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5551U -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 Google Patents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5551U
CN216765551U CN202122764699.7U CN202122764699U CN216765551U CN 216765551 U CN216765551 U CN 216765551U CN 202122764699 U CN202122764699 U CN 202122764699U CN 216765551 U CN216765551 U CN 216765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pile
place
concrete
squar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646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丹
叶梅
张仰康
秦雯
汤文俊
吴阳春
计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646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5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5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5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包括栈道平台;栈道平台包括若干现浇混凝土梁板;现浇混凝土梁板下面设有交叉的短混凝土现浇梁和长混凝土现浇梁形成的框架梁;短混凝土现浇梁和长混凝土现浇梁交叉的框架梁交叉部位通过桩顶柱帽与预制方桩固定;桩顶柱帽为钢筋混凝土倒梯形台结构;桩顶柱帽对应外侧面设有倒梯形钢筋笼;桩顶柱帽内对应相应的预制方桩的桩身附筋和桩身主筋设有若干竖向锚固筋;竖向锚固筋的上端锚固在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内,下端与预制方桩的顶部法兰钢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规避水下现浇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安全问题,减少对水体环境的破坏,简化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工程进度。

Description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栈道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密切,生态环境恶化也日益突出,现代化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城市化建设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也逐渐成为平衡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居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但面对日益快速的生活节奏,逐渐堆积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通过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入生活减缓人们的生活压力,而居民也对景观及亲水需求的不断增强,在园林建筑工程中开始大量出现水上空间打造的多样化休闲亲水或水上建筑物,如栈道、桥梁等。
如今,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理念正全球各国重点关注中,以尊重自然环境及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项目大爆发,而园林景观生态项目的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也日益增长,催生出大量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同时市场竞争也越发炙热。如此,就需要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要综合考虑景观设计的经济性、观赏性 (包括简洁美、和谐美、韵律美、时代性、个性美等)、以及环保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性等,而建设方对于项目工期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水上景观栈道作为景观园林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对于项目的质量、工期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水上栈道的方案设计是整个栈道设计环节的龙头,对于整个项目的使用、造价、造型、工期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行水上桥梁或栈道常见结构形式多为木栈道、钢结构栈道、现浇混凝土栈道三种,其中木栈道跨度较小,适用于小型湖泊或城市支流,使用局限性较大;而跨度较大的钢栈道一般设置灌注桩或镀锌钢桩等,施工工序复杂,且如需做成曲桥,构件特异性较高,会导致建设成本过高;而使用较为广泛的现浇混凝土栈道,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进行围堰施工,抽水回填等前期围护工作,有大量的水中现浇混凝土施工,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下面就适用面较为广泛的现浇混凝土水上栈道和钢栈道的结构连接方案和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在大部分水上建筑项目中,水上栈道结构型式一般上部为现浇钢筋砼梁板式结构,其下部为预制桩附加现浇承台基础,预制桩附加现浇承台基础可打设在河岸中或河岸上两种做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位于水面以上。在现浇混凝土水上栈道结构方案中,预制桩先与现浇承台基础连接、再与上部的现浇砼柱连接。上部荷载通过梁柱节点传导到柱-承台-桩的连接节点,再到地基持力层。
在水上工程项目中,虽然工程前期围堰附加抽水清淤施工,但仍然是有水有淤泥工况下施工作业,灌注桩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后续养护,且施工工期长,为了保证工程工期及经济性、安全性,水上栈道项目一般采取预制方桩或管桩施工基础。故常规水上栈道多为现浇砼结构,由预制桩-承台-土共同作用形成桩基础,以承受现浇混凝土柱传导的上部栈道平台荷载。同时由于一柱一桩时,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应设置连系梁。
