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3280U - 一种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3280U
CN216783280U CN202123072163.5U CN202123072163U CN216783280U CN 216783280 U CN216783280 U CN 216783280U CN 202123072163 U CN202123072163 U CN 202123072163U CN 216783280 U CN216783280 U CN 216783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driving source
module
charging
circulation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21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兴
刘杰
王渭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fy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fy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fy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fy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21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3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3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3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第一循环冷却组件、第二循环冷却组件、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和散热组件;第一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一驱动源和充电模块;第二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第二储液箱、第二驱动源和充电;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第三储液箱、第三驱动源和充电电池;散热组件包括换热模块和散热模块,散热组件可以对第一循环冷却组件、第二循环冷却组件、第三循环冷却组件进行冷却。本方案采用一个散热组件对三个冷却循环回路进行冷却,且充电模块、充电枪和充电电池分别位于一个冷却循环回路中,同时实现对充电模块、充电枪和充电电池的冷却,采用液冷方式的冷却效果更好,噪声更小,可以提高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和充电电流,提高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应用的热管理技术主要还是风冷散热技术,其缺点是噪音大、防护等级低,在单位体积内充电功率和充电电流都较小,已经不适用于未来的大功率、大电流超级充电的需求。同时,对于储充柜来说,如果遇到区域断电情况,会无法给汽车充电,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旨在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的充电系统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电桩,包括至少一第一循环冷却组件、至少一第二循环冷却组件、至少一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和至少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一储液箱、第一驱动源和充电模块,所述第一储液箱用于存储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第二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二储液箱、第二驱动源和充电枪,所述第二储液箱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冷却液在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三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三储液箱、第三驱动源和充电电池,所述第三储液箱用于存储第三冷却液,所述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冷却液在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充电枪和所述充电电池均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至少之一内的至少一个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第三驱动源、所述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枪、所述充电电池、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信号连接的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智能控制组件用于调控其信号连接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枪和所述充电电池中的至少一个替换为采用风冷方式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换热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用于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所述散热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导出所述换热模块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共用换热器,所述共用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
或者,所述换热模块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二换热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散热模块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四储液箱、第四驱动源和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换热模块、所述第四驱动源和所述第四换热器连接成闭合的散热循环回路,所述第四储液箱用于存储第四冷却液,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循环回路中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换热模块、所述第四驱动源和所述第四换热器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换热模块、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四驱动源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驱动源、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第四换热器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驱动源、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换热模块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驱动源、所述换热模块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第四驱动源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与所述换热模块相连的第四驱动源,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连接外界水源,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外界水源流经所述换热模块,所述外界水源流经所述换热模块时与所述换热模块内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发生热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压缩机、第四换热器和节流元件,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和所述换热模块依次构成散热循环回路,所述散热循环回路内填充冷却介质,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冷却介质并驱动所述冷却介质朝所述第四换热器流动。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在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冷却液可以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充电模块的冷却,在第二驱动源的驱动作用下,第二冷却液可以在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充电枪的冷却,在第三驱动源的驱动作用下,第三冷却液可以在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充电电池的冷却,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均经过散热组件,因此,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和第三冷却液均可以被散热组件冷却,以实现循环冷却。