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4220U -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4220U
CN216834220U CN202123110066.0U CN202123110066U CN216834220U CN 216834220 U CN216834220 U CN 216834220U CN 202123110066 U CN202123110066 U CN 202123110066U CN 216834220 U CN216834220 U CN 216834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water
flow guide
propeller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0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秋阳
段旭鹏
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00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4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4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4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其中导流装置用于潜水设备,潜水设备包括推进器主体和涵道螺旋桨,导流装置设于推进器主体和涵道螺旋桨之间,导流装置设置有入水端和出水端,入水端设于导流装置靠近推进器主体的一侧,出水端设于导流装置靠近涵道螺旋桨的一侧,入水端与出水端连通,并形成有水流流道,其中入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设置有第一导流面,第一导流面呈弧形设置,第一导流面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涵道螺旋桨,如此即可通过导流装置将水流稳定导向涵道螺旋桨解决了水流进入涵道螺旋桨时能量过多损失,流场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减少能量损失及提高潜水设备的涵道螺旋桨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背景技术
涵道螺旋桨是指被涵道包围的螺旋桨系统,具有高的气动效率,并具有气动噪声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潜水设备的领域。
目前,涵道螺旋桨大体上分为直通式引流或者无特殊设计的开孔式引流两种类型,直通式引流不适用于动力系统前置且结构紧凑的涵道螺旋桨系统,而无特殊设计的开孔式引流则存在流体无附着,引起湍流等情况,均导致涵道螺旋桨系统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旨在通过导流装置来改善涵道引流的流场状况,提高涵道螺旋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流装置,用于潜水设备,所述潜水设备包括推进器主体和涵道螺旋桨,所述导流装置设于所述推进器主体和所述涵道螺旋桨之间,所述导流装置设置有入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入水端设于所述导流装置靠近所述推进器主体的一侧,所述出水端设于所述导流装置靠近所述涵道螺旋桨的一侧,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连通,并形成有水流流道,其中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设置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面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所述涵道螺旋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的内径自所述入水端朝向所述出水端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件和连接环,所述第一导流件处于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并与所述推进器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导流件上,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涵道螺旋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件背离所述推进器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轴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件靠近所述推进器主体的一侧设有连接通孔。
可选地,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流结构,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第一迎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迎流面与所述第二导流面均处于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并两者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迎流面用于使水流保持进入所述入水端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导流面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所述出水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迎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均呈弧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分别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上,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与第一导流件连接,并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间隔设置,并处于所述入水端与所处出水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涵道螺旋桨包括桨盘和桨叶,所述桨叶间隔设于所述桨盘的外周,所述出水端朝向所述桨盘,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用于引导水流导向所述桨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潜水设备,所述潜水设备包括推进器主体、涵道螺旋桨及如上所述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设于所述推进器主体与所述涵道螺旋桨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其中导流装置用于潜水设备,潜水设备包括推进器主体和涵道螺旋桨,导流装置设于推进器主体和涵道螺旋桨之间,导流装置设置有入水端和出水端,入水端设于导流装置靠近推进器主体的一侧,出水端设于导流装置靠近涵道螺旋桨的一侧,入水端与出水端连通,并形成有水流流道,其中入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设置有第一导流面,第一导流面呈弧形设置,第一导流面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涵道螺旋桨,如此即可通过导流装置将水流稳定导向涵道螺旋桨解决了水流进入涵道螺旋桨时能量过多损失,流场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减少能量损失及提高潜水设备的涵道螺旋桨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潜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导流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导流装置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涵道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导流装置 91 第二导流结构
10 入水端 911 第一迎流面
30 出水端 913 第二导流面
50 第一导流件 300 潜水设备
51 第一导流结构 301 推进器主体
511 第一导流面 302 涵道螺旋桨
53 第一传动轴通孔 303 桨盘
55 连接通孔 304 桨叶
70 连接环 305 第二传动轴通孔
