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8232U - 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08232U CN216808232U CN202123433203.4U CN202123433203U CN216808232U CN 216808232 U CN216808232 U CN 216808232U CN 202123433203 U CN202123433203 U CN 202123433203U CN 216808232 U CN216808232 U CN 2168082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filter element
- reverse osmosis
- water outlet
- osmosis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6
- 238000001223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9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7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1045 pre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728 nano-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108 ultra-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4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1 incrustation sca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4 osm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12 desal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84 drinking water stand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0 inorganic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和净水器,包括:一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废水口,通过废水回流,大幅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及第一限流阀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设置有该水路系统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通过反渗透过程,可以将水从浓度高的溶液流向浓度低的溶液。由于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无法通过反渗透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留在了浓度高的溶液一端,而浓度低的一端得到的净化的纯水。净水器的核心部件反渗透滤芯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液体浓缩的过程,水中的含盐量随着水流过反渗透滤芯表面不断的增加,水的渗透压也不断的增加。当渗透压增加到增压泵的压力时,水就不能通过反渗透膜流入净水一端。这部分未能通过的水就是制水时所产生的废水。
废水量越低,回收率(产水量/总进水量*100%)越高,胶体、有机污染物及成垢离子越容易在反渗透滤芯表面沉积,造成反渗透滤芯堵塞,使产水量和脱盐率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反渗透滤芯的性能,延长反渗透滤芯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一般为50%-60%。但由于回收率不高,造成的废水过多,不利于资源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旨在解决现有净水器中的水路系统产生的废水过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包括:
第一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废水口;
增压泵,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所述泵入口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泵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水口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
出水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饮用水出水组件和生活水出水组件,所述饮用水出水组件具有饮用水入水口和饮用水出水口,所述生活水出水组件具有生活水入水口和生活水出水口,所述饮用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废水口连通;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废水口流向所述泵入口;
第一限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
第一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饮用水入水口的流路上;
第二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废水口与所述生活水入水口的流路上;
其中,所述第一高压开关与所述增压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与所述第一限流阀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高压开关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向所述饮用水入水口,所述第一废水口与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废水口流向所述生活水入水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废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废水口与所述第一限流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的流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废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泵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废水口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限流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二废水口流向所述泵入口,所述第二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与所述第二限流阀电性连接;
当所述出水组件将所述饮用水入水口与所述饮用水出水口导通时,所述第二限流阀保持限流状态;
当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与所述生活水出水口导通时,所述第二限流阀启动全开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置于所述增压泵的上游,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的上游或所述泵入口所在流路和所述第一支路交汇处与所述前置滤芯之间设置有进水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为PP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滤芯或纳滤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流量不小于8L/min。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包括:
第一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废水口;
增压泵,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所述泵入口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泵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水口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
出水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饮用水出水组件和生活水出水组件,所述饮用水出水组件具有饮用水入水口和饮用水出水口,所述生活水出水组件具有生活水入水口和生活水出水口,所述饮用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废水口连通;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废水口流向所述泵入口;
第一限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
第一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饮用水入水口的流路上;
第二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废水口与所述生活水入水口的流路上;
其中,所述第一高压开关与所述增压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与所述第一限流阀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生活水龙头的反渗透零废水系统,将废水通过管路回流至第一反渗透滤芯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进行二次过滤。该方法可在保证第一反渗透滤芯性能、寿命的同时,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将废水与生活龙头相连,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完成废水排放同时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
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时,能冲刷第一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第一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及第一限流阀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一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二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三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四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五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六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七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八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九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十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十一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第十二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1a | 第一反渗透滤芯 | 111 | 第一进水口 |
