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4665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4665U
CN216774665U CN202122640891.5U CN202122640891U CN216774665U CN 216774665 U CN216774665 U CN 216774665U CN 202122640891 U CN202122640891 U CN 202122640891U CN 216774665 U CN216774665 U CN 216774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ing
power
push rod
rotat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08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熙
何林
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08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4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4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4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动力舱、俯仰机构和支撑架。动力舱设置于支撑座上;俯仰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稳定架,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动力舱上,且驱动机构具有伸缩端,稳定架设置于动力舱上,并位于驱动机构背向伸缩端的一侧。伸缩端和支撑架转动连接,稳定架具有至少两个承托端,各承托端均和支撑架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申请支撑装置通过伸缩机构中伸缩端以及两个承托端三个支撑点实现对支撑架进行支撑,伸缩端以及两个承托端三个支撑点降低了俯仰机构的重心,从而也降低了该支撑装置的整体重心,以提高该支撑装置支撑太阳能板时的稳定性,防止该支撑装置因重心不稳而造成倾倒的现象。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充电装置角度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户外电源的应用也愈发广泛。现有的户外电源具备太阳能充电功能,即电源能够外接太阳能板而进行充电。为了便于对电源进行太阳能充电,市面也出现了具有光线追踪功能的太阳能板支撑装置。
该太阳能板的支撑装置主要是用于追踪太阳的方位,以便于太阳能板始终正对与太阳,从而使太阳能板达到对电源最佳的充电效果。在支撑装置追踪太阳方位时,需要支撑装置能够进行转动和俯仰动作,以调节太阳能板对正太阳位置。
现有的支撑装置的中,俯仰机构与支撑装置上的支撑架采用单一位置连接,如此,在对支撑架进行角度调节时,因支撑架的重心较高而导致支撑架的姿态不稳,尤其是支撑架上连接有重量较大的太阳能板时,容易使支撑装置整体倾倒。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装置容易倾倒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太阳能板,包括:
支撑座;
动力舱,所述动力舱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
俯仰机构,所述俯仰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稳定架,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动力舱上,且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伸缩端,所述稳定架设置于所述动力舱上,并位于所述驱动机构背向所述伸缩端的一侧;
支撑架,所述伸缩端和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架具有至少两个承托端,各所述承托端均和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动力舱的转动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所述伸缩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各所述承托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且为第三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平行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机本体伸缩的推杆;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连接于所述推杆,并能够沿所述推杆的轴向,随同所述推杆运动;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舱,所述电机本体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内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设有抵接筋条,所述抵接筋条用于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
所述内壳体对齐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的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铜套,所述转动销与所述铜套转动配合,且所述转动销穿过所述铜套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铜套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齿牙,若干第一齿牙沿所述铜套的周向依次排布,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
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舱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舱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舱外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动力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架包括:
固定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舱;
平衡件,所述平衡件平行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线,且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
至少两个作为所述承托端的转动连接件,各所述转动连接件均连接于所述平衡件。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直杆段和弯杆段;
