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0325U -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0325U
CN216810325U CN202122189421.1U CN202122189421U CN216810325U CN 216810325 U CN216810325 U CN 216810325U CN 202122189421 U CN202122189421 U CN 202122189421U CN 216810325 U CN216810325 U CN 216810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proof layer
waterproof
adhesive film
de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94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先华
童秋亲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uo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94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0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0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0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在基层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及第一防水层。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消泡层可隔绝基层中的空气及水蒸气,使得防水层内几乎无贯穿气泡产生,消泡率高达90‑100%。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防水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在传统的建筑防水施工中,直接将加热至高温的防水涂料,比如沥青胶料铺设在基面上,待冷却固化后形成防水层,但是当高温的防水涂料铺设在混凝土或木板等疏松结构的基面上时,会瞬间加热基面,使得疏松结构的基面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及水分受热蒸发,从而在防水层中产生大量的贯穿式气泡,这些贯穿气泡不仅影响防水层的外观,而且还会导致防水层与基面的粘接强度低,甚至影响后续在防水层上施加的多层防水层及功能层的性能。
目前,建筑防水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减少贯穿气泡:1、热风消泡:加热基面降低防水涂料与基面温差减少贯穿气泡产生;2、机械消泡:在防水层冷却前进行震动破坏防水层的贯穿气泡;但是上述方法只能去除少量的贯穿气泡,其消泡效果仍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其包括基层、消泡层及第一防水层,所述消泡层起到隔绝所述基层的空气和水蒸气、防止防水层产生贯穿气泡的作用,该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具有可几乎消除防水层的贯穿气泡、保证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基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保证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防水防腐性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在所述基层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及第一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层包括热熔胶膜,通过这样设置,所述热熔胶膜不仅能隔绝基层中的空气及水蒸气,而且所述热熔胶膜在高温下具有粘性,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基层通过所述热熔胶膜粘接,保证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基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保证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防水防腐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膜包括EVA胶膜、PA胶膜、PES胶膜、PO胶膜、TPU胶膜或 EAA胶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通过这样设置,上述几种热熔胶膜的使用技术成熟,物料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膜的厚度大于20μm之间,通过这样设置,若所述热熔胶膜的厚度小于20μm,在夏季室外施工时,所述基层的温度很高,会导致所述热熔胶膜铺设在所述基层的表面后,来不及铺设所述第一防水层就已被所述基层的温度破坏,达不到隔绝所述基层中的空气及水蒸气的效果。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二防水层、……、第N防水层,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且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第二防水层、……第N-1防水层与所述第N防水层之间均设有胎基层,通过这样设置,设有多层防水层提高建筑防水系统的防水防腐性能,并且所述胎基层能增强多层防水层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所述第N-1防水层与所述第N防水层均为改性沥青胶料层,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改性沥青胶料层的防水防腐性能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所述第N-1防水层及所述第N防水层的厚度均在0.3-4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胎基层为网格胎基,所述网格胎基为聚酯毡、玻纤毡、玻纤网格布和棉混合纤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通过这样设置,所述网格胎基能增强相邻两层防水层之间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N防水层的表面上设有保护层或/和功能层,通过这样设置,所述保护层能保护所述第一防水层至所述第N防水层,并提高防水防腐性能,所述功能层为建筑防水系统增加额外性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及所述功能层的厚度均在0.5-3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层包括具有防粘、互粘、保温隔热或防辐射功能的涂料层或砂粒层,通过这样设置,为建筑防水系统增加防粘、互粘、保温隔热或防辐射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在铺设高温的所述第一防水层时,所述热熔胶膜可以隔绝所述基层中的空气及水蒸气,使得防水层内几乎无贯穿气泡产生,消泡率高达90-100%,并且在高温下所述热熔胶膜具有粘性,使得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基层粘接一起,且保证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基层的粘接强度,保证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防水防腐性能。
2、所述热熔胶膜施工方便,减少了额外去除贯穿气泡的施工工艺,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3、所述热熔胶膜具有柔软性好、服帖性强的特点,并且能随意裁剪,适用于墙角、管根、地漏口等各种异型部位,提高了异型部位的施工效率。
4、建筑防水系统适用于各种疏松材质的基层,适用范围广。
5、热熔胶膜的抗拉扯强度高,能增强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建筑防水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建筑防水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建筑防水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建筑防水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基层;2、消泡层;3、第一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5、第三防水层;6、第四防水层;7、胎基层;8、保护层;9、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1,即建筑基面,在基层1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2及第一防水层3。
