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4512U -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4512U
CN216764512U CN202220148389.4U CN202220148389U CN216764512U CN 216764512 U CN216764512 U CN 216764512U CN 202220148389 U CN202220148389 U CN 202220148389U CN 216764512 U CN216764512 U CN 216764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shell
filter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83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刘建保
许锦识
陈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83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4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4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4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复合滤芯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前置过滤组件,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第一壳体与前置过滤组件、前置过滤组件与第二壳体和第二壳体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水路转换器,水路转换器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原水进水通道、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增压进水通道、与第三腔室连通的增压出水通道、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浓水口连通的浓水出水通道以及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纯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通道。该净水机包括滤芯座和复合滤芯结构。该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健康理念的日益关注,人们愈发注重用水安全,净水行业得以高速发展。众所周知,反渗透净水机是国内主流的家用净水机。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反渗透净水机中反渗透膜滤芯的使用寿命,通常会在反渗透膜滤芯的前端设置2~3个前置滤芯,以实现对异物的有效拦截,从而起到保护反渗透膜滤芯的作用,延长反渗透膜滤芯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省反渗透净水机的使用成本。
然而,净水机因使用4~5个滤芯,所以产品体积较大,而用户家中的厨下空间越来越小巧化,可供净水机安装的空间越来越少,净水机的体积较大,会占用过多的厨房空间,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前置过滤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过滤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原水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增压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的增压出水通道、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浓水口连通的浓水出水通道以及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纯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通道。该复合滤芯结构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
可选地,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层以及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层上的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或所述第二过滤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层为熔喷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
可选地,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三过滤层均为熔喷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设置于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接头、套设于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以及设置于所述反渗透膜上的反渗透膜端封,所述反渗透膜接头和所述反渗透膜端封分别与所述水路转换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端封与所述浓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纯水出水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端封,所述壳体端封与所述水路转换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端封与所述增压出水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壳体端盖和第二壳体端盖,所述第一壳体端盖分别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所述水路转换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端盖与所述增压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端盖分别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密封且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筒体与所述底座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所述水路转换器设置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筒体与所述水路转换器共同限定所述原水进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滤芯座以及上述的复合滤芯结构,所述滤芯座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滤芯座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该复合滤芯结构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
可选地,所述进水连接管包括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原水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水路接口以及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增压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二水路接口;和/或,所述出水连接管包括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增压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三水路接口以及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浓水出水通道连通的第四水路接口;和/或,所述滤芯座的中心还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纯水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五水路接口。