本方案采用一个散热组件对三个冷却循环回路进行冷却,充电模块、充电枪和充电电池可以分别对应一个冷却循环回路,同时实现了对充电模块、充电枪和充电电池的冷却,并且,采用液冷方式的冷却效果更好,噪声更小,可以提高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和充电电流,提高充电效率,而且,充电电池可以为断电区域提供稳定、快速的充电电源,采用液冷方式可以减少外露部件,防护等级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模块为风冷方式时的充电桩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模块为风冷方式时且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包括加热器时的充电桩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模块为水冷方式时的充电桩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模块为压缩制冷方式时的充电桩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1、第一储液箱;12、第一驱动源;13、充电模块;21、第二储液箱;22、第二驱动源;23、充电枪;30、加热器;31、第三储液箱;32、第三驱动源;33、充电电池;40、换热模块;41、第四储液箱;42、第四驱动源;43、第四换热器;44、压缩机;45、节流元件;5、智能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4,充电桩包括至少一第一循环冷却组件、至少一第二循环冷却组件、至少一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和至少一散热组件;第一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一储液箱11、第一驱动源12和充电模块13,第一储液箱11用于存储第一冷却液,第一驱动源12用于驱动第一冷却液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第二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二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和充电枪23,第二储液箱21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第二驱动源22用于驱动第二冷却液在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三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三储液箱31、第三驱动源32和充电电池33,第三储液箱31用于存储第三冷却液,第三驱动源32用于驱动第三冷却液在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充电枪23和充电电池33均电连接于充电模块13;散热组件用于冷却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
在第一驱动源12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冷却液可以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充电模块13的冷却,在第二驱动源22的驱动作用下,第二冷却液可以在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充电枪23的冷却,在第三驱动源32的驱动作用下,第三冷却液可以在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充电电池33的冷却,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均经过散热组件,因此,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和第三冷却液均可以被散热组件冷却,以实现循环冷却。本方案采用一个散热组件对三个冷却循环回路进行冷却,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和充电电池33可以分别对应一个冷却循环回路,同时实现了对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和充电电池33的冷却,并且,采用液冷方式的冷却效果更好,噪声更小,可以提高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和充电电流,提高充电效率,而且,充电电池33可以为断电区域提供稳定、快速的充电电源,采用液冷方式可以减少外露部件,防护等级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各个模块的排布顺序可以不同。具体的,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各模块沿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的排列顺序可以为:第一储液箱11、第一驱动源12、充电模块13和散热组件依次排布;或者,第一储液箱11、第一驱动源12、散热组件和充电模块13依次排布;或者,第一储液箱11,充电模块13、第一驱动源12和散热组件依次排布;或者,第一储液箱11、充电模块13、散热组件和第一驱动源12依次排布;或者,第一储液箱11、散热组件、第一驱动源12和充电模块13依次排布;或者,第一储液箱11、散热组件、充电模块13和第一驱动源12依次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各个模块的排布顺序可以不同。具体的,在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各模块沿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的排列顺序可以为:第二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充电枪23和散热组件依次排布;或者,第二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散热组件和充电枪23依次排布;或者,第二储液箱21,充电枪23、第二驱动源22和散热组件依次排布;或者,第二储液箱21、充电枪23、散热组件和第二驱动源22依次排布;或者,第二储液箱21、散热组件、第二驱动源22和充电枪23依次排布;或者,第二储液箱21、散热组件、充电枪23和第二驱动源22依次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各个模块的排布顺序可以不同。具体的,在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各模块沿第三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的排列顺序可以为:第三储液箱31、第三驱动源32、充电电池33和散热组件依次排布;或者,第三储液箱31、第三驱动源32、散热组件和充电电池33依次排布;或者,第三储液箱31,充电电池33、第三驱动源32和散热组件依次排布;或者,第三储液箱31、充电电池33、散热组件和第三驱动源32依次排布;或者,第三储液箱31、散热组件、第三驱动源32和充电电池33依次排布;或者,第三储液箱31、散热组件、充电电池33和第三驱动源32依次排布。
应当理解,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各个模块的排列顺序、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各个模块的排布顺序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各个模块的排布顺序互不影响,只要满足三个冷却循环回路共用一个散热组件即可。
第一冷却液可以为油、水、空气、丙二醇或乙二醇等;第二冷却液可以为油、水、空气、丙二醇或乙二醇等;第三冷却液可以为油、水、空气、丙二醇或乙二醇等。第一驱动源12、第二驱动源22和第三驱动源32均可以采用泵体。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功能模块(充电模块13、充电电池33和充电枪23)温度过低而影响工作状态,充电桩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至少之一内的至少一个加热器30(图2),在相应的冷却循环回路中,加热器30的位置可以设置在相应冷却循环回路内任意两个相邻的模块之间。加热器30可以用于加热对应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从而将热量带给对应的功能模块,使相应的功能模块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工作可靠性。
冷却循环回路中的相邻功能模块之间可以连接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可以是硬质管道也可以是软质管道,具体可以根据相邻功能模块的相对位置关系来选用,例如,如果相邻的功能模块位置相对固定的话,选用硬质管道,如果相邻的功能模块位置在使用时会变化的话,选用软质管道,无论冷却管道采用何种形式,冷却管道的外侧均可以包覆保温层,保温层可以采用泡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等等,保温层也可以采用陶瓷纤维毯、硅酸铝毡、氧化铝、碳化硅纤维、气凝胶毡、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微纳隔热、发泡水泥等材料,上述各种材料可以混合使用,并且,混合时可以采用滑石粉、尼龙、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等材料作为混合剂。用于连通相邻的功能模块的冷却管道的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只要是能供第一冷却液流通并且具有保温功能的管道结构均可。