112 | 第一出水口 | 113 | 第一废水口 |
11b | 第二反渗透滤芯 | 114 | 第二进水口 |
115 | 第二出水口 | 116 | 第二废水口 |
12 | 增压泵 | 121 | 泵入口 |
122 | 泵出口 | P<sub>1</sub> | 第一支路 |
P<sub>2</sub> | 第二支路 | 14a | 第一限流阀 |
14b | 第二限流阀 | 15a | 第一单向阀 |
15b | 第二单向阀 | 15c | 第三单向阀 |
15d | 第四单向阀 | 16a | 第一高压开关 |
16b | 第二高压开关 | 13 | 出水组件 |
131 | 饮用水入水口 | 132 | 生活水入水口 |
13a | 饮用水出水组件 | 13b | 生活水出水组件 |
131a | 饮用水出水口 | 131b | 生活水出水口 |
17a | 前置滤芯 | 17b | 后置滤芯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包含有该水路系统的净水器。
针对目前净水器废水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生活水龙头的反渗透零废水系统,将废水通过管路回流至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进行二次过滤。该方法可在保证第一反渗透滤芯11a性能、寿命的同时,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将废水与生活龙头相连,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完成废水排放同时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生活水龙头的反渗透零废水系统。将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在净化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管路回流至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进行二次过滤。请参阅下表一,该水路系统连续运行15min后,出水TDS不再明显提高(原水TDS为140ppm),连续运行30min后,出水TDS为46ppm,仍符合饮用水标准。
表一 废水回流系统运行数据
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除通过回流管路回流至膜前外,该系统还将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与用户家现有的厨房水龙头相连,不仅可以提高空间使用率,降低成本,还可通过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完成对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废水回流管路的冲洗,废水排出供用户生活使用,完成对废水的二次利用,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包括: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增压泵12、出水组件13、第一单向阀15a、第一限流阀14a、第一高压开关16a和第二高压开关16b。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具有第一进水口111、第一出水口112和第一废水口113;增压泵12具有泵入口121和泵出口122,泵入口121用于与水源连通,泵出口122与第一进水口111连通,第一废水口113通过第一支路P1与泵入口121连通;出水组件13包括相互独立的饮用水出水组件13a和生活水出水组件13b,饮用水出水组件13a具有饮用水入水口131和饮用水出水口131a,生活水出水组件13b具有生活水入水口132和生活水出水口131b,饮用水入水口131与第一出水口112连通,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第一废水口113连通;第一单向阀15a设置于第一支路P1上,第一单向阀15a的流向由第一废水口113流向泵入口121;第一限流阀14a设置于第一支路P1上,第一限流阀14a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在限流状态下,流量较小,流量可以是全开状态下的5%-80%,较优先的该流量可以是全开状态下的10%-30%);第一高压开关16a设置于第一出水口112与饮用水入水口131的流路上;第二高压开关16b设置于第一废水口113与生活水入水口132的流路上。
第一出水口112与第一高压开关16a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5b,第二单向阀15b的流向由第一出水口112流向饮用水入水口131,第一废水口113与第二高压开关16b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5c,第三单向阀15c的流向由第一废水口113流向生活水入水口132。
其中,第一高压开关16a与增压泵12电性连接,第二高压开关16b与第一限流阀14a电性连接,当出水组件13将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导通时,增压泵12启动,第一限流阀14a保持限流状态;当出水组件13将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导通时,增压泵12保持断电状态,第一限流阀14a启动全开状态。
在此,单向阀与高压开关组合,避免频繁启动:由于单向阀的存在,当饮用水龙头关闭时,水被限定在单向阀与龙头间,水压保持稳定,高压开关接受到稳定的压力信号,保持断开状态。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由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出水组件13a)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全开状态);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随即从第一废水口113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通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的同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时,能冲刷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结垢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出水组件13b)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增压泵12前端增加一个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前置滤芯17a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PP、不同形态的活性炭、超滤、纳滤以及以上材料的复合滤芯等,均采用大通量规格,前置滤芯17a出水流量≥8L/min,保证厨房用水不受限,等同自来水。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经大通量前置滤芯17a粗过滤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出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随即从第一废水口113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通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的同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时,能冲刷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结垢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出水组件13b)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3。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纯水出水管道上第一单向阀15a及第一高压开关16a前,增加一个后置滤芯17b,后置滤芯17b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活性炭。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经后置滤芯17b后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出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随即从第一废水口113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通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的同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时,能冲刷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结垢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出水组件13b)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四:请参阅图4。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增压泵12前端增加一个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纯水出水管道上,第一单向阀15a及第一高压开关16a前,加入一个后置滤芯17b;前置滤芯17a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PP、不同形态的活性炭、超滤、纳滤以及以上材料的复合滤芯等,均采用大通量规格,前置滤芯17a出水流量≥8L/min,保证厨房用水不受限,等同自来水;后置滤芯17b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活性炭。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经大通量前置滤芯17a粗过滤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经过后置滤芯17b后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出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随即从第一废水口113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通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的同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时,能冲刷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结垢风险,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出水组件13b)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五:请参阅图5。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第二反渗透滤芯11b设置于第一支路P1上,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具有第二进水口114、第二出水口115和第二废水口116,第二进水口114与第一废水口113连通,第二废水口116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三单向阀15c之间的流路连通,第二出水口115与第一出水口112和第二单向阀15b之间的流路连通。
