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3184U -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3184U
CN216793184U CN202122439827.0U CN202122439827U CN216793184U CN 216793184 U CN216793184 U CN 216793184U CN 202122439827 U CN202122439827 U CN 202122439827U CN 216793184 U CN216793184 U CN 216793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ole
display module
transparent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98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98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3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3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3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包括:保护层,保护层中具有第一通光孔;显示功能层,位于保护层的第一表面,显示功能层具有与第一通光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第一通光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光孔的内径;透明部件,至少部分位于保护层的第二表面,用于阻挡异物在第一通光孔和/或第二通光孔内接触保护层和/或显示功能层,且用于将依次通过第二通光孔和第一通光孔的光线传导至感光类传感器。透明部件可以阻挡灰尘等异物阻与保护层和/或显示功能层接触,从而减少了灰尘等异物对保护层和/或显示功能层的污染等情况,进而减少了对异物的清理,同时也减少了在清理异物时损坏显示功能层的概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和使用寿命等。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在很多应用领域都用到了显示技术。通常情况下,通过显示模组可以将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显示,显示模组的结构可以是与应用场景相关,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可能不同。
例如,在具有需要通过显示模组中的通光孔将光线传输到相应的光感器件的应用场景中,显示模组中具有通光孔,由于显示模组中包括多个膜层,不同膜层之间固定在一起形成显示模组,不同膜层具有的通光孔的内径大小可能不同。所以在不同膜层固定在一起后,通光孔的位置处容易接触异物,在对异物进行清理使容易损坏显示模组;或者在组装过程中可能会在通光孔内触碰到显示模组,导致显示模组的损坏,例如出现划痕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中具有第一通光孔;显示功能层,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一表面,显示功能层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光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内径;透明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二表面,用于阻挡异物在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光孔内接触所述保护层和/或所述显示功能层,且用于将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光孔和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光线传导至感光类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部件包括:透明平板,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二表面且覆盖所述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或者,透明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包括:平面部分和弯折部分;所述平面部分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二表面,所述弯折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光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部件为所述透明平板,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导光柱,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所述第二通光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二通光孔外的光线传导至所述透明平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平板和所述导光柱为连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显示功能层上,用于保护所述显示功能层;所述导光柱通过光学胶固定在所述透明盖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平板中朝向所述第二通光孔的表面具有透明涂层;其中,所述透明涂层,用于提升所述透明平板的透射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涂层包括:抗反射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光孔的横截面的轮廓,或者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所述第二通光孔的横截面轮廓一致。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本体,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感光类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透明部件背向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的一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功能显示层和透明部件,保护层中具有第一通光孔,保护层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显示功能层位于保护层的第一表面,显示功能层中具有与第一通光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第一通光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光孔的内径。对于透明部件而言,至少部分位于保护层的第二表面,用于阻挡异物在第一通光孔和/或第二通光孔内接触保护层和/或显示功能层,且用于将依次通过第二通光孔和第一通光孔的光线传导至感光类传感器。透明部件的一部分固定在保护层的第二表面,将透明部件固定在保护层上,在透明部件固定在保护层上之后,透明部件可以阻挡灰尘等异物阻与保护层和/或显示功能层接触,从而减少了灰尘等异物对保护层和/或显示功能层的污染等情况,进而减少了对异物的清理,同时也减少了在清理异物时损坏显示功能层的概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和使用寿命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与图2对应的显示模组正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通常情况下,显示模组具有保护层1和显示功能层2。
保护层1,保护层1中具有第一通光孔101;
显示功能层2,位于保护层1的第一表面(图中未示出),显示功能层2具有与第一通光孔101连通的第二通光孔201;其中,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光孔201的内径。
保护层1可以用于保护显示功能层2,减少在显示模组收到外力等情况下,显示功能层2所受的力,减少对显示功能层2的损害。保护层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保护材料层,例如,泡棉层等。
保护层1上具有第一通光孔101,第一通光孔101用于光线的传输,便于与光线相关的器件采集光线。第一通光孔101在保护层1中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确定,这里不再进行限制,例如,光线采集器件可以通过第一通光孔101采集到光线的位置。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通光孔101可以是位于与图像采集模组对应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光孔101的形状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可以是圆形通光孔、方形通光孔和角型通光孔等。圆形通光孔还可以是圆柱形通光孔和锥形通光孔等。
显示功能层2用于显示待显示的信息,例如图像等内容,显示功能层2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可以包括OLED显示层、LED显示层或LCD显示层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功能层。显示功能层2中具有第二通光孔201,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大于显示功能层2中的第二通光孔201的内径,并且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中心轴线与感光类传感器的光轴重叠,或者之间间距在预设范围内。
