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6623U - 浸泡式咖啡袋 - Google Patents

浸泡式咖啡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6623U
CN216806623U CN202121997547.5U CN202121997547U CN216806623U CN 216806623 U CN216806623 U CN 216806623U CN 202121997547 U CN202121997547 U CN 202121997547U CN 216806623 U CN216806623 U CN 216806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coffee
infusion
bag body
extens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975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l Fill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l Fil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l Fil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l Fill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6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6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创作为一种浸泡式咖啡袋,其包括有可滤除咖啡渣的一袋体,袋体邻近袋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呈M型的挂架,挂架设置在杯子且袋体填充入咖啡粉,在注入热水后袋体的袋底部移至或靠近杯底处,使得整个杯子内大部分空间可供热水对咖啡粉进行持续淬取,为一构造简单且可充分将咖啡精华淬取冲泡出来的实用创作。

Description

浸泡式咖啡袋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一种过滤袋体,其可供盛装咖啡粉并可淬取出咖啡液体的浸泡式咖啡袋。
背景技术
一般消费者欲饮用咖啡有很多方法,除了现有商店所贩卖已冲泡完成为瓶罐装的咖啡可供选购直接饮用外,另有最基本的就是咖啡冲泡法,先将咖啡粉置入杯中,再将热水加入后充分搅拌,有的人纯喝黑咖啡,有的则随个人喜好加入适量添加物,即可形成诸多不同风味的咖啡液。其缺点为未完全溶解于水的咖啡粉,除了形成咖啡渣外,还会严重影响口感,于是有了过滤咖啡液的方式。
过滤咖啡液的方式一种为滴滤法(Drip),系将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后,将咖啡粉填充在滤网或滤杯的滤纸内,使用者再以手冲方式将热水倒入咖啡粉中,即利用水往下流的原理往下渗透通过咖啡粉,在与咖啡粉接触过程中将部分的咖啡物质溶出形成咖啡液,再由滤网下承接流出的咖啡液体,以淬取咖啡液体饮用,于是此咖啡液体所含咖啡相关成分,将与咖啡粉和热水接触时间长短、咖啡粉的烘焙程度,咖啡粉的粗细度(研磨度)等,甚至滤网孔径大小或目数(mesh)息息相关。然此一方式必须将咖啡豆先以研磨机进行磨碎,另外必须配备有滤网或滤杯及滤纸等,如此使用者必须备有前述的研磨机及滤杯滤纸等,因此冲泡淬取时必须先行购置,对一般人而言确极为不方便且存在有必须花费额外金钱予以购置的缺点。
市面上为提供一般消费者可在不花费过多金钱,又可以饮用到以淬取咖啡粉方式取得的咖啡液体,即销售有一种耳挂式滤挂包4,如图11所示,此种耳挂式滤挂包,其构造概略具有一滤袋40,咖啡豆经厂商以研磨机研磨为咖啡粉400后填充在滤袋40内并将开口予以封合,另在滤袋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一耳挂片50,每一耳挂片50包括有两端部相互连接的基片51、延伸片52及挂片53,以形成具有N型的耳挂片50,其中基片51连接固定在滤袋40,延伸片52一端与基片51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挂片53的顶端连接,使用挂置时借由延伸片52与挂片53将滤挂包挂置在杯子30的杯口31两相对侧;由于延伸片52及挂片53连接处会固定在杯口31边缘,而延伸片52长度又固定,使得滤挂包4于咖啡液体注入后,仍能撑住滤袋40本体,不至于下沉位移,以维持滤袋40的绝大部分始终在咖啡液面61之上。
消费者欲饮用咖啡饮料时,先将滤袋上方予以撕开,再将两耳挂片50予以向外展开并挂设在杯子30的杯口31上缘,由于挂置后的N型的耳挂片50已完全展开支撑,此时滤袋底部与杯子内部的杯底32经常保持间隔有一段距离,作为容纳咖啡液的空间,用户分数次或慢慢将热水倒入至滤袋内的咖啡粉后,热水将咖啡所含成分予以淬取出并经滤袋的过滤,使得咖啡液体经渗透后自然往下离开袋体而流入杯子内,此种滤挂包所采仍不外乎滴滤法;由于热水在与咖啡混合进行淬取时,接触时间过短,在尚未完成充分淬取时,热咖啡液已流出而不再进行淬取,虽能得到一杯不含咖啡粉末的口感,但也把尚留存于咖啡粉中未被萃取而咖啡口感厚实的部分油质与胶质等也隔离了,因此萃出液浓度偏弱,口感略显单薄,造成无法充分展现浓厚咖啡风味的问题及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者有鉴于前述现有使用的滤挂包所存在的问题及缺点而予以重新研究开发出一种浸泡式咖啡袋,在冲泡淬取咖啡时,咖啡袋以M型挂架设置在杯体内并以浸泡方式进行淬取,借以达到可充分淬取咖啡精华及使用简便的目的。