所述直杆段一端固定于所述动力舱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舱外部,所述弯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直杆段位于所述动力舱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杆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支撑架延伸并和所述平衡件相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平衡件沿其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平衡件沿其高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稳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和所述弯杆段朝向所述支撑架延伸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固定连接件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沿所述第三转动轴线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固定连接件,所述平衡件适配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架还包括加强杆;
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加强杆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直杆段并位于所述动力舱的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座、动力舱、俯仰机构和支撑架,其中,动力舱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俯仰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稳定架,驱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动力舱,且驱动机构的转动轴线与支撑架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动力舱的转动轴线垂直;稳定架上具有两个和支撑架转动连接的承托端,动力舱带动驱动机构、稳定架以及支撑架相对支撑座转动,以实现支撑架带动太阳能电板实现旋转运动,驱动机构中的伸缩端在伸缩时,驱动支撑架相对动力舱转动,从而使支撑架带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在支撑架驱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过程中,驱动机构中的伸缩端以及两个承托端实现对支撑架进行三点支撑,以降低俯仰机构的重心,从而也降低了该支撑装置的整体重心,进而提高该支撑装置中的支撑架在支撑太阳能板时的稳定性,防止该支撑装置因重心不稳而造成倾倒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仰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支撑座; 20、动力舱; 21、固定壳体;
22、固定座; 23、驱动单元; 24、动力输出盘;
25、支撑盘件; 26、转盘轴承; 27、控制单元;
30、俯仰机构; 40、驱动机构; 41、推杆电机;
42、内壳体; 43、外壳体; 44、铜套;
50、稳定架; 51、固定件; 52、平衡件;
53、转动连接件; 54、固定连接件; 55、加强杆;
60、支撑架; 61、第一连接件; 62、第二连接件;
63、支撑件; 64、连接块;
211、上壳体; 212、下壳体; 231、驱动电机;
232、驱动齿轮; 233、外齿轮; 411、电机本体;
412、推杆; 421、第一子壳体; 431、第二子壳体;
432、抵接筋条; 441、第一齿牙; 511、直杆段;
512、弯杆段; 541、固定孔;
4121、转动销; 4211、通孔; 4212、第二齿牙;
a1、第一转动轴线; a2、第二转动轴线; a3、第三转动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户外电源的应用也愈发广泛。现有的户外电源具备太阳能充电功能,即电源能够外接太阳能板而进行充电。为了便于对电源进行太阳能充电,市面也出现了具有光线追踪功能的太阳能板支撑装置。
该太阳能板的支撑装置主要是用于追踪太阳的方位,以便于太阳能板始终正对与太阳,从而使太阳能板达到对电源最佳的充电效果。在支撑装置追踪太阳方位时,需要支撑装置能够进行转动和俯仰动作,以调节太阳能板对正太阳位置。
现有的支撑装置的中,俯仰机构30与支撑装置上的支撑架60采用单一位置连接,如此,在对支撑架60进行角度调节时,因支撑架60的重心较高而导致支撑架60的姿态不稳,尤其是支撑架60上连接有重量较大的太阳能板时,容易使支撑装置整体倾倒。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装置容易倾倒的技术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太阳能板,包括支撑座10、动力舱20、俯仰机构30和支撑架60。动力舱20设置于支撑座10上;俯仰机构30包括驱动机构40和稳定架50,驱动机构40转动设置于动力舱20上,且驱动机构40具有伸缩端S1,稳定架50设置于动力舱20上,并位于驱动机构40背向伸缩端S1的一侧。伸缩端S1和支撑架60转动连接,稳定架50具有至少两个承托端S2,各承托端S2均和支撑架60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40相对于动力舱20的的转动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a1,伸缩端S1相对于支撑架60的转动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a2,各承托端S2相对于支撑架60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且为第三转动轴线a3,第一转动轴线a1、第二转动轴线a2和第三转动轴线a3平行设置。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座10、动力舱20、俯仰机构30和支撑架60,其中,动力舱20转动连接在支撑座10上,俯仰机构30包括驱动机构40和稳定架50,驱动机构40转动连接在动力舱20,第一转动轴线a1、第二转动轴线a2以及第三转动轴线a3平行,并与动力舱20的转动轴线垂直;动力舱20带动驱动机构40、稳定架50以及支撑架60相对支撑座10转动,以实现支撑架60带动太阳能电板实现旋转运动,稳定架50上具有两个和支撑架60转动连接的承托端S2,驱动机构40中的伸缩端S1在伸缩时,驱动支撑架60相对动力舱20转动,从而使支撑架60带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在支撑架60驱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过程中,驱动机构40中的伸缩端S1以及两个承托端S2实现对支撑架60进行三点支撑,以降低支撑架60的重心,从而也降低了该支撑装置的整体重心,进而提高该支撑装置中的支撑架60在支撑太阳能板时的稳定性,防止该支撑装置因重心不稳而造成倾倒的现象。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1至图3,支撑架60包括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和若干支撑件63。