进一步的,消泡层2包括热熔胶膜,热熔胶膜不仅能隔绝基层1中的空气及水蒸气,且热熔胶膜在高温下具有粘性,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通过热熔胶膜粘接,保证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之间的粘接强度,保证第一防水层的防水防腐性能。
进一步的,热熔胶膜包括EVA胶膜、PA胶膜、PES胶膜、PO胶膜、TPU胶膜或EAA 胶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几种热熔胶膜的使用技术成熟,物料成本低,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热熔胶膜的熔点高于50℃,热熔胶膜的厚度大于20μm,若热熔胶膜的厚度小于20μm或熔点低于50℃,在夏季室外施工时,基层1的温度很高,会导致热熔胶膜铺设在基层1的表面后,来不及铺设第一防水层3就已被基层1的温度破坏,达不到隔绝基层1中的空气及水蒸气的效果。
进一步的,热熔胶膜的熔点在50-200℃之间,热熔胶膜的厚度在20-70μm之间,若热熔胶膜的厚度大于70μm或熔点高于200℃,难以保证防水涂料的温度能达到高于热熔胶膜的熔点,以至于防水涂料的温度不足以完全熔化热熔胶膜,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的粘接强度差,无法保证第一防水层3的防水防腐性能,或加热防水涂料的温度高于热熔胶膜的熔点需要耗费大量能量,优选的,热熔胶膜的厚度在30-50μm之间,热熔胶膜的熔点在 70-130℃之间,本实施例中,热熔胶膜的厚度为40μm,热熔胶膜的熔点为100℃。
进一步的,第一防水层3包括改性沥青胶料层,改性沥青胶料层为申请人在先申请的 CN111732893A公开的一种用于建筑顶部的沥青基防水系统中记载的改性沥青胶料层,此处不再进行赘述,改性沥青胶料的防水防腐性能好。
第一防水层3的厚度在0.3-4mm,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的厚度为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1的不同技术特征,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1相同,参考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1,在基层1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消泡层2包括热熔胶膜,第一防水层3 与基层1通过热熔胶膜粘接,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之间设有胎基层7。
进一步的,第一防水层3及第二防水层4均为改性沥青胶料层,第一防水层3及第二防水层4的厚度均在0.3-4mm之间,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之间的总厚度在2-6mm 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及第二防水层4的厚度均为2mm,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之间的总厚度为4mm。
进一步的,胎基层7为网格胎基,网格胎基为聚酯毡、玻纤毡、玻纤网格布和棉混合纤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在第一防水层3的表面上铺设网格胎基,冷却后形成胎基层7,在铺设第二防水层4时,第二防水层4的改性沥青胶料浸透网格胎基与第一防水层 3的改性沥青胶料牢固粘接,网格胎基能增强相邻两层,即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之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在第二防水层4的表面上设有保护层8或/和功能层9,保护层8为申请人在先申请的CN111732893A公开的一种用于建筑顶部的沥青基防水系统中记载的保护层8,此处不再进行赘述,保护层8可以在第二防水层4的表面形成致密层,能够有效防止第二防水层4的改性沥青胶料层中含有的油分等的迁移,对第一防水层3及第二防水层4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阻断外界水分的渗透,进一步提高防水防腐性能,功能层9为建筑防水系统增加额外性能的效果。
保护层8及功能层9的厚度均在0.5-3mm之间,本实施例中,保护层8及功能层9的厚度均为2mm。
进一步的,功能层9包括具有防粘、互粘、保温隔热或防辐射功能的涂料层或砂粒层,为建筑防水系统增加防粘、互粘、保温隔热或放辐射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功能层9为申请人在先申请的CN111732893A公开的一种用于建筑顶部的沥青基防水系统中记载的功能层9,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其中,功能层9与保护层8同材质复合,整体性好,并且实现与后浇混凝土本体互粘,粘接效果显著提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2的不同技术特征,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2相同,参考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1,在基层1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及第三防水层5,消泡层2包括热熔胶膜,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之间通过热熔胶膜粘接,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4与第三防水层5之间均设有胎基层7。
进一步的,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及第三防水层5均为改性沥青胶料层,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及第三防水层5的厚度均在0.3-4mm之间,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与第三防水层5之间的总厚度在4-8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及第三防水层5的厚度均为2mm,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与第三防水层5之间的总厚度为6mm。
在第三防水层5的表面上设有保护层8或/和功能层9。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2的不同技术特征,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2相同,参考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1,在基层1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及第四防水层6,消泡层2包括热熔胶膜,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之间通过热熔胶膜粘接,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4与第三防水层5、第三防水层5与第四防水层6之间均设有胎基层7。
进一步的,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及第四防水层6均为改性沥青胶料层,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及第四防水层6的厚度均在0.3-4mm 之间,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与第四防水层6之间的总厚度在6-10mm 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及第四防水层6的厚度均为2mm,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与第四防水层6之间的总厚度为8mm。
在第四防水层6的表面上设有保护层8或/和功能层9。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2的不同技术特征,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2相同,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包括基层1,在基层1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N防水层,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消泡层2包括热熔胶膜,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之间通过热熔胶膜粘接,第一防水层3与第二防水层4、第N-1防水层与第N防水层之间均设有胎基层7。