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可以参考图1中的d2,第二通光孔201的内径可以参考图1中的d1。保护层1固定在显示功能层2上时会有公差,所以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光孔201的内径。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光孔201的内径,可以在保护层1与显示功能层2固定后减少因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出现错位而导致的保护层1遮挡第二通光孔201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对光线传输的影响。
参考图1,在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连通后,在灰尘等异物进入第一通光孔101后,可能会与第一通光孔101的孔壁接触,附着在第一通光孔101的孔壁上,还可能会与第二通光孔201的孔壁接触,附着在第二通光孔201的孔壁上,还有可能是与显示功能层2与保护层1接触的一面上并且未与保护层1重叠的区域202接触,附着在显示功能层2与保护层1接触的一面上并且未与保护层1重叠的区域20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光孔201的形状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可以是圆形通光孔、方形通光孔和角型通光孔等。圆形通光孔还可以是圆柱形通光孔和锥形通光孔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开孔形状相同,或者第一通光孔101的横截面轮廓和第二通光孔201的横截面轮廓相同。
参考图2,为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该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图像采集模组,例如摄像头等,显示功能层2中的区域202即为被损坏后的示意图,在清理区域202上异物或者触碰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划痕,划痕可以影响显示模组的质量,出现划痕后显示模组可能会出现黑斑等,影响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和合格率等,例如良品率等。图3为区域202未被损坏的示意图,即区域202在正常状态下的示意图,没有划痕。
通常情况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对区域202的损坏:
通过清洗区域202,然后静置一段时间,确定区域202被清理后是否出现损坏;或者在组装显示模组时在无尘棚中进行,减少灰尘等异物落在区域202的概率;或者在显示模组中贴加保护膜,减少异物落在区域202。这些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灰尘等异物进入区域202。
参考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在包括图1所示的保护层1和显示功能层2的基础上,还包括:
透明部件3,至少部分位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用于阻挡异物在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接触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且用于将依次通过第二通光孔201和第一通光孔101的光线传导至感光类传感器。
该显示模组至少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等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车载中控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设备等,智能设备又可包括智能办公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等。
透明部件3的作用是用于阻挡异物在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接触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透明部件3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在该实施例中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该作用的结构都在该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透明部件3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后续实施例。图4中示出的是其中一种实现方式。
透明部件3具有透光的作用,将依次通过第二通光孔201和第一通光孔101的光线传导至感光类传感器,从而便于感光类传感器对光线进行处理等。感光类传感器可以是图像采集模组,例如摄像头等,还可以是利用光线进行测距的距离传感器等等。
透明部件3可以是有机玻璃或亚克力(PMMA)材料制成的透明部件,还可以是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的透明部件。
透明部件3中的一部分可以是在第一通光孔101的位置处固定在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上,即透明部件3中的一部分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接触,透明部件3中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接触的这一部分用于将透明部件和保护层1固定。透明部件3的其余部分可以用于覆盖第一通光孔101。在透明部件3固定在保护层1上之后,透明部件3可以阻挡灰尘等异物在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接触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从而减少了灰尘等异物在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附着在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部件3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接触的区域为密封状态,从而可以减少异物通过透明部件3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之间的空间进入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
透明部件3可以是通过固定胶A等固定在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上,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只要能够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固定和密封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透明部件3可以减少异物与区域202的接触,减少异物附着在区域202上,从而减少对区域202的清理,进而减少了对区域202的损坏,例如划痕等,减少了对显示功能的显示的影响等。
透明部件3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可以减少外力或者外部器械对显示功能层2或者显示功能层2中的区域202的触碰损坏显示功能层2的情况的发生。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透明部件3减少了对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的污染等情况,进而减少了对异物的清理。异物在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附着在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上后,需要对异物进行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坏显示功能层2,所以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损坏显示功能层的概率,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和使用寿命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部件3包括:
透明平板,位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且覆盖第一通光孔201,第二表面102为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参考图4,为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保护层1中具有第一通光孔101,功能显示层具有第二通光孔201,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连通,透明部件3为透明平板结构,位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且覆盖第二通光孔201。
通过透明平板状结构的透明部件3固定在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上,并且将第一通光孔101覆盖,由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连通,透明部件3将第一通光孔101覆盖后,即可将来自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方向的异物阻挡在第一通光孔101之外,即阻挡异物进入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从而阻挡异物在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与保护层1和显示功能层2接触。
