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3750U -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3750U
CN216773750U CN202123438097.9U CN202123438097U CN216773750U CN 216773750 U CN216773750 U CN 216773750U CN 202123438097 U CN202123438097 U CN 202123438097U CN 216773750 U CN216773750 U CN 216773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assembly
component
pushing cylinder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80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东泉
马增世
肖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80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3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3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3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头及电器设备,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筒、套环组件和抵推筒,所述连接筒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连接筒两端分别开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套环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套环组件包括第一环状组件,以及第二环状组件;所述抵推筒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抵推筒的位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轴向上可调节,所述抵推筒形成有通孔,所述抵推筒用以沿所述容置腔、通孔轴向抵推所述套环组件,当所述抵推筒抵推所述套环组件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向内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向外膨胀与所述容置腔内壁紧配。本申请的转接头具有稳定的高载流能力。

Description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对于转接头的载流能力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方便实现安装,转接头的容置腔和端子或电缆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由于产品的空间限制,常规结构常常会存在内部空间浪费、接触斑点较少等现象,很难实现较大的载流能力且具有很可靠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转接头,旨在解决提高转接头的载流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接头,该转接头包括:
连接筒,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连接筒两端分别开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套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套环组件包括第一环状组件,以及第二环状组件;
抵推筒,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抵推筒的位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轴向上可调节,所述抵推筒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抵推筒轴向延伸,所述抵推筒用以沿所述容置腔、所述通孔轴向抵推所述套环组件,当所述抵推筒抵推所述套环组件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向内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向外膨胀与所述容置腔内壁紧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推筒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容置腔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适配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外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均具有断口;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所述抵推筒抵推之前,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处于开环状态;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所述抵推筒抵推时,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处于开环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背向其中心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环状组件朝向其中心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斜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斜面适配抵接,或者,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弧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弧面适配抵接。
和/或,所述套环组件朝向所述抵推筒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抵接件朝向所述套环组件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套环组件配合的斜面或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轴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和/或,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轴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所述抵推筒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与所述容置腔内壁保持有间隙,所述第二环状组件与插入所述容置腔的导电元器件保持有间隙;
当所述抵推筒解除对所述套环组件的抵推力时,抵推力消失,所述第一环状组件膨胀,所述第二环状组件收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壁凸设有止位台,所述套环组件位于所述抵推筒与所述止位台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沿所述容置腔的轴向交替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设有如上所述的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环状组件和第二环状组件相配合,实现通过转接头转接的两导电元器件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环状组件和第二环状组件作为通过转接头转接的两导电元器件相连接的触点,能够充分利用所述容置腔的空间,增加触点连接;将两导电元器件分别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插入所述容置腔,再通过抵推筒抵推套环组件,使第一环状组件与两导电元器件相抵接、第二环状组件与容置腔的内壁相抵接、第一环状组件与第二环状组件相抵接,从而增加了上述两导电元器件的连接触点,使转接头的载流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实现使用时和拔出时,较小力进入和分离,减少镀层磨损,工作时两导电元器件与容置腔之间形成较大夹持力,具有抗振动,防冲击效果,且保持稳定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套环组件被抵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套环组件被抵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头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环状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环状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连接筒 11 容置腔
111 第一接口 113 第二接口
13 止位台 20 套环组件
22 第一环状组件 221 内对接面
222 第一斜面 23 第二环状组件
231 外对接面 232 第二斜面
30 抵推筒 31 通孔
33 安装部 331 安装面
50 第一导电元器件 60 第二导电元器件
15 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接头。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筒10、套环组件20和抵推筒30,所述连接筒10形成有容置腔11,所述连接筒10两端分别开有与所述容置腔11连通的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3;所述套环组件20设于所述容置腔11,所述套环组件20包括第一环状组件22,以及第二环状组件23;所述抵推筒30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111,所述抵推筒30的位置在所述容置腔11的轴向上可调节,所述抵推筒30形成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用以将导电元器件套入所述抵推筒30,所述通孔31沿所述抵推筒30轴向延伸,所述抵推筒30用以沿所述容置腔11、所述通孔31轴向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0,导电元器件套入所述通孔31中,当所述抵推筒30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0时,所述抵推筒30一端从所述第一接口111端插入所述容置腔11并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0,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向内收缩与插入所述容置腔11的导电元器件紧配,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向外膨胀与所述容置腔11内壁紧配。