本创作所欲达到的目的尚包括有:
一、在于创作出相较于先前技术更佳的咖啡浸挂包,既能提升咖啡的浓郁口感,同时亦能免于咖啡液体中掺杂咖啡渣造成口感混浊的问题。
二、在于提供有别于传统滤挂包之先前技术,更能适合不同深度大小咖啡杯的咖啡浸挂包,以适应不同人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不同咖啡液量或浓度的需求。
三、在于提供滤袋口可以更宽广成圆形的浸挂包,能适合各种不同咖啡杯型。
四、在于研究出最适浸挂包,其结构配合适当冲泡方式,能使最后所获咖啡液的浓度及萃出率,皆能落于专业咖啡师所评鉴的最佳范围。
五、在于所提供的浸挂包,让消费者仅需5秒内之注水时间,即可任其充分浸泡,相较于传统滤挂包的滴滤方式需在注水机旁等待60秒以上甚至90秒的时间,于今寸阴寸金分秒必争时代,更适合不耐久候却又挑剔咖啡质量的消费者。
六、在于研究出最适合本创作浸挂包的浸泡方式,在不同咖啡豆、烘焙度、研磨度等不同组合条件下,提供最佳浸泡时间范围,以期一般消费者无需具备咖啡师的专业,即能自己浸泡出一杯专业师咖啡也认同的极品咖啡。
本创作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浸泡式咖啡袋,其包括有一袋体及两挂架;该袋体为中空体,其上方设有一开口,下方为袋部,该袋体具有多个滤孔;各该挂架的每一挂架具有一基片、一第一延伸片、一第二延伸片及一挂片,该基片呈倒U型的片体与该袋体结合固定,该第一延伸片的一端与该基片上方连接,该第二延伸片的一端与第一延伸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该挂片的上方位置与该第二延伸片的另一顶端相互连接,该挂架展开呈M字形状。
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中该第二延伸片成型位在该第一延伸片的外侧缘,该挂片成型位在该第二延伸片的外侧缘。
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中该第一延伸片的顶端连接在该基片中央位置,该第二延伸片的底端与该第一延伸片的底端相互连接,该挂片的上方位置与该第二延伸片的顶端相互连接。
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中该袋体为一种小型袋体,该袋体的具体尺寸高度约为10公分,宽度约为9公分,或为一种中型袋体,该袋体的具体尺寸高度约为15公分,宽度约为9公分,或为一种大型袋体,该袋体的具体尺寸高度约为20公分,宽度约为9公分。
本创作借由前述技术手段所创作的浸泡式咖啡袋,设置在袋体两相对侧壁的挂架,使用挂置在杯体时可形成有较大距离的垂直位移,由此注入热水至袋体内的咖啡粉而使袋体的袋底部移位至贴靠或邻近于杯底,使袋体尽量浸泡于热水中,此时热水不断经由滤孔自由进出袋体,可对咖啡粉持续进行淬取,使得本创作以浸泡式淬取咖啡,在冲泡淬取过程中,具有可将咖啡的精华香醇成分充分淬取释放出来的优点及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例浸挂包挂置在杯子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例浸挂包挂置在杯子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例浸挂包挂置在杯子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创作第一种实施例浸泡咖啡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创作第二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创作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创作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创作呈现最佳浓度范围百分比与淬出率最佳范围百分比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滤挂包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创作为浸泡式咖啡袋,其包括有一袋体10及两挂架20,该袋体10为一中空体,于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袋体10的上方具有一开口11,该开口11与容置空间相通,下方为一袋底部12,本创作的该袋体10为由片体裁剪封合制成,片体具有多个滤孔可供浸泡咖啡时,咖啡液能自由进出滤孔,并将咖啡的固体保留于该袋体10的容置空间内。
