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6533U -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6533U
CN216806533U CN202220234422.5U CN202220234422U CN216806533U CN 216806533 U CN216806533 U CN 216806533U CN 202220234422 U CN202220234422 U CN 202220234422U CN 216806533 U CN216806533 U CN 216806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evice
cap
cap body
bottle cap
value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44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卓
何晓栋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Shanghai Tianchen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Shanghai Tianchen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Shanghai Tianchen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44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6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6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6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瓶盖密封装置,所述瓶盖密封装置包括:帽顶以及与所述帽顶连接在一起的帽体,瓶盖密封装置为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面外直径为R1,其下底面外直径为R2,瓶盖的顶部直径为R,R1取值范围为(R‑0.5)~(R+3),单位为mm;R2>R且R2>R1。本申请具有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使得帽体和帽体之间可以串联在一起,在节省运输空间的前提下,增加了成串瓶盖密封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单个瓶盖密封装置在堆积后被压扁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对R1、R2与瓶盖顶部直径R的限定,使得其在热收缩时可以完全贴附在所针对的瓶盖结构上,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兼顾美观和密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酒瓶瓶盖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酒类、食品、医药领域中由热收缩材料制成的封口装置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葡萄酒行业,而全球每年葡萄酒的产量约有近300亿升。最近,白酒行业也在大量的使用热收缩材料作为密封装置用于酒瓶的封存。目前所使用的酒瓶瓶盖的密封装置非常简单,多为PVC或PET热收缩膜,具有封口作用。
针对酒瓶瓶盖粗细不一的瓶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瓶盖结构顶部直径R取值范围为28~32mm,瓶盖结构突出部高度H取值范围为20~24mm,酒瓶瓶颈直径R’取值范围为24~28mm,酒瓶瓶颈高度H’取值范围为4~10 mm。瓶盖密封装置在收缩时经常会出现各点受热收缩不均匀,从而导致瓶盖密封装置不能平整地贴附在瓶盖处,严重影响密封效果和美观,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
帽顶一般采用与帽体不同的非热收缩材料,当酒瓶密封装置套在瓶盖结构上热收缩时,帽顶部分不会收缩,帽体部分收缩。帽顶尺寸过大,则会出现收缩后帽顶突出与帽体,严重时会导致帽顶从瓶盖密封装置上脱落;帽顶尺寸过小,则瓶盖密封装置套在瓶盖结构上时,帽顶与瓶盖顶部会留有较大空隙,收缩时,不能完全贴合,导致瓶盖密封装置整体上移,影响瓶盖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及美观效果。瓶盖密封装置高度较短,则会出现热收缩后不能完全包裹住瓶盖结构的情况,会影响瓶盖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瓶盖密封装置高度过长则会与酒瓶瓶颈下端的瓶身接触,导致帽顶贴合不紧密,影响密封效果。瓶盖密封装置下底面直径过小则瓶盖密封装置穿串后占用空间较大,且取用时不易拔出;瓶盖密封装置下底面直径过大则会影响瓶盖密封装置收缩在瓶盖结构上的平整度。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磁卡及IC卡技术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等特点。无线射频技术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与传统的条形码、磁卡及 IC卡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的特点以及具有防冲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
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传统热收缩瓶盖密封装置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传统热收缩封口装置已有的封口功能基础上,可以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并可利用其芯片的UID码全来提高防伪力度;同时也可大大方便客户的使用,简化生产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瓶盖密封装置,所述瓶盖密封装置包括:帽顶以及与所述帽顶连接在一起的帽体,所述瓶盖密封装置为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