所述连接筒10可以整体为导体形成,在所述连接筒10形成有圆柱形容置腔11,容置腔11的两端形成相对的所述第一接口111和所述第二接口113。也可以在所述连接筒10内部设置导体结构,所述导体结构的内部形成的空腔作为所述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两端形成相对的所述第一接口111和所述第二接口113,两个导电元器件分别从所述第一接口111和所述第二接口113插入所述容置腔11中实现转接。
参照图1和图7,插入所述容置腔11的导电元器件可以为电缆或端子,即所述转接头可用于电缆与电缆的转接、或电缆与端子的转接、或端子与端子的转接。所述第一接口111端插入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接口113端插入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当所述转接头用于电缆与电缆的转接时,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均为电缆;当所述转接头用于端子与端子的转接时,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均为端子;当所述转接头用于电缆与端子的转接时,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其中一者为电缆,另一者为端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置腔11、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和所述套环组件20经所述抵推筒30抵推后形成触点的位置必须具有导电功能,即当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和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与所述连接筒10连接时,电流可以在第一导电元器件50---第一环状组件22---第二环状组件23---第二导电元器件60之间流通。所述抵推筒30既可以为导体结构也可以为非导体结构,当然,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与所述第二元器件的接触触点,通常将所述抵推筒30设置为导体结构。所述容置腔11、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所述套环组件20甚至于所述抵推筒30实现导电功能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在这些部件的表面涂覆导电涂层。导电涂层是由分散性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包覆颗粒等组成。它可以提供极佳的导电性能,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使正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当然,还可以通过直接使用导电材料制作各部件以使其具备导电功能。从制作成本考虑前者更加经济实惠。
还需要注意的是,各部件的导电材质,比如说第一环状组件22和第二环状组件23,可以选用铜或铜合金、银或银合金、铝或铝合金或者不锈钢等导电性较好的金属,银的导电性为其中翘楚,其次是铜,但是因为银的价格比较贵,一般选用导电性比较高的铜或铜合金。
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均具有断口。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上断口的开设提高了两环状组件的形变能力,在所述套环组件20受到所述抵推筒30抵推之前,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处于开环状态;当所述套环组件20受到所述抵推筒30抵推时,在所述抵推筒30的挤压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向内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向外扩张,直至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相抵接,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至少部分与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抵接,此时,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处于开环状态,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容置腔11之间保持有间隙,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与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之间保持有间隙。又因为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以及所述容纳腔内壁均为导体,当转接头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在第一导电元器件50---第一环状组件22---第二环状组件23---第二导电元器件60路径间进行传输,实现大电流分流再汇总,完成大电流连接。当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与所述连接筒10分离时,所述抵推筒30解除对所述套环组件20的抵推力,抵推力消失,内外环回弹复位,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膨胀。
参照图2、图3、图8和图9,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容置腔11的大小及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宽度来选取。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沿所述插针的轴向交替设置。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与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的触点,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沿所述插针的轴向交替设置。
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时,通过至少四个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分别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形成至少两个触点,以进一步提升转接头的载流稳定性。此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A)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B)的设置顺序没有特别规定,可以为AABBAA、ABABAB、ABAABB、BBAABB、BABABA、BABBAA。当两环状组件的设置顺序位AABBAA时,当所述抵推筒30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0时,所述抵推筒30抵推相邻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使其向内收缩至与插入所述容置腔11的导电元器件抵接,被抵推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继续抵推相邻的第一环状组件22使其向内收缩至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相抵接,被抵推的该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继续抵推相邻的第二环状组件23使其向外扩张至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相抵接,被抵推的该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继续抵推相邻的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使其向外扩张至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相抵接,被抵推的该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继续抵推相邻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向内收缩至其与导电元器件相抵接,被抵推的该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继续抵推相邻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使其向内收缩至与导电元器件接触,其它设置顺序可按照相同的规律类推,此处不一一详赘,将在下文中对特殊设置顺序的环状组件的工作机理进行详细阐述。
