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2782U - 触控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触控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92782U CN216792782U CN202122754403.3U CN202122754403U CN216792782U CN 216792782 U CN216792782 U CN 216792782U CN 202122754403 U CN202122754403 U CN 202122754403U CN 216792782 U CN216792782 U CN 216792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pad
- trigger
- housing
- contact portion
- rela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板结构,包括机壳、触控板及多个弹臂。机壳具有开口。触控板相对于机壳可移动地设置于开口内。触控板包括中央区及环绕中央区的周缘区。每一个弹臂具有固定端及活动端。这些弹臂的这些固定端连接于机壳。这些弹臂的这些活动端连接于周缘区。触控板藉由这些弹臂而相对于机壳浮动地设置于开口。触控板受外力按压而产生相对于机壳的移动会带动这些弹臂的这些活动端相对于这些固定端摆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板结构。
背景技术
因笔记型电脑具有高运算效能、多工处理及便于随身携带等特点,遂已成为现代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而言,笔记型电脑包括第一机体与枢接于第一机体的第二机体,其中第一机体为具备逻辑运算与资料存取等能力的主机,且第二机体为具备显像能力的显示器。为便于使用者操作或输入资讯,第一机体大多设有键盘与触控板(touchpad),且使用者可通过触控板执行移动光标、选取应用程序项目、卷动网页或文件及缩放网页或文件等动作。
就现有的触控板的设计来说,触控板包括支点端与相对于支点端的活动端,其中支点端连接第一机体的机壳。基于杠杆原理可知,倘若使用者在触控板上的施力点过于靠近支点端,则不易于带动活动端相对于支点端向下摆动。也就是说,触控板的可操作范围受到局限,一旦使用者的手指的敲击位置过于靠近支点端,便可能无法执行移动光标、选取应用程序项目、卷动网页或文件及缩放网页或文件等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结构,可降低操作触控板时所需的下压力的大小,并使触控板具有全域的操作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结构包括机壳、触控板以及多个弹臂。机壳具有开口。触控板相对于机壳可移动地设置于开口内。触控板包括中央区及环绕中央区的周缘区。每一个弹臂具有固定端及活动端。这些弹臂的这些固定端连接于机壳。这些弹臂的这些活动端分别连接于周缘区。触控板藉由这些弹臂而相对于机壳浮动地设置于开口。触控板受外力按压而产生相对于机壳的移动会带动这些弹臂的这些活动端相对于这些固定端摆动。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结构中,由于机壳与触控板是藉由四个弹臂连接,使每一个弹臂连接机壳的固定端与连接触控板的活动端具有一定的距离。据此,相较于习知触控板结构,因直接将连接机壳的结构设置于触控板的一端(即固定端),而让使用者在触控板上的施力点过于靠近固定端时,不易于带动触控板相对于固定端摆动,而让触控板的可操作范围受到侷限,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可藉由四个弹臂的设置,也就是增长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力臂,而有效低使用者操作触控板时所需的下压力的大小,并使触控板具有全域的操作范围。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触控板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触控板结构拆除支撑板后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触控板结构沿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
100:触控板结构;
110:机壳;
111:开口;
120:触控板;
120a:操作面;
121:支撑架;
121a:延伸部;
121b:压抵部;
122:电路板;
123:盖板;
130:弹臂;
131:固定端;
132:活动端;
140:触发件;
141:支点部;
142:第一接触部;
142a:凸部;
143:第二接触部;
150:支撑板;
160:开关件;
E1、E2:端;
S1、S2:侧边;
CR:中央区;
PR:周缘区;
PR1:角落;
X-Y-Z:直角坐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在此同时提供直角坐标X-Y-Z以利于后续构件的相关描述与参考。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100可设置于笔记型电脑的主机,用以供使用者执行移动光标、选取应用程序项目、卷动网页或文件及缩放网页或文件等动作。
图2是图1的触控板结构的仰视示意图。此处需说明的是,图2至图4省略绘示一部分的机壳,例如是下机壳。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结构100包括机壳110、触控板120及四个弹臂130,其中机壳110具有开口111,且触控板120相对于机壳110可移动地设置于开口111内。触控板120的操作面120a从机壳110的开口111暴露出,以利于使用者的手指敲击操作面120a或在操作面120a上滑移。