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面外直径为R1,其下底面外直径为R2,瓶盖的顶部直径为R,R1取值范围为(R-0.5)~(R+3),单位为mm;R2>R且R2>R1。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圆台结构的高为H1;所述瓶盖的突出部高度为H,酒瓶的瓶颈直径为R’,酒瓶的瓶颈高度H’;其中,H1最小值为H+(R-R’)/2,最大值为H+H’+2+(R-R’)/2,单位为mm,但实际中由于加工过程中设备精度导致的误差,实际尺寸会产生一定的公差。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H1=H+H’-1+(R-R’)/2。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帽体采用热收缩材料制成。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帽体的厚度为r,r取值范围为0.005~2mm。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还包括:粘结环,所述粘结环设置在所述帽顶与所述帽体的连接位置处。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粘结环与所述帽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帽体还设有包含使用防伪油墨、激光全息、裸眼3D技术、微透镜阵列、聚合物全息、定向回归反射、微纳光学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文字、图案信息、二维码、磁性感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第一信息读取部;和/或,所述帽顶还设有包含使用防伪油墨、激光全息、裸眼3D技术、微透镜阵列、聚合物全息、定向回归反射、微纳光学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文字、图案信息、二维码、磁性感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第二信息读取部;
其中,所述防伪油墨为磁性油墨、温变油墨、光变油墨、磁性光变油墨、红外荧光油墨、红外吸收油墨或紫外荧光油墨。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在所述帽顶的内侧面还设有RFID标签。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R1取值范围为27.5~35mm;
和/或,R2取值范围为28.5~40mm;
和/或,H1取值范围为20~40mm。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在所述帽体上还设有便于开启的撕拉带,和/或,所述撕拉带还设有方便抓握的且未连接于所述帽体表面的撕拉带头。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撕拉带的宽度为2~10mm,所述撕拉带的长度大于施加所述撕拉带位置周长的20%。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帽体上还设有局部脆弱化处理部,所述局部脆弱化处理部为化学局部脆弱化处理部或物理局部脆弱化处理部。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物理局部脆弱化处理部包括:切穿或半穿的切痕,切穿的所述切痕为模切深度为所述帽体厚度的100%,半穿的所述切痕为模切深度为帽体厚度的10~95%。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当所述切痕为切穿结构时,所述切痕为间断线结构;当所述切痕为半穿结构时,所述切痕为连续线或间断线结构。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当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径向分布时,单个所述切痕的长度为帽体侧面长度的3~100%;
当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周向分布时,单个所述切痕的长度为其所处水平位置帽体周长的5~100%;
当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螺旋向排列时,单个所述切痕的长度大于所述圆台结构下底面周长的5%。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切痕设置有至少一条;当所述切痕设置有至少两条时,所述切痕相互平行或相交设置。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的周向一周设置;和/或,所述切痕的相交位置位于所述帽体的粘结缝处。
可选地,上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切痕设置在撕拉带的上侧、下侧或上下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具有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使得帽体和帽体之间可以串联在一起,在节省运输空间的前提下,增加了成串瓶盖密封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单个瓶盖密封装置在堆积后被压扁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对R1、 R2与瓶盖顶部直径R的限定,使得其在热收缩时可以完全贴附在所针对的瓶盖结构上,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兼顾美观和密封的效果;
本申请的帽顶还设有RFID标签,具有良好的防伪及物流属性;
本申请的帽体还设有局部脆弱化处理部,一旦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打开瓶盖密封装置时,瓶盖密封装置会在经过脆弱化处理的位置断裂,从而大大加强了瓶盖密封装置的防伪属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现有技术瓶盖及瓶颈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瓶盖密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粘结环的透视图;
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瓶盖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撕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撕拉带两侧设有局部脆弱化处理部的结构图;
图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局部脆弱化处理部沿帽体周向一周设置的结构图;
图8: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帽体粘结缝处的局部脆弱化处理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瓶盖密封装置,所述瓶盖密封装置包括:帽顶10以及与所述帽顶10连接在一起的帽体20,瓶盖密封装置为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面外直径为R1,其下底面外直径为R2,瓶盖的顶部直径为R,R1取值范围为(R-0.5)~(R+3),单位为mm;R2>R且R2>R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盖密封装置为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其使得帽体 20和帽体20之间可以串联在一起,在节省运输空间的前提下,增加了成串帽体20整体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单个帽体20在堆积后被压扁的情况发生;并且,本实施例通过R1、R2与瓶盖顶部直径R的比较,使得其在热收缩时可以完全贴附在所针对的瓶盖结构上,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兼顾美观和密封的效果。