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导电元器件与所述容置腔11的连接触点,进一步可选地,将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沿所述插针的轴向交替设置(ABABAB或BABABA)。当两环状组件的设置顺序为ABABAB时,当所述抵推筒30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0时,所述抵推筒30直接抵推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向内收缩至与导电元器件相抵接,被抵推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继续抵推相邻的第二环状组件23使其向外扩张至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相抵接,被抵推的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进行抵推相邻的第一环状组件22使其向内收缩至与导电元器件相抵接,后面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分别重复前面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工作机理分别向内收缩与导电元器件相抵接、向外扩张至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相抵接。当两环状组件的设置顺序为ABABAB时,抵推的顺序由所述抵推筒30直接抵推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使其向外扩张至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相抵接,被抵推的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继续抵推第一环状组件22使其向内收缩至与导电元器件抵接,被抵推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继续抵推第二环状组件23使其向外扩张与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抵接,后面的环状组件重复前面的环状组件的工作机理。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转接头处于工作状态时,靠近所述第一接口111的所述第一套环组件20与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相抵接,靠近所述第二接口113的所述第一套环组件20与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相抵接。
通过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分别与所述容置腔11之间形成至少两个触点。所述插针径向多触点分流,载流能力强,可实现几十安培到几百安培甚至千安培载流。通过使径向线接触和点接触甚至面接触并存,大幅提升单个通道载流能力,减少产品尺寸。接触内环和外环数量可基于产品要求适当搭配,实现产品功能多样性。
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形状和大小没有特别要求,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轴线垂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为断口圆形、规则断口多边形或不规则的断口多边形,可以根据所述容置腔11的形状选择所述套环组件20的形状。当然,一般来说,会将所述容置腔11设置为类圆柱状,此时,通常将所述套环组件20设置为断口圆环形状。
所述第一环状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大小有多种选择,为了更方便地对此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拿断口圆环形状的环形组件举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外径除了可以小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外径,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外径还可以等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外径,甚至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外径还可以大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外径,关键在于,当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互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必须对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施加朝向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且背向所述插针外壁的力,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必须对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施加一朝向环心且背向所述容置腔11腔壁的力。为了使套环组件20被抵推时,更容易使得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向内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向外扩张,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外径。由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外径,当套环组件20被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被施加的抵推力会产生一个朝向各自径向方向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易向内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易向外扩张。
同样为了使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在相互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更容易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更容易膨胀,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套环组件20受到所述抵推筒30抵推之前,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的截面重心相对于其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环状组件23的截面中心相对于其中心的距离。
参照图8和图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增大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和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的连接触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形成有内对接面221,所述内对接面221至少部分抵接在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或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的外周;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形成有外对接面231,所述外对接面231至少部分抵接在所述容置腔11的腔壁上,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相互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通过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及所述连接筒10与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相连接。
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间的抵接可以是点与点的抵接、点与面的抵接、面与面的抵接或面与点的抵接,为了充分利用所述容置腔11的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一般选用面与面的抵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背向其中心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朝向其中心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环状件的斜面与所述第二环状件的斜面适配抵接或者所述第一环状件的弧面与所述第二环状件的弧面适配抵接。斜面或弧面设置方式可以增大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与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的连接触点。
另外,由于套环组件20受到抵推筒30的推力,当抵推筒30给套环组件20施加推力时,为了使套环组件20与抵推筒30更好适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环组件20朝向所述抵推筒30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抵推筒30朝向所述套环组件20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套环组件20配合的斜面或弧面。在此,与所述抵推筒30适配的可以是第一环状组件22,也可以是第二环状组件23。
在平行于所述插针的轴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平行轴向的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结构,只要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能够对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施加一背向其中心的力,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能够对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施加一朝向其中心的力即可。
请参照图2、图3和图4,所述连接筒10设置有锁紧件15,所述锁紧件15与所述抵推筒30相互配合,以使抵所述推件能够与所述锁紧件15相互连接。所述抵推筒30与所述锁紧件15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快速拆装。所述锁紧件15可以与所述连接筒10一体设置。所述锁紧件15与所述抵推筒30可以均采用导体材料制成,以增加所述第一导电元器件50、所述第二导电元器件60的连接触电。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推筒30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15为设于所述容置腔11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适配连接。
或者,所述锁紧件15为设于所述容置腔11内壁上的凹槽,所述抵推筒30的外周设有凸起或环状凸筋,通过凹槽限制环状凸筋的位置,以防止所述抵推筒30从容置腔11移出。所述凹槽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凹槽沿所述连接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凸起或凸筋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凸起或凸筋沿所述连接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以实现多点限位。所述锁紧件15也可以为凸设于所述容置腔11内壁上的凸起或环状凸筋,对应所述抵推筒30凹设有凹槽。