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对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废水进行二次过滤,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到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进行二次过滤。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废水流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经二次过滤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并与来自第一出水口112的水流汇合,经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流出,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后从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六:请参阅图6。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在增压泵12前端增加一个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前置滤芯17a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PP、不同形态的活性炭、超滤、纳滤以及以上材料的复合滤芯等,均采用大通量规格,前置滤芯17a出水流量≥8L/min,保证厨房用水不受限,等同自来水。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经过大通量前置滤芯17a粗过滤后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废水流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经二次过滤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并与来自第一出水口112的水流汇合,经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出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流出,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后从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七:请参阅图7。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的纯水出水管道上,第二单向阀15b及第一高压开关16a前,增加一个后置滤芯17b,后置滤芯17b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活性炭。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废水流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经二次过滤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并与来自第一出水口112的水流汇合,经后置滤芯17b后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流出,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后从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八:请参阅图8。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在增压泵12前端增加一个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的纯水出水管道上,第二单向阀15b及第一高压开关16a前,加入一个后置滤芯17b;前置滤芯17a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PP、不同形态的活性炭、超滤、纳滤以及以上材料的复合滤芯等,均采用大通量规格,前置滤芯17a出水流量≥8L/min,保证厨房用水不受限,等同自来水;后置滤芯17b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活性炭。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经前置滤芯17a粗过滤后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废水流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经二次过滤后分一路纯水和一路废水,纯水流向第二单向阀15b并与来自第一出水口112的水流汇合,经后置滤芯17b后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出水混合重新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a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后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废水侧流出,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后从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由于第一限流阀14a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及第一限流阀14a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九:请参阅图9。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第二反渗透滤芯11b,与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并联。第二反渗透滤芯11b具有第二进水口114、第二出水口115和第二废水口116,第二进水口114与泵出口122连通,第二废水口116通过第二支路P2与泵入口121连通,第二支路P2上设置有第二限流阀14b和第四单向阀15d,第四单向阀15d的流向由第二废水口116流向泵入口121,第二限流阀14b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第二出水口115与第一出水口112和第二单向阀15b之间的流路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与第二限流阀14b电性连接。当出水组件13将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导通时,第二限流阀14b保持限流状态;当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导通时,第二限流阀14b启动全开状态。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分别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a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1b,经过滤后汇合,经由饮用水龙头排出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进行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此时两个反渗透滤芯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后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后从两滤芯废水侧各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由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两个反渗透滤芯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两个限流阀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十:请参阅图10。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在增压泵12前端增加一个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前置滤芯17a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PP、不同形态的活性炭、超滤、纳滤以及以上材料的复合滤芯等,均采用大通量规格,前置滤芯17a出水流量≥8L/min,保证厨房用水不受限,等同自来水。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经过前置滤芯17a粗过滤后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经过滤后汇合,经由饮用水龙头排出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出水混合后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进行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此时两个反渗透滤芯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后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后从两滤芯废水侧各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由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两个反渗透滤芯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两个限流阀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十一:请参阅图11。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在两个第一反渗透滤芯11a的纯水出水汇合管道上,第二单向阀15b及第一高压开关16a前,增加一个后置滤芯17b;后置滤芯17b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活性炭。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第一高压开关16a检测到压力变化,启动增压泵12,开始制水;自来水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经过滤后汇合,经后置滤芯17b后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进行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此时两个反渗透滤芯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后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后从两滤芯废水侧各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由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两个反渗透滤芯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两个限流阀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实施例十二:请参阅图12。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在增压泵12前端增加一个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在两个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水汇合管道上,第二单向阀15b及第一高压开关16a前,增加一个后置滤芯17b;前置滤芯17a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PP、不同形态的活性炭、超滤、纳滤以及以上材料的复合滤芯等,均采用大通量规格,前置滤芯17a出水流量≥8L/min,保证厨房用水不受限,等同自来水;后置滤芯17b的种类可以是不同形态的活性炭。