其中,可选地,R1取值范围为(R-0.4)~(R+2.9);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0.3)~(R+2.8);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0.2)~(R+2.7);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0.1)~(R+2.6);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 R~(R+2.5);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2.4);进一步优选地,R1 取值范围为R~(R+2.3);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2.2);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2.1);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2.0);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9);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 R~(R+1.8);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7);进一步优选地,R1 取值范围为R~(R+1.6);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5);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4);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3);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2);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 R~(R+1.1);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1.0);进一步优选地,R1 取值范围为R~(R+0.9);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0.8);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0.7);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0.6);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0.5);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 R~(R+0.4);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0.3);进一步优选地,R1 取值范围为R~(R+0.2);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R~(R+0.1)。
其中,可选地,R1=R±0.5mm,R2=R1+2mm,上述尺寸的设置可以更好地保证所述帽体20收缩的平整性,同时也保证了所述帽体20在穿串时节省空间,及方便取用时拔出所述帽体2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台结构的高为H1;所述瓶盖的突出部高度为H,酒瓶的瓶颈直径为R’,酒瓶的瓶颈高度H’;其中,H1最小值为H+(R-R’)/2,最大值为H+H’+2+(R-R’)/2,单位为mm。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本实施例更好地与现有的瓶盖结构实现密封作业。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H1=H+H’-1+(R-R’)/2,该尺寸设置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体20的厚度为r,其中,R1大于等于R+2r;当所述帽体20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在所述帽体20较薄的情况下,R1略小于R。
其中,r取值范围优选为0.005~2mm;进一步优选地,r取值范围为 0.01~2mm;进一步优选地,r取值范围为0.05~2mm;进一步优选地,r取值范围为0.1~2mm;进一步优选地,r取值范围为0.5~2mm;进一步优选地,r 取值范围为1~2mm;进一步优选地,r取值范围为1.5~2mm。
其中,上述涉及的R、R’、H、H’的数值可通过对瓶盖及酒瓶的瓶颈结构的测量确定。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R1取值范围优选为27.5~35mm,R2取值范围优选为28.5~40mm,H1取值范围优选为20~40mm。上述取值可以很好地适配瓶盖结构,并且实现良好地密封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28~35mm;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29~35mm;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30~35mm;进一步优选地, R1取值范围为31~35mm;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32~35mm;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33~35mm;进一步优选地,R1取值范围为34~35 mm。
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29~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0~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1~40mm;进一步优选地, R2取值范围为31~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2~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3~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4~40 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5~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6~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7~40mm;进一步优选地, R2取值范围为38~40mm;进一步优选地,R2取值范围为39~40mm。
