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3342U -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3342U
CN216783342U CN202220045063.9U CN202220045063U CN216783342U CN 216783342 U CN216783342 U CN 216783342U CN 202220045063 U CN202220045063 U CN 202220045063U CN 216783342 U CN216783342 U CN 216783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ase plate
clamping portion
table assembly
bear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50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砚章
曹鑫
王跃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50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3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3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3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所述桌板组件包括:基板、连杆以及桌板,所述基板设置在车辆的座椅靠背上;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桌板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以在所述连杆一并收纳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连杆一并展开的第二位置、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三位置、朝向所述基板弯折的第四位置之间切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桌板可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使桌板具有多种使用位置,不同使用位置可以对应乘员的不同乘坐姿势,可以提高乘员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后排乘员消耗乘车时间,提高使用体验,常在座椅靠背上设置支架,用于搭载纸质书刊或移动终端。
然而,现有技术的支架在展开状态下的角度固定,且伸出长度固定,后排乘员难以基于乘坐姿势调整支架的相对位置,乘员需要固定姿势以使用支架,容易导致乘员疲劳,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桌板组件,所述桌板组件的乘客使用体验更好。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桌板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包括:基板、连杆以及桌板,所述基板设置在车辆的座椅靠背上;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桌板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以在所述连杆一并收纳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连杆一并展开的第二位置、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三位置、朝向所述基板弯折的第四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桌板可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使桌板具有多种使用位置,不同使用位置可以对应乘员的不同乘坐姿势,可以提高乘员乘车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桌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具有滑动销,所述滑动销伸入所述滑槽内,以与所述滑槽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销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滑动销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滑动,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滑动销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桌板包括: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承载面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承载面与乘员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桌板上设置有多个夹持部,多个所述夹持部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面上,以限定出尺寸可调的夹持空间用于夹持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面上设置有四个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所述夹持部,位于对角线方向上的两个所述夹持部通过弹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伸出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一端上设置有缓冲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桌板上具有卡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可选择地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桌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与座椅的一个配合示意图(桌板处于第一位置);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与座椅的另一个配合示意图(桌板处于第二位置);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与座椅的又一个配合示意图(桌板处于第三位置);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与座椅的再一个配合示意图(桌板处于第四位置);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桌板组件100,移动终端200,
基板10,卡扣11
连杆20,滑动销21,
桌板30,滑槽31,第一卡接部32,第二卡接部33,第一承载面34,第二承载面35,弧形槽351,卡槽352,夹持部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桌板组件100以及车辆。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100,包括:基板10、连杆20以及桌板30。
其中,基板10设置在车辆的座椅靠背上;连杆2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基板10上;桌板30与连杆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以在与连杆20一并收纳在基板10上的第一位置(参见图1)、与连杆20一并展开的第二位置(参见图2)、远离基板10的第三位置(参见图3)、朝向基板10弯折的第四位置(参见图4)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基板10与座椅靠背连接,以实现桌板组件100在座椅靠背上的固定,而连杆20与基板10枢转配合,从而连杆20相对基板10转动可以带动桌板30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桌板30与连杆20伸出座椅靠背,乘员可以用来放置物品,而连杆20的第二端与桌板30滑动配合,可以拉动桌板30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三位置,此时桌板30距离基板10的距离更远,与乘员的距离更近,且桌板30可相对连杆20的第二端转动,以使桌板30朝向可以朝向背板弯折,以使桌板30切换至第四位置,此时桌板30与乘员的角度更适合乘员进行观测,固定移动终端200后观看视角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乘员的体态以及乘车姿势的不同,桌板30与乘员的距离、桌板30与乘员的视线所呈的角度会给与乘员不同的使用体验,而本申请使桌板30可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之间切换,使桌板30可以具有多种放置位置,不同位置满足乘员不用的使用需求。
例如:桌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连杆20、桌板30贴合设置在背板内,便于乘员上下车,且桌板30角度倾斜向下,乘员侧躺在后方座椅时,便于乘员观看桌板30上固定的移动终端200,桌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可以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座椅处于第三位置时,可以放置体积较大的物品;桌板30处于第四位置时,便于乘员以坐姿观看放置在桌板30上的移动终端2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桌板组件100,桌板30可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使桌板30具有多种使用位置,不同使用位置可以对应乘员的不同乘坐姿势,可以提高乘员乘车体验。
如图2和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桌板30上设置有滑槽31,连杆20的另一端具有滑动销21,滑动销21伸入滑槽31内,以与滑槽31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
具体而言,滑动销21可以构造为半球销,即滑动销21的下侧面构造为平面并与滑槽31贴合设置,以避免桌板30相对连杆20向下翻转,而上侧面构造为球面,以与滑槽31滑动配合,可以实现桌板30相对连杆20朝向背板弯折,以提高桌板30在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之间切换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位置时的桌板30相对处于第三位置时的桌板30临近背板10设置,第三位置为多个,第三位置时,滑动销21可以在滑槽31内滑动,以在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停留,满足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3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2和第二卡接部33,在第二位置时,滑动销21与第一卡接部32卡接,在第三位置时,滑动销21在第一卡接部32与第二卡接部33之间滑动(即第三位置为多个),在第四位置时,滑动销21与第二卡接部33卡接。