详细而言,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120包括中央区CR及环绕中央区CR的周缘区PR,且每一个弹臂130具有固定端131及活动端132。四个弹臂130的四个固定端131分别连接于机壳110,且四个弹臂130的四个活动端132分别连接于周缘区PR。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结构100是藉由四个弹臂130的设置,使触控板120相对于机壳110浮动地设置于开口111。当使用者的手指敲击操作面120a或在操作面120a上滑移而施加外力并按压触控板120时,触控板120相对于机壳110的移动会带动每一个弹臂130的活动端132相对于固定端131向下摆动(即-Z轴的方向)。当使用者的手指移离操作面120a时,每一个弹臂130的活动端132相对于固定端131向上摆动(即Z轴的方向),并回复至初始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100中,由于机壳110与触控板120是藉由四个弹臂130连接,因此每一个弹臂130连接机壳110的固定端131与连接触控板120的活动端132具有一段距离。相较于习知触控板结构,直接将连接机壳的结构设置于触控板的一端(即固定端),而让使用者在触控板上的施力点过于靠近固定端时,不易于带动触控板相对于固定端摆动,故使触控板的可操作范围受到侷限。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100可藉由四个弹臂130的设置,也就是增长固定端131与活动端132之间的力臂,而有效低使用者操作触控板120时所需的下压力的大小,并使触控板120具有全域的操作范围。
以下进一步说明触控板结构100。
图3是图2的触控板结构拆除支撑板后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触控板结构沿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120包括支撑架121、设置于支撑架121上的电路板122以及设置于电路板122上的盖板123。此处,支撑架121、电路板122及盖板123之间例如是通过胶层(未绘示)彼此相互连接。
详细而言,机壳110可为笔记型电脑的主机的上机壳,且盖板123从机壳110的开口111暴露出。支撑架121包括自周缘区PR延伸的四个延伸部121a,且四个延伸部121a位于开口111外并抵接于机壳110,以避免触控板120自开口111脱离至机壳110外。换句话说,支撑架121藉由延伸部121a而在正Z轴方向与机壳110干涉而产生止挡效果,且因此将支撑架121的移动限制于机壳110内。
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结构100还包括触发件140。触发件140可摆动地设置于机壳110内,且触发件140正投影于触控板120的区域为触控板120的中央区CR。触控板120的周缘区PR包括四个角落PR1,且四个弹臂130的四个活动端132连接于支撑架121并分别位于四个角落PR1。
详细而言,请参考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1具有压抵部121b,且触发件140具有支点部141、第一接触部142及第二接触部143。第一接触部142位于支点部141与第二接触部143之间,且触发件140的支点部141被夹持于压抵部121b与电路板122之间。
当触控板120受外力按压而产生相对于机壳110的移动时,会带动连接于周缘区PR的弹臂130相对于机壳110沿Z轴摆动,并同时带动触发件140的第一接触部142及第二接触部143相对于支点部141摆动。
更详细而言,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140为沿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触发件140的支点部141与触控板120呈至少二维结构连接,以使触控板120的任一处受外力按压时,触控板120异于所述任一处的其余处具有与任一处一致的移动行程。
举例而言,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140具有相对两端E1、E2(即图3中触发件140的左、右两端),且触控板120具有相对两侧边S1、S2(即图3中触控板120的左、右两侧边)。触发件140的两端E1、E2邻接触控板120的两侧边S1、S2,且触控板120受外力按压而产生相对于机壳110的移动会带动触发件140的两端E1、E2同时摆动。
如上所述,由于触发件140被设计为沿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且触发件140的支点部141与触控板120呈至少二维结构连接(即触发件140的两端E1、E2邻接图3中触控板120的左、右两侧边S1、S2),使触控板120的任一处受外力按压时,能够藉由触发件140的两端E1、E2的同时摆动平衡施加于触控板120的力道,避免触控板120因施力不均而产生歪斜的状况。
请参考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结构100还包括支撑板150及开关件160。支撑板150可拆地设置于机壳110内,开关件160设置于电路板122,且触发件140位于支撑板150与开关件160之间。
详细而言,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140具有凸出于第一接触部142的一侧的凸部142a。第一接触部142的凸部142a接触开关件160,且第二接触部143抵接支撑板15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的手指敲击触控板120的操作面120a而使触控板120受外力按压时,触控板120相对于机壳110向下移动(即-Z轴的方向)。此时,触控板120相对于机壳110的移动会带动触发件140。因触发件140的第二接触部143受到支撑板150的支撑,第一接触部142与第二接触部143将相对于支点部141向上摆动(即Z轴的方向),使第一接触部142的凸部142a挤压开关件160进以触发开关件160。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结构中,由于机壳与触控板是藉由四个弹臂连接,使每一个弹臂连接机壳的固定端与连接触控板的活动端具有一定的距离。据此,相较于习知触控板结构,因直接将连接机壳的结构设置于触控板的一端(即固定端),而让使用者在触控板上的施力点过于靠近固定端时,不易于带动触控板相对于固定端摆动,而让触控板的可操作范围受到局限,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结构可藉由四个弹臂的设置,也就是增长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力臂,而有效低使用者操作触控板时所需的下压力的大小,并使触控板具有全域的操作范围。
此外,由于触控板结构中的触发件被设计为板状结构,且触发件的支点部与触控板呈至少二维结构连接,以使触控板的任一处受外力按压时,触控板异于所述任一处的其余处具有与任一处一致的移动行程,从而能够平衡施加于触控板的任一处的力道,避免触控板因施力不均而产生歪斜的状况。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开口;
触控板,相对于该机壳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开口内,且包括中央区及环绕该中央区的周缘区;以及