可选地,所述滤芯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所述座体和所述复合滤芯结构依次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滤芯座的第五水路接口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进水连接管和所述出水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盖体密封且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盖体以及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盖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复合滤芯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同轴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前置过滤组件,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第一壳体的内壁与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前置过滤组件的内壁与第二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第二壳体的内壁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三腔室。这样一来,可以将前置过滤组件和反渗透膜过滤组件整合集成在同一滤芯结构中,从而使得在不影响功能和通量的前提下,该复合滤芯结构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还能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机因滤芯数量较多导致产品体积较大、占用过多的厨房空间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除此以外,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因使用4~5个滤芯,而每个滤芯的更换周期存在差异,还会导致净水机更换滤芯的频率较高,造成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而本申请提供的该复合滤芯结构,由于将前置过滤组件和反渗透膜过滤组件整合在同一滤芯结构中,因此,该复合滤芯结构还能够降低更换滤芯的频率,显著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还能够使得更换滤芯的操作更加简便,降低净水机发生漏水故障的可能性。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水路转换器,水路转换器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原水进水通道、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增压进水通道、与第三腔室连通的增压出水通道、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浓水口连通的浓水出水通道以及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纯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通道。这样一来,该复合滤芯结构可以通过水路转换器形成两进三出型的水路结构,进一步提高该复合滤芯结构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滤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滤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和复合滤芯结构形成的滤芯整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的剖视图。
图标:100-净水机;10-复合滤芯结构;11-第一壳体;111- 第一壳体端盖;112-第二壳体端盖;113-筒体;114-底座;12- 第二壳体;121-壳体端封;13-前置过滤组件;131-第一过滤层; 132-第二过滤层;133-第三过滤层;14-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1- 中心管;142-反渗透膜接头;143-反渗透膜;144-反渗透膜端封;15-第一腔室;16-第二腔室;17-第三腔室;18-水路转换器;181- 原水进水通道;182-增压进水通道;183-增压出水通道;184-浓水出水通道;185-纯水出水通道;20-滤芯座;21-进水连接管; 211-第一水路接口;212-第二水路接口;22-出水连接管;221- 第三水路接口;222-第四水路接口;23-第五水路接口;24-座体; 25-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结构 10,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同轴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的第二壳体 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前置过滤组件13,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与前置过滤组件13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15,前置过滤组件13的内壁与第二壳体12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16,第二壳体12的内壁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三腔室17。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水路转换器18,水路转换器18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腔室15连通的原水进水通道181、与第二腔室16连通的增压进水通道182、与第三腔室 17连通的增压出水通道183、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浓水口连通的浓水出水通道184以及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纯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通道185。该复合滤芯结构10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该复合滤芯结构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同轴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外周,前置过滤组件13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内部,换句话说,前置过滤组件13套设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外周,这样一来,可以将前置过滤组件13和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整合集成在同一滤芯结构中,从而使得在不影响功能和通量的前提下,该复合滤芯结构10能够缩小产品体积,减少占用空间,还能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机100因滤芯数量较多导致产品体积较大、占用过多的厨房空间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除此以外,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100因使用4~5个滤芯,而每个滤芯的更换周期存在差异,还会导致净水机100更换滤芯的频率较高,造成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而本申请提供的该复合滤芯结构10,由于将前置过滤组件13和反渗透膜过滤组件 14整合在同一滤芯结构中,因此,该复合滤芯结构10还能够降低更换滤芯的频率,显著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还能够使得更换滤芯的操作更加简便,降低净水机100发生漏水故障的可能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水路转换器18,水路转换器18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腔室15连通的原水进水通道 181、与第二腔室16连通的增压进水通道182、与第三腔室17 连通的增压出水通道183、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浓水口连通的浓水出水通道184以及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纯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通道185。这样一来,该复合滤芯结构10可以通过水路转换器18形成两进三出型的水路结构,进一步提高该复合滤芯结构10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置过滤组件13包括第一过滤层131以及层叠设置于第一过滤层131上的第二过滤层132,第一过滤层131或第二过滤层132位于靠近第一壳体11的外壁的一侧,第一过滤层131为熔喷滤芯,第二过滤层132为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前置过滤组件1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31、第二过滤层132 和第三过滤层133,第一过滤层131和第三过滤层133均为熔喷滤芯,第二过滤层132为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