具体而言,在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时,滑动销21分别与第一卡接部32、第二卡接部33卡接,可以避免桌板30在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时出现平移,且第四位置时,可以保证基板10与桌板30所成的角度稳定,以提高固定在桌板30上的移动终端200的稳定性,而第三位置下,滑动销21与滑槽31滑动配合,可以调整桌板30与乘员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滑槽31的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32,另一端具有第二卡接部33,而两端的第一卡接部31与第二卡接部33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卡接部33,多个第二卡接部33在滑槽31内间隔设置,以使桌板30可以在多个朝向基板10的弯折角度中选择,而滑动销21在任一个第二卡接部33上且桌板30并未朝向基板20弯折时,桌板30处于第三位置,朝向基板20弯折时,桌板30处于第四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桌板30包括:第一承载面34和第二承载面35,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第一承载面34向上设置,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时,第二承载面35与乘员相对设置。
这样,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下,可以通过第一承载面34盛放放置在桌板30上的物体,而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下,可以通过第二承载面35固定放置在桌板30上的物体,第一承载面34和第二承载面35位于桌板30的两侧,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进一步提高桌板组件100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4所示,桌板30上设置有多个夹持部36,多个夹持部36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二承载面35上,以限定出尺寸可调的夹持空间用于夹持移动终端200。
这样,可以通过夹持部36在桌板30处于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时,夹持移动终端200,避免移动终端200脱落,提高移动终端200在桌板30上的固定稳定性,且夹持空间的尺寸可调,可以用于固定不同规格、尺寸的移动终端200,也可以提高桌板组件100的适用范围。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二承载面35上设置有四个弧形槽351,每个弧形槽351内设置有夹持部36,位于对角线方向上的两个夹持部36通过弹性件连接。
由此,可以通过对角线方向上的夹持部36实现弹性夹紧移动终端200,而每个夹持部36均可以在对应的弧形槽351内滑动,可以实现夹持空间的调整。
进一步地,夹持部36伸出第二承载面35的一端上设置有缓冲件。
换言之,夹持部36伸出第二承载面35的端部上可以设置橡胶件,在夹持过程中可以提供缓冲,避免造成移动终端200上出现划痕。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基板10上设置有卡扣11,桌板30上具有卡槽352,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时,卡扣11与卡槽352可选择地卡接。
具体而言,卡扣11可滑动地设置在基板10上,且卡扣11具有第一卡固位置和第二卡固位置,第一卡固位置下,桌板30处于第一位置,且卡扣11与卡槽352卡接,第二卡固位置下,桌板30处于第四位置,相对基板10倾斜设置,卡扣11朝向桌板30运动一定距离,并与桌板30的第二承载面35上的卡槽352卡接。这样,可以提高连杆20在收纳状态以及桌板30在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时的稳定性,提高桌板30以及连杆20在基板10上的固定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桌板组件1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桌板组件100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0),所述基板(10)设置在车辆的座椅靠背上;
连杆(20),所述连杆(2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
桌板(30),所述桌板(30)与所述连杆(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以在所述桌板(30)与所述连杆(20)均收纳在所述基板(10)上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连杆(20)一并展开的第二位置、远离所述基板(10)的第三位置、朝向所述基板(10)弯折的第四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30)上设置有滑槽(31),所述连杆(20)的另一端具有滑动销(21),所述滑动销(21)伸入所述滑槽(31)内,以与所述滑槽(31)枢转连接并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2)和第二卡接部(33),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销(2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2)卡接,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滑动销(21)在所述第一卡接部(3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3)之间滑动,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滑动销(2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3)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30)包括:第一承载面(34)和第二承载面(35),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承载面(34)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承载面(35)与乘员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30)上设置有多个夹持部(36),多个所述夹持部(36)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面(35)上,以限定出尺寸可调的夹持空间用于夹持移动终端(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面(35)上设置有四个弧形槽(351),每个所述弧形槽(351)内设置有所述夹持部(36),位于对角线方向上的两个所述夹持部(36)通过弹性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6)伸出所述第二承载面(35)的一端上设置有缓冲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上设置有卡扣(11),所述桌板(30)上具有卡槽(35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卡扣(11)与所述卡槽(352)可选择地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0)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桌板组件。
CN202220045063.9U 2022-01-07 2022-01-07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16783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5063.9U CN216783342U (zh) 2022-01-07 2022-01-07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5063.9U CN216783342U (zh) 2022-01-07 2022-01-07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3342U true CN216783342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5063.9U Active CN216783342U (zh) 2022-01-07 2022-01-07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3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602C (zh) 具有用背板实现的靠背的后座
US6983992B2 (en) Backrest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US9987950B2 (en) Vehicle seat electrical connector bracket assembly
GB2420495A (en) Collapsible cushion with pivotable springs
EP3303898B1 (en) Tablet pc and smartphone mount
US10486570B2 (en) Vehicle headrest
US7600811B2 (en) Cushion table structure of passenger seat
CN216783342U (zh) 用于车辆的桌板组件以及车辆
US7614695B2 (en) Seat back structure and seat for vehicle
CN107000626B (zh) 带有舒适装备的可锁定的折叠桌
US7731290B1 (en) Armrest and vehicle seat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427717B (zh) 一种车载折叠桌板
US6959964B1 (en) Portable backrest structure
CN217099765U (zh) 多功能汽车座椅背板
CN114987310B (zh) 汽车座椅桌板
CN218085219U (zh) 一种汽车用托盘
CN115320503B (zh) 肘枕和车辆
CN111439184A (zh) 一种车载可收纳桌板
CN2193822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可拆式桌具
CN219856917U (zh) 小桌板
US10857921B1 (en) Mat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seatback and vehicle seat
CN112406652B (zh) 座椅靠背的靠背板安装结构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CN216101902U (zh) 用于车辆的手机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819883U (zh) 车用手机支架
CN220332541U (zh) 多功能扶手机构及座椅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