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对于有热交换的功能模块,例如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充电电池33和散热组件,内部可以设置有热交换结构,应当理解,由于冷却循环回路是一个闭合回路,对应冷却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在发生热交换时并不会与其他的冷却介质发生物质交换,即对应冷却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仅仅是流经热交换结构内部,然后通过热交换结构实现与对应模块的热交换;对于充电模块13和充电枪23这样的发热功能模块,对应的热交换结构可以设置在发热位置处,例如,热交换结构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发热功能模块中的发热部件,或者,在热交换结构和对应的发热功能模块的发热部件之间设置导热介质,例如导热油、导热胶等等,或者,热交换结构直接作为发热部件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使得热交换过程更为直接高效,冷却效果更好;对于第一换热器这样的散热模块,其热交换结构也可以参考前述方式的设置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充电模块13,具体的,在并联的多个充电模块13前,第一冷却液可以由一路分为与充电模块13数量一致的多路,各分离路的第一冷却液分别流经对应的充电模块13,最后再汇成一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也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充电枪23,在并联的多个充电枪23前,第二冷却液可以由一路分为与充电枪23数量一致的多路,各分离路的第二冷却液分别流经对应的充电枪23,最后再汇成一路;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也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充电电池33,在并联的多个充电电池33前,第三冷却液可以由一路分为与充电电池33数量一致的多路,各分离路的第三冷却液分别流经对应的充电电池33,最后再汇成一路。这样,可以实现多个充电模块13、多个充电枪23和/或多个充电电池33的冷却,更加高效,在此基础上,对于存在多路冷却液(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或第三冷却液)的结构处,可以设置由控制器控制的阀门,阀门优选为电磁阀,并且可以是流量阀,控制器可以根据当前路的冷却液对应的功能模块(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或充电电池33)的发热状态来控制该路阀门的动作,例如,当对应的功能模块的当前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该阀门打开或者控制该阀门加大流通量,当对应的功能模块的当前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该阀门关闭或者控制该阀门减小流通量,此外,第一驱动源12(或第二驱动源22、第三驱动源32)也可以由控制器控制,即当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所有自发热的功能模块(或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所有自发热的功能模块)的当前温度均低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源12(或第二驱动源22、第三驱动源32)关闭或者减小输出功率,当第一(或第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存在某自发热的功能模块超过对应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或第二、第三)驱动源工作或者增大输出功率,通过控制对应路的冷却液的流量,可以更为灵活高效地实现对应功能模块的冷却,更为节能。应当理解,前述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和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对应的自发热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适应性设定,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应当低于对应的功能模块的极限高温工作温度,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低于对应功能模块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三预设温度阈值低于对应功能模块的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桩还可以包括与第一驱动源12、第二驱动源22、第三驱动源32、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充电电池33、散热组件和加热器30中的至少一个信号连接的智能控制组件5,智能控制组件5用于调控其信号连接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此处的智能控制组件5也可以作为前述的控制器来执行前述控制器实现的动作,此外,智能控制组件5可以通过调节相应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来调整相应性能,从而实现高效充电,提高充电可靠性的功能。智能控制组件5的调控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和充电电池3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替换为采用风冷方式冷却。通过液冷和风冷组合冷却的方式更为灵活,冷却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块13、充电枪23和充电电池33也可以包含在冷却循环回路的同时还采取风冷方式冷却,这样,既能用液冷方式冷却又能用风冷方式冷却,调控冷却效果时效率更高,并且,可靠性更好。
散热组件包括换热模块40和散热模块,换热模块40用于冷却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散热模块连接于换热模块40,散热模块用于导出换热模块40的热量。并且,换热模块40可以包括共用换热器,共用换热器连接于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第三冷却循环回路;或者,换热模块40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内的第一换热器、连接于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内的第二换热器和连接于第三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三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散热模块依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模块可以有三种设置形式:
在第一种设置形式中,如图1和2,采用风冷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模块包括第四储液箱41、第四驱动源42和第四换热器43,第四储液箱41、换热模块40、第四驱动源42和第四换热器43连接成闭合的散热循环回路,第四储液箱41用于存储第四冷却液,第四驱动源42用于驱动第四冷却液在散热循环回路中流动。
第四换热器43可以包括散热结构和冷却风机,散热结构连接于散热循环回路中,冷却风机用于驱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散热结构。在第一种设置形式的散热循环回路中,第四储液箱41、换热模块40、第四驱动源42和第四换热器43可以沿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或者,第四储液箱41、换热模块40、第四换热器43和第四驱动源42可以沿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或者,第四储液箱41、第四驱动源42、换热模块40和第四换热器43可以沿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或者,第四储液箱41、第四驱动源42、第四换热器43和换热模块40可以沿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或者,第四储液箱41、第四换热器43、第四驱动源42、换热模块40可以沿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或者,第四储液箱41、第四换热器43、换热模块40和第四驱动源42沿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与冷却循环回路类似,在散热循环回路中,相邻的功能模块(第四储液箱41、换热模块40、第四驱动源42或第四换热器43)之间可以通过散热管道连通,第四冷却液可以采用油、水、空气、丙二醇或乙二醇等等。散热循环回路中的第四冷却液经过换热模块40时,仅发生热量交换,不发生物质交换,即在换热模块40中,可以有至少两个分离的通道,第一冷却液和第四冷却液流经换热模块40的不同通道,并且,第一冷却液流经的通道和第四冷却液流经的通道之间具有导热结构,从而实现第一冷却液和第四冷却液之间的热量交换。应当理解,当第四换热器43和换热模块40相邻时,第四换热器43和换热模块4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相互分离的结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在本方案的构思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第二种设置形式中,如图3,采用水冷的方式散热,这种情况下,散热模块包括与换热模块40相连的第四驱动源42,第四驱动源42用于连接外界水源,第四驱动源42用于驱动外界水源流经换热模块40,外界水源流经换热模块40时与换热模块40内的第一冷却液发生热交换。第四驱动源42可以是水泵,可以直接连接水源供给处,经换热模块40换热后的热水可以传输到冷却塔,或者用于二次使用,以节约热量。