需要说明的是,前置过滤组件13可以选用一些过滤精度较低的滤芯,例如熔喷滤芯、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以满足对原水进行粗过滤处理的同时降低该复合滤芯结构10的制造成本和更换成本。关于前置过滤组件13的实际结构,可以是两层不同的滤芯层叠设置形成的复合结构,还可以是三层不同(可以是三层均不同,还可以是相邻的两层不同、不相邻的两层相同) 的滤芯层叠设置形成的复合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前置过滤组件13不适合包括较少的过滤层,例如一层,当前置过滤组件13仅包括一层过滤层时,其对原水起到的粗过滤处理效果十分有限,导致经过前置过滤组件13处理的水仍然具有较多的杂质,这类水在经过增压处理通入第三腔室17以后,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会对其进行精过滤处理,容易缩短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使用寿命;前置过滤组件13 也不适合包括过多的滤芯层,例如四层、五层等,当前置过滤组件13包括四层、五层甚至更多的过滤层时,其对原水起到的粗过滤处理效果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仅通过前置过滤组件13直接满足用户对于净水机100的使用需求,还是需要通过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进行进一步地精过滤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该复合滤芯结构10的产品体积增大,不符合产品小型化的设计理念和使用需求。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包括中心管141、设置于中心管141上的反渗透膜接头142、套设于中心管141上的反渗透膜143以及设置于反渗透膜143上的反渗透膜端封144,反渗透膜接头142和反渗透膜端封144分别与水路转换器18密封且固定连接,以使中心管141通过反渗透膜接头142与水路转换器18实现密封固定,反渗透膜143通过反渗透膜端封144与水路转换器18实现密封固定,反渗透膜端封144 与浓水出水通道184连通,中心管141与纯水出水通道185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反渗透膜143是一种半透膜,能够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根据杂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纯水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将杂质和纯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143 的膜孔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所以,该复合滤芯结构10能够通过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对水进行精过滤处理(相较于前置过滤组件13 的粗过滤处理而言),从而使得经过该复合滤芯结构10的前置过滤组件13的粗过滤处理和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的精过滤处理后的水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净水机100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该复合滤芯结构10具有两进三出型的水路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原水可以经由原水进水通道181通入第一腔室15内,先经过前置过滤组件13(以第一过滤层131位于靠近第一壳体11的外壁的一侧为例,可以是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131 和第二过滤层132,以前置过滤组件1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31、第二过滤层132和第三过滤层133为例,还可以是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131、第二过滤层132和第三过滤层133) 被净化变成净水流入第二腔室16内,随后经由增压进水通道182 流出,然后经过增压泵增压后,再经由增压出水通道183通入第三腔室17内,然后经过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过滤,浓水进入反渗透膜143内并随后经由浓水出水通道184流出,同时纯水经由纯水通道流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原水可以经由增压进水通道182通入第二腔室16内,先经过前置过滤组件13(以第一过滤层131位于靠近第一壳体11的外壁的一侧为例,可以是依次经过第二过滤层132和第一过滤层131,以前置过滤组件 1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31、第二过滤层132和第三过滤层133为例,还可以是依次经过第三过滤层133、第二过滤层132和第一过滤层131)被净化变成净水流入第一腔室15 内,随后经由原水进水通道181流出,然后经过增压泵增压后,再经由浓水出水通道184进入反渗透膜143内,然后经过反渗透膜过滤组件14过滤,浓水流入第三腔室17内并随后经由增压出水通道183流出,同时纯水经由纯水通道流出。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壳体端封121,壳体端封121与水路转换器18密封且固定连接,以使第二壳体12通过壳体端封121与水路转换器18实现密封固定,壳体端封121与增压出水通道183连通。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壳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壳体端盖111和第二壳体端盖112,第一壳体端盖111分别与前置过滤组件13的外壁和水路转换器18密封且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壳体11通过第一壳体端盖111与前置过滤组件13(靠近水路转换器18的一侧)和水路转换器18分别实现密封固定,第一壳体端盖111与增压进水通道182连通,第二壳体端盖112 分别与前置过滤组件13的外壁和第二壳体12密封且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壳体11通过第二壳体端盖112与前置过滤组件13(远离水路转换器18的一侧)和第二壳体12分别实现密封固定。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11包括筒体113以及与筒体113固定连接的底座114,筒体113与底座114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前置过滤组件13和第二壳体12的容纳腔,水路转换器18设置于筒体113远离底座114的一端,筒体113与水路转换器18共同限定原水进水通道181。其中,筒体113与底座114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螺纹连接等,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制得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100,包括滤芯座20以及上述的复合滤芯结构10,滤芯座20与复合滤芯结构10密封且固定连接,滤芯座20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
具体地,进水连接管21包括与复合滤芯结构10的原水进水通道181连通的第一水路接口211以及与复合滤芯结构10的增压进水通道182连通的第二水路接口212;和/或,出水连接管22包括与复合滤芯结构10的增压出水通道183连通的第三水路接口221以及与复合滤芯结构10的浓水出水通道184连通的第四水路接口222;和/或,滤芯座20的中心还设置有与复合滤芯结构10的纯水出水通道185连通的第五水路接口23。其中,滤芯座20与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可以分别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进行固定连接,以使滤芯座20与进水连接管21 和出水连接管22之间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该净水机100包括滤芯座20和复合滤芯结构10,以通过滤芯座20为该复合滤芯结构10提供安装和固定的支撑结构。由于滤芯座20与复合滤芯结构10呈同轴(复合滤芯结构10的轴线)设置,滤芯座20与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分别呈同轴(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的轴线) 设置,因此,当滤芯座20与复合滤芯结构10安装完成形成的滤芯整体以后,可以通过滤芯座20带动复合滤芯结构10同步抬起一定的角度,而不会受到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 的干涉,从而便于滤芯座20和复合滤芯结构10形成的滤芯整体在净水机100上的安装和拆卸。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滤芯座20包括座体24以及设置于座体24上的盖体25,盖体25、座体24和复合滤芯结构10依次密封且固定连接,滤芯座20的第五水路接口23设置于盖体25上,进水连接管21和出水连接管22分别与盖体25密封且固定连接。