第一连接件61沿伸缩端S1的伸缩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6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61对称设置于驱动机构40的两侧。第二连接件62轴向平行于第二转动轴线a2,且第二连接件62轴向的两端与两个第一连接件61一一对应连接。稳定架50上的承托端S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承托端S2对称设置在驱动机构40的两侧,两个第一连接件61分别与两个承托端S2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件62上连接有用于使伸缩端S1与第二连接件62相对转动的连接块64,连接块64具有以第二转动轴线a2为转动中心的转动部。驱动机构40的伸缩端S1与连接块64转动连接。两个承托端S2和驱动机构40上的连接块64构成对支撑架60的三点支撑,以降低该支撑装置的重心,从而提高该支撑装置在驱动太阳能板在进行转动或俯仰机构30时的稳定性。
支撑件63的数目为四个,每个第一连接件61延伸方向均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件63,用于对于太阳能板相对的两侧进行固定。
动力舱20设置在支撑座10并与支撑座10转动连接,且动力舱20驱动支撑架60转动,用于使支撑架60带动太阳能板进行旋转运动。俯仰机构30中的驱动机构40以第一转动轴线a1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于动力舱20,并随动力舱20同步转动,且驱动机构40的伸缩端S1沿其伸缩方向伸缩,伸缩端S1伸缩时,支撑架60以第二转动轴线a2为转动中心与伸缩端S1相对转动,且在伸缩端S1伸缩时,支撑架60还以第三转动轴线a3为转动中心转动,以带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驱动机构40包括推杆电机41内壳体42和外壳体43。其中,推杆电机41包括电机本体411以及连接于电机本体411并能够相对于电机本体411伸缩的推杆412。内壳体42连接于推杆412,并能够沿推杆412的轴向,随同推杆412运动。外壳体43转动连接于动力舱20,电机本体411连接于外壳体43内部,且内壳体42滑动连接于外壳体43内。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内壳体42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壳体421,两个第一子壳体421分别位于推杆412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壳体421均与推杆412远离电机本体411的一端固定连接。
外壳体43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二子壳体431,两个第二子壳体431固定连接后形成有一个空腔,且该空腔的一端具有用于内壳体42与外壳体43相对滑动敞口,该空腔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外壳体43的封闭端以第一转动轴线a1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在动力舱20,电机本体411固定在空腔的内,推杆412带动内壳体42由空腔内滑出,且推杆412远离电机本体411的一端与连接块64转动连接,从而使推杆412推动支撑架60进行俯仰运动时,推杆412与连接块64之间相对转动,以便于驱动机构40驱动支撑架60带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外壳体43的内侧壁设有抵接筋条432,抵接筋条432用于与内壳体42的外侧壁抵接,用于限定内壳体42的运动方向,以及降低内壳体42和外壳体43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二子壳体431的内侧壁凸设有网格状的抵接筋条432,一方面,抵接筋条432与第一子壳体421的外侧壁抵接接触,用于对内壳体42进行限位,避免内壳体42相对于外壳体43滑动时产生晃动;另一方面,抵接筋条432使第二子壳体431的内侧壁与第一子壳体421的外侧壁的接触为线接触,以降低内壳体42与外壳体43滑动时的摩擦力。同时,抵接筋条432呈网格状分布于第二子壳体431的内侧壁,以增强外壳体43的整体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推杆412远离电机本体41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4121,内壳体42对齐于推杆412远离电机本体411的一端的端部开设有通孔4211,通孔4211内嵌设有铜套44,转动销4121与铜套44转动配合,且转动销4121穿过铜套44与支撑架60转动连接,用于使内壳体42对齐于推杆412远离电机本体411的一端与支撑架60之间转动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推杆412远离电机本体411的一端设置用于与有转动销4121,转动销4121关于推杆412对称设置,且转动销4121的轴向平行于第二转动轴线a2。每个第一子壳体421对其推杆412设有转动销4121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孔4211,通孔4211内嵌设有铜套44,转动销4121转动转动连接在铜套44内,且转动销4121贯穿铜套44后与连接块64转动连接,通过在通孔4211内嵌设铜套44,以降低转动轴与通孔4211之间的磨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铜套44朝向通孔4211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齿牙441,若干第一齿牙441沿铜套44的周向依次排布,通孔4211的内壁形成有与第一齿牙441相啮合的第二齿牙4212。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铜套44朝向通孔421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用于限制铜套44转动的第一齿牙441,若干第一齿牙441沿铜套44的周向均匀间隔,通孔4211的内侧壁设有若干第二齿牙4212,且第二齿牙4212的数目与第一齿牙441的数目相等,第一齿牙441啮合于相邻两个第二齿牙4212之间间隙中,以实现将铜套44固定在通孔4211内,同时防止铜套44相对通孔4211转动,以防止通孔4211与铜套44的接触部位产生磨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动力舱20包括固定座22,固定座22一端连接于动力舱20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动力舱20外部,外壳体43与固定座22位于动力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3至图5,动力舱20包括固定壳体21,固定壳体21包括上壳体211以及与上壳体211连接的下壳体212,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固定连接,从而使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之间形成动力腔和电气腔。