该两挂架20分别设置在该袋体10的两相对侧且邻近于该开口11位置,该两挂架20的构造相同且为一M型形态,以下仅以其中一挂架20予以详细描述,该挂架20由一基片21、一第一延伸片22、一第二延伸片23及一挂片24相互连接组成,其中该基片21与该袋体10相互结合固定且其为一呈倒U型的片体,该第一延伸片22的一(顶)端与该基片21上方的中央位置连接,该第二延伸片23的一(底)端与第一延伸片22的另一(底)端相互连接,且第二延伸片23成型位在该第一延伸片22的外侧缘,又该挂片24的上方位置与该第二延伸片23的另一(顶)端相互连接,且挂片24成型位在该第二延伸片23的外侧缘,借由前述构造各该挂架20在展开时,由侧面观之挂架20呈概略为M字的形状。
参看图2所示,该挂架20可由一矩形片体制成,较佳实施以一纸片制成,依据挂架20的构造在矩形片体上切割有位在特定位置的切线段,使得在未展开使用时,该基片21、该第一延伸片22、该第二延伸片23及该挂片24为相邻接而呈一片体,欲使用予以展开时,可将该基片21、该第一延伸片22、该第二延伸片23及该挂片24组成为一呈M字的架体。
参看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创作的浸泡式咖啡袋挂置在杯子30的杯口31时,其中展开后的挂片24与第二延伸片23之间挂设在杯口31处,另基片21与挂片24之间的第一延伸片22及第二延伸片23可依据杯子30的杯口31的口径予以调整,使得袋体10稳固位在杯子30内中央处,即袋体10的周缘与杯子30内壁面保持大约相似对称的距离;之后可将适量的咖啡粉100倒入袋体10内部的容置空间,咖啡粉100的数量可依据个人浓淡口味需求而增减。
参看图6所示,在进行咖啡冲泡时,将热水直接由袋体10的开口11注入,热水数量亦可依据饮用者的爱好口味等需求调整,热水冲入后,由于热水对咖啡粉进行淬取以淬取出咖啡液60,咖啡粉100在与热水结合后重量增加,因结构关系第一延伸片22及第二延伸片23向外撑开,导致袋体10向下位移至袋底部12靠近或贴靠杯底32,如此位在袋体10内的咖啡粉100保持浸泡在杯内咖啡液面61下的方式持续进行咖啡成分的淬取,进而使咖啡精华充分释放出来,完成浸泡淬取后即可将两挂架20相对翻折贴靠并由杯子30取出。
本创作的浸泡式咖啡袋,可制作有各种不同规格尺寸,例如,如图2所示为一种中型袋体10,其具体尺寸高度约为15公分,宽度约为9公分,又如图7及图8所示为一种小型的袋体10A,该袋体10A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挂架20A,袋体10A的具体尺寸高度约为10公分,宽度约为9公分,再者如图9所示为一种大型的袋体10B,该袋体10B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挂架20B,袋体10的具体尺寸高度约为20公分,宽度约为9公分,消费者可依据个人需求选用不同尺寸规格的浸泡式咖啡袋。本实施例等仅例示说明尺寸大小之多重选择,并非专利范围之限制,任何简单尺寸或形状之变化修饰应属本专利范围之等效范围。
参看图10所示,咖啡的喜好虽然取决于个人的喜偏好或习性,不同人自然各有其不同的选择,有的喜好偏酸有的则喜好偏苦,有的喜欢纯咖啡浓厚原味,而有的则喜欢多点水或奶泡,甚至有的只是在意有一杯随性陪伴一刻静坐安宁的情境,莫衷一是。然而对于咖啡业者而言,不断追求好的萃取过程及方式,从众多咖啡物质中萃取出最多的精华成分,来迎合大多数咖啡饮者所一致认定的好风味,以累积更多的忠诚客户,仍是至高的准则,其标准则多依循专业咖啡师中的咖啡杯测师的评鉴。如同品酒师对酒的风味品评,咖啡杯测师则是对不同咖啡的风味予以品评,将之归纳出最佳浓度范围(即1.15%~1.35%),及萃出率最佳范围为18%~22%。
如图10中,纵轴代表咖啡液的浓度或称总溶解固体量(TDS),即咖啡液所含咖啡成分质量的百分比,横轴代表萃出率,即被水溶解的咖啡成分物质量占原始咖啡粉剂量的百分比。咖啡成品可能分布在各个不同区域,各区域的喜好则因人而异,但落于中心区域的咖啡液则是咖啡杯测师共同评鉴为理想(或称极品)的范围,此即咖啡业界所称的「金杯准则」。
至于是何原因造就一杯咖啡的不同,其实可以将各种影响咖啡口味(成分组合)的因素分离并将之变量化,给予众多变量不同变化的组合,即可科学化得出不同结果的咖啡口感。
本创作研发实验过程中,为便于说明,仅选择若干个自变量来设定,虽有其他变量可考虑,但非本说明所需表达,故而省略。其中自变量如下:
A:咖啡豆种类
B:烘焙度
C:咖啡粉重量(g)
D:研磨度
E:注水比,指咖啡粉重(g)搭配给水量(cc)来冲泡咖啡,即C:G。
F:粉液比,指咖啡粉重(g)与所得萃取液量(cc)的比例,即C:W。
G:给水量(cc)
H:过滤时间(sec)
量测结果则标示为
T:温度(℃)
W:萃取液量(cc)
X:浓度(%)
Y:萃取量(g),指咖啡液中所含咖啡成分物的重量
Z:萃出率(%),亦称萃取率。
以下仅为量测过程的变量设定及结果变化的一部份纪录例示,以便说明。
给予上述各变量的设定值,下表中保持部分变量固定,但变动部分变量值。
Figure BDA0003226776260000071
传统滤挂包所得量测结果:
T 92 93 91 92 93 93 90 90 90
W 150 225 150 300 150 225 150 225 300
X 0.51 0.57 0.84 1.04 0.92 0.96 0.97 1.06 1.08
Y 0.765 1.283 1.26 3.12 1.38 2.16 1.455 2.385 3.24
Z 7.65 5.7 12.6 7.8 13.8 14.4 14.55 15.9 16.2
本创作的浸挂包所得量测结果:
T 92 93 91 92 93 93 90 90 90