90 第二导流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流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所示,该导流装置100,用于潜水设备300,潜水设备300包括推进器主体301和涵道螺旋桨302,导流装置100设于推进器主体301和涵道螺旋桨302之间,导流装置100设置有入水端10和出水端30,入水端10设于导流装置100靠近推进器主体301的一侧,出水端30设于导流装置100靠近涵道螺旋桨302的一侧,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连通,并形成有水流流道,其中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51,第一导流结构51设置有第一导流面511,第一导流面511呈弧形设置,第一导流面511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涵道螺旋桨30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结构51的设置,用于使水流从入水端10进入水流通道后,在出水端30流出的过程中,能被第一导流结构51导向涵道螺旋桨302,直接进入到涵道螺旋桨302内,以提高涵道螺旋桨302的工作效率;第一导流面511呈弧形设置,用于使水流在被第一导流结构51的第一导流面511导向的时候,能保持水流的流速,从而使水流流体保持一个较好的流动状态,水流的流速与第一导流面511的弧形形状的相互配合,可以避免湍流的产生而导致的能量损失,并且在此不对第一导流面511的形状进行限定,第一导流面511的形状只需设计成流线型即可,可以根据水流具体的流速来选择相适配的第一导流面511的形状,并且入水端10为环形入水端10,水流会从环形的入水端10进入到水流通道,增大了水流的入流空间,提高了导流装置100的导流效率。
具体地,弧形设置的第一导流面511相比较没有弧形设置的第一导流面511,没有弧形设置的第一导流面511会使水流产生流动分离,进而产生湍流和旋涡,而这部分湍流和旋涡会占据入水端10的水流一定的入流空间,导致这部分空间为无效入流空间,压缩了水流的有效入流空间。相反地,呈弧形设置的第一导流面511会消除水流的流动分离,因此不会有湍流和旋涡的产生,从而增加了水流的有效入流空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流结构51,第一导流结构51上设置有呈弧形的第一导流面511,以使水流进入水流通道后,能被导向涵道螺旋桨302,从而能保持水流在水流通道时的较好的流速,进而提高流场的稳定性,减少水流与第一导流结构51的脱离,进而减小水流进入涵道螺旋桨302内的能量损失,提高涵道螺旋桨302工作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第一导流结构51呈环状设置,第一导流结构51的内径自入水端10朝向出水端30逐渐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结构51呈环状设置,用于使水流从入水端10的周向进入后,水流均能沿第一导流结构51进行流动,从而被第一导流结构51进行引导导向,保证了整体水流在水流流道内的导向,并且第一导流结构51的内径自入水端10朝向出水端30逐渐减小,并且内径缩小至朝向涵道螺旋桨302的几何中心,以使水流能更好地被导向涵道螺旋桨302的几何中心,大大提高了流向涵道螺旋桨302的几何中心的水流流量,避免水流进入涵道后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涵道螺旋桨302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潜水设备300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导流装置100包括第一导流件50和连接环70,第一导流件50处于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并与推进器主体301连接,第一导流结构51设于第一导流件50上,连接环70与涵道螺旋桨302连接,并与第一导流件50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50处于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以使水流从入水端10进入后,能在水流流道被第一导流件50导向出水端30的涵道螺旋桨302,连接环70的设置起涵道螺旋桨302与导流装置100的连接作用,并且连接环70与涵道螺旋桨30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第一导流件50和连接环70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导流与连接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一导流件50背离推进器主体301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轴通孔53。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通孔53的设置使得传动轴能穿设导流装置100,进而穿设于涵道螺旋桨302,以使传动轴能将推进器内产生的动能传递给涵道螺旋桨302,使得涵道螺旋桨302能在水下进行高速运转,给予潜水设备300在水下运转的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与图4所示,第一导流件50靠近推进器主体301的一侧设有连接通孔55。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通孔55的设置,以使推进器主体301与第一导流件50能够通过螺丝穿设于连接通孔55进行连接,使得连接的稳定性更高,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流结构91,第二导流结构91包括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第一迎流面911与第二导流面913均处于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并两者呈夹角设置,第一迎流面911用于使水流保持进入入水端10的流动方向,第二导流面913用于引导水流流向出水端30。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结构91设于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使得水流能被导向出水端30,第一迎流面911的设置,用于使水流从入水端10进入,经过第一迎流面911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方向进入到水流流道内,而第二导流面913的设置,用于使水流经过第一迎流面911后,能够被导向出水端30,以使水流在进入水流通道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入流方向,并且使得水流经过第二导流结构91时,始终能被导向出水端30,以此提高了涵道螺旋桨302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5所示,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均呈弧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的弧形设置,用于使水流经过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时,能保持水流的流速,从而使水流流体保持一个较好的流动状态,水流的流速与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的弧形形状的相互配合,可以避免湍流的产生而导致的能量损失,并且在此不对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的形状进行限定,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的形状只需设计成流线型即可,可以根据水流具体的流速来选择相适配的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的形状。
具体地,弧形设置的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相比较没有弧形设置的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没有弧形设置的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会使水流产生流动分离,进而产生湍流和旋涡,而这部分湍流和旋涡会占据入水端10的水流一定的入流空间,导致这部分空间为无效入流空间,压缩了水流的有效入流空间。相反地,呈弧形设置的第一迎流面911和第二导流面913会消除水流的流动分离,因此不会有湍流和旋涡的产生,从而增加了水流的有效入流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2所示,导流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第二导流件90,第二导流结构91分别设于多个第二导流件90上,多个第二导流件90与第一导流件50连接,并与连接环70连接,多个第二导流件90间隔设置,并处于入水端10与出水端3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导流件90间隔设置于入水端10,并设有第二导流结构91,以使水流从入水端10进入后,能被第二导流件90导向水流流道,并保持较好的流速,同时第一导流件50与连接环70通过多个第二导流件90进行连接,无需再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导流与连接的效果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与图6所示,涵道螺旋桨302包括桨盘303和桨叶304,桨叶304间隔设于桨盘303的外周,出水端30朝向桨盘303,第一导流结构51用于引导水流导向桨盘303。