现在常用水上栈道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栈道平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标高为水面以上;现浇平台通过框架柱与现浇承台连接,承台之间两个方向均用现浇联系梁形成整体受力,最后通过预制桩与承台连接传力到地基。
水上现浇混凝土栈道通常在有水有淤泥工况下施工,上部现浇平台结构需在水中搭设满堂脚手架和模板,当现浇承台基础位于河床下时也需要在有水的淤泥中搭设承台模板。在现有的预制桩与现浇承台连接节点中的防水构造问题非常值得注意,在当前工程实践中,虽采用大量的防水措施,但仍很容易在钢筋与混凝土或承台板与预制桩之间形成渗水通道,影响桩与承台板的耐久性,故在河床淤泥层中支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承台基础与预制方桩连接,由于在有水环境下大型机械及保护措施很难到位,很容易出现淤泥或者水渗入到预制桩与现浇承台连接缝处,以致桩与承台没有有效连接,出现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述桩基础连接处渗水问题,部分水上栈道项目还有一种基础承台做法,即将现浇承台基础安于河床以上,这种做法避开了河床的淤泥层,但仍然在水面下,极有可能还会出现渗水情况。如果承台继续上抬,抬到水面以上以避免渗水渗泥,但为了水上项目总造价控制,水上栈道离水面一般不高,在这有限的空间再加一道承台附加联系梁会显得非常臃肿,承台暴露在水面上会影响到整个栈道的观赏性,破坏栈道的整体造型及和谐性,目前还没有水上栈道项目采用该建筑造型。
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水上建筑施工特点是工程造价投入大,其中临时施工措施费用更是比普通陆上项目高得多、技术难度高、施工危险隐患多、水面施工不可预见因素多、受水工环境影响复杂。而水上景观桥的基础连接方式受景观桥的基础型式及上部结构型式影响,采用现浇方式进行基础及平台施工更是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措施临时费用高、对水体污染较大、容易破坏河道中电缆、煤气等周围管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工业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等诸多缺点。
此外,随着钢材加工的工艺水平日趋提高,最近几年造型较为复杂的水上建筑项目为了满足美观性、减少模板等的临时措施费、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等,大量的水上建筑项目开始采用钢结构型式。为了解决前面介绍的现浇混凝土栈道施工时存在的部分问题,降低水上施工的不便与隐患,减少水上支模的工程量,许多水上景观栈道采用钢结构的结构型式。
现在水上栈道型钢结构型式的栈道平台为型钢梁附加混凝土叠合板,标高为水面以上;钢平台通过钢管柱与现浇承台连接,承台之间两个方向均用现浇联系梁形成整体受力,最后通过预制桩与承台连接传力到地基。预制钢结构栈道与方案一的现浇混凝土栈道的基础做法基本一致,主要是增加了钢柱脚的做法,反而比现浇混凝土栈道基础用量更多,此钢结构型式还是存在水下施工现浇混凝土基础的渗水渗泥的隐患。
虽然钢材加工工艺一直在提高,但近年来钢材单价日渐上涨,导致水上栈道采用钢结构型式往往会出现造价比现浇混凝土型式高的情况,部分建设方从经济性考虑不同意做钢结构的水上栈道,且由于钢结构本身抗水性差,在水中比陆地上抗腐蚀性差得多,导致钢结构建筑耐久性不好,后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钢结构栈道采取防腐措施,例如涂刷防腐防锈涂料,但水中构件涂防锈涂料效果很难达到,后续的维护成本也比现浇混凝土栈道高不少。
钢结构更适合用于施工单位水上施工临时便道-水上栈桥情况,方便拆装运输重复使用等,在作为长期使用的景观便道,还有有其局限性,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如何解决水上栈道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都需要在淤泥有水工况下支模现浇承台,存在水中施工存在工期长、施工措施临时费用高、容易破坏水体环境、容易破坏河道中各种管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工业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等诸多缺点,以及钢结构栈道存在造价高,性价比不高,后期维护时间长及费用高等缺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实现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水上景观栈道结构方案、简化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的目的入手,同时综合考虑现浇混凝土栈道的整体观赏性、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安全性,在保证景观桥的建设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现浇混凝土水上栈道结构型式的优缺点,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包括标高在水面以上的栈道平台。
其中,所述栈道平台包括若干现浇混凝土梁板;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下面均设有若干预制方桩,通过若干所述预制方桩与水底地基固定;
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下面均设有多根沿长度方向均布的短混凝土现浇梁和两根以上沿宽度方向均布的长混凝土现浇梁作为框架梁;
每一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和相应的任一所述长混凝土现浇梁交叉的框架梁交叉部位均通过桩顶柱帽与所述预制方桩的上端固定;
每一所述桩顶柱帽均为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倒梯形台结构,高度与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的高度相同,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同轴设置;
每一所述桩顶柱帽对应外侧面的位置均设有包括若干附加斜向钢筋和若干附加箍筋的倒梯形钢筋笼;
每一所述附加斜向钢筋的上端均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内,下端均经弯折后从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靠近下面的位置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内;
每一所述桩顶柱帽内对应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的桩身附筋和桩身主筋均设有若干竖向锚固筋;
每一所述竖向锚固筋的上端均锚固在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内;
每一所述竖向锚固筋的下端均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的顶部法兰钢板焊接固定。
优选的,每一所述桩顶柱帽的每一侧面均与水平面呈45度或60度夹角。
优选的,每一所述桩顶柱帽下端的尺寸均大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的横截面的尺寸,且两侧均大于75毫米以上。
优选的,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的若干所述长混凝土现浇梁的高度均比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的高度小100毫米。
优选的,每两根相邻的附加箍筋之间的间距为不超过100mm。
优选的,若干所述桩顶柱帽中包括设置于上端高于设计标高的所述预制方桩与所述框架梁交叉部位之间的第二种所述桩顶柱帽;
所述预制方桩上端高于设计标高部分的混凝土及相应的所述顶部法兰钢板均凿除,每一所述桩身附筋和每一所述桩身主筋均与相应的第二种所述桩顶柱帽的所述竖向锚固筋焊接固定。
更优选的,所述预制方桩上端凿除的混凝土的高度大于相应的每一所述桩身附筋和每一所述桩身主筋与相应的所述竖向锚固筋的焊接长度70毫米。
优选的,若干所述桩顶柱帽中包括设置于上端低于设计标高的所述预制方桩与所述框架梁交叉部位之间的第三种所述桩顶柱帽;
第三种所述桩顶柱帽的下端设有钢筋混凝土短柱,通过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短柱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固定连接;
第三种所述桩顶柱帽的每一所述附加斜向钢筋的下端均穿过相应的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的所述顶部法兰钢板焊接固定;
每一所述竖向锚固筋的下端均穿过相应的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的顶部法兰钢板焊接固定;
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每一竖向钢筋的上端均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内,下端均经弯折后从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下面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内。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若干竖向钢筋外还设有多道短柱箍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成品的预制方桩附加现浇混凝土梁板对水上栈道进行施工,通过直接取消现浇承台,将承台功能与平台现浇框架梁功能合并,规避水下现浇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安全问题,减少对水体环境的破坏,简化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工程进度,降低施工临时措施费,打破传统的水上栈道设计技术,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为今后水上作业项目设计技术方案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景观桥的建设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基于施工企业自身现有机械装备、物资材料及技术力量,针对于单个项目的特殊性,在充分保障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技术创新,为建设方提升了经济效益及时间效益,节约材料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性及安全性,能够同时满足建设方及施工方的诉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横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种桩顶柱帽与预制方桩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图3中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种桩顶柱帽与预制方桩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图6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包括标高在水面以上的栈道平台;其特征在于,栈道平台包括若干现浇混凝土梁板1;每一现浇混凝土梁板1下面均设有若干预制方桩2,通过若干预制方桩2 与水底地基固定;
每一现浇混凝土梁板1下面均设有多根沿长度方向均布的短混凝土现浇梁 3和两根以上沿宽度方向均布的长混凝土现浇梁4作为框架梁;
每一短混凝土现浇梁3和相应的任一长混凝土现浇梁4交叉的框架梁交叉部位均通过桩顶柱帽5与预制方桩2的上端固定;
每一桩顶柱帽5均为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倒梯形台结构,高度与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的高度相同,与相应的预制方桩2同轴设置;
每一桩顶柱帽5对应外侧面的位置均设有包括若干附加斜向钢筋6和若干附加箍筋7的倒梯形钢筋笼;
每一附加斜向钢筋6的上端均锚固入相应的现浇混凝土梁板1内,下端均经弯折后从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靠近下面的位置锚固入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内;
每一桩顶柱帽5内对应相应的预制方桩2的桩身附筋8和桩身主筋9均设有若干竖向锚固筋10;
每一竖向锚固筋10的上端均锚固在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内;
每一竖向锚固筋10的下端均与相应的预制方桩2的顶部法兰钢板11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现浇承台;将承台功能与平台现浇的框架梁功能合并,在预制方桩与平台现浇的框架梁之间设置头桩柱帽进行连接。
通常建筑物下的桩基础常受较大水平力,承台除了起到承上启下的传导竖向荷载作用外,还可以为桩顶提供一定的嵌固作用,这样在有横向荷载时,桩与承台将会平移,达到桩身受周边土体的均匀压力,从而可以保障至提高桩承载力。故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水下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隐患,采取了取消水下承台及水中现浇柱,将预制方桩2与栈道平台的框架梁连接,做成承台梁的结构形式来保障桩基础的稳定。
即栈道平台为现浇混凝土梁板,标高为水面以上,每一现浇混凝土梁板1 下面均设有多根沿长度方向均布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和两根以上沿宽度方向均布的长混凝土现浇梁4作为框架梁;并在每一短混凝土现浇梁3和相应的任一长混凝土现浇梁4交叉的框架梁交叉部位均通过桩顶柱帽5与预制方桩2的上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了尽量提高框架梁交叉部位与预制方桩2之间的连接强度,设置了桩顶柱帽5,通过桩顶柱帽5增大基桩与现浇混凝土梁板1连接处的横截面面积,以分散现浇混凝土梁板1对预制方桩2的压强,同时为了避免现浇混凝土扩大头与预制方桩2连接不够,出现支撑力不足,容易断裂的安全隐患,附加包括若干附加斜向钢筋6和若干附加箍筋7的倒梯形钢筋笼,并将每一附加斜向钢筋6的两端分别锚入现浇混凝土梁板1和短混凝土现浇梁3,并与附加箍筋相互固定一体化浇筑。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桩顶柱帽5的每一侧面均与水平面呈45度或60度夹角。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桩顶柱帽5下端的尺寸均大于相应的预制方桩2的横截面的尺寸,且两侧均大于75毫米以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现浇混凝土梁板1的若干长混凝土现浇梁4的高度均比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的高度小100毫米。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预制方桩2与框架梁直接连接,该栈道平台的沿宽度方向均布的长混凝土现浇梁4要兼顾预制方桩2的承台梁作用,需要按照条形承台梁的结构要求施工。在预制方桩2范围内,连接处节点高度同短混凝土现浇梁3高度,长混凝土现浇梁4纵向受力钢筋及梁箍筋局部抬高,避让预制方桩2锚入框架梁的高度,故专业设计时需要考虑长混凝土现浇梁4高度的折减。同时,在该区域内,沿长度方向均布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纵向钢筋也局部抬高在短混凝土现浇梁3的底筋上,且避让开附加斜向钢筋,所以长混凝土现浇梁4的高度比短混凝土现浇梁3高度减小100毫米,以达到最大的设计经济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两根相邻的附加箍筋7之间的间距为不超过100mm。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若干桩顶柱帽5中包括设置于上端高于设计标高的预制方桩2与框架梁交叉部位之间的第二种桩顶柱帽5;
预制方桩2上端高于设计标高部分的混凝土及相应的顶部法兰钢板11均凿除,每一桩身附筋8和每一桩身主筋9均与相应的第二种桩顶柱帽5的竖向锚固筋10焊接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方桩2上端凿除的混凝土的高度大于相应的每一桩身附筋8和每一桩身主筋9与相应的竖向锚固筋10的焊接长度70毫米。
在某些实施例中,若干桩顶柱帽5中包括设置于上端低于设计标高的预制方桩2与框架梁交叉部位之间的第三种桩顶柱帽5;
第三种桩顶柱帽5的下端设有钢筋混凝土短柱12,通过钢筋混凝土短柱 12短柱与相应的预制方桩2固定连接;
第三种桩顶柱帽5的每一附加斜向钢筋6的下端均穿过相应的钢筋混凝土短柱12,与相应的预制方桩2的顶部法兰钢板11焊接固定;
每一竖向锚固筋10的下端均穿过相应的钢筋混凝土短柱12与相应的预制方桩2的顶部法兰钢板11焊接固定;
每一钢筋混凝土短柱12的每一竖向钢筋13的上端均锚固入相应的现浇混凝土梁板1内,下端均经弯折后从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下面锚固入相应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钢筋混凝土短柱12的若干竖向钢筋13外还设有多道短柱箍筋14。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包括标高在水面以上的栈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栈道平台包括若干现浇混凝土梁板(1);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1)下面均设有若干预制方桩(2),通过若干所述预制方桩(2)与水底地基固定;
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1)下面均设有多根沿长度方向均布的短混凝土现浇梁(3)和两根以上沿宽度方向均布的长混凝土现浇梁(4)作为框架梁;
每一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和相应的任一所述长混凝土现浇梁(4)交叉的框架梁交叉部位均通过桩顶柱帽(5)与所述预制方桩(2)的上端固定;
每一所述桩顶柱帽(5)均为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倒梯形台结构,高度与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的高度相同,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同轴设置;
每一所述桩顶柱帽(5)对应外侧面的位置均设有包括若干附加斜向钢筋(6)和若干附加箍筋(7)的倒梯形钢筋笼;
每一所述附加斜向钢筋(6)的上端均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1)内,下端均经弯折后从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靠近下面的位置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内;
每一所述桩顶柱帽(5)内对应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的桩身附筋(8)和桩身主筋(9)均设有若干竖向锚固筋(10);
每一所述竖向锚固筋(10)的上端均锚固在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内;
每一所述竖向锚固筋(10)的下端均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的顶部法兰钢板(11)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桩顶柱帽(5)的每一侧面均与水平面呈45度或60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桩顶柱帽(5)下端的尺寸均大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的横截面的尺寸,且两侧均大于75毫米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1)的若干所述长混凝土现浇梁(4)的高度均比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的高度小1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每两根相邻的附加箍筋(7)之间的间距为不超过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桩顶柱帽(5)中包括设置于上端高于设计标高的所述预制方桩(2)与所述框架梁交叉部位之间的第二种所述桩顶柱帽(5);
所述预制方桩(2)上端高于设计标高部分的混凝土及相应的所述顶部法兰钢板(11)均凿除,每一所述桩身附筋(8)和每一所述桩身主筋(9)均与相应的第二种所述桩顶柱帽(5)的所述竖向锚固筋(10)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2)上端凿除的混凝土的高度大于相应的每一所述桩身附筋(8)和每一所述桩身主筋(9)与相应的所述竖向锚固筋(10)的焊接长度7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桩顶柱帽(5)中包括设置于上端低于设计标高的所述预制方桩(2)与所述框架梁交叉部位之间的第三种所述桩顶柱帽(5);
第三种所述桩顶柱帽(5)的下端设有钢筋混凝土短柱(12),通过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12)短柱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固定连接;
第三种所述桩顶柱帽(5)的每一所述附加斜向钢筋(6)的下端均穿过相应的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12),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的所述顶部法兰钢板(11)焊接固定;
每一所述竖向锚固筋(10)的下端均穿过相应的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12)与相应的所述预制方桩(2)的顶部法兰钢板(11)焊接固定;
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12)的每一竖向钢筋(13)的上端均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1)内,下端均经弯折后从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下面锚固入相应的所述短混凝土现浇梁(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短柱(12)的若干竖向钢筋(13)外还设有多道短柱箍筋(14)。
CN202122764699.7U 2021-11-12 2021-11-12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Active CN216765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4699.7U CN216765551U (zh) 2021-11-12 2021-11-12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4699.7U CN216765551U (zh) 2021-11-12 2021-11-12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5551U true CN216765551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64699.7U Active CN216765551U (zh) 2021-11-12 2021-11-12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5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4925B (zh) 利用优化复合预制拱墙作外墙的地下室
CN109944250B (zh) 非永久竖向支承体系的基坑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01092850A (zh) 一种建筑物或古建筑物/群整体顶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18569B (zh) 预制拱片、支护与主体结构结合的优化复合拱墙
CN113322792B (zh) 一种带再生混凝土节段的预制拼装双柱墩体系
CN215715494U (zh) 一种部分预制的海上高桩承台
CN107190635A (zh) 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及与承台的连接结构和方法
CN110424411A (zh) 一种不规则基坑装配式钢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应用方法
CN10986872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柱形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CN205875394U (zh) 一种干法连接的抗震混凝土梁柱
CN208293597U (zh) 一种超大平面尺寸沉井基础结构
CN203475289U (zh) 桩柱式连续刚构桥梁
CN216765551U (zh)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CN205776154U (zh)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
CN202247719U (zh) 对应形波纹预应力抗沉降桥梁涵管
CN216305487U (zh) 一种模块化拼装式钢结构坡道
CN206941372U (zh) 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及与承台的连接结构
CN2659966Y (zh) 深基坑肋桩竖拱喷锚组合支护结构
CN113931055A (zh) 预制方桩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结合的水上景观栈道
CN214884632U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复合墙
CN216713040U (zh) 一种全预制墩式门架斜向支撑桩结构体系
CN114737608A (zh) 基于自复位截断柱的叠合式地下结构抗震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4739012U (zh)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1769949U (zh) 动臂式塔吊底架压重式基础
CN209384243U (zh) 一种预应力支护桩及桩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