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7554U - 一种营养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营养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7554U
CN216777554U CN202122914701.4U CN202122914701U CN216777554U CN 216777554 U CN216777554 U CN 216777554U CN 202122914701 U CN202122914701 U CN 202122914701U CN 216777554 U CN216777554 U CN 216777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junum
tube
stomach
mai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47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亚渝
唐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1229147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7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7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7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营养管,其包括:空肠管主体,其一端设有空肠主管开口,远离所述空肠主管开口的一端设有空肠主腔孔;串珠,其设置于所述空肠管主体内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的一端,所述串珠设有沿所述空肠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通过将空肠营养管的串珠由实心改为空心,将空肠营养管主腔开口的位置由侧面改为端部,在发生堵管时可以直接将堵塞物由串珠的通孔疏通至主腔开口排出,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营养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营养管。
背景技术
营养可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底物,营养支持可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口腔疾病、吞咽问题、神经系统疾病、昏迷、气管插管等原因,无法自主经口进食来摄取营养,需要采用经胃管或空肠营养管的途径鼻饲营养液。
相关技术中,采用普通鼻胃管喂养可能会出现胃潴留、返流误吸等导致吸入性肺炎。空肠营养管经鼻腔置入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返流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营养液被直接吸收,患者耐受性好,是临床实施肠内营养公认比较安全的喂养途径。
但是,因空肠营养管的放置技术要求较普通胃管高,且管腔较细,因此发生堵管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营养管,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肠营养管因放置技术要求较高管腔较细,发生堵管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营养管,其包括:空肠管主体,其一端设有空肠主管开口,远离所述空肠主管开口的一端设有空肠主腔孔;串珠,其设置于所述空肠管主体内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的一端,所述串珠设有沿所述空肠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内设置导丝,所述导丝沿所述空肠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穿插于所述空肠管主体内,所述导丝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肠管主体的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空肠侧腔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的内侧沿所述空肠侧腔孔的边缘设有一圈凸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的一侧并排设置有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靠近所述空肠主管开口的一端设有胃主管开口,所述胃管主体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的一端设有胃主腔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肠管主体的长度,所述胃主管开口与所述空肠主管开口平齐,所述胃主腔孔位于所述空肠主管开口与所述空肠主腔孔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靠近所述胃主腔孔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胃侧腔孔,所述胃侧腔孔位于所述胃管主体远离所述空肠管主体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的内侧沿所述胃侧腔孔的边缘设有一圈凸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部分与所述空肠管主体贴合,所述胃管主体靠近所述胃主管开口的部分与所述空肠管主体分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和所述胃管主体的内部和外部均涂有遇水可变光滑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营养管,通过将空肠营养管的串珠由实心改为空心,将空肠营养管主腔开口的位置由侧面改为端部,在发生堵管时可以直接将堵塞物由串珠的通孔疏通至主腔开口排出,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的空肠侧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的串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空肠管主体;11、空肠主管开口;12、空肠主腔孔;13、空肠侧腔孔;2、串珠;3、导丝;4、胃管主体;41、胃主管开口;42、胃主腔孔;43、胃侧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营养管,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肠营养管因放置技术要求较高管腔较细,发生堵管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其可以包括:空肠管主体1,其一端设有空肠主管开口11,远离