在一实施例中,桨叶304间隔设于桨盘303的外周,桨盘303为涵道螺旋桨302平面内以螺旋桨中点为圆心,大致以螺旋桨半径为半径的圆面,水流在第一导流结构51的引导下从出水端30流出,导向涵道螺旋桨302的几何中心位置,即桨盘303所在的位置,能避免了水流的能量浪费,大大提高了涵道螺旋桨302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桨盘303的中心设有第二传动轴通孔305。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通孔305设置使得传动轴能穿设导流装置100后,进而穿设于第二传动轴通孔305,以使传动轴能将推进器主体301内产生的动能传递给涵道螺旋桨302的桨盘303,使得涵道螺旋桨302的桨叶304能在水下进行高速运转,给予潜水设备300在水下运转的动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潜水设备300,结合图1所示,潜水设备300包括上述推进器主体301、涵道螺旋桨302及导流装置100,导流装置100设于推进器主体301与涵道螺旋桨30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潜水设备300内的导流装置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导流装置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300中使用了上述导流装置10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潜水设备300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导流装置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流装置,用于潜水设备,所述潜水设备包括推进器主体和涵道螺旋桨,所述导流装置设于所述推进器主体和所述涵道螺旋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设置有:
入水端,所述入水端设于所述导流装置靠近所述推进器主体的一侧;
出水端,所述出水端设于所述导流装置靠近所述涵道螺旋桨的一侧,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连通,并形成有水流流道;
其中,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设置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面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所述涵道螺旋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的内径自所述入水端朝向所述出水端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处于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并与所述推进器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导流件上;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涵道螺旋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背离所述推进器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轴通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靠近所述推进器主体的一侧设有连接通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流结构,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第一迎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迎流面与所述第二导流面均处于所述入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并两者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迎流面用于使水流保持进入所述入水端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导流面用于引导水流流向所述出水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迎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均呈弧形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分别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上,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与第一导流件连接,并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间隔设置,并处于所述入水端与所处出水端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螺旋桨包括桨盘和桨叶,所述桨叶间隔设于所述桨盘的外周,所述出水端朝向所述桨盘,所述第一导流结构用于引导水流导向所述桨盘。
10.一种潜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器主体、涵道螺旋桨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设于所述推进器主体与所述涵道螺旋桨之间。
CN202123110066.0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Active CN216834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066.0U CN216834220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066.0U CN216834220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4220U true CN21683422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066.0U Active CN216834220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4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4129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4129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4900B (zh) 一种具有正弦型子午流道的混流风机
CN201535267U (zh) 一种吸油烟机风机结构
CN216834220U (zh)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CN109373091B (zh) 管道分流装置
CN102518602A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离心风机
CN211422997U (zh) 一种减少离心风机进口集流器间隙泄漏的密封结构
WO2023104129A1 (zh)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CN208702780U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集流器进风口装置
CN111677692B (zh) 一种降噪式轴流风扇
CN108953231A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集流器进风口装置
CN110594199A (zh) 一种具有变截面进水管道式进水流道的喷水推进泵
EP1305526A1 (en) Centrifugal fan
CN111535974A (zh) 一种带双进口式蜗壳的低水头大流量混流式水轮机
CN216611548U (zh) 涵道壳体、喷嘴组件以及潜水推进器
CN207750266U (zh) 一种离心风机
EP1558861A1 (en) Stator blade mounted in a torque converter
CN212003641U (zh) 离心风机
CN210686442U (zh) 一种具有变截面进水管道式进水流道的喷水推进泵
CN210141211U (zh) 一种离心风机以及空调器
CN212130847U (zh) 一种轴流风叶、风机组件及其空调器
CN109882444B (zh) 一种流道内带阶梯整流装置的混流泵叶轮
CN213116840U (zh) 一种叶轮及无叶风扇
CN110985439B (zh) 一种前弯叶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110145481B (zh) 一种进风口圈及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离心风机
CN113446237A (zh) 一种带半开式三元叶轮的离心通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