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4731U - 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4731U
CN216834731U CN202220226592.9U CN202220226592U CN216834731U CN 216834731 U CN216834731 U CN 216834731U CN 202220226592 U CN202220226592 U CN 202220226592U CN 216834731 U CN216834731 U CN 216834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box
mounting
handle
bel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65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贵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t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t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t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t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65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4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4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4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箱,包括箱体和提手,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上摇盖、下摇盖和两个侧摇盖,所述下摇盖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摇盖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提手包括安装部和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带体贴靠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所述带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粘结定位部;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下摇盖的内表面,且所述带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带体位于所述上摇盖的外表面的内侧。实现提手隐藏式设计,以减少包装箱之间磨损,并提高用户体验性。

Description

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包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快消品采用的包装箱的使用量非常大。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080434U公开的一种快消品用包装箱,其中,箱体则设置有上摇盖、下摇盖和两个侧摇盖,其中,下摇盖上设置有提手,而上摇盖上配置有用于供提手穿过的提手孔。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快消品放入到包装箱中后,则需要码砖销售,但是,由于提手突出于箱体的上表面,在拉拽箱体过程中,下方箱体上的提手会对上方箱体造成磨损,与此同时,下方的提手也容易被磨损,进而造成用户体验性较差。如何设计一种减少包装箱磨损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的包装箱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箱,实现提手隐藏式设计,以减少包装箱之间磨损,并提高用户体验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箱,包括箱体和提手,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上摇盖、下摇盖和两个侧摇盖,所述下摇盖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摇盖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提手包括安装部和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带体贴靠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所述带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粘结定位部;
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下摇盖的内表面,且所述带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带体位于所述上摇盖的外表面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摇盖上设置有撕裂线,所述撕裂线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端部朝向所述上摇盖的对应角部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撕裂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至少一侧部设置有缺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带体的至少一端部形成折叠部。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定位部位于所述折叠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定位部靠近所述折叠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板和衬片,所述衬片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带体的端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衬片之间,所述衬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所述衬片和所述带体均为纸质材料制成;所述衬片粘结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带体的端部粘结在所述衬片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通过将提手中的带体与安装部进行额外的粘结定位以形成粘结定位部,便可以使得带体能紧贴在安装部的表面,安装部设置在下摇盖上,带体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而在箱体中装载商品并完成包装后,带体将位于第二安装孔中,而由于带体紧贴在安装部的表面,使得带体不会外露在箱体的外部;这样,后期工人人员拖拽箱体时,下方箱体上的带体不会与上方箱体发生接触摩擦,以减少包装箱之间磨损,并提高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箱实施例中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箱体1;
上摇盖101、下摇盖102、侧摇盖103、撕裂线104、缺口结构105;
第二安装孔11、第一安装孔12;
提手2;
折叠部20、安装部21、带体22、粘结定位部23;
支撑板211、衬片212、开口2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装箱,包括箱体1和提手2,箱体1上设置有上摇盖101、下摇盖102和两个侧摇盖103,下摇盖10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上摇盖10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所述提手包括安装部21和带体22,所述带体的两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带体贴靠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所述带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粘结定位部23;
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在下摇盖102的内表面,且所述带体穿过第一安装孔12并位于第二安装孔11中,所述带体位于上摇盖101的外表面的内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包装箱采用的箱体1的顶部配置有上摇盖101、下摇盖102和侧摇盖103,在商品装箱时,上摇盖101、下摇盖102和侧摇盖103打开,商品装箱后,在依次将侧摇盖103、下摇盖102和上摇盖101折叠封箱。而在封箱状态下,上摇盖101遮盖住下摇盖102上,且所述带体将位于第二安装孔11中。