用户打开饮用水龙头(饮用水入水口131与饮用水出水口131a连通):增压泵12启动,开始制水;自来水经前置滤芯17a粗过滤后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经过滤后汇合,经后置滤芯17b后由饮用水龙头排出供饮用;废水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大通量前置滤芯17a出水混合后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进行再次过滤,实现废水零排放。
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生活水入水口132与生活水出水口131b连通):第二高压开关16b检测到压力变化,打开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此时两个反渗透滤芯不产生纯水;自来水通过增压泵12(泵不启动)后分别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后从两滤芯废水侧各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回流至增压泵12前与自来水混合再次进入两个反渗透滤芯,由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为全开状态,流量较大,能够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因结垢堵塞的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另一路直接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水使用,部分系统中残留的原废水也随之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即当用户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启动了系统的冲洗程序,离子浓度较低的自来水可置换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积累的离子浓度高的废水,有效解决首杯水的问题。且由于生活水流量较大,经过两个反渗透滤芯时,能冲刷两个反渗透滤芯废水侧表面沉积的水垢、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两个反渗透滤芯结垢风险,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使用寿命;同时该过程能对第一支路P1、第二支路P2、第一限流阀14a和第二限流阀14b进行冲洗,降低两个限流阀因结垢而堵塞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两个反渗透滤芯的寿命。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制水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废水可通过生活水龙头排出供生活用水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废水利用。
为了便于对进水水流的控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前置滤芯17a的上游或泵入口121所在流路和第一支路P1交汇处与前置滤芯17a之间设置进水阀,进水阀为具备全开或全关功能的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废水口;
增压泵,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所述泵入口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泵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水口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
出水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饮用水出水组件和生活水出水组件,所述饮用水出水组件具有饮用水入水口和饮用水出水口,所述生活水出水组件具有生活水入水口和生活水出水口,所述饮用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废水口连通;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废水口流向所述泵入口;
第一限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一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
第一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饮用水入水口的流路上;
第二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废水口与所述生活水入水口的流路上;
其中,所述第一高压开关与所述增压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与所述第一限流阀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高压开关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向所述饮用水入水口,所述第一废水口与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一废水口流向所述生活水入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废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废水口与所述第一限流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的流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废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泵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废水口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限流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流向由所述第二废水口流向所述泵入口,所述第二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高压开关与所述第二限流阀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置于所述增压泵的上游,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的上游或所述泵入口所在流路和所述第一支路交汇处与所述前置滤芯之间设置有进水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为PP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滤芯或纳滤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流量不小于8L/min。
10.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上。
1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33203.4U CN216808232U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33203.4U CN216808232U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08232U true CN216808232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6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33203.4U Active CN216808232U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08232U (zh) |
-
2021
- 2021-12-29 CN CN202123433203.4U patent/CN2168082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75846B (zh) | 带有废水直排和纯水回流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32U (zh) | 带有分体式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114262024A (zh) | 带有流量计和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 |
CN216808233U (zh) |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7323458U (zh) |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28U (zh) | 带有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 |
CN216711671U (zh) | 带有双高压开关的水路系统 | |
CN216808224U (zh) | 反渗透废水回流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711672U (zh) | 带有智能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 | |
CN216711670U (zh) | 带有双回路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711673U (zh) | 带有智能出水组件的水路系统 | |
CN216808225U (zh) | 带有双回流管路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7323460U (zh) |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31U (zh) | 带有双回路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27U (zh) | 带有废水直排管路的水路系统 | |
CN114394648A (zh) |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30U (zh) |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29U (zh) | 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 |
CN114275848A (zh) |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6808223U (zh) | 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 |
CN217323459U (zh) | 带有废水直排管路的水路系统 | |
CN217323461U (zh) | 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 |
CN216808234U (zh) | 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 |
CN216808226U (zh) | 带有流量计和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 |
CN216711674U (zh) | 带有流量计和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