动力舱20内部设有驱动单元23、动力输出盘24以及支撑盘件25,支撑盘件25和动力输出盘24均位于动力腔内。支撑盘件25固定在动力腔内,支撑盘件25上连接有转盘轴承26,转盘轴承26的外圈固定连接于支撑盘件25,动力输出盘24连接于动力舱20内部,且动力输出盘24与转盘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支撑盘件25、转盘轴承26以及动力输出盘24同轴设置。
驱动单元23包括驱动电机231、驱动齿轮232、和外齿轮233。驱动电机231的机壳固定在动力输出盘24背离支撑盘件25的一侧,且驱动电机231的驱动轴具有驱动端,驱动端沿动力输出盘24的轴向贯穿动力输出盘24并延伸至动力输出盘24和支撑盘件25之间的空间中,驱动齿轮232套设在驱动端。外齿轮233套设在转盘轴承26的外圈,并与驱动齿轮232啮合,驱动电机231驱动驱动齿轮232转动,从而使驱动齿轮232以支撑盘件25的中轴线为中心,并绕外齿轮233的周向运动,进而使动力输出盘24在来自外齿轮233上的轮齿施加于驱动端上驱动齿轮232的反作用力的驱动下,绕支撑盘件25的中心轴线转动。
固定座22的一端固定于动力输出盘24背离支撑盘件25的一侧,另一端贯穿上壳体211并延伸至动力舱20的外侧,外壳体43的封闭端以第一转动轴线a1位转动中心与固定座22转动连接。
电气腔内置有控制单元27,控制单元27与电机本体411以及驱动电机231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机本体411驱动推杆412伸缩以及驱动电机231转动。
通过将固定座22固定在动力舱20内部的动力输出盘24上,以降低该支撑装置的重心,提高该支撑装置在进行旋转运动时的稳定性。动力输出盘24通过来外齿轮233施加于驱动齿轮232的反作用力的驱动以实现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盘24带动动力舱20转动以及动力输出盘24上的固定座22带动俯仰机构30转动,以实现使支撑架60带动太阳能板进行旋转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稳定架50包括固定件51、平衡件52以及至少两个作为承托端S2的转动连接件53。固定件51一端连接于动力舱20。平衡件52轴向平行于第三转动轴线a3,且连接于固定件51的另一端,各转动连接件53均连接于所述平衡件52。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固定件51连接于动力舱20内部动输出盘背离支撑盘件25的一侧,且固定件51的另一端延伸至动力输出盘24的外侧,平衡件52连接在固定件51位于动力舱20外侧的一端。平衡件52的轴向与第三转动轴线a3平行设置,且平衡件52轴向的两端关于驱动机构40对称,转动连接件5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转动连接件53分别固定在平衡件52轴向的两端,以对应两个承托端S2。两个第一连接件61分别与两个转动连接件53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且在推杆412相对于电机本体411伸缩时,支撑架60中第二连接件62上的连接块64以第二转动轴线a2为转动中心与推杆412相对转动,且在推杆412伸缩时,第一连接件61通过转动连接件53以第三转动轴线a3为转动中心转动,以实现支撑架60带动太阳能板进行俯仰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固定件51包括直杆段511和弯杆段512。直杆段511一端固定于动力舱20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动力舱20外部,弯杆段512的一端与直杆段511位于动力舱20外部的一端连接,弯杆段512的另一端朝向支撑架60延伸并和平衡件52相连接,以便于安装平衡件52。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固定件51包括弯杆段512和直杆段511,沿直杆段511的延伸方向,直杆段511一端固定在动力输出盘24背离支撑盘件25的一侧,另一延伸至动力舱20的外侧。且沿上壳体211指向下壳体212的方向,直杆段511至少部分位于上壳体211内,以及至少部分位于下壳体212内。
弯杆段512的一侧与直杆段511位于动力舱20外侧的一端一体连接,且弯杆段512的另一侧朝向支撑架60延伸并与平衡件52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平衡件52沿其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平衡件52沿其高度方向的尺寸。稳定架50还包括固定连接件54,固定连接件54和弯杆段512朝向所述支撑架60延伸的一端相连接,且固定连接件54开设有固定孔541,固定孔541沿第三转动轴线a3方向延伸并贯穿固定连接件54,平衡件52适配并固定于固定孔541内。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平衡件52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平衡件52高度方向的尺寸,固定连接件54具有一固定孔541,固定孔541沿三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并贯穿固定件51,且固定孔541的形状与平衡件52的截面形状适配,将平衡件52适配于固定孔541内,并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孔541侧壁上的紧固螺栓将平衡件52锁定在固定孔541内,以对平衡件52进行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中,稳定架50还包括加强杆55。固定件51的数量为两个,加强杆55连接于两个固定件51的直杆段511并位于所述动力舱20内部。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固定件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件51对称设置在驱动机构40的两侧,每个固定件51上均具有一直杆段511,加强杆55通过螺栓与两个直杆段511固定连接,用于提高固定件51对平衡件52的支撑强度。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动力舱,所述动力舱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
俯仰机构,所述俯仰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稳定架,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动力舱上,且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伸缩端,所述稳定架设置于所述动力舱上,并位于所述驱动机构背向所述伸缩端的一侧;
支撑架,所述伸缩端和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架具有至少两个承托端,各所述承托端均和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动力舱的转动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所述伸缩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各所述承托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且为第三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机本体伸缩的推杆;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连接于所述推杆,并能够沿所述推杆的轴向,随同所述推杆运动;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舱,所述电机本体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内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设有抵接筋条,所述抵接筋条用于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