参考图5,为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该实施例为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在透明部件3为透明平板结构时,透明平板中朝向第二通光孔201的表面具有透明涂层S,该透明涂层S用于提升透明平板的透射率。在透明部件3为透明平板结构时,由于透明部件3将第一通光孔101覆盖,所以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存在空气,在光线进入第二通光孔201和第一通光孔101后光线的透过率会受到影响,透过率可能会下降,通过该透明涂层S可以提升光线的透过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涂层S包括:抗反射涂层。
参考图6,为基于图4所示的透明部件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部件为透明平板时,该显示模组还包括:
导光柱4,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用于将第二通光孔201外的光线传导至透明平板。
导光柱4的形状在并没有具体限制,能够放置在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的形状都在该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为圆形通孔,导光柱4也可是圆柱形导光柱,也可以是立方体型导光柱,该导光柱4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
在导光柱4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光孔101的内径时,导光柱4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内后,导光柱4的外侧壁与第一通光孔10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L,该间隙可以减少因外力原因导致的导光柱4和显示功能层2之间的相互干涉,例如接触和碰撞等,进而减少导光柱4和显示功能层2之间的相互影响。另外,还可以便于将导光柱4的放置在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减少导光柱4对显示功能层2的接触。
间隙L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确定,例如0.15毫米等。
导光柱4的材质可以与透明部件3的材质相同,用于将进入第二通光孔201外的光线传导至透明部件3,即透明平板,从而提高了光线的传导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平板和导光柱4为连体结构。即导光柱4和透明部件3为连体结构,一体化注塑成型,或者导光柱4为固定在透明部件3(即透明平板)上。
参考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部件3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相接触区域的宽度M大于最小宽度,这样可以提高透明部件与保护层1的牢固度。M可以是1毫米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部件3通过固定胶A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固定,在保证一定宽度的接触区域后,还可以提高密封效果,减少异物通过透明部件3和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之间的空间进入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概率,从而减小了在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与异物接触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在透明部件3和保护层1之间产生作用力时,还可以使得透明部件3和保护层1之间的受力更加平均。
参考图7,为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透明部件为透明弯折板,透明弯折板包括:平面部分301和弯折部分302。平面部分301位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弯折部分302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
平面部分301为与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固定的部分,用于将透明部件3和保护层1固定在一起。具体可以通过固定胶A进行固定。
在平面部分301将透明部件3固定在保护层1的第二表面102上之后,弯折部分302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内。弯折部分302可以单独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内,也可以同时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弯折部分302的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定,图7示出了一种弯折部分302的截面示意图。
平面部分301与弯折部分302可以是一体成型,为连体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密封胶等固定在一起的结构,平面部分301与弯折部分302的连接处为无缝连接结构,减少了异物通过透明部件3进入第一通光孔101和/或第二通光孔201与保护层1和/或显示功能层2发生接触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弯折部分302单纯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弯折部分302,可以在第一通光孔101内将异物与保护层1和显示功能层2隔离,同时第一通光孔101内部还存在一定的空间6,该空间6可以为感光类传感器提供运行空间,例如图像采集模组,如摄像头等,在摄像头进行伸缩时,可以在空间6内进行,进而减少了摄像头为伸缩而占用的其他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弯折部分302朝向第二通光孔201的表面具有透明涂层,由于第二通光孔201内具有空气,通过该透明涂层可以提高光线的透射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弯折部分302同时位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弯折部分302,可以在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将异物与保护层1和显示功能层2隔离,同时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内部还存在一定的空间6,该空间6可以为感光类传感器提供运行空间,例如图像采集模组,如摄像头等,在摄像头进行伸缩时,可以在空间6内进行,进一步减少了摄像头为伸缩而占用的其他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与第一通光孔101的横截面的轮廓一致,或者,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与连通的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横截面轮廓一致。
在该实施例中,横截面为平行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轴心方向上的截面。
例如图7所示的结构,弯折部分302在平行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轴心方向上截面的轮廓,与连通的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在平行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轴心方向上截面的轮廓一致。在图5中,平行于第一通光孔101和第二通光孔201的轴心的方向,即为与保护层1和显示功能层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
横截面的轮廓一致包括: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与第一通光孔101的形状一致的情况和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第一通光孔101为圆形通孔,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为方型,此时,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与第一通光孔101的形状并不一致,但是弯折部分302的横截面的轮廓与第一通光孔101的横截面的轮廓一致,都为矩形。
再例如,第一通光孔101为圆形通孔,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为圆筒形,此时,弯折部分302的形状与第一通光孔101的形状一致,并且弯折部分302的横截面的轮廓与第一通光孔101的横截面的轮廓一致。
参考图1至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
透明盖板5,位于显示功能层2上,用于保护显示功能层2。透明盖板5可以是玻璃盖板等,透明盖板5可以通过光学胶与显示功能层2固定。透明盖板5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例如,0.6毫米至0.7毫米。
参考图6和图8,导光柱4通过光学胶K固定在透明盖板5上,增加导光柱4和透明盖板5之间的牢固度,同时可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固定导光柱4和透明盖板5的光学胶K可以是液体光学胶(OCR),也可以是固体光学胶(OCA)。液体光学胶需用通过UV光照射将液体光学胶凝固。图6为通过液体光学胶将导光柱4固定在透明盖板5上,图8为通过固体光学胶将导光柱4固定在透明盖板5上。光学胶K也可以减少对光线透光率的影响。