W 150 225 150 300 150 225 150 225 300
X 0.69 0.72 1.03 1.13 1.21 1.23 1.23 1.28 1.32
Y 1.035 1.62 1.545 3.39 1.815 2.768 1.845 2.88 3.96
Z 10.35 7.2 15.45 8.475 18.15 18.47 18.45 19.2 19.8
本创作的浸挂包相较于传统滤挂包所量测结果的浓度(或萃出率)差异,以倍数表示:
倍数 1.35 1.26 1.23 1.09 1.32 1.28 1.27 1.21 1.22
上述量测中,咖啡粉的重量增加时,注水量的条件亦随之适度调升以维持固定的注水比及粉液比。依据此量测结果,本创作所创新之浸挂包,不论变量如何变化,在相同变量条件下所萃取的咖啡浓度及萃出率,均优于传统滤挂包,平均达20%以上,并且在过滤时间秒数达150以上,浓度及萃出率大多轻易分别落于咖啡杯测师所鉴定的1.15%~1.35%及18%~22%之最佳范围内,反观传统滤挂包的浓度及萃出率,皆难以进入最佳范围内。即使改换不同咖啡豆、烘焙度、研磨度等条件,量测结果仍大同小异。
除此之外,传统滤挂包在使用上是将滤挂包置于咖啡杯口后,注水时间该长或短存在一基本矛盾,按理应慢速注水的原因是让水和滤挂包内的咖啡粉有较多的接触时间,以便萃取较多的咖啡精华,故而传统滤挂包的过滤方式名之为滴滤法;然而这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对于不耐久候的消费者而言,对注水时间的忍受大约只有一分半钟内的极限,再久就会有「罚站」的感受。然而匆匆注入滤挂包的水流速快,流出滤挂包的速度也快,水和咖啡粉的接触时间过短,咖啡中的香醇精华无法充分释放,无暇多等的结果将会牺牲咖啡的质量,无法兼顾咖啡要来得快又好。
相对而言,本创作所创新的咖啡浸挂包,因结构改良关系,置于杯口吊挂注水时会靠往杯底,使浸挂包的大部分或全部始终浸泡于热水中,因此可一开始就大量注水,而无注水时间的限制;即使注水时间不满5秒,之后热水经可由渗透来回于滤网内外,因而与咖啡粉一直不断接触,故能获得充分时间来萃取出咖啡粉中的精华,因此不耐久候的消费者,可于快速注水后随即离开,任由咖啡浸挂包浸泡于水中,同时于从事其他工作中,让时间悄悄度过后,仍能享受到一杯香浓无比的咖啡。
下表为传统滤挂包在有限时间的滴滤方式,与本创作的咖啡浸挂包长时间浸泡比较的一例:其中变量的设定类同前表,保持部分变量固定,变动另部分变量值。
Figure BDA0003226776260000091
传统滤挂包所设定注水时间及量测结果:
Figure BDA0003226776260000092
本创作的浸挂包所设定注水时间及量测结果:
Figure BDA0003226776260000093
本创作的浸挂包相较于传统滤挂包所得量测结果的浓度(或萃出率)差异,以倍数表示:
倍数 1.38 1.33 1.32 1.32 1.28 1.32 1.24 1.16 1.27
上述量测系根据适合传统滤挂包使用短时间的滴滤法,及适用本创作所创新浸挂包的快速注水但长时间浸泡法的直接比较,其中采用不同咖啡种类、烘焙度、研磨度、注水量、水温等多种交叉汇编的设定;结果显示,本创作所创新的浸挂包,在无须苦苦守候在滴滤机旁而又能使咖啡充分浸泡下,不论变量如何变化,所萃取的咖啡浓度及萃出率,相较于传统滤挂包的滴滤法,平均达30%以上,并且大都轻易落于咖啡杯测师所鉴定的最佳范围,达到兼具又快又好的理想。
总结来说,使用本创作的浸挂包以浸泡方式比起传统滤挂包以滴滤方式,所得咖啡液的浓度及萃出率,超出约20%~30%,且浸泡热水150秒以上,够长的萃取时间几乎可完全萃出咖啡的精华成分,其质量即能轻易达到专业咖啡师所鉴定的极品咖啡范围(萃出率为18%~22%);因此能适合不论是偏好香浓者或是不耐久候者之广泛消费者。除此之外,经多方进一步实验后,发现浸挂包的滤网目数(mesh)在20~25之间,浸泡效果尤佳。其中目数是指在滤网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因此与穿过网孔的粉体颗粒大小相关,目数20于国际粉体颗粒筛目粒径对照表中,相当于830微米(μm)。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袋体及两挂架;
该袋体为中空体,其上方设有一开口,下方为袋部,该袋体具有多个滤孔;
各该挂架的每一挂架具有一基片、一第一延伸片、一第二延伸片及一挂片,该基片呈倒U型的片体与该袋体结合固定,该第一延伸片的一端与该基片上方连接,该第二延伸片的一端与第一延伸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该挂片的上方位置与该第二延伸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该挂架展开呈M字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延伸片成型位在该第一延伸片的外侧缘,该挂片成型位在该第二延伸片的外侧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片的顶端连接在该基片中央位置,该第二延伸片的底端与该第一延伸片的底端相互连接,该挂片的上方位置与该第二延伸片的顶端相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为一种小型袋体,该袋体的具体尺寸高度为10公分,宽度为9公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为一种中型袋体,该袋体的具体尺寸高度为15公分,宽度为9公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为一种大型袋体,该袋体的具体尺寸高度为20公分,宽度为9公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泡式咖啡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的滤网目数(mesh)为介于20~25之间。