所述内壳体对齐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的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铜套,所述转动销与所述铜套转动配合,且所述转动销穿过所述铜套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齿牙,若干第一齿牙沿所述铜套的周向依次排布,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舱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舱外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动力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包括:
固定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舱;
平衡件,所述平衡件平行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线,且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
至少两个作为所述承托端的转动连接件,各所述转动连接件均连接于所述平衡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直杆段和弯杆段;
所述直杆段一端固定于所述动力舱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舱外部,所述弯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直杆段位于所述动力舱外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杆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支撑架延伸并和所述平衡件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件沿其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平衡件沿其高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稳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和所述弯杆段朝向所述支撑架延伸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固定连接件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沿所述第三转动轴线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固定连接件,所述平衡件适配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还包括加强杆;
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加强杆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直杆段并位于所述动力舱的内部。
CN202122640891.5U 2021-10-29 2021-10-29 支撑装置 Active CN216774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0891.5U CN216774665U (zh) 2021-10-29 2021-10-29 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0891.5U CN216774665U (zh) 2021-10-29 2021-10-29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4665U true CN216774665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0891.5U Active CN216774665U (zh) 2021-10-29 2021-10-29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4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98015U (zh) 可调节高度及角度的电脑折叠支架
CN216774665U (zh) 支撑装置
CN217444625U (zh) 一种辐射倾角可调的透镜天线
CN112460420B (zh) 一种具有方便调节功能的监控升降支架
CN103356376A (zh) 一种背垫按摩机芯
CN216851636U (zh) 一种用于车轮的反重力转换结构
CN109962675A (zh) 可折叠光伏发电机构
CN106208925A (zh) 一种便捷的太阳能电池板角度调节设备
CN112744312B (zh) 仿生机器人及其腿部结构
CN211174725U (zh) 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
CN209340190U (zh) 一种风扇摇头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风扇
CN218207162U (zh) 便携式摇头风扇
CN206145370U (zh) 一种可架设在导轨上的矿井虚拟仿真全景相机支架
CN220688526U (zh) 方便组装的模块化液晶显示屏
CN211565912U (zh) 类人形机器人及其腿部结构
CN218237373U (zh) 一种灯具
CN216743525U (zh) 一种带高强度轴臂的云台
CN220957837U (zh) 一种摄像机吊臂
CN210485096U (zh) 一种金融atm摄像机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21354217U (zh) 一种光伏板安装架
CN219354551U (zh) 牙科椅架
CN221280312U (zh) 一种专用于3d复合式轴类及车削零件测量仪的云台结构
CN218095233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摄像头支架
CN220420902U (zh) 一种全方位旋转的天线支架
CN220688961U (zh) 一种灯具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A201,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406, fangz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1,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1st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