进一步的,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N-1防水层及第N防水层均为改性沥青胶料层,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N-1防水层及第N防水层的厚度均在 0.3-4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N-1防水层及第N防水层的厚度均为2mm,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第三防水层5与第四防水层6之间的总厚度为2Nmm。
在第N防水层的表面上设有保护层8或/和功能层9。
以具有三层防水层的建筑防水系统为例,申请人分别对背景技术的建筑防水系统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水系统进行多次测试,并在铺设每层防水层后统计在该防水层中贯穿气泡产生的均值,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建筑防水系统贯穿气泡统计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10977890000061
其中,实验项目1为对背景技术的建筑防水系统进行测试,实验项目2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水系统进行测试;很多表示每平米贯穿气泡数量大于100个,多表示每平米数量在50-100个之间,少量表示每平米贯穿气泡数量在10-50个,很少表示每平米贯穿气泡数量在1-10个,无表示每平米的贯穿气泡数量为0个;
粘接强度为将样品沿垂直于基层1表面拉扯分层时的强度;
贯穿气泡指气泡贯穿防水层,将防水层对着光源时,在光源背面会形成光斑,肉眼可以观察到亮点,形成贯穿防水层的贯穿气泡,会严重影响防水层的强度、防水防腐性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水系统,在铺设高温的第一防水层3时,热熔胶膜可以隔绝基层1中的空气及水蒸气,使得防水层内几乎无贯穿气泡产生,消泡率高达90-100%,并且在高温下热熔胶膜具有粘性,使得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粘接一起,且保证第一防水层3与基层1的粘接强度,保证第一防水层3的防水防腐性能;
热熔胶膜施工方便,减少了额外去除贯穿气泡的施工工艺,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热熔胶膜具有柔软性好、服帖性强的特点,并且能随意裁剪,适用于墙角、管根、地漏口等各种异型部位,提高了异型部位的施工效率;
建筑防水系统适用于各种疏松材质的基层1,适用范围广;
热熔胶膜的抗拉扯强度高,能增强第一防水层3的结构强度。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在所述基层(1)的表面上依次设有消泡层(2)及第一防水层(3),在所述第一防水层(3)的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二防水层(4)、……、第N防水层,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且所述第一防水层(3)与所述第二防水层(4)、……第N-1防水层与所述第N防水层之间均设有胎基层(7),所述消泡层(2)为热熔胶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膜为EVA胶膜、PA胶膜、PES胶膜、PO胶膜、TPU胶膜或EAA胶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膜的厚度大于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所述第二防水层(4)、……、所述第N-1防水层与所述第N防水层均为改性沥青胶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所述第二防水层(4)、……、所述第N-1防水层及所述第N防水层的厚度均在0.3-4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基层(7)为网格胎基,所述网格胎基为聚酯毡、玻纤毡、玻纤网格布和棉混合纤维无纺布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N防水层的表面上设有保护层(8)或/和功能层(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9)为具有防粘、互粘、保温隔热或防辐射功能的涂料层或砂粒层中的一种。
CN202122189421.1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Active CN216810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9421.1U CN21681032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9421.1U CN21681032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0325U true CN21681032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9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9421.1U Active CN21681032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0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5621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熔胶膜的防水涂料消泡方法及建筑防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5621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熔胶膜的防水涂料消泡方法及建筑防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4114B (zh) 与混凝土进行化学交联和物理卯榫协同粘结的防水卷材
KR101005542B1 (ko) 다기능 건축용 단열방수복합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복합방수구조
CN216810324U (zh) 一种基于水气隔离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CN102031834B (zh) 一种复合防水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JP6215914B2 (ja) 高い接着性を有する封止体
KR101902830B1 (ko) 도막재와의 결합력을 증강시키기 위한 4중 절연시트를 이용한 복합방수구조 및 그 복합방수공법
CN216810325U (zh) 一种基于消泡层消泡的建筑防水系统
JP2009275415A (ja) 透湿機能及び遮熱機能を有する建材用防水シート
JP5326496B2 (ja) 遮熱性防水シート
CN103302918B (zh) 反应型交叉层压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及其制造方法
KR100888162B1 (ko) 옥상 녹화를 위한 방수 및 방근 시공구조
KR101518676B1 (ko) 방수시트의 제조방법
JP201006762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設置方法
KR101096757B1 (ko) 옥상녹화용 시트
CN203449683U (zh) 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US20140242361A1 (en) Roof-greening sheet
JP2009243247A (ja) 防水シート材
CN205853454U (zh) 复合防水卷材
KR100976427B1 (ko) 인공녹화용 방수-방근 복합재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US2009032496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ituminous membrane
CN203282757U (zh) 反应型交叉层压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KR20130030965A (ko) 복합방수용 고무아스팔트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방수절연공법
JP2011032864A (ja) 外装材及び外装構造
CN218912000U (zh) 一种复合型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CN214983809U (zh) 一种边部双锁缝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