对于提手2而言,由于带体22除了两端部的位置还进一步的粘结在安装部21上,使得带体22与安装部21之间形成粘结定位部23,最终使得带体22能够紧贴在安装部21的表面。
在封箱状态下,使得带体22位于第二安装孔11中且在不使用状态不会超出上摇盖101的外表面。
在后期商城使用时,消费者在拉拽箱体1时,由于被拉拽箱体1从下方的箱体1上滑动,而下方箱体1上的带体22内嵌在第二安装孔11中,以避免下方的带体22与上方的箱体1之间发生摩擦。
更重要的是,随着资源再利用,对于包装箱全回收的要求越来越高,包纸箱全回收的要求,导致了提手2也采用纸质材料制成。而带体22位于第二安装孔11中而不会出现磨损,更有利于提高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1均为条形孔,第一安装孔12沿第二安装孔1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具体的,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1均采用条形孔的结构形式,以满足所述带体的组装和使用要求。
优选地,上摇盖101上设置有撕裂线104,撕裂线104沿第二安装孔11的端部朝向上摇盖101的对应角部方向延伸。
具体的,利用上摇盖101上形成的撕裂线104,在开箱时,对应的从第二安装孔11拉扯,以打开上摇盖101。其中,第二安装孔1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撕裂线104。
另外,第二安装孔11的至少一侧部设置有缺口结构105。具体的,通过配置所述缺口结构,用户在使用时,一方面方便将手指经由所述缺口结构伸入到第二安装孔11中以拉起所述带体,另一方面在开箱时,可以将手从所述缺口结构中伸入并撕开上摇盖10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带体22的至少一端部形成折叠部20。
具体的,带体22的至少一端部形成折叠部20,以使得带体22能够以折叠的状态内陷在第二安装孔11中而不会翘起,以满足成品运输的要求。而在箱体1在工厂中包装上商品并销售至消费者处。消费者可以将手深入到第二安装孔11中并拉动带体22,以使得带体22与安装部21之间的粘结定位部23断开,最终,使得带体22能够被完全的拉出至第二安装孔11的外部。
其中,粘结定位部23位于折叠部20的一侧。而为了提高带体22的贴合程度,则粘结定位部23靠近折叠部20。
具体的,带体22折叠后,在靠近带体22的折叠部20处通过胶粘的方式进一步的将带体22粘结在安装部21上,由于粘结定位部23靠近折叠部20,便可以使得带体22更加贴靠在安装部21上。
其中,对于提手2而言,安装部21一般采用粘结的方式设置在箱体1的内表面。而为了提高提手2的结构强度,安装部21包括支撑板211和衬片212,衬片212上设置有开口213,带体22的端部设置在支撑板211和所述衬片之间,所述衬片设置在支撑板211上。
具体的,带体22的端部粘结在支撑板211上,然后,衬片212粘结在支撑板211上并遮盖住带体22的端部,而带体22的主体则穿过开口213。提手2与箱体1组装时,则在衬片212上涂胶并粘结在箱体1上。
其中,支撑板211、衬片212和带体22均为纸质材料制成;衬片212粘结在支撑板211上,带体22的端部粘结在衬片212和支撑板211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通过将提手中的带体与安装部进行额外的粘结定位以形成粘结定位部,便可以使得带体能紧贴在安装部的表面,安装部设置在箱体上后,带体位于第二安装孔中,而由于带体紧贴在安装部的表面,使得带体不会外露在箱体的外部;这样,在码垛过程中,使得箱体能够更加紧密的堆叠在一起,同时,在抽拉箱体时,由于带体内陷在第二安装孔中,使得在拉动箱体的过程中,带体不会与其他箱体发生接触摩擦,进而减少箱体剐蹭破损,并提高运输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包括箱体和提手,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上摇盖、下摇盖和两个侧摇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摇盖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摇盖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提手包括安装部和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带体贴靠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所述带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粘结定位部;
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下摇盖的内表面,且所述带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带体位于所述上摇盖的外表面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摇盖上设置有撕裂线,所述撕裂线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端部朝向所述上摇盖的对应角部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撕裂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至少一侧部设置有缺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至少一端部形成折叠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定位部位于所述折叠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定位部靠近所述折叠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板和衬片,所述衬片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带体的端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衬片之间,所述衬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衬片和所述带体均为纸质材料制成;所述衬片粘结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带体的端部粘结在所述衬片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CN202220226592.9U 2022-01-27 2022-01-27 包装箱 Active CN216834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6592.9U CN216834731U (zh) 2022-01-27 2022-01-27 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6592.9U CN216834731U (zh) 2022-01-27 2022-01-27 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4731U true CN216834731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6592.9U Active CN216834731U (zh) 2022-01-27 2022-01-27 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4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56141A (en) Reclosable packing system
EP2814765B1 (en) Container with a resealable inner package having an inner frame
JP4727731B2 (ja) カートン用サイドハンドル
CN103347790B (zh) 具有包括用户可抓握的撕裂标签的预成形塑料网的包装
CN107531379B (zh) 用于形成包装的方法和系统
US3104798A (en) stone
US4871265A (en) Resealable bag
CN108587504B (zh) 可快速封装和撕离包装箱的胶带装置及应用其的包装箱
US4413464A (en) Process of producing a package or wrapping for storing or shipping material
US2370079A (en) Ba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A3122626A1 (en) Shopping bag
CN216834731U (zh) 包装箱
US3438483A (en) Reclosable package
US3436893A (en) Reclosable carton
CN206857183U (zh) 一种高抗压全叠盖无缝撕拉开口纸箱
JP2013151315A (ja) 段ボール箱
CN214608561U (zh) 包装纸箱
CN110723411B (zh) 包装盒
CN209322792U (zh) 可增加包装箱承载重量强度的胶带装置及包装箱板材
CN107082165A (zh) 一种高抗压全叠盖无缝撕拉开口纸箱
CN106915560A (zh) 具有活动式快速封装板的环保包装箱
CN208746477U (zh) 一种便于封装的纸箱
US2765974A (en) Bag and closure therefor
CN216834717U (zh) 包装箱片材
CN209796094U (zh) 一种新型快递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