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优选为20~39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优选为21~39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优选为22~39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优选为22~38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优选为22~37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优选为22~36mm;进一步优选地, H1取值范围为23~35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24~34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25~35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26~34 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27~33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28~33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29~33mm;进一步优选地, H1取值范围为30~32mm;进一步优选地,H1取值范围为31~32mm。
还需要说明地是,上述帽体20的尺寸为设计尺寸,在加工时根据设备精度情况,上述尺寸会产生±2mm以内的尺寸偏差,此情况为本领域人员公知。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粘结环21,所述粘结环21设置在所述帽顶10与所述帽体20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粘结环21通过所述帽顶 10顶部的预收缩形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结环21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结环21与所述帽体20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该设计方式便于批量化加工生产,并且可保证帽体20与帽顶10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体20由热收缩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热收缩材料包含:热收缩PVC膜、热收缩PET膜、热收缩PE膜、热收缩POF膜、热收缩PP膜、热收缩OPS膜等常规热收缩薄膜的一种或几种复合体。
其中,上述的热收缩材料可采用使用凹印、柔印、胶印、丝印、数码印刷等工艺进行图案的印刷。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20还设有包含文字、图案信息、射频识别、二维码或磁性感应的第一信息读取部。具体地,所述帽体20可使用防伪油墨、激光全息、裸眼3D技术、微透镜阵列技术等视觉防伪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文字、图案信息或者射频识别、二维码、磁性感应等机器防伪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形成的信息读取部。
其中,上述的防伪油墨包括但不限于:温变油墨、光变油墨、磁性光变油墨、红外激发油墨、红外吸收油墨或紫外激发油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顶10材质为膜类、纸类或金属类,包含但不限于 PET、PVC、BOPP、纸、铝箔、铝塑复合膜等常规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复合体。
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0.005~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0.01~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0.05~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0.1~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 厚度范围为0.5~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1~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1.5~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 10厚度范围为2~3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帽顶10厚度范围为2~2.5mm。
其中,所述帽顶10可采用使用凹印、柔印、胶印、丝印、数码印刷等工艺进行图案的印刷。
同样地,所述帽顶10还设有包含文字、图案信息、射频识别、二维码或磁性感应的第二信息读取部。具体地,所述帽顶10可使用防伪油墨、激光全息、裸眼3D技术、微透镜阵列技术等视觉防伪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文字、图案信息或者射频识别、二维码、磁性感应等机器防伪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形成的信息读取部。
所述防伪油墨包括但不限于:温变油墨、光变油墨、磁性光变油墨、红外激发油墨、红外吸收油墨或紫外激发油墨。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帽顶10采用非金属材质时,在所述帽顶10的内侧面还设有RFID标签30,如图4所示。
其中,所述RFID标签30可通过粘接,超声波焊接,热熔焊接等方式黏附于所述帽顶10的内侧面。
所述RFID标签30与所述帽顶10粘合时,所述RFID标签30的芯片31 可以朝向帽顶10方向,也可朝向帽顶10相反方向。当芯片31朝向帽顶10 时,芯片31处于帽顶10和RFID本身的基材中间,可以有效的保护芯片31,防止芯片31受压损坏;芯片31朝向帽顶10相反方向时,会增加RFID芯片 30的识别效率,但是如果使用易碎涂层RFID标签且标签与瓶盖相互粘接则会增加RFID标签30的易碎性。