CN202121997547.5U 2020-09-11 2021-08-24 浸泡式咖啡袋 Active CN2168066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1971U TWM604590U (zh) 2020-09-11 2020-09-11 浸泡式咖啡袋
TW109211971 2020-09-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6623U true CN216806623U (zh) 2022-06-24

Family

ID=7467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97547.5U Active CN216806623U (zh) 2020-09-11 2021-08-24 浸泡式咖啡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6623U (zh)
TW (1) TWM60459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4590U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2028A (en) Disposable beverage insufer and method of making a beverage using the infuser
EP1204352B1 (en) Method utilizing delayed dilution, mixing and filtration for providing customized beverages on demand
EP1206206B1 (en) Method of utilizing delayed dilution, mixing and filtering to provide customized varieties of fresh-brewed coffee on demand
US6007853A (en) Disposable beverage infuser
US200800384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Brewing Low-Cholesterol Espresso
AU735073B3 (en) Cup plunger
US6921480B2 (en) Flat-foldable filter funnel
US20070259092A1 (en) Brewing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foam, froth, or crema under low pressure
EP1749462B1 (en) Brewing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foam, froth, or crema under low pressure
US20210378437A1 (en) Coffee making system
US20160007795A1 (en) 3 in 1 mini coffee tube as a container, a filter, and a stirring tool
CN216806623U (zh) 浸泡式咖啡袋
US5367946A (en) Method of making coffee and tea
CN114162474A (zh) 浸泡式咖啡袋
KR200495084Y1 (ko) 드립백 거치대
WO2008147308A1 (en) A disposable beverage infusion device and use of such device
JPH07298973A (ja) 茶漉し付き湯飲み
CN211022240U (zh) 一种限制流量的茶叶滤杯、茶具
CN207071044U (zh) 冲泡饮料的过滤装置
CN218832551U (zh) 多用途冲泡装置
TWM606774U (zh) 快沖式濾壺袋
JP4157825B2 (ja) コーヒーフィルタ
CN215738425U (zh) 一种手冲咖啡蛋糕滤杯
WO2005004682A1 (en) Beverage making apparatus
Racineux et al. Coffee Isn't Rocket Science: A Quick and Easy Guide to Buying, Brewing, Serving, Roasting, and Tasting Coffe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