多个弹臂,各该弹臂具有固定端及活动端,其中该些弹臂的该些固定端连接于该机壳,该些弹臂的该些活动端分别连接于该周缘区,该触控板藉由该些弹臂而相对于该机壳浮动地设置于该开口,且该触控板受外力按压而产生相对于该机壳的移动会带动该些弹臂的该些活动端相对于该些固定端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板包括支撑架、设置于该支撑架上的电路板以及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盖板,且该些弹臂的该些活动端端连接于该支撑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括自该周缘区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且该些延伸部位于该开口外并抵接于该机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件与支撑板,该支撑板设置于该机壳内,该触发件可摆动地设置于该机壳内且位于该支撑板与该触控板之间,该触发件的一侧连接该触控板,该触发件另一侧抵接该支撑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发件正投影于该触控板的区域为该触控板的该中央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发件具有支点部、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支点部与该第二接触部之间,该支点部连接该触控板,且该触控板受外力按压而产生相对于该机壳的移动会带动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相对于该支点部摆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具有压抵部,且该触发件的该支点部被夹持于该压抵部与该电路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发件为板状结构,且该支点部与该触控板呈至少二维结构连接,以使该触控板的任一处受外力按压时,该触控板异于所述任一处的其余处具有与所述任一处一致的移动行程。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且该触发件位于该开关件与该支撑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板的该周缘区包括多个角落,且该些弹臂的该些活动端分别连接于该些角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54403.3U CN216792782U (zh) | 2021-11-11 | 2021-11-11 | 触控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54403.3U CN216792782U (zh) | 2021-11-11 | 2021-11-11 | 触控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92782U true CN216792782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200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54403.3U Active CN216792782U (zh) | 2021-11-11 | 2021-11-11 | 触控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92782U (zh) |
-
2021
- 2021-11-11 CN CN202122754403.3U patent/CN2167927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498171A1 (en) | Touchpad assembly | |
US11402931B1 (en) |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ame | |
TWI696101B (zh) | 表面固定型開關及具有表面固定型開關的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計算機 | |
US20210151267A1 (en) | Touch pad structure | |
TWI771947B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US9411475B2 (en) | Keyboard | |
TW202246956A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US20120306785A1 (en) |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045534B (zh) | 输入装置及电子装置 | |
US20190317602A1 (en) | Touch input device | |
CN105826114B (zh) | 按键及其键盘 | |
TWI699801B (zh) | 按鍵結構 | |
CN216792782U (zh) | 触控板结构 | |
TWI775394B (zh) | 觸控板結構 | |
TWM626828U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TWM624447U (zh) | 觸控板結構 | |
CN110825162B (zh) | 表面固定型开关及具有表面固定型开关的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计算机 | |
TWM636471U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CN111694454B (zh) | 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 |
CN110609587A (zh) | 触控模块 | |
CN114077317A (zh) | 触控板模块及模块其电子计算机 | |
CN111722733B (zh) | 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 |
CN115407827A (zh) | 触控板模块及其电子计算机 | |
CN110825248B (zh) | 表面固定型开关及具有表面固定型开关的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计算机 | |
TWI844940B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