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30的芯片31朝向帽顶10相反方向,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RFID标签30可以为低频RFID标签、高频RFID标签、超高频RFID标签或双频RFID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30包括但不限于:铝蚀刻RFID标签、铜蚀刻RFID标签、导电银浆印刷RFID标签、导电铜浆印刷RFID标签、石墨烯印刷RFID标签、导电聚合物印刷RFID标签、绕线RFID标签或PCB 电路板RFID标签。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30为纸基RFID标签。所述纸基RFID 标签30通常是指RFID标签30的基材为经过特殊处理的纸质材料,该RFID 标签30可以被更容易地撕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30为易碎膜RFID标签。所述易碎膜RFID 标签通常是指RFID标签基材为经过特殊处理的膜类材料,该RFID标签30 可以被更容易地撕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30为易碎涂层RFID标签。所述易碎涂层RFID标签通常是指通过在RFID标签30基膜上单面或双面涂覆易碎涂层,标签在受力情况下易碎层容易与基膜分离从而导致RFID标签30被破坏的 RFID标签30,该RFID标签30在受力情况下更容易损坏。
当所述易碎层只在标签基膜一面存在时,所述易碎涂层RFID标签的易碎涂层可以朝向帽顶10方向,也可朝向相反方向。进一步再优选地,所述易碎涂层朝向帽顶10相反方向。
在所述帽体20上还设有便于开启的撕拉带40,其中,所述撕拉带40可以设置在所述帽体20的内侧,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帽体20的外侧。其中优选地,所述撕拉带40设置在所述帽体20的内侧。
其中,所述撕拉带40起始于帽体粘接缝201处。所述帽体粘结缝201通常是指,帽体20由片状材料卷绕成圆台结构侧面的形状后,片状材料两端粘接区域。
所述撕拉带40的宽度为2~10mm,所述撕拉带40的长度大于施加所述撕拉带40位置周长的20%。其中,所述撕拉带40可以沿相对所述帽顶10 平行的方向分布,也可以在所述帽体20上沿螺旋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撕拉带40还设有方便抓握的且未连接于所述帽体20表面的撕拉带头41。
所述帽体20上还设有局部脆弱化处理部,其中,所述局部脆弱化处理部包括物理局部脆弱化处理部或化学局部脆弱化处理部。
其中,所述局部脆弱化处理部经局部脆弱化处理形成,局部脆弱化处理通常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帽体20局部材质强度下降,低于原本强度,从而使该局部区域相对其他区域更容易被破坏。所述化学方法主要为化学试剂腐蚀、紫外线老化技术等。所述物理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核径迹技术、激光切割技术、超声波技术、纵横分切技术或模切技术等。
优选地,局部脆弱化处理使用物理的方法进行。
进一步优选地,局部脆弱化处理使用激光切割技术、超声波技术、纵横分切技术、模切技术等工艺在帽体20上切出的切穿或者半穿的切痕50。在部分脆弱化部的设置位置,帽体20材料相对其他位置更容易断裂。
其中,所述物理局部脆弱化处理部包括:切穿或半穿的切痕50,在部分脆弱化处理的位置,帽体20材料相对其他位置更容易断裂。通过所述局部脆弱化处理部的设置,一旦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打开帽体20时,帽体20会在经过脆弱化处理的位置断裂,从而大大加强了帽体20的防伪属性。
其中,切穿的所述切痕50为模切深度为所述帽体20厚度的100%,半穿的所述切痕50为模切深度为帽体20厚度的10~95%。
当所述切痕50为切穿结构时,所述切痕50为间断线结构;其中,组成间断线结构的单元可以为线段,也可以为折线、曲线或圆孔。
当所述切痕50为半穿结构时,所述切痕50为连续线或间断线结构。
其中,所述切痕50在所述帽体20上可以沿径向排列,也可以沿周向排列,还可以沿螺旋向排列。
当所述切痕50沿所述帽体20径向分布时,单个所述切痕50的长度为帽体20侧面长度的3~100%。
当所述切痕50沿所述帽体20周向分布时,单个所述切痕50的长度为其所处水平位置帽体20周长的5~100%。
当所述切痕50沿所述帽体20螺旋向排列时,单个所述切痕50的长度大于所述圆台结构下底面周长的5%,即,单个所述切痕50的长度大于π *R2*5%。
所述切痕50设置有至少一条;当所述切痕50设置有至少两条时,所述切痕50相互平行或相交设置。
所述切痕50设置在撕拉带40的上侧、下侧或上下两侧。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切痕50设置在所述撕拉带40上下两侧,使得撕扯撕拉带 40时更加省力。
如图7所示,所述切痕50沿所述帽体20的周向一周设置,该设置方式使得帽体20收缩在瓶盖结构上之后,一旦有人试图拔起,帽体20会沿切痕 50处断裂。
如图8所示,所述切痕50的相交位置位于所述帽体20的粘结缝201处,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帽体20收缩在瓶盖结构上之后,一旦有人试图从帽体 20粘接缝处打开帽体20,帽体20会沿切痕50处断裂。
本申请具有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使得帽体20和帽体20之间可以串联在一起,在节省运输空间的前提下,增加了成串瓶盖密封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单个瓶盖密封装置在堆积后被压扁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对R1、R2与瓶盖顶部直径R的限定,使得其在热收缩时可以完全贴附在所针对的瓶盖结构上,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兼顾美观和密封的效果;本申请的帽顶10还设有RFID标签30,具有良好的防伪及物流属性;本申请的帽体20还设有局部脆弱化处理部,一旦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打开瓶盖密封装置时,瓶盖密封装置会在经过脆弱化处理的位置断裂,从而大大加强了瓶盖密封装置的防伪属性。综上,本申请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密封装置包括:帽顶以及与所述帽顶连接在一起的帽体,瓶盖密封装置为一端敞开的圆台结构;
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面外直径为R1,其下底面外直径为R2,瓶盖的顶部直径为R,R1取值范围为(R-0.5)~(R+3),单位为mm;R2>R且R2>R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结构的高为H1;所述瓶盖的突出部高度为H,酒瓶的瓶颈直径为R’,酒瓶的瓶颈高度H’;其中,H1最小值为H+(R-R’)/2,最大值为H+H’+2+(R-R’)/2,单位为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H1=H+H’-1+(R-R’)/2,单位为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采用热收缩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的厚度为r,r取值范围为0.005~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环,所述粘结环设置在所述帽顶与所述帽体的连接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环与所述帽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还设有包含使用防伪油墨、激光全息、裸眼3D技术、微透镜阵列、聚合物全息、定向回归反射、微纳光学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文字、图案信息、二维码、磁性感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第一信息读取部;和/或,所述帽顶还设有包含使用防伪油墨、激光全息、裸眼3D技术、微透镜阵列、聚合物全息、定向回归反射、微纳光学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文字、图案信息、二维码、磁性感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第二信息读取部;