参考图7,弯折部分302还可以通过光学胶固定在透明盖板5上,具体可以通过弯折部分302远离平面部分301的一端利用光学胶固定在透明盖板5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柱4与透明盖板5之间存在间隙,导光柱4朝向透明盖板的表面上具有透明涂层,该透明涂层用于提升透射率。由于导光柱4与透明盖板5之间存在间隙,导光柱4与透明盖板5之间存在间隙内存在空气,在光线通过透明盖板5进入导光柱4之前后光线的透过率会受到影响,透过率可能会下降,通过该透明涂层S可以提升光线的透过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8,显示功能层2包括:分别具有第二通光孔201的光学胶层S1、有机发光层S2、偏光片层S3和导向膜层S4。有机发光层S2位于偏光片层S3和导向膜层S4之间,光学胶层S1位于透明盖板5和偏光片层S3之间。光学胶层S1的厚度可以是0.125毫米至0.15毫米,有机发光层S2的厚度可以是0.04毫米,偏光片层S3的厚度可以是0.1毫米,导向膜层S4的厚度可以是0.088毫米。导向膜层可以是聚酰亚胺(PI)制成的。
保护层1包括:分别具有第一通光孔101的金属层S5、聚酰亚胺薄膜层S6、泡棉层S7和粘接层S8。聚酰亚胺薄膜层S6位于泡棉层S7和金属层S5之间,粘接层S8位于泡棉层S7和显示功能层2之间。金属层S5的厚度可以是0.05毫米,聚酰亚胺薄膜层S6的厚度可以是0.088毫米,泡棉层S7的厚度可以是0.12毫米,粘接层S8的厚度可以是0.04毫米。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电子设备本体,与显示模组连接;
感光类传感器,位于显示模组包括的透明部件背向显示模组包括的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的一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表述和区分方便,并无其他特指含义。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设备的整体操作,诸如与展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终端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终端设备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展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设备的展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中具有第一通光孔;
显示功能层,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一表面,所述显示功能层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光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内径;
透明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二表面,用于阻挡异物在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光孔内接触所述保护层和/或所述显示功能层,且用于将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光孔和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光线传导至感光类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部件包括:
透明平板,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二表面且覆盖所述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或者,
透明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包括:平面部分和弯折部分;所述平面部分位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二表面,所述弯折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光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部件为所述透明平板,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导光柱,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所述第二通光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二通光孔外的光线传导至所述透明平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平板和所述导光柱为连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光孔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显示功能层上,用于保护所述显示功能层;
所述导光柱通过光学胶固定在所述透明盖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平板中朝向所述第二通光孔的表面具有透明涂层;其中,所述透明涂层,用于提升所述透明平板的透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涂层包括:抗反射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分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光孔的横截面的轮廓,或者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光孔和所述第二通光孔的横截面轮廓一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电子设备本体,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
感光类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透明部件背向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的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的一面。
CN202122439827.0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793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9827.0U CN216793184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9827.0U CN216793184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3184U true CN216793184U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9827.0U Active CN216793184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3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0119U (zh) 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7885361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182842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1308784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051370A (zh) 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062084A (zh) 一种终端设备
KR20140134163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단말기
CN211830844U (zh) 电子设备
CN2167931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342413U (zh) 摄像模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787210U (zh) 移动终端和手机中框
CN212727089U (zh) 光感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190049697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140250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726431B (zh) 电子设备
CN217590900U (zh) 一种镜头盖板、图像采集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777978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导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6118303U (zh) 显示装置
CN216490584U (zh) 导光柱、传感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US11474291B2 (en) Optical component, backlight modul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mponent
US11419183B2 (en) Outer frame, terminal housing and terminal
KR102532482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 및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제작방법
US11451651B2 (en) Display assembly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4476099U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4815364B (zh)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