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的一端设有空肠主腔孔12;串珠2,其设置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内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12的一端,所述串珠2设有沿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相关技术中的空肠营养管金属串珠位于前端,但是是实心的,使得管路的主腔开口不在最前端而在距最前端有一段距离的侧边,在置管时无法直接使用注水法打开幽门,本实施例中,将串珠2改为具有通孔的空心圆柱形,空肠主腔孔12设置在空肠管主体1的端部,更加方便置管,且后期若发生堵管情况更加容易再通,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由于营养管是软管,串珠2可以为整个管路提供一个向下的重力,更利于营养管到达位置同时方便后期在判断空肠营养管是否到位提供影像学显影;空肠主腔孔12在最前端,方便在置管时使用注水法将水直接冲击幽门打开幽门或刺激幽门收缩进而使空肠管主体1通过幽门。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1内可以设置导丝3,所述导丝3沿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方向穿插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内,所述导丝3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导丝3为一根细长的金属丝,空肠管主体1长120cm,导丝长度119cm,稍短于空肠管主体1,导丝3用于空肠管主体1在人体中下降时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出现堵管也可以用导丝3再通,也可以方便后期在判断空肠营养管是否到位提供影像学显影。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1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12的一端侧壁上可以设有空肠侧腔孔13,本实施例中,营养液既可以由空肠主腔孔12流出,也可以由空肠侧腔孔13流出,若空肠主腔孔12堵塞了,还可以使用空肠侧腔孔13继续喂养,避免了因为一个孔堵塞而无法再继续使用的情况。
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内侧沿所述空肠侧腔孔13的边缘设有一圈凸起,本实施例中,空肠侧腔孔13的内侧设置凸起可以将导丝3挡住,可以避免后期出现堵管用导丝3再通时,导丝3从空肠侧腔孔13穿出,损伤消化道的情况。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一侧可以并排设置有胃管主体4,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的一端设有胃主管开口41,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12的一端设有胃主腔孔42,本实施例中,空肠管主体1于胃管主体4是两个单独管腔,若有患者鼻饲营养液的同时需胃肠减压,可将负压鼓连接至胃主管开口41处进行胃肠减压。
参见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胃管主体4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所述胃主管开口41可以与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平齐,所述胃主腔孔42可以位于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与所述空肠主腔孔12之间,本实施例中,胃管主体4长75cm,比空肠管主体1短45cm,刚好是幽门至空肠的距离,由于空肠管主体1和胃管主体4黏贴在一起,下放到人体时是同时下降,在空肠管主体1到达空肠位置时,胃管主体4就可以到达胃部,通过集胃管空肠营养管于一体,在空肠喂养的同时可实现胃肠减压。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胃主腔孔42的一端侧壁上可以设有胃侧腔孔43,所述胃侧腔孔43位于所述胃管主体4远离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营养液既可以由胃主腔孔42流出,也可以由胃侧腔孔43流出,若胃主腔孔42堵塞了,还可以使用胃侧腔孔43继续喂养,避免了因为一个孔堵塞而无法再继续使用的情况,同时胃侧腔孔43设置于与空肠管主体1相背的一侧,避免空肠管主体1将胃侧腔孔43的开口堵住。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4的内侧沿所述胃侧腔孔43的边缘设有一圈凸起,本实施例中,胃侧腔孔43的内侧设置凸起可以将导丝3挡住,由于其内小外大的形状,可以避免后期出现堵管用导丝3再通时,导丝3从胃侧腔孔43穿出,损伤消化道的情况。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管主体4可以部分与所述空肠管主体1贴合,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胃主管开口41的部分与所述空肠管主体1分离,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胃管主体4靠近胃主管开口41的一段与空肠管主体1分离,在打入营养液或连接负压鼓时可以各自对准需要的开口,互不干扰,使用方便。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肠管主体1和所述胃管主体4的内部和外部均可以涂有遇水可变光滑的涂层,遇水即被激活而变得光滑,在置管时更加顺畅,方便置管和拔出导丝。
在置管前,测量发际线至剑突至右下腹至脐周的体表距离即为该患者营养管放置的长度,使用生理盐水润滑管道外壁,使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从空肠主管开口11注入空肠管主体1,使管道内壁润滑;置管时,一手持空肠管主体1,一手将剩下管路盘于手中,将空肠管主体1前端经患者鼻腔缓慢插入,15cm时嘱患者吞咽,顺势将导管往下置入到达食管,缓慢置管,当置入45-55cm时停止置管,使用听诊器放置于患者左上腹,同时使用注射器经空肠主管开口11注气,气体会通过空肠侧腔孔13、空肠主腔孔12冲出,产生气过水声,表示管路已达胃部;将患者调整至右侧卧位,缓慢置管,约15-20cm时将听诊器放置右下腹,同时从空肠主管开口11注气,可听见气过水声,表示空肠主腔孔12已至幽门处,此时可使用注射器经空肠主管开口11处注温水,水经空肠侧腔孔13、空肠主腔孔12流出,刺激幽门或直接打开幽门,同时缓慢置入营养管,当有落空感,管路下滑很顺畅,表示营养管前端已通过幽门;继续缓慢置入营养管,当听到气过水声最强音位于脐周时,初步判断营养管已到达空肠位置;在鼻腔处固定营养管,通知床边X线检查,X线结果可看到整个金属做成的导丝3经食管至胃通过幽门到达空肠,可在空肠看见串珠2显影,可确定营养管已到达空肠位置,将导丝3缓慢拔出,经空肠主管开口11鼻饲营养液;若有患者鼻饲营养液的同时需胃肠减压,可将负压鼓连接至胃主管开口41处进行胃肠减压,后期如遇到空肠腔堵管的情况,可使用导丝3经空肠腔缓慢插入至空肠主腔孔12处,对空肠管主体1进行疏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的原理为:
通过将金属串珠改为空心圆柱形,管腔主腔孔设置在最前端,更加方便置管,且后期若发生堵管情况更加容易再通,不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整个营养管无论是胃管腔还是空肠腔均有一个主腔孔与两个侧腔孔,避免了因为一个孔堵塞而无法再继续使用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营养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空肠管主体(1),其一端设有空肠主管开口(11),远离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的一端设有空肠主腔孔(12);
串珠(2),其设置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内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12)的一端,所述串珠(2)设有沿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肠管主体(1)内设置导丝(3),所述导丝(3)沿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方向穿插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内,所述导丝(3)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肠管主体(1)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1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空肠侧腔孔(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内侧沿所述空肠侧腔孔(13)的边缘设有一圈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胃管主体(4),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的一端设有胃主管开口(41),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空肠主腔孔(12)的一端设有胃主腔孔(4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主体(4)的长度小于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长度,所述胃主管开口(41)与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平齐,所述胃主腔孔(42)位于所述空肠主管开口(11)与所述空肠主腔孔(12)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胃主腔孔(4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胃侧腔孔(43),所述胃侧腔孔(43)位于所述胃管主体(4)远离所述空肠管主体(1)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主体(4)的内侧沿所述胃侧腔孔(43)的边缘设有一圈凸起。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主体(4)部分与所述空肠管主体(1)贴合,所述胃管主体(4)靠近所述胃主管开口(41)的部分与所述空肠管主体(1)分离。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肠管主体(1)和所述胃管主体(4)的内部和外部均涂有遇水可变光滑的涂层。
CN202122914701.4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营养管 Active CN216777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4701.4U CN216777554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营养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4701.4U CN216777554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营养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7554U true CN216777554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4701.4U Active CN216777554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营养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7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32877B1 (en) Ostomy tube placement tip
US4594074A (en) Non-occluding high flow enteral feeding tube
JPH0318378A (ja) 胃瘻設置用チューブ
ITMI980130A1 (it) Tubo per l'alimentazione intestinale in particolare per il trattamento nutrizionale o medicinale di un paziente
CN206548842U (zh) 一种多腔可视性鼻肠管
CN216777554U (zh) 一种营养管
CN206482869U (zh) 一种胃肠减压鼻饲营养管
CN212997509U (zh) 鼻肠管
CN217472409U (zh) 一种胃造瘘空肠管
CN210750341U (zh) 一种内镜引导下的鼻胃肠管
CN219763988U (zh) 一种三腔液囊超声显影的鼻空肠管
CN201969174U (zh)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CN213251381U (zh)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置管的导管
CN215821732U (zh) 一种鼻肠管置入用套管
CN214859358U (zh) 一种方向可调型盲插胃肠营养管
CN217660780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经皮胃造瘘空肠管
CN216091485U (zh) 一种新型ab式鼻肠管
CN214969343U (zh) 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
CN213346907U (zh) 一种鼻饲管结构
CN108434582A (zh) 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
CN212547675U (zh) 一种鼻空肠管
CN215780046U (zh) 一种可分离鼻胃肠管
CN211326987U (zh) 一种多功能胃肠减压营养管
CN2289570Y (zh) 多功能肠胃管
CN215740569U (zh) 一种抗扁瘪鼻肠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