其中,所述防伪油墨为磁性油墨、温变油墨、光变油墨、磁性光变油墨、红外荧光油墨、红外吸收油墨或紫外荧光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顶的内侧面还设有RFID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R1取值范围为27.5~35mm;
和/或,R2取值范围为28.5~40mm;
和/或,H1取值范围为20~4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体上还设有便于开启的撕拉带,和/或,所述撕拉带还设有方便抓握的且未连接于所述帽体表面的撕拉带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带的宽度为2~10mm,所述撕拉带的长度大于施加所述撕拉带位置周长的20%。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上还设有局部脆弱化处理部,所述局部脆弱化处理部为化学局部脆弱化处理部或物理局部脆弱化处理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局部脆弱化处理部包括:切穿或半穿的切痕,切穿的所述切痕为模切深度为所述帽体厚度的100%,半穿的所述切痕为模切深度为帽体厚度的10~9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痕为切穿结构时,所述切痕为间断线结构;当所述切痕为半穿结构时,所述切痕为连续线或间断线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径向分布时,单个所述切痕的长度为帽体侧面长度的3~100%;
当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周向分布时,单个所述切痕的长度为其所处水平位置帽体周长的5~100%;
当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螺旋向排列时,单个所述切痕的长度大于所述圆台结构下底面周长的5%。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痕设置有至少一条;当所述切痕设置有至少两条时,所述切痕相互平行或相交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痕沿所述帽体的周向一周设置;和/或,所述切痕的相交位置位于所述帽体的粘结缝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瓶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痕设置在撕拉带的上侧、下侧或上下两侧。
CN202220234422.5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Active CN216806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422.5U CN21680653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422.5U CN21680653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6533U true CN216806533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4422.5U Active CN21680653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6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4656A (en) Sheet containing contour-dependent directional imag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201134191Y (zh) 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
US947186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FID hang tag
CN102298874A (zh) 防伪标识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6806533U (zh) 一种瓶盖密封装置
WO2004029915A1 (fr) Etiquette holographique composee d'un code a barre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2020046477A (ja) 情報秘匿ラベル
US20080075955A1 (en) Shrink sleeve label with thermo-reactive adhesiv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00959189Y (zh) 无线射频识别多功能电子标签
CN207772687U (zh) 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
CN202080553U (zh) 一种具有热收缩性的塑料膜
CN218143232U (zh) 一种防伪酒瓶胶帽
JP3164301U (ja) クリアラベル
CN211980019U (zh) 新型防伪标签
CN103632609A (zh) 物流防伪标签
CN216735571U (zh) 无线射频识别胶帽及含其的瓶状包装
CN206946535U (zh) 一种光变防伪电子标签
CN217731312U (zh) 一种帽顶具有防转移功能的胶帽
CN207601840U (zh) 一种易碎高频电子标签
CN206849380U (zh) 一种基于多层结构防伪标签
CN210073136U (zh) 一种具有裸眼景深效果的热收缩标签
CN219085585U (zh) 防伪标签
CN204406453U (zh) 一种揭示型二维码防伪溯源标签
CN221327262U (zh) 一种开窗揭起验证防伪标签
CN218004118U (zh) 一种防撕柔性可打印rfid抗金属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