在第三种设置形式中,如图4,采用机械压缩制冷的方式,散热模块包括压缩机44、第四换热器43和节流元件45,压缩机44、第四换热器43、节流元件45和第一换热器依次构成散热循环回路,散热循环回路内填充冷却介质,压缩机44用于压缩冷却介质并驱动冷却介质朝第四换热器43流动。第四换热器43包括冷凝管和冷却风机,冷却介质流经冷凝管的内部,冷却风机用于驱动外界的空气流经冷凝管的外表面。冷却介质可以采用氨、氟利昂和烃类等等。冷却介质在压缩机44时被压缩,然后流向第四换热器43冷却,再经过节流元件45,最后在第一换热器内蒸发吸热,从而实现与冷却循环回路内的第一冷却液的热量交换。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设置方式中的第四驱动源42和压缩机44也可以由控制器控制,即当所有功能模块的当前温度均低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器还可以控制第四驱动源42(压缩机44)关闭或者减小输出功率,当存在某(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功能模块超过对应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器还控制第四驱动源42(压缩机44)工作或者增大输出功率,这样可以适配冷却需要,更为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循环冷却组件、至少一第二循环冷却组件、至少一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和至少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一储液箱、第一驱动源和充电模块,所述第一储液箱用于存储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第二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二储液箱、第二驱动源和充电枪,所述第二储液箱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冷却液在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第三循环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三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三储液箱、第三驱动源和充电电池,所述第三储液箱用于存储第三冷却液,所述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冷却液在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充电枪和所述充电电池均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至少之一内的至少一个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第三驱动源、所述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枪、所述充电电池、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信号连接的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智能控制组件用于调控其信号连接的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枪和所述充电电池中的至少一个替换为采用风冷方式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换热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用于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所述散热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导出所述换热模块的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共用换热器,所述共用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
或者,所述换热模块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二换热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冷却循环回路的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散热模块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四储液箱、第四驱动源和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换热模块、所述第四驱动源和所述第四换热器连接成闭合的散热循环回路,所述第四储液箱用于存储第四冷却液,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循环回路中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换热模块、所述第四驱动源和所述第四换热器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换热模块、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四驱动源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驱动源、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第四换热器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驱动源、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换热模块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驱动源、所述换热模块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第四储液箱、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第四驱动源沿所述第四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与所述换热模块相连的第四驱动源,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连接外界水源,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外界水源流经所述换热模块,所述外界水源流经所述换热模块时与所述换热模块内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发生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压缩机、第四换热器和节流元件,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和所述换热模块依次构成散热循环回路,所述散热循环回路内填充冷却介质,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冷却介质并驱动所述冷却介质朝所述第四换热器流动。
CN202123072163.5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充电桩 Active CN216783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2163.5U CN216783280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2163.5U CN216783280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3280U true CN216783280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2163.5U Active CN216783280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3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380B (zh) 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07220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及其电池模组热管理单元
CN110061323B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07732371B (zh) 储热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2207317B (zh) 太阳能空调冷暖综合供给系统
CN209487668U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
CN112373353A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系统的协同管理系统
CN111231619A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2339614A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系统的协同管理方法
CN216659503U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
WO2024007935A1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16783280U (zh) 一种充电桩
CN114084007A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216659606U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116379633A (zh) 一种户用储能设备的热管理系统
CN216659605U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216659608U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215675899U (zh) 热泵温控系统及车辆
CN108312866A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加热管理系统及动力电池
CN207842707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加热管理系统及动力电池
CN111354995B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4211982A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111114263A (zh) 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662215U (zh) 一种电力机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力机车
CN220963486U (zh) 电化学储能系统用的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