参照图4,在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上凸设有止位台13,所述止位台13靠近所述第二接口113端,所述止位台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22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23的最小内径。当所述抵推筒30将第一环状组件22和第二环状组件23向所述第二接口113抵推时,所述止位台13可以用于抵接在远离抵推筒30的一侧的第一环状组件22或第二环状组件23上,所述止位台13与所述抵推筒30相配合,从两个方向上限制第一环状组件22和第二环状组件23的位置,以使第一环状组件22和第二环状组件23被阻挡,第一环状组件22和第二环状组件23相互抵接。
为了方便拆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推筒30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后端的外周凸设有安装部33,当所述抵推筒30插入所述容置腔11中,所述前端插入所述容置腔11中,所述安装部33位于连接筒10的外部。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安装部33的外表面形成安装面331,所述安装面331用于与外部结构相配合,以用于驱动所述抵推筒30插入所述容置腔11,实现所述抵推筒30的安装。所述安装部33在垂直于所述抵推筒30的轴向的平面的投影中,所述安装部33的外周呈齿形,以使所述安装部33能够与外部齿轮驱动件相配合。
此外,所述安装部33的外周可以呈多边形,例如,所述安装部33可以呈正六边形,以与扳手等结构相配合。
本申请在上述转接头的基础上,还提出一种电器设备的实施例。所述电器设备设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接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筒,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连接筒两端分别开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套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套环组件包括第一环状组件,以及第二环状组件;
抵推筒,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抵推筒的位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轴向上可调节,所述抵推筒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抵推筒轴向延伸,所述抵推筒用以沿所述容置腔轴向抵推所述套环组件,当所述抵推筒抵推所述套环组件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向内收缩,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向外膨胀与所述容置腔内壁紧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筒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容置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适配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均具有断口;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所述抵推筒抵推之前,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处于开环状态;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所述抵推筒抵推时,所述第二环状组件处于开环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背向其中心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环状组件朝向其中心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斜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斜面适配抵接,或者,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弧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弧面适配抵接;
和/或,所述套环组件朝向所述抵推筒的一侧形成有斜面或弧面,所述抵接件朝向所述套环组件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套环组件配合的斜面或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轴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和/或,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轴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环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环状组件和所述第二环状组件沿所述容置腔的轴向交替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壁凸设有止位台,所述套环组件位于所述抵推筒与所述止位台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所述抵推筒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组件与所述容置腔内壁保持有间隙,所述第二环状组件与插入所述容置腔的导电元器件保持有间隙,当所述抵推筒解除对所述套环组件的抵推力时,抵推力消失,所述第一环状组件膨胀,所述第二环状组件收缩。
10.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转接头。
CN202123438097.9U 2021-12-30 2021-12-30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16773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8097.9U CN216773750U (zh) 2021-12-30 2021-12-30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8097.9U CN216773750U (zh) 2021-12-30 2021-12-30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3750U true CN216773750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0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8097.9U Active CN216773750U (zh) 2021-12-30 2021-12-30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3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8838B2 (en)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ame
US73115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CA2691026C (en) Single-pol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teel retaining spring
US11901678B2 (en) Contact memb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006210B (zh) 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CN109888560B (zh) 一种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US2018003418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anti-decoupling features
CN218070243U (zh) 弹性接触件和电连接器
CN216773750U (zh)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CN111934117B (zh) 可换装接触件的插孔以及插孔固定结构
US3449708A (en) Feed-through terminal junction
CN215418680U (zh) 大电流快插连接器
US4772233A (en) Low resistance connector
EP3876357A1 (en) Contact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housing as well as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odular connector set with such a connector housing
JP5357563B2 (ja) 高電圧対応多極プラグコネクター
CN209896313U (zh) 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CN218300294U (zh) 转接头及电器设备
EP3488497A1 (en) Cable assembly
CN107332033B (zh) 电连接器
US337026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aptivated terminal release tool
CN218300270U (zh) 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CN221176716U (zh) 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及车辆
CN216773661U (zh) 连接器和电器设备
CN216773687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CN217740919U (zh) 推拉式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