视图。
附图中:绕线筒1;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散热槽13;绕线槽14;挡板15;电机2;导电环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绕线装置,可应用于线或缆或绳的收卷,本实施例以线的收卷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筒1和电机2,所述绕线筒1内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电机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电机2和所述绕线筒1转动配合,通过电机2旋转带动绕线筒1转动从而将线缠绕于绕线筒1的外周。所述电机2的外壁面与所述绕线筒1的内壁面接触,省略电机2到绕线筒1的中间传动环节,减少机器故障和维修成本,并且所述电机2内置于所述绕线筒1内,减少绕线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绕线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绕线筒1内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内设有导电环3,所述导电环3位于所述电机2沿轴向的一侧,所述导电环3与所述绕线筒1转动配合,所述导电环3通过导线(未图示)与外部电源(未图示)连接,所述导电环3通电转动,传递动能,使所述绕线筒1运动更稳定。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导电环3的横截面积,所述电机2、所述导电环3在所述绕线筒1内分布合理,使绕线装置传动更平稳。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1自所述绕线筒1的其中一个端面凹设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凹槽12自所述绕线筒1的另一端面凹设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预定距离,使得所述电机2和所述导电环3能够分别从所述绕线筒1的两端插设于所述绕线筒1内,提高安装和检修的便利性,使得所述绕线筒1一体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和所述导电环3可以从所述绕线筒1的侧面安装于所述绕线筒1,或者所述绕线筒1可以由沿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体组装固定而成,将所述电机2和所述导电环3置于所述其中一个分体内,最后将两个分体组装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凹槽12的中轴线及所述绕线筒1的中轴线重合,进而使得所述导电环3的中轴线、所述绕线筒1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电机2的中轴线重合,保证所述电机2、所述绕线筒1及所述导电环3三者运动平稳,降低轴向窜动。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绕线筒1凹设有散热槽13,所述散热槽13与所述第一凹槽11相连通,有利于电机2散热,提高电机2运动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槽13有多个且均布于所述电机2的周围,所述散热槽13贯穿所述绕线筒1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二凹槽12相连通,增大散热空间。
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线从所述绕线筒1上脱离,所述绕线筒1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绕线槽14,绕线槽14供线缠绕,或者所述绕线筒1两端设有挡板15,避免线从所述绕线筒1两端脱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绕线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筒和电机,所述绕线筒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筒转动配合,所述绕线筒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位于所述电机沿轴向的一侧,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绕线筒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外壁面与所述绕线筒的内壁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导电环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的中轴线、所述绕线筒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电机的中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绕线筒的其中一个端面凹设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绕线筒的另一端面凹设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预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凹槽的中轴线及所述绕线筒的中轴线重合;
和/或,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有多个且均布于所述电机的周围;
和/或;所述散热槽贯穿所述绕线筒的两个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绕线槽;
和/或;所述绕线筒的两端设有挡板。
CN202220123212.9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绕线装置 Active CN216836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3212.9U CN216836535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3212.9U CN216836535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6535U true CN21683653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4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3212.9U Active CN216836535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6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9596B2 (en) End turn arrangement
JP5004110B2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突極集中巻き電動機
EP2757667B1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90157919A1 (en) Hinged stator core
CN112260453B (zh) 具有改善轴电流的电机
CN206992808U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旋转结构
CN216836535U (zh) 一种绕线装置
RU2004139093A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двойного вала и вращающейся машины
US20050029883A1 (en) Electrical machine, in particular for an elevator
CN104011981A (zh) 电动机
US8373318B2 (en) Terminal lead insulator assembly for wound field synchronous machine
CN211606213U (zh) 电机转子、电机及车辆
CN219611579U (zh) 新型电机
CN108551247B (zh) 双支撑双定子永磁同步曳引机
US20160126789A1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208656607U (zh) 双支撑双定子永磁同步曳引机
CN215268018U (zh) 曳引机与电梯
CN113489273A (zh) 曳引机、电梯以及曳引机的制造方法
CN219145188U (zh) 一种电机的纱筒安装结构
CN111247726A (zh) 无铁芯电机
CN219202942U (zh) 一种侧驱式光电滑环
CN219181379U (zh) 电机装置
WO2022220588A1 (ko) 모터
CN110513404A (zh) 一种单向离合器及带齿轮毂电机
CN220401506U (zh) 一种轮毂直驱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