可选地,座体24与盖体25、进水连接管21与盖体25以及出水连接管22与盖体25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以提高滤芯座20的密封性能,尽可能地避免滤芯座20和复合滤芯结构10形成的滤芯整体发生漏水故障。其中,密封圈可以呈O型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前置过滤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过滤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三腔室;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原水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增压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的增压出水通道、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浓水口连通的浓水出水通道以及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的纯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层以及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层上的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或所述第二过滤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层为熔喷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三过滤层均为熔喷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碳纤维滤芯或炭棒滤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设置于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接头、套设于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以及设置于所述反渗透膜上的反渗透膜端封,所述反渗透膜接头和所述反渗透膜端封分别与所述水路转换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端封与所述浓水出水通道连通,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纯水出水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端封,所述壳体端封与所述水路转换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端封与所述增压出水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壳体端盖和第二壳体端盖,所述第一壳体端盖分别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所述水路转换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端盖与所述增压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端盖分别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密封且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筒体与所述底座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所述水路转换器设置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筒体与所述水路转换器共同限定所述原水进水通道。
8.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座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所述滤芯座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滤芯座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连接管包括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原水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水路接口以及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增压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二水路接口;
和/或,所述出水连接管包括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增压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三水路接口以及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浓水出水通道连通的第四水路接口;
和/或,所述滤芯座的中心还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滤芯结构的纯水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五水路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所述座体和所述复合滤芯结构依次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滤芯座的第五水路接口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进水连接管和所述出水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盖体密封且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所述进水连接管与所述盖体以及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盖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CN202220148389.4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Active CN216764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8389.4U CN216764512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8389.4U CN216764512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4512U true CN216764512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8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8389.4U Active CN216764512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4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4101B (zh) 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KR101364155B1 (ko) 필터 조립체
CN216764512U (zh)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及净水机
CN110038439B (zh) 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
CN110255748B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15559336U (zh) 集成式复合滤芯及净水装置
CN113697985A (zh) 一种大通量过滤系统
CN214693563U (zh) 一种组合式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器
CN212770122U (zh) 水路板和滤芯组件
CN213623531U (zh) 复合滤芯结构和净水系统
CN212222593U (zh) 净水机滤芯、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110040860B (zh) 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
CN211339041U (zh) 一种带反渗透的小通量五合一复合滤芯
CN110255743B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12125425A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机
CN214130526U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CN215946925U (zh) 一种大通量过滤系统
CN213707922U (zh) 一种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装置
CN215924578U (zh) 一种含有超滤膜组合滤芯的过滤装置
CN218435070U (zh) 一端进出水的分段组合式复合滤芯及净水装置
CN216737785U (zh) 集成式复合滤芯以及净水机
CN215667438U (zh) 一种大通量净水器
CN218871398U (zh) 净水机及其过滤装置
CN217555856U (zh) 反渗透膜滤芯、滤芯组件及其净水器
CN212151807U